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由于底子薄、负担重等诸多历史和现实原因,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发展的潜力还没有充分挖掘出来,发展形势仍然严峻,任务艰巨。如何更好更快发展农村经济的问题,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就目前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发展对策作粗浅探讨,以期能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尽一份绵薄之力。
一、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因素
1.1因素一: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
我国目前的农村劳动力普遍素质偏低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究其原因,不难看出,这些农村劳动力首先是大部分没有接受过较高水平的教育,甚至有些人还停留在小学的文化及以下.他们大多思想保守,因循守旧,不愿接受新生事物,或接收新生事物非常慢.农业的操种者是他们.他们没有新的思想,还停留在七,八十年代的思想,势必会被社会所淘汰.在从事农业生产中,对于一些农业机械的使用,农业培训班的培训 都不能很好地完成, 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阻碍了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步伐. 因此,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成了当前必须期待解决而又令人头疼的一大问题。
1.2因素二:零散的土地制约着农民的增产增收
在现有的农村耕作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摆在大家面前,那便是土地经营的规模的问题。很多北方地方的农村,地形主要以平原或岗坡为主,土地不连片,经营规模不大,不方便使用大型的机械进行作业,这就造成在作业时,劳动者付出很大的辛苦,但往往收获不大,劳动者的积极性被严重打击。另外,随着我国粮食补贴优惠政策的不断出现,越来越多的农民都不愿意把土地的使用权流转给土地承包者,这种做法对于土地经营规模的壮大也是非常不利的,零散的土地,形不成规模,恶性循环,从而导致了农民的增收空间越来越窄。
1.3因素三: 农业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低下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产品供求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市场需求向多样化、高品质方向转变,农业结构越来越显得不合理。
(1)从农村整体经济结构看,农业产业比较单一。就富裕县来说,主要以传统的大豆,玉米种植为主。许多农民不愿向水产品、蔬菜、水果、花卉,特种经济作物等具有价格竞争优势的高效农产品转型,由于种植业产品价格较低,附加值不高,比较效益低下,难以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2)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布局的结合点把握不够,规模经营没有形成气候。目前,许多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在产业分布、选择优良品种等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与农村经济区域化布局的结合点还把握不够,“一地一品”、“一区一业”等专业化政策实施还不到位,土地连片生产没有形成规模,农产品基地建设没有大的突破,农业生产分散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难以形成合力,规模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
(3)市场对农业资源的配置作用不明显。从农业内部结构看,部分镇、村由于市场对农业资源配置作用没有明显发挥,资源利用不合理问题相当突出,土地、资金、劳动力等农村经济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利用,说明市场对农业资源的配置作用没有得到较好发挥,影响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不利于农村市场经济建设。
(4)因素四:国家对农业科研技术力量的投入力度不够也是阻碍农业经济发展的桎梏。
与其他国家的农业发展相比,不难发现,我国农业主要以人力为主,其他国家主要以机械设备为主。近几年来我国才开始对农业种植和收割上采用机械化。减少了人力劳动。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比较大。美国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进行全方位監测,包括灌溉,除草,除虫等一系列农业活动都是机械化统一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效益,减少资源的浪费。而我国还是以手工劳动为主,农业技术环节薄弱。我国应大力发展生物技术代替农药的使用,减少生态环境的破坏。
二、解决阻碍农村经济发展因素的策略
2.1策略一:组织培训学习是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的最好办法
不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农技培训,以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技能和科学素质。比如,可以依靠目前全国都在实施的“阳光工程”,整合教育资源,加大培训投入,采用送教下乡、进村办班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多种多样的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综合素质。
2.2策略二:提高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视度
农村经济发展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彰显,它关乎着广大农民最根本的利益。因此,要全面提高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认识,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政策及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动问题。另外,各部门在提高对此项工作认识的基础上还要给予设备、经费等支持,使农村经济管理的职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与发挥。
2.3策略三: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以成熟的法律法规作为坚强的后盾,所以各级各单位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的管理制度,包括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执法岗位制度、执法责任制度等,建立并健全相关的农村承包合同制度,可以成立一些合作社,利用相应的法律法规解决农民之间的矛盾纠纷,并协助农村居民维权。
2.4 策略四:优化就业结构,拓宽增收空间。向种养业深层次开发,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民发展养殖业和进一步提高特种作物的效益,使农民不仅在种、养等生产环节上增加收入,而且在农产品的加工、销售、流通等经营环节上创造收入。鼓励剩余劳动力向外地转移就业,提高劳动力素质,制定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总体规划,建立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体系,结合市场需求,开展特色和对口培训,为农民外出就业提供引导性的市场信息。
2.5落实政策,促进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一是加强农村各项事业建设投入力度。要不断的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对贫困家庭的学生实行教育救助;继续搞好农村合作医疗,提高农民参加率,扩大合作医疗的覆盖面;发展农村卫生事业,改善农村医疗条件,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坚强精神文明建设,开展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活动。二是通过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等实现经济的多元化,广开创收渠道,化解基层债务,增加财政收入,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投入力度,调动干群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农村经济发展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不可或缺的力量。在发展过程中虽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我们要坚信,困难是暂时的,我们要积极面对,并不断提出确实可行的应对措施,确保农村经济发展的又快又稳,使之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更好的服务。
