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邮票的来历及其他

来源 :集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59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集邮》杂志1999年第6期发表的王威先生的文章《新中国邮票志号简介》,有些内容与事实不符。
  文革初期,从1967年4月20日发行的文1《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邮票到1970年1月20日发行的文19《革命青年的榜样》,其"文"字编号的办法,不是现行邮票目录(顺便说一下,某些邮票目录把文1邮票写成《毛主席语录》,把文19邮票写成《革命青年的榜样---金训华》,与邮政部门有关邮票发行通知不符)后来给编上去的,也不是邮坛上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于1967年3月31日以[67]邮票字第16号文件《关于取消纪、特邮票编印志号的通知》中,明文规定的。
  在文革初期,北京邮票厂一些职工,以"文化大革命前新中国邮票上编印记、特字号,会影响邮票的及时印制和发行,这与当前和今后邮票应该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大力宣传毛泽东思想并迅速及时地反映我国的新气象、新形势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为理由,强烈要求取消这种编印志号。邮电部邮票发行局在1967年3月1日至3日,进行了3天的大辩论,最后才经邮政总局同意,报邮电部正式批准,发文取消了上述邮票志号。
  邮电部在这个文件中,同时决定今后邮票编号改用以下办法:1.各种邮票(包括纪念、特种、普通、航空等)改为统一编号,自发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纪念邮票起实行,此套邮票编为"文1",以后依次类推。
  2.将编号印在邮票的大张封条上,除统一编号外,并标明这套邮票的枚数及这枚邮票是第几枚。例如《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纪念邮票共11枚,第8枚的大包封条上,应印有"文1,11-8"等字样。
  3.在大张邮票的左下角编纸上并印有该套(按:应为该枚)邮票的顺序号,例如是第8枚,即印有"8"。
  4.上述编号在邮票发行通知内仍按以往办法注明。
  这个通知下达后,从1967年4月20日发行《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邮票(该套邮票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邮票中的一套)起,即编为"文1",直至文19,并在大张邮票封条上按第2条规定印有编号,这是有实物为证的。另外,在邮票主管部门关于邮票的发行通知上(文1至文4由邮电部发行,文5至文18由邮电部军管会发行,文19由交通部邮政总局发行),都是按第4条的规定,在文件上标明编印志号的。
  但是,邮电部16号文件第1条规定没有完全执行。上述19套文字邮票编号,仅是纪念邮票或特种邮票(在文字邮票发行通知上,文11以前称为"纪念邮票",文12以后未标明纪、特类型,实际上是一律视为纪念邮票),而其他邮票并未统一编号。如普通邮票,除了1969年10月1日至1970年4月20日发行一套共11枚《革命圣地和工农兵图》普通邮票未编号外(按规定应编为文19,后来集邮界称为"普无号"),从1971年9月25日至1974年12月1日发行4套普通邮票,均按文化大革命以前普通邮票编号系列分别编为普14至17组。
  至于集邮界有人把文字邮票称为文革邮票,也不妥。因为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发生于1966年5月16日,结束于1976年10月6日。此期间的纪、特、编号、J、T、普通邮票共有77套,均是文革时期的邮票。显然,与"文"字邮票不一样。
其他文献
1932年6月3日,中华邮政发行了一套《西北科学考查团》纪念邮票,全套4枚。该票雕刻版印刷,1分为桔黄色,4分为橄榄绿,5分为玫瑰紫,1角为深绿色,白洋纸,无水印,北京政府财政部印刷厂印刷。该票图案采用我国元代名画《平沙卓歇图》为图案,是我国第一套名画邮票。这套邮票因其印制发行特殊,引起了集邮界的非议和关注,那么,该票究竟是怎样印制和发行的呢?  广袤的新疆,北盘阿尔泰山,南踞昆仑山,中卧天山,将
