今来古往 以史为镜

来源 :荣誉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taoxian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金钟先生是香港中文大学的首届毕业生,曾师承一代国学大师、新亚书院创办人钱穆门下。在千禧年以前,教学、办学,串联了他所有的奉献事业,爱才、育才,贯穿了他全部的职业生涯。如今,他是一位退出教育一线的工作者,更是一位推广社会文明的有心人。十二年里,他鉴古知今,以身作则,引导青年,投身服务,让人们看到了“香港傑出第三龄人士”的实至名归!
  情繫教育 不曾真正退休
  唐代李世民曾有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短短三句话,千年前直击人心,广为传播,千年後,依然不亚於暮鼓晨钟,使人警醒。历史专业的李金钟先生,就对“以史为镜”之说,深有共鸣。他说,“我们读历史,可以鉴古知来,吸取历史的教训、经验,启迪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样深的眼界,让他看待历史问题时,多了“面面观”的理性,少了“随大流”的偏颇。
  最近,国民教育一经“出炉”,香港社会便一片哗然,引起了各方人士的密切关注。李金钟先生就对此客观发表了看法:香港得以回到祖国的怀抱,曾经过了漫长的努力,这是中华民族史上的一件大事,我们作为中国人,都感到非常高兴。但是,是否推行国民教育的爭论表明,领土虽然回归,民心卻有待进一步看齐。现在,我们更希望特首梁振英先生能夠发挥领导作用,稳定香港局势,让香港无论经济抑或民生,都能比港英时期更加进步,从而让民众感到真正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对於教育一事,李金钟先生是具有相当的发言权的。他是一位资深的教育工作者,2000年退休,在此之前,以教学、办学,爱才、育才,坚定地维繫着自己的奉献情怀:1964年毕业於香港中文大学,主修历史;一毕业即从事教育工作,从老师做到校长、校监;1969年创办思明英文中学,1972年从湾仔迁址到荃湾,共办学15年;1997年受聘往宝安,在广东香港人子弟学校,担任校长三年,2000年9月职业生涯圆满结束。
  那是一段让李金钟先生至今难忘的时光。“我愿意和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我鼓励学生提问,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虽是只言片语,卻勾勒出一位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良师形象。据他介绍,现在香港依旧提倡浓厚的讨论氛围,互动的教学方式,但是,修习的课程卻有所改变。以中学的历史为例,从前单独列为一门,其後,卻融入社会科学。
  身为教育工作者,李金钟先生认为青年有必要认识到历史的重要性:中国过去和现在的国情都是怎样的?作为其中的一部分,香港如何走过鸦片战爭,如何割让、收回,走到现在的局面?香港的历史地位如何,在历史上发挥的作用如何?香港与世界如何产生联繫?香港的未来如何发展?十年乃至五十年後的香港是怎样的?这些都应让青年学生了解、思考。
  採取连环发问的方式,提醒下一代的栋樑,看清历史,借鉴历史,体现了李金钟先生的一片殷切期盼之心。是的,他看到了深受英国影响的教育模式在香港遗留的问题:人们似乎更崇尚西方元素,卻对传统的文化浅尝辄止。不过,他始终中立,既不一味地否定,也不一味地逢迎,“香港始终佔据了一定优势,这里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地带,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国的学者,到此讲学授课。‘港大’等大学的教授就可为例。”
  显然,香港的魅力之大,足以吸引更多的外来精英“爭而往之”。李金钟先生说,这也是内地“高考状元”到香港求学的原因之一——谈到学生,李金钟先生依然不免流露出师者的慈爱之心。如今的他,虽已离开教育岗位,但他仍有担任香港中文大学校友会联会张煊昌幼稚园校监、孔圣堂中学校董,闽侨中学校董等职务,仍在积极接触学生,加以引导。
  “在香港,学校考察学生有一项‘其它学习经历’的记录,学校鼓励学生长期、主动做义工,这对他们成长是有帮助的。”李金钟先生就曾多次亲自带队,与青年学生一同去北京、上海、成都等地交流访问、参观学习,受到了当地有关机构、部门的热烈欢迎。据介绍,李金钟先生带领的这批“队员”,是社会福利署推广义工服务督导委员会,从本港选拔出来的“傑出青年义工”,从属学生及青年义务工作推广小组,与企业义工、社团义工等另三个小组並列,李金钟先生正是该组的召集人。
  李金钟先生带领二十名义工去过香港在北京的办事处,去过北川地震災区,去过老人院、托儿所。令他记忆深刻的是,2004年,他们来到了上海,“天气很冷,在黄浦江遊船上,唱歌、跳舞”。在一所当地幼儿园,他还喂一个胖嘟嘟的小朋友吃过饭,那种长幼同乐的感觉,他到现在还不曾忘怀。正是这些点点滴滴,构筑了李金钟先生对青年的充分信心:他们都很有理想,愿意为社会做出贡献,只要他们出来服务社会,一定会好好建设香港的未来!
