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shu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校园文化是高校师生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学校精神、学校传统、价值标准、教育理念、育人模式、行为规范等的高度概括,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来看,各高校普遍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性似乎已得到认同。然而各高校在普遍重视文化建设的同时,却相应地体现出物质文化建设“空心化”、制度文化建设“随意化”、行为文化建设“低俗化”、精神文化建设“迷失化”这样的倾向,形成两者“悖离”现象。必须有针对性地予以纠正与填充,以恢复大学校园文化的本来面目。
  关键词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
  作者简介:于同良,山东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刑事法学、司法制度。
  关于“校园文化”的内涵,学界众说纷纭,如“广义说”、“狭义说”、“氛围说”、“第二课堂说”、“课外活动说”、“规范说”、“社区说”、“校园精神说”等。所有这些关于校园文化的界说,虽然其表述不尽相同且差异巨大,但均由于研究视角不同所致,仍不失为宝贵的研究成果。校园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子系统,既拥有文化的共性,又具有自身的内涵,不可简单的仅从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就做出界定。科学地界定校园文化,必须要全面反映学校定位、办学宗旨、价值观、人才观、教育思想及道德等,否则即有失偏颇。基于此,笔者认为,校园文化是学校生活的存在方式的总和。它是指学校在遵循既定目标并以之为行动纲领的长期办学过程中所形成的学校精神、学校传统、价值标准、教育理念、育人模式、行为规范等的高度概括。从广义的角度来说,校园文化可以划分为四个层面: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这四个层面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和谐统一的文化系统。
  大学校园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下位概念,是指高校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及其在规章制度、行为方式,器物设施中体现的特定综合存在。总的来看,它是在物质、精神和氛围以及活动方式诸方面都具有一定独特性的文化类型;具体来看,它又直接体现为以学校特有的价值取向、校园精神、校风、教风、学风、治学传统、行为方式、人际关系等为内涵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大学校园文化是一种潜在的课程,其本身具有隐含性、辐射性、蕴涵性、非强制性的和持久性,是高校内涵发展的根基。它以情感与心理作为中介,利用环境的积极影响,调动校园群体认知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促进人类文化向校园群体道德心理品质的内化,进而不断的涵养和陶冶校园群体。校园文化对于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作用。下面笔者仅从育人方面就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谈点看法,敬请指正。
  一、提高物质文化的意蕴
  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外层表现,是一个集学校历史、传统与文化沉淀形成的特殊之本,附着于校园物质环境中。它是以某种文字符号为载体,将文化显现于校园的各种标记物之中,师生通过对它不断的解读与领悟,学会与他人、社会、历史、文化的交流与对话,把物质环境中隐含的客体精神转化为自己的主体情趣和自我感受,由“自然人”过渡到“文化人”,在不知不觉中完成自己的“文化化”过程。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未来的学校应当把大自然所赋予于人所能做到的一切都尽可能充分地用于人的和谐发展,做到使大自然为人服务,努力做到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这充分说明,建设优质的校园物质环境,不仅仅是一种单纯完成物质功能的活动,更是一种传达信息的文化交流与对话形式,是服务于“人的和谐发展”的通识教育场所。
  从总体来看,高校普遍重视物质文化建设。作为大学精神的重要体征,高品位的大学物质文化景观是建设高水平大学所必须的,琳琅满目的校园物质文化景观早已成为高校特殊的物质“文化场”。然而,有些大学的物质文化景观出现了一些偏离,“内容形式苍白,缺少文化内核,難见大学之魂”①,形成一种“空心化”症状,甚至有的大学照搬照抄照做,与自身不能有机融为一体等等。这样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笔者认为,搞好校园物质文化建设,须使校园的“物质”与“文化”有机交融,“应当围绕校园文化建设的定位,以发展的建设理念予以指导”②。从总体来看,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应当达到以下目的:校园物质环境既要反映出学校的办学传统、办学精神及人文特色,又要体现出整洁、优美、严谨和高雅的校园情调,还应充满着积极、和谐、向上的校园舆论。具体来说,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应当做好以下具体工作:
  (一)校园的花卉、树木要充满自然情趣并隐含寓意
  清纯高雅的百合、坚强傲寒的梅花、挺拔不屈的松柏等,本身就是大自然的艺术作品,师生穿行在其中,通过目睹叶繁叶枯、花开花落,观察、读解和体悟自然之“道”,能够涵养性情、净化心灵。
  (二)校园的物象命名、标牌路引要浸润精神意蕴
  “高校管理系统要把校园文化的渗透功能提高到道德建设的战略高度来考虑和对待”③。如教学楼命名:至善楼、笃行楼等;如草木花卉旁警语格言,“手下留情,脚下留青”——请爱护草坪;“绿色,生命之源”等。这些看似关联程度不大的提醒,对学生养成“信真”、“叙善”、“求美”或关爱自然、尊重自然,培养科学的、可持续的社会发展观都有难以低估的教育功效。
  (三)校园的建筑既要体现“科学”的文化内涵,又应蕴涵审美性的文化品位