期刊
票中票是将以往发行过的邮票,按比例缩小或放大,作为新发行邮票的主图。这样可以让更多的集邮者欣赏和了解早期珍贵邮票。  我国最早发行票中票是中华邮政于1948年3月20日和5月19日,为纪念"邮政纪念日和邮票展览",发行了一套两组票中票,共4枚,图案和面值都一样,其中有齿和无齿各两枚。邮票主图采用1912年发行的"光复纪念"邮票的壹角面值孙中山像。另一枚是1947年发行的"中华邮政总局成立五十周年"
期刊
今年四月,几位邮友例行聚会时,叶季戎老先生携广东江流先生一报值挂号封复印件求证。该复印件不甚清晰,但仍可清楚判定其为赝品。制假者以不足20元之成本,骗得了1200元。  该封(见图)为重庆江北统景寄江北悦来乡之"江北县法院"即地方法院,贴重庆中央加盖之20元(于纽约版8分票上)票19枚,计380元。寄出销票时间为1947年4月10日,有当日之重庆中转戳和到达戳一枚于封之正面。另在其上中部有一长方形
期刊
我的《邮政日戳与风景日戳功能区别》一文在《集邮》杂志第9期发表后,没想到受到集邮联展外部彭济彬、国家级评审员李明、国际评审员张巍巍、中国邮票博物馆关鹤舞、承德市田允登5位的高度重视,并联名著文《也谈邮政日戳与风景日戳》,严肃指出我的文章"逻辑混乱,概念错误"、"认识是错误的"、"结论是错误的"、不要"误人子弟"等等。在《也谈》中,作者运用了逻辑学,逻辑学与邮政规章的关系。拜读之后,谈点看法。  邮
期刊
文革邮票从开始发行至今已有三十多年了,关于文革邮票的研究,从《集邮》杂志和有关的报刊也见到不少,我从中得到不少教益,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翻阅了文革时期的报纸,看到了当时报纸上的历史记载,以及后来出版的有关历年的邮票目录,参考了国外相关的邮票目录,便产生了许多疑问,提出来供爱好者研究。    一、邮票的票名    这个问题也许是老生常谈,但毕竟是一个问题。1967年5月1日《人民日报》第三版上登载
期刊
对于长城古北口邮票的版式及版型的研究,我在今年第3期《集邮》杂志上载文作了初探。3月1日国家邮政资费又进行新的调整,信函分本、外埠,资费(普函)由原来的50分调至60分和80分。自此,50分面值的长城古北口邮票便失去了独立使用之功能,古北口邮票印制工作也便停止。但广大普票爱好者对其研究的情趣越来越浓厚,对其探讨的文章越来越深入。笔者试就古北口邮票的子模特征、变体票等方面作一再探,为拙文初探之补充。
期刊
四.胶印网点在防伪中的应用    胶印印制的邮品,邮票图案采用网点印制,铭记采用专版实线印制。网点除了点的形状,还有密度、排列角度等特点。造假者如果利用原票、原大翻版复制,便会出现以下的特征:网点密度小,色点杂乱无章,图案模糊;原票实线印制的内容全部变成网点,原纯黑色会混杂红、蓝、黄色点;文字发虚、模糊,甚至不成字等。  1.网点的形状、密度和排列角度  胶印网点与影写版网点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为实
期刊
三、对"航空"字体的研究    40年代,前辈邮人天津已故集邮家孙宏琳先生,在天津邮票会会员活动会上,对"新疆木戳航空"邮票的研究,曾作过两次演讲,后来整理成文发表在《天津邮刊》第一卷第二期上(现转载《津话邮坛》第116页)。他对"航空"的字体,有一段研究体会。他说:"已于剪下之暂作票,则非考查其字体及印色而不可。暂作票加盖字因系手戳,难免有粗细不同。然而其字体,当以三·斜一隶···为原则。三斜者
期刊
四."论差异"一文的研究    根据对世界各国票中票的深入调查研究,我发现了复制票图与原票的差异竟是普遍存在。其差异的种类形形色色。我将它们划分为7类13种,举例分述如下:  (一)图案差异:  1.主图变换。例如匈牙利1951年邮票80周年60f.(Soctt#973见)与1871年原票比较,国王头像换成首都邮戳,变动之大绝无仅有。  2.框饰变换。例如日本1921年邮政50周年1钱半(Scot
期刊
一·政治、历史、经济、科学    ●万国邮政联盟125周年(捷克1枚/1999.6.23)图案为"UPU"文字,上下有附票(图瑏瑣)。  ●万国邮政联盟125周年(埃及3枚/1999.4.21)2枚的图案为送信人和UPU的五女传信标志(刷色不同),1枚的图案为接收信件的人(图瑐瑣)。另有小型张1枚,图案为接收信件的人,无齿孔。  ●20世纪系列(第7组)(英国4枚/1999.7.6)主题为"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