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山海经》组诗史料考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yo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陶渊明的《读山海经》组诗以神话为对象进行创作,影射了两晋易代时的一些真实史料,也融入了陶渊明身处乱世的痛苦与愤慨,鲜明表达了诗人的志趣与个性。
  关键词:陶渊明;《读山海经》;史料考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0-0-01
  陶渊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范诗人,他的《读山海经》组诗浓缩着价值珍贵的史料,近年越来越为学界重视。早在清代,翁同龢曾直接了地评“精卫衔微木”一诗实为“痛斥刘裕”之作。如今大部分学者都认为《读山海经》组诗,对“晋宋易代”的现实有所反映,认为诗中对刘裕篡夺暴行有所影射。
  《读山海经》(其十一)开篇道:“臣危肆威暴,钦鴀违帝旨。” 该诗撷取了《山海经·海内西经》中“危与贰杀窫窳,天帝将其桎梏于疏属之山”的典故,和《山海经·西山经》中“鼓与钦鴀杀祖江,天帝杀之于锺山之东”的典故,借“窫窳”和“祖江”被违背天意的恶神所杀害的故事, 暗喻晋宋禅代中无辜被害的安、恭二帝,揭露刘裕集团在代晋中以残忍手段诛杀无辜的行径。《晋书》载,安帝义熙十四年, 刘裕已做好篡权的准备,但安、恭二帝仍旧在位,刘裕顾虑到此二帝日后对己夺权有阻,便令中书侍郎王韶之密谋安帝的亲信,于该年腊月在东堂先后用毒酒和白灵杀害安帝,随后辅佐恭帝登基。史称“帝不惠,自少及长,口不能言,虽寒暑之变,无以辩也。凡所动止, 皆非己出”。[1](267)因其无辜被害, 故为世人所悯。陶渊明对被杀的晋恭帝同样怀有悲悯之情。据史料载,宋永初二年九月,继晋安帝被害,晋恭帝罹遭杀害。《晋书·恭帝纪》载,恭帝退位之后,刘裕本想用毒酒加害恭帝。恭帝时有察觉,也深忧灾祸降临,所以褚后常在他的身边,“饮食所资,皆出褚后”。因而宋人未能找到空隙下手。宋永初二年九月丁丑,刘裕派褚后的哥哥叔度去请褚后,“有间,兵人逾垣而入,弑帝于内房”。“祖江遂独死”,实指恭帝于内房被暗杀,含沙射影地将刘裕的这种罪行曝光。且史载恭帝安葬的平陵恰为安帝安葬的锺山之东。同样在《读山海经》(其十二)“鸱鴸”的出现,说明政治不清明,亦暗示了恭帝被害的历史真相,典故与史实间形成暗合。
  “夸父诞宏志,乃与竞日走”《读山海经》(其九),按《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晋书》载,东晋义熙十一年,晋荆州刺史、平西将军,宗室司马休之在江陵反抗刘表起兵讨刘裕。而刘裕早已在建康将司马休之及其兄之子俘获,并将二人杀死。司马休之起兵反抗失败,就奔逃至姚兴。当时刘裕又带兵摆平了姚泓,无奈之下,“休之将奔于魏,未至,道死” [2](1111)。这段史料类似于传说中夸父与强大势力相抗的情节。且史料载,义熙十三年春夏间刘裕率师入关。此关为北方关洛地区,而夸父道渴死处邓林之遗迹正是在此,司马休之从关中奔魏半道而殂, 亦是在这一地区。又组诗其十“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句,黄帝与炎帝斗争,刑天又为炎帝的近臣。按《山海经·海外西经》,刑天与帝(黄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3](114)陶渊明选取此典故绝非出于偶然的个人娱情,有暗指司马休之次子文宝及兄子文祖等人跟随司马休之起兵,在京城被刘裕所杀害之意。该诗中说炎帝之臣刑天,尽管头颅已断,猛志仍旧不毁,这亦与韩延之诸臣对司马宗室尽忠不二,至死也不屈服于刘裕的史实有关。
  另外,《读山海经》(其九)选用夸父追日的故事,借歌咏失败的英雄,寄托着对失势者司马休之的怀有同情和对非正义一方充满愤懑的感情。《读山海经》(其十)实为赞扬忠臣烈士看淡死生而一往无前的猛志奇节,和不因存亡物化而降心辱志的不悔之心。据史料载,刘裕亲征司马休之前,曾派遣使者秘密送信给征西府录事参军韩延之,欲招降之。信中说韩延之西征,与司马父子的罪行同等,并以威逼利的方式劝降韩延之,希望韩延之趁早觉悟而臣服于自己的旗下。但延之毅然在回复道:“以平西之至德,宁可无授命之臣乎?假令天长丧乱,九流浑浊,当与臧洪游于地下耳。”[4](1111)贴合了“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之意。韩延之立志效仿当年汉末的节烈之士臧洪,忠诚于府主张超,抗拒的袁绍的威逼利诱。即便被杀,也不改其志节,故诗云“刑天舞干戚, 猛志固长在”。
  陶渊明在古代神话悲剧英雄的感召,能够唤起内心为正义而抗争的意识。但基于内心未能免俗的情结,始终未能摆脱政治阴影对于他的猛志的遮蔽,因而只能从读书的感悟里寻求精神家园。而陶渊明在《读山海经》组诗中借助上古神话,客观反映了历史实情,为丰富今后研究陶渊明思想内涵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
  注释:
  [1]《晋书》卷10《帝纪》(第十),中华书局,1974年,第267页。
  [2]《晋书》卷37《宗室传·韩延之》,中华书局,1974年,第1111页。
  [3]《山海经》,方韬译注,中华书局,2009年,第114页。
  [4]《晋书》卷37《宗室传·韩延之》,中华书局,1974年,第1111页。
  参考文献:
  [1][晋]陶渊明,陶渊明集笺注[M].袁行霈,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3.
