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实体化与乡村善治的形成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on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农村基层党建正在着力解决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的问题,通过基层党建由虚入实的转换,逐步形成基层党建实体化的局面.我国基层党建实体化的路径,是通过党建工作外部化和党建内容本地化得以实现的.基层党建实体化对于乡村善治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核心机制在于激活村庄政治金字塔结构中的不同主体,即通过促进干部党员能力提升、形塑普通党员政治认同、提高普通群众动员能力,从而形成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的有效沟通.基层党建实体化有助于实现国家政策的切身性传播、乡村秩序的协调型治理和乡村建设的多主体参与,由此构筑乡村社会善治良序的格局.
其他文献
实现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也是中国共产党使命和初心的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继承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的共同富裕观,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理念,针对共同富裕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重要论述.这些论述阐述了新时代共同富裕的战略定位,丰富并拓展了共同富裕的理论内涵,开辟了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积极回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面临的重要理论和实践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当前,“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成为国家发展的主要议程,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
建党百年来,农村社会治理主体伴随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与农会、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与农业生产合作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的多元协同共治主体、乡村振兴新时代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统领的多元共建共治共享共同体4个阶段的发展历程.建党百年来,我国农村社会治理主体始终遵循党的领导与农民主体地位相统一的演进逻辑和党的政治引领与农民自治实践相统一的行动逻辑,形成了一套独具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治理主体演进体系.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需要总结脱贫攻坚中的实践创新案例.作为中国政治制度中的实践创新典范,条块结对能够整合资源、调整科层流程,从而实现治理目标.采用无结构观察法和深度访谈法,对中部S省Q县的考察发现:在脱贫攻坚过程中,部门与村庄结对形成任务型行动共同体,以项目进村为工作核心,通过定目标、结对子、谈项目、抓落实来完成相应的脱贫任务.在部门进村过程中,条块结对利用资源整合与科层压缩两种机制,通过对项目的合成、借用与转化来回应脱贫任务下的压力考核.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需
《北华捷报》是西方商人在华所办持续时间最长的英文报刊,它的出现与以英帝国为首的西方势力在海外的扩张密切相关,作为新帝国主义通信网络的一个节点,《北华捷报》不仅向殖民帝国世界提供了中国现场的信息,也为中国沿海口岸及周边中西交合的经济文化生活带来了跨国、跨界、跨领域的全球信息.论文将《北华捷报》的信息交换网络作为一个全球媒介发挥作用的个案,从这份报纸在具体历史场景中的诞生与发展切入,进而透过全球信息在不同媒介中的转引来考察这一网络的实际构成.全球媒介平台或信息渠道的相互引用奠定了多元信息基础,转引的不同方式、
作为“万国语言”的笑,在传播中能发挥显著作用.广告业借此进行幽默广告的创作,通过制造笑点来取得良好效果.但是受众的“笑”本身极具文化属性,故而在跨文化交流中可能面临文化折扣问题.为了深入探究幽默广告的跨文化传播效果,论文以中美幽默广告和中美受众深度访谈为研究材料,研究发现,中美幽默广告在广告创作技巧和承载幽默的文化上存在显著不同,文化路径的不同限制了构建笑点的场景和受众的欣赏理解,但双方受众在解读部分创作技巧时不存在跨文化的理解障碍.
“神圣价值观”作为价值观系统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特征.近年来,商业领域出现了一种新的营销方式,即将神圣价值观作为一种广告宣传工具使用,以帮助企业赚取更多利益,却忽视了这种“价值观营销”策略对神圣价值观本身及消费者伦理判断的影响.为此,该研究选取“环境保护”、“孝顺父母”、“热爱祖国”三种神圣价值观,通过两项实验揭示了工具性使用神圣价值观对消费者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价值观神圣性降低,对非伦理行为的接受度增加.这说明我们应该慎用“神圣价值观”作为营销工具.
斯麦兹提出的“受众商品论”在平台经济下成为不少学者进行互联网平台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经典分析框架,然而,他们往往未对该理论本身进行详细考察,也未对其使用的适用性进行反思.为此,本文试图对该理论从传统媒体时代到社交媒体时代的产生、发展与争论展开梳理与评析,并对其在平台经济中采用的变体“互联网产销者商品理论”进行批判性分析,指出由于斯麦兹等学者没有把握好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从而使该理论本身存在一种逻辑循环且缺乏历史客观性,因而采用其进行互联网平台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学者,往往难以正确揭示平台经济中的生产关系.
随着新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身体与传播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具有张力,身体问题成为传播学者关注的重点,然而,新媒介环境中新的身体在场与缺席到底如何发生,却鲜有研究.为此,本研究试图以身体实践几乎不在场下云养猫为何能流行为核心论题,考察云养猫者的参与动机、考量因素、云养方式以及所获满足,希望理清身体从在场到缺席的转变过程与其中关键.研究结果显示:云养者的参与动机共有6项,依据各动机之间的逻辑联系,本文建立起云养猫参与动机的理论模型,并对动机产生的内在机理进行分析,发现云养猫流行的原因在于新媒介对“猫”的概念进行了改
期刊
基于S省J镇的党建创新实践,以“政党组织社会”为分析框架,探讨了乡村振兴视域下基层党组织与乡村社会的关系问题.一般农业型村庄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面临着组织性缺失与艰巨性发展任务之间的矛盾.基层党组织的首要目标是如何通过加强自身组织能力建设,以凝聚各方面资源、激发振兴动力.J镇通过区域化党建推动公共服务下沉、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及党员联户等实践形式,不仅有效提高了基层党组织自身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而且形成了对乡村振兴强有力的引领能力.当前,应以基层党组织的组织能力建设为着力点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基层党组织对集体经济的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