  心繫社团 带头服务社会
  对於李金钟先生而言,最难忘的事不止於上海的记忆,还有四川一小学的新校舍开幕仪式。那是2008年五月底,他独自踏上行程,来到了目的地,泸州天色已晚,正下着大雨。翌日,一个女学生在典礼上的讲话,深深地感动了他。劫後餘生的人们如何重振旗鼓,旁者很难想象,也许是身临其境过,李金钟先生回首时,依旧还会话语哽咽。鲜为人知的是,这所小学是李金钟先生和夫人用私人的积蓄筹建的,但用的,卻是香港高龄教工会的名义。
  香港高龄教工在香港有一个“家”——香港高龄教育工作者联谊会,该会成立於1997年,距今有15年的历史。退下工作岗位的那一年,李金钟先生便加入其中,从副会长的起点上做起,现已担任会长一职。据他介绍,香港高龄教育工作者联谊会的主要宗旨是团结退休教育工作人员,联络感情,丰富生活,奉献社会,令他们老有所属,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现会员已达五千人,随着退休人士的日益增多,还有增加趋势。
  虽然以“高龄”自称,但该会一众会员对生活的追求和热爱,对社会的参与和关注,丝毫不亚於年轻人。文娱活动、汇报演出,健康讲座、教育研究,境外旅遊、节日欢宴,民主发声,件件不落,一样不少,果真是他们推崇的那样,“丰盛人生多姿彩,与时俱进谱新篇”。该会拥有相当多的兴趣班,其中,义工队每年的服务时数超过一万小时。可以说,这都是作为会长的李金钟先生积极带头,並热情倡导的。
  李金钟先生表示,11月18日,为了庆祝回归十五周年、迎接国庆盛典,香港高龄教育工作者联谊会还将与香港艺术合唱团、中国高等院校香港校友会联合会合作,在荃湾大会堂表演。最近,该会的合唱团就一直在用心练习,抓紧彩排。“届时,将会为听众献唱《我爱你,中国》、《歌唱祖国》、《东方之珠》、《狮子山下》等七首经典老歌。”他兴奋地说。作为该会合唱团成员之一,李金钟先生也会出场表演。这段时间,他每周三、四早上,都会到会里坚持背诵、练歌,凖备劲头,认真十足。
  李金钟先生对《龙的传人》、《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老歌同样都倒背如流,显然,七十三岁的他依旧精神饱满,记忆清晰。他有些自豪地说,“我到现在,依然可以打三个小时的乒乓球。”年轻时,李金钟先生就是“中大”校篮球队的,还曾代表学校“出征”比赛,和运动提倡的精神一样,他一直在“更高、更远”的信念里,追寻不停,追梦不止,早已超过了年龄的界限。2009年,李金钟先生荣获了“香港第三龄傑出人士”称号,访者在想,这样的认可,对推崇“俯首甘为孺子牛”,“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他来说,是名副其实的。
  【李金钟先生,香港中文大学校友会联会教育基金会董事,香港中文大学校友会联会张煊昌幼稚园校监,香港高龄教育工作者联谊会会长,香港孔圣堂会长,孔圣堂中学校董,闽侨中学校董,社会福利署 推广义工服务督导委员会委员 学生及青年义务工作推广小组召集人,全港青年学艺比赛大会顾问。】
其他文献
继郎朗和王羽佳之后,加拿大14岁的华裔小钢琴家周安妮,在不久前夺得了“埃特林根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15岁以下年龄段的冠军,亦成为首个获得此项殊荣的加拿大人。“埃特林根国际青少年钢琴的比赛”是专为20岁以下的钢琴新星而设的高水平国际赛事,每两年于德国埃特林根举行一次。现就读于多伦多大学附属中学的周安妮,从4岁半就在皇家音乐学院学习钢琴,目前为该学院“青少年艺术家表演学校”全额奖学金学生,并追随著名钢
期刊
黄可爱女士是一位自立、自强、自信的时代女性。数十年光阴,她在创业发展中,成就自我,创造人生精彩。她有着与男性一样的果敢,大气与敢于取胜的争强心态,亦有着与世无争、澹泊高远的雅士情怀;又宛如一株红棉,既不惧商场的风起云涌,亦无失真实真诚的本性。她是一名内心柔软的母亲,其母爱强烈而又深沉,抚育了一位优秀上进的接班人,演绎出母子同心,携手事业发展,以及齐心迈步于爱国爱澳爱乡、奉献社会的佳话!  超越自我
期刊