  校园建筑的造型与布局要表现出丰富的思想内容和价值追求:文化的自身积淀和发展使建筑的内在精神和外在风格得以延续。因此,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立体的绘画。校园群体建筑是一个学校文化品位的主要物质载体和历史传统的象征,因而应当具有比其他建筑类型更高的审美价值、人文含量和教育功能。它们应当或“具有纪念性意义”④、或具有象征性意义、或起到一定的装饰性作用,使师生见物有感、见物明理。只有这样,才能对师生形成感召、鼓舞、鞭策和激励,才能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二、强化制度文化的内涵
  学校制度文化隐藏在教育观念、教育组织形式、目标、课程与知识、教学方法和技术、学校管理结构、发展规划、人际关系以及学校的仪式、传统与习俗乃至心理氛围中,其实质是反映学校的调控程度、监控原则、管理张力等。“从更高层次上看,教育环境就是文化环境”⑤,而文化概念蕴含多个层次,学校制度文化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并对教育实践起到实际的控制作用。这种实际控制作用与显性因素的影响作用常常相反。
  从现代课程理论来看,学校的制度文化总体应当归属于隐性课程的范畴。所谓的隐性课程,是与显性课程相对而言的,是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具体指这样一些教育实践及成果:它们虽然在学校政策、课程计划上并没有明确规定,然而又是学校经验中常规的、有效的一部分;它也许被看作是泛泛而随意的,隐含的或根本不被承认的,但因其“自然性”和“经验性”及“递进升华性”,更能够在深层面上给师生带来独特的管理思想和教育理念。受教育者“文化化”的过程,正是通过对隐性课程的不断领悟而使其对教育环境主动产生价值或意义上的解析,从而产生与显性课程学习效果相互交融的效果。这一感悟过程,实际上是把制度文化中的客观精神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主观精神,加速自然人向文化人运动的过程。学校的制度文化正是通过隐性课程所具有的认识导向、情操陶冶、行为规范作用,创设一种能唤起师生高尚的情感、激发他们健康成长的文化环境、教育环境、精神氛围,从而在更深、更高层面实现育人功能。
  从近一个时期来看,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或多或少的存在着“重规范性、轻文化性”的倾向,对高校作为学术机构的特殊性认识不足,大学管理体制的行政化倾向比较明显,没有妥善处理好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关系,使注重学术的校园文化氛围难以形成,使得社会质疑大学的声音此起彼伏。强化制度文化建设,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着力培育大学的管理理念
  确立“学术为本”,保障学术自由,树立以学术为中心的校园文化的核心地位;确立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政策导向。
  (二)善于从文化角度来制定制度,赋予制度以文化色彩
  制度文化的建设者一定要有民主意识,既要明确需要通过制度解决的问题,又要熟知需规范领域的重点、难点及工作流程,还应经过事前的调查研究、事后的公示、意见反馈程序,只有这样,才能将作为“他者”的制度文化转化为师生“自我”的内在律令和外显行为;当然,规章制度本身既要适应社会、学校需求,又要促进学生品德养成、个性发展。
  (三)应当从科学的高度完善与严格执行教与学的规章制度,使教与学有机融为一体,从而培养优良的教风与学风
  要科学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测和保证体系,规范与激励教师教学工作,保证教学的中心地位;要树立素质教育目标,同时抓好“三个课堂”(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宿舍),并创建教、研、管有机一体的相关制度,以全面激发教与学的积极性。
  (四)建立和落实与地方定期交流制度
  校(院)、地交流活动已为许多学校所实施或开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定期开展与对地方的调查、交流,了解地方或区域发展对高等教育在专业设置、科研合作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的要求,从而自动地调整专业布局和服务方式方法,真正实现服务地方经济的目标。
  (五)善于从文化的高度来执行制度
  因为执行对象是有知识、有文化的人,不能仅简单地对照条文处理,必须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增进执行主客体在相互理解基础上的协调与互动,以有效地改善制度文化“偏重规范性、忽略文化性”的倾向,从而丰富提升制度文化的内涵,增强教育效果,提升大学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三、提升行为文化的品位
  行为文化是指师生在教育实践中产生的活动文化,是学校作风、精神风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是校园文化的动态层面,体现着校园文化建设的广度和深度,决定着校园文化建设质量的高低。“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离不开道德实践、离不开活动与交往”⑥。道德规范不能够主动作用于人,也不能只用间接的经验传授于人,必须让人们在活动与交往过程中,亲身去感受、去体验,才能内化形成自身的品质。学校必须努力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场景,使广大师生积极投身于实践活动中,通过不断地潜移默化,促使师生形成刻苦钻研、顽强拼搏和求真务实、明理诚信的道德风尚。在行为文化建设方面,为培养师生的“学问家”人格及其行为方式,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增加社团活动的文化内涵
  从提高师生的人文素质、营造校园文化氛围角度着眼,通过“学术讲堂”、“邓小平理论研究会”、“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当代世界形势研究会”、“读书俱乐部”等学生社团,举办多种形式的学术文化活动,同时从政策上鼓励、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增加社团活动的“学术元素”或“文化元素”,提升社团活动的教育力和影响力,增强社团活动的感召力。
