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集邮》杂志1999年第6期发表的王威先生的文章《新中国邮票志号简介》,有些内容与事实不符。
文革初期,从1967年4月20日发行的文1《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邮票到1970年1月20日发行的文19《革命青年的榜样》,其"文"字编号的办法,不是现行邮票目录(顺便说一下,某些邮票目录把文1邮票写成《毛主席语录》,把文19邮票写成《革命青年的榜样---金训华》,与邮政部门有关邮票发行通知不符)后来给编上去的,也不是邮坛上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于1967年3月31日以[67]邮票字第16号文件《关于取消纪、特邮票编印志号的通知》中,明文规定的。
在文革初期,北京邮票厂一些职工,以"文化大革命前新中国邮票上编印记、特字号,会影响邮票的及时印制和发行,这与当前和今后邮票应该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大力宣传毛泽东思想并迅速及时地反映我国的新气象、新形势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为理由,强烈要求取消这种编印志号。邮电部邮票发行局在1967年3月1日至3日,进行了3天的大辩论,最后才经邮政总局同意,报邮电部正式批准,发文取消了上述邮票志号。
邮电部在这个文件中,同时决定今后邮票编号改用以下办法:1.各种邮票(包括纪念、特种、普通、航空等)改为统一编号,自发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纪念邮票起实行,此套邮票编为"文1",以后依次类推。
2.将编号印在邮票的大张封条上,除统一编号外,并标明这套邮票的枚数及这枚邮票是第几枚。例如《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纪念邮票共11枚,第8枚的大包封条上,应印有"文1,11-8"等字样。
3.在大张邮票的左下角编纸上并印有该套(按:应为该枚)邮票的顺序号,例如是第8枚,即印有"8"。
4.上述编号在邮票发行通知内仍按以往办法注明。
这个通知下达后,从1967年4月20日发行《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邮票(该套邮票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邮票中的一套)起,即编为"文1",直至文19,并在大张邮票封条上按第2条规定印有编号,这是有实物为证的。另外,在邮票主管部门关于邮票的发行通知上(文1至文4由邮电部发行,文5至文18由邮电部军管会发行,文19由交通部邮政总局发行),都是按第4条的规定,在文件上标明编印志号的。
但是,邮电部16号文件第1条规定没有完全执行。上述19套文字邮票编号,仅是纪念邮票或特种邮票(在文字邮票发行通知上,文11以前称为"纪念邮票",文12以后未标明纪、特类型,实际上是一律视为纪念邮票),而其他邮票并未统一编号。如普通邮票,除了1969年10月1日至1970年4月20日发行一套共11枚《革命圣地和工农兵图》普通邮票未编号外(按规定应编为文19,后来集邮界称为"普无号"),从1971年9月25日至1974年12月1日发行4套普通邮票,均按文化大革命以前普通邮票编号系列分别编为普14至17组。
至于集邮界有人把文字邮票称为文革邮票,也不妥。因为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发生于1966年5月16日,结束于1976年10月6日。此期间的纪、特、编号、J、T、普通邮票共有77套,均是文革时期的邮票。显然,与"文"字邮票不一样。
文革初期,从1967年4月20日发行的文1《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邮票到1970年1月20日发行的文19《革命青年的榜样》,其"文"字编号的办法,不是现行邮票目录(顺便说一下,某些邮票目录把文1邮票写成《毛主席语录》,把文19邮票写成《革命青年的榜样---金训华》,与邮政部门有关邮票发行通知不符)后来给编上去的,也不是邮坛上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于1967年3月31日以[67]邮票字第16号文件《关于取消纪、特邮票编印志号的通知》中,明文规定的。
在文革初期,北京邮票厂一些职工,以"文化大革命前新中国邮票上编印记、特字号,会影响邮票的及时印制和发行,这与当前和今后邮票应该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大力宣传毛泽东思想并迅速及时地反映我国的新气象、新形势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为理由,强烈要求取消这种编印志号。邮电部邮票发行局在1967年3月1日至3日,进行了3天的大辩论,最后才经邮政总局同意,报邮电部正式批准,发文取消了上述邮票志号。
邮电部在这个文件中,同时决定今后邮票编号改用以下办法:1.各种邮票(包括纪念、特种、普通、航空等)改为统一编号,自发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纪念邮票起实行,此套邮票编为"文1",以后依次类推。
2.将编号印在邮票的大张封条上,除统一编号外,并标明这套邮票的枚数及这枚邮票是第几枚。例如《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纪念邮票共11枚,第8枚的大包封条上,应印有"文1,11-8"等字样。
3.在大张邮票的左下角编纸上并印有该套(按:应为该枚)邮票的顺序号,例如是第8枚,即印有"8"。
4.上述编号在邮票发行通知内仍按以往办法注明。
这个通知下达后,从1967年4月20日发行《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邮票(该套邮票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邮票中的一套)起,即编为"文1",直至文19,并在大张邮票封条上按第2条规定印有编号,这是有实物为证的。另外,在邮票主管部门关于邮票的发行通知上(文1至文4由邮电部发行,文5至文18由邮电部军管会发行,文19由交通部邮政总局发行),都是按第4条的规定,在文件上标明编印志号的。
但是,邮电部16号文件第1条规定没有完全执行。上述19套文字邮票编号,仅是纪念邮票或特种邮票(在文字邮票发行通知上,文11以前称为"纪念邮票",文12以后未标明纪、特类型,实际上是一律视为纪念邮票),而其他邮票并未统一编号。如普通邮票,除了1969年10月1日至1970年4月20日发行一套共11枚《革命圣地和工农兵图》普通邮票未编号外(按规定应编为文19,后来集邮界称为"普无号"),从1971年9月25日至1974年12月1日发行4套普通邮票,均按文化大革命以前普通邮票编号系列分别编为普14至17组。
至于集邮界有人把文字邮票称为文革邮票,也不妥。因为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发生于1966年5月16日,结束于1976年10月6日。此期间的纪、特、编号、J、T、普通邮票共有77套,均是文革时期的邮票。显然,与"文"字邮票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