美国加州第32选区华裔联邦众议员赵美心日前被任命为奥巴马竞选委员会全美共同主席。奥巴马竞选委员会是为奥巴马辅选的团队,在全美共有35名共同主席,其共同主席来自全美各地,均是当地很有影响的人物。在这支辅选团队中,有13名女性共同主席,赵美心是所有共同主席中的惟一亚裔共同主席。赵美心10月19日中午接到奥巴马竞选委员会打来的电话,通知她已被任命为奥巴马竞选委员会全美共同主席。赵美心当时正在参加洛杉矶地
期刊
【本刊讯】10月22日晚,香港中小企经贸促进会九周年会庆暨第五届理事会就职典礼,假座九龙湾国际展贸中心盛大举行,来自各工商界翘楚、各大社团、社会知名人士及该会全体成员共计数百人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张川煌先生被继续委以重任,连任该会第五届会长。  在献词中,张川煌先生表示,“在过去两年香港面临了严峻挑战,促进会希望通过增强与内地的经贸交流,帮助港商寻找新的商机;进一步增化在内地事务的功能,加强联
期刊
李云先生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平民会长。创立澳门三乡艺术文化联谊会,独自承担办会的艰辛,是他爱国爱澳爱家乡之深情体现;积极参与澳门各重大事项,立足澳门、为澳门社会服务,是他呕心沥血经营的佐证;服务乡梓,成功举办多项艺术文化、康乐之活动,是他赢得各界人士鼎力支持的有力证明。八年多来,该会一如既往地保持着迅猛的发展势头,在澳门社团中享有盛名,为之付诸全部心力的李云先生深感欣慰,“最开心就是多做点善事!”  
期刊
华人科学家章向华再获法兰西科学院年度大奖  法兰西学院科学院在巴黎法兰西学院举行院士全体会议,对2012年度的法兰西科学院各项科学大奖获得者进行颁奖。旅法华人科学家章向华博士及他的同事获得了欧洲宇航防务集团基金大奖。这是章向华博士继2004年获得法兰西科学院Ivan Peyches奖后第二次获得法兰西科学院科学大奖。  现任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玻璃与陶瓷实验室主任、主任研究员的章向华,长期从事非氧化物
期刊
林建强PMSM先生是一名身担正义、胸怀社会之人。年少时的他,在玩兵匪游戏时则喜爱扮演正义警察的角色,长大之后成功将志愿转换成职业,成为了一位身肩社众安全、时常出入危险之境的警察,维护社会治安长达三十多年,荣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颁授“警察荣誉奖章”勋功。同时他热衷警察文化研究,成为于香港、湖北、贵州等地举办中国警察历史文物藏品展览的历史第一人。现今退休的他在退下火线之后加入狮子会禁毒先锋队,担任参赞
期刊
商若贤女士是一位入行已久的珠宝设计师,从最初一个人独挑大樑,创立麟宝有限公司,到如今独秀一枝,拥有两大自主品牌,她在二十年里,把创造美与风格的事业逐步扩大、盘活。可以说,在这一过程中,是她的巧手和妙思,赋予了珠宝耀眼夺目的灵魂,同时,又是珠宝的问世和风靡,铺就了她前途宽广的未来!  创业: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如何与珠宝共舞?求教商若贤小姐,从拿到一件原材,绘图、设计到打磨、製作,成为一件成品
期刊
金志伟,男,1962年生于安徽庐江,中学语文高级教师。20多年来,在《人民日报》、《儿童文学》、《青春》、《星星诗刊》、《中国教师报》、《教师报》、《语文报》、《学语文》、《阅读与鉴赏》、《安徽日报》、《微型小说选刊》等报刊发表各类文学作品和教学论文四百多篇,获省内外文学奖二十多次,作品被选入多种选集出版。有中篇小说收入安徽美术出版社中篇小说集《十个女囚》一书。曾两次荣获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
期刊
林贵昌先生 BBS,亦是目前行业内获此殊荣的第一人。他早年加入爱国社团组织,70年代起全职服务於贩商界,昌业惠群,是港九新界贩商社团联合会创会成员之一,连续三届担任该会主席,长期为爭取贩商利益而不懈努力,於政府与贩商界搭建了一座畅通桥樑,亦积极参与香港事务,注重引导和壮大爱国爱港力量,为香港回归、平稳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源起於“走鬼”时代  在社会上,人们对流动摊贩总是抱以又喜又忧的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