  (二)充实学生社团活动的内容
  当前,学生社团活动普遍存在着“重娱乐、轻文化”、“重校内、轻校外”的倾向,因此,一是应当大力推动社团活动向科学型和社会型的方向发展,并适当减少活动中的“娱乐”元素,相应增加“文化”元素。二是社团活动应当打破学校与社会、校内院系专业和年级的界限,强化社团活动的实践性和社会性,从而形成一种多层次,多方位的交流网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健全学生的心理和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到,文娱活动与文化活动是有区别的。文化活动才是高层次的活动,带有更多的严肃性与启迪性,是深层的、高雅的、蕴含深邃的。“我们绝不能把社团活动等同于简单的娱乐活动”⑦。
  (三)注重学生对学校管理的参与
  从学生成长发展角度着眼,学校应当创造条件,确保学生对学校管理的参与。一是以辅助形式参与;可以通过成立学校事务“学生协管委员会”,让部分学生轮流担任各级主管的助理。二是以服务形式参与。可以在教室卫生、园区保洁、物业管理等方面,以勤工助学的方式让学生广泛参与。这样,一方面既加强了学校、学生的沟通,增进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与民主管理意识,另一方面又通过学生自身的劳动体验,促使学生珍惜劳动成果,养成服务大众的良好品德。
  四、塑造与弘扬以“信真”、“叙善”、“求美”为核心的精神文化的灵魂
  大学精神文化是指一所大学的思想识别系统和思想含蕴系统,蕴涵在大学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之中,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因素。大学是物质与精神、科学与人文、传统与特色等相互交融的場所,它大力弘扬宽容、民主、信真、叙善、求美、社会责任、学习批判等最能体现人类人性的精神要素。它与大学自身的办学理念的相互融和,历经时间的积淀,便会形成大学校园内特定的风气和氛围,并直接体现在学风、教风和校风中;凝聚在校训、校歌、校徽、校牌、校服、校史等之内,附着在学校的一草一木中。它激励着历代师生,关注着社会的期待,不断追求着道德崇高的精神境界,从而成为最具渗透力和感召力的一种德育因素。纵观世界名校的校训,无一不是体现着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如:北大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清华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耶鲁大学的“真理、光明”、哈佛大学的“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普林斯顿大学的“为国家服务,为世界服务”等,都充分体现了这些名校的文化传统与精神特质。师生进入学校就会不自觉地感染到这种的精神,经过不断的熏陶,这种大学的精神自然会浸润到他们的言行中,深入到他们的头脑中,烙印至他们的心灵中,以至于影响到他们的一生。
  大学有别于其他社会组织,更需要一种客观理性的科学精神和恪守良知的人文情怀,这是大学精神最重要的本质。学术自由、学者自律,都是“大学精神”中极为重要而具体的内涵。崇尚知识和鼓励创新而不是崇尚权力、地位的文化氛围,是大学精神的独特表现。如果从这一角度衡量我国大学的品质,依旧和“世界一流”的目标有很大差距。上述状况的存在,极大影响了高校的声誉。然而大学文化建设的现状是:参差不齐、水平不一,总体情况不容乐观,“甚至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精神迷失、思想功利”⑧。导致上述状况的原因非常复杂,仅从一个或几个方面入手很难有效解决,因为这与学校、社会的风气以及学术评价体系等有密切的关系,需要学校、学生、社会等共同努力才能有效解决。
  笔者认为,鉴于实践情况的复杂性,大学的精神文化的塑造或建设应当首先树立“三个理念”,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共同努力,力争早日使精神文化充满校园:
  (一)树立“科学”的理念
  科学共有四个层面: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其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科学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精神。弘扬科学精神要从重视知识和重视人才开始,同时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道德和教育规律。只有这样,才能精确的找到建设发展的基础和空间,探明建设发展的方向。
  (二)树立“大学”的理念
  即:培育“信真”、“叙善”、“求美”的科学精神;教育必须同时贯穿“人文”主线,以净化人的心灵和塑造人的人格;营造民主、自由的学术环境,促进“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建立科学、合理、完善的制度等,以确保教育教学目的的真正实现。
  (三)树立“区域”的理念
  即:树立以“区域”为依托、服务于“区域”发展与建设的需要的理念;树立以“区域”特有的文化底蕴为依托、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广泛的社会服务的理念;树立以“区域”发展需要为导向,建设特色专业和学科的理念;树立以建设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需要的保障理念。
  创建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校园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客观要求,也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要求。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始终是这一体系的灵魂;树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始终是这一体系的主题;爱国、创新始终是这一体系的精髓;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始终是这一体系的道德基础。高校只要能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才能够真正成为人才培养的可靠之地、社会文明的辐射之源、社会发展的智力支持。
  