  [2][唐]房玄龄等编.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山海经[M].方韬,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
其他文献
《荀子》中的《劝学》可以说是集荀子修辞观和修辞特点的代表作品。《劝学》作为《荀子》的第一篇,是典型的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本文将以《荀子》中《劝学》的修辞手法为
目的:分析L医院住院病人来源情况,确定L医院进一步发展方向.方法:运用excel工具对L医院2019年住院病人构成来源进行统计.结果:该院患者来源主要为市中区患者,占44.06%,峨眉山
摘 要:在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反映兄弟情深的故事有很多篇,故事所表达的主题思想也很接近,即重视家庭伦理,珍视兄弟情义。从这些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出到作者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的过程中对于社会风气、世态人情的特殊关照,同时结合他真实的生活经历,我们可以感受到作品外的蒲松龄对于手足情谊的格外重视与无比珍视。  关键词:聊斋;兄弟情;道德楷模;孝悌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
摘 要:本文通过对“试炼”仙传“张道陵‘七试’赵升”的文本分析,读解其“去欲存善”的生命伦理内涵。  关键词:仙传;试炼;生命伦理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0-0-02  丹纳曾经说过:“如果一部文学作品内容丰富,并且人们知道如何解释它,那么我们在作品中所找到的会是一种人的心理,时常也就是一个时代的心理,有时更是一个种族的心
摘 要:侧面烘托在古典文学里是常用的一种方法,它运用鲜明的对比方法,通过事物间的对比,形成鲜明的差异,这样就凸显出来了主体。尤其是在诗文描情写物上表现方式是非常独到的,这样就可以实现善写者与善用者灵活的结合,最后对表现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主要对古典文学作品为依托,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进行阐述,在写人、写景、写音乐上的艺术上进行应用,对在古典文化艺术的创作应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侧面烘托
摘 要:“折衷”是刘勰的主要“论文”方法。刘勰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衷”、“折中”概念加以再认识的运用到论文中,构建起独具特色的文学批评方法体系。《文心雕龙》的“折衷”方法是以对象的“势”、“理”为依据,以对事物“擘肌分理”的过程为基础,对评价对象进行扬弃与取舍。本文将从《文心雕龙》“折衷”研究述评、《文心雕龙》“折衷”分析以及刘勰的“变”乎《骚》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刘勰;《文心雕龙》;
摘 要:五千年浩浩汤汤的历史文明,三千卷唐宋诗篇,其中蕴含的是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的中国美。从牙牙学语时口齿不清地背诵着“鹅鹅鹅”,到年少时朗朗地念着“一蓑烟雨任平生”。时光飞逝不变的是诗词中流淌着的中国美,不变的是长久以来诗歌的陪伴。寥寥数语,诗歌中或许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没有紧张刺激的情节,却以短小精悍的语言描绘出千百年间中华民族的风骨,描绘出千百年间不同姿态的中国美。本文就以高中课本中的诗词为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公司股权结构不是分散而是集中的,金字塔结构也成为大部分公司的股权特点。公司股权结构的这一变化,使公司治理研究的焦点从股东与经理层之
摘 要:明末文人冯梦龙编纂的话本小说“三言”,“极摹人情事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作品中涉及了许多文人形象,尤其以才子与佳人的爱情故事最为突出。冯梦龙作为杰出的通俗文学家,“三言”爱情故事通过风流才子与美貌佳人爱情故事来劝诫世人,达到“情教”的目的。  关键词:冯梦龙;“三言”;才子;情教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0-0
随着智能化的发展,微处理器和传感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度.烟草行业发展迅速,智能化水平更高,要求卷烟质量更高[1].为保障制丝工艺质量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保障制丝设备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