(作者单位: 161200黑龙江省富裕县工业园区企业服务中心)
一、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因素
1.1因素一: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
我国目前的农村劳动力普遍素质偏低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究其原因,不难看出,这些农村劳动力首先是大部分没有接受过较高水平的教育,甚至有些人还停留在小学的文化及以下.他们大多思想保守,因循守旧,不愿接受新生事物,或接收新生事物非常慢.农业的操种者是他们.他们没有新的思想,还停留在七,八十年代的思想,势必会被社会所淘汰.在从事农业生产中,对于一些农业机械的使用,农业培训班的培训 都不能很好地完成, 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阻碍了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步伐. 因此,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成了当前必须期待解决而又令人头疼的一大问题。
1.2因素二:零散的土地制约着农民的增产增收
在现有的农村耕作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摆在大家面前,那便是土地经营的规模的问题。很多北方地方的农村,地形主要以平原或岗坡为主,土地不连片,经营规模不大,不方便使用大型的机械进行作业,这就造成在作业时,劳动者付出很大的辛苦,但往往收获不大,劳动者的积极性被严重打击。另外,随着我国粮食补贴优惠政策的不断出现,越来越多的农民都不愿意把土地的使用权流转给土地承包者,这种做法对于土地经营规模的壮大也是非常不利的,零散的土地,形不成规模,恶性循环,从而导致了农民的增收空间越来越窄。
1.3因素三: 农业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低下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产品供求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市场需求向多样化、高品质方向转变,农业结构越来越显得不合理。
(1)从农村整体经济结构看,农业产业比较单一。就富裕县来说,主要以传统的大豆,玉米种植为主。许多农民不愿向水产品、蔬菜、水果、花卉,特种经济作物等具有价格竞争优势的高效农产品转型,由于种植业产品价格较低,附加值不高,比较效益低下,难以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2)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布局的结合点把握不够,规模经营没有形成气候。目前,许多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在产业分布、选择优良品种等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与农村经济区域化布局的结合点还把握不够,“一地一品”、“一区一业”等专业化政策实施还不到位,土地连片生产没有形成规模,农产品基地建设没有大的突破,农业生产分散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难以形成合力,规模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
(3)市场对农业资源的配置作用不明显。从农业内部结构看,部分镇、村由于市场对农业资源配置作用没有明显发挥,资源利用不合理问题相当突出,土地、资金、劳动力等农村经济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利用,说明市场对农业资源的配置作用没有得到较好发挥,影响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不利于农村市场经济建设。
(4)因素四:国家对农业科研技术力量的投入力度不够也是阻碍农业经济发展的桎梏。
与其他国家的农业发展相比,不难发现,我国农业主要以人力为主,其他国家主要以机械设备为主。近几年来我国才开始对农业种植和收割上采用机械化。减少了人力劳动。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比较大。美国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进行全方位監测,包括灌溉,除草,除虫等一系列农业活动都是机械化统一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效益,减少资源的浪费。而我国还是以手工劳动为主,农业技术环节薄弱。我国应大力发展生物技术代替农药的使用,减少生态环境的破坏。
二、解决阻碍农村经济发展因素的策略
2.1策略一:组织培训学习是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的最好办法
不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农技培训,以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技能和科学素质。比如,可以依靠目前全国都在实施的“阳光工程”,整合教育资源,加大培训投入,采用送教下乡、进村办班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多种多样的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综合素质。
2.2策略二:提高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视度
农村经济发展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彰显,它关乎着广大农民最根本的利益。因此,要全面提高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认识,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政策及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动问题。另外,各部门在提高对此项工作认识的基础上还要给予设备、经费等支持,使农村经济管理的职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与发挥。
2.3策略三: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以成熟的法律法规作为坚强的后盾,所以各级各单位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的管理制度,包括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执法岗位制度、执法责任制度等,建立并健全相关的农村承包合同制度,可以成立一些合作社,利用相应的法律法规解决农民之间的矛盾纠纷,并协助农村居民维权。
2.4 策略四:优化就业结构,拓宽增收空间。向种养业深层次开发,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民发展养殖业和进一步提高特种作物的效益,使农民不仅在种、养等生产环节上增加收入,而且在农产品的加工、销售、流通等经营环节上创造收入。鼓励剩余劳动力向外地转移就业,提高劳动力素质,制定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总体规划,建立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体系,结合市场需求,开展特色和对口培训,为农民外出就业提供引导性的市场信息。
2.5落实政策,促进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一是加强农村各项事业建设投入力度。要不断的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对贫困家庭的学生实行教育救助;继续搞好农村合作医疗,提高农民参加率,扩大合作医疗的覆盖面;发展农村卫生事业,改善农村医疗条件,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坚强精神文明建设,开展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活动。二是通过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等实现经济的多元化,广开创收渠道,化解基层债务,增加财政收入,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投入力度,调动干群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农村经济发展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不可或缺的力量。在发展过程中虽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我们要坚信,困难是暂时的,我们要积极面对,并不断提出确实可行的应对措施,确保农村经济发展的又快又稳,使之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更好的服务。
(作者单位: 161200黑龙江省富裕县工业园区企业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