  注释:
  ①张建明,李遵清.发挥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1(1).
  ②张卫良,冯玉萍.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养成作用.理工高教研究.2003(5).
  ③夏湘远.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到的养成教育.大学教育科学.2006(3).
  ④郑鹏.传统文化对构建和谐校园的借鉴作用.高教探索.2007(3).
  ⑤冯刚.提升理念明确思路,创新校园文化建设.中国高等教育,2007年2期.
  ⑥李蓓,刘建宏,等.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个人品德建设.唐山学院学报.2008(3).
  ⑦韦春北.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定位与内涵探讨.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7).
  ⑧冯培.大学精神迷失值得警惕论文数量不代表创新能力.中国青年报.2011-4-3.
其他文献
人文素质在素质教育里占据着重要地位。在职业教育中,人文素质的教育渗透让职业教育实现教育目标更加明确和有效。通过在职业教育中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如何将人文素质教育贯
摘要社会实践是学生在课余时间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到社会中参与社会工作及相关活动的一种形式,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中国高校社会实践运行机制现状在“组织、参与、组队、实践”四大形式、“宣传、激励、检查”三大机制和基地建设上有许多特点,开展得如火如荼。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工作机制不健全、评价方法不科学、管理监督体制存在漏洞、大学生认识不足、准备不充分、实践内容和形式单一、社会支持系统不完善
摘要行为能够催化道德教育的塑造过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与大学生道德教育存在很强的关联性,高校学生管理对思想道德教育催化具有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应遵循以人为本的法治化发展方向。  关键词学生管理道德教育催化  作者简介:黄红,四川宜宾学院,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与史学理论。  行为塑造习惯,习惯养成道德,道德影响命运。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塑造大学生道德情操与精神风貌的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非常重要。当前数学素质教育中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培养学生具有灵活的思维素质,这就要求对学生加强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使他们的数
[摘要]文章通过对几种词汇记忆法的分析,指出了在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英语词汇记忆的重要性以及他们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把二者恰当融合在一起可以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词汇记忆 英语学习 学习者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9-0223-02  很多专家学者对词汇学习及记忆的各种策略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研究,例如Cohen,Natio
目的 探究中医药治疗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共58例,根据随机原则将其分为西医组和中医药组,西医组患者进行
背景与目的:肺癌手术中淋巴结的处理方式在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论,尤其是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我们通过研究淋巴结转移规律来探讨Ⅰa期NSCL
摘要项目教学法在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在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运用却不尽如人意。本文就项目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旨在促进该课教育教学改革。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项目教学  作者简介:黄金燕,法学学士,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助教,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工作。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期刊
摘要大学生处于在校学习的阶段,在完全的走上社会之前,一定要注意道德责任的自我修养,了解自己,了解社会,增强自己的道德责任意识和道德责任实现能力,努力成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社会公民,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责任自我修养  作者简介:康二辉,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于道德责任这个问题所产下来的的那些教诲似乎具有最广泛的实际用途。因为任何一种生活,无论是公共的还是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