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贵州铜仁市坝黄逸夫中学 (554300)
【摘要】本文论述了“领悟法”是指导学生自己通过分析、鉴别、比较、猜想阅读文言文,即从标题入手初步把握内容,品读重点语句,顺着作品思路逐步领悟教材内涵。
【关键词】领悟法 邹忌讽齐王纳谏
领悟是一种能力,在文言文教学中培养这种能力十分重要。“领悟法”就是指导学生通过自己对文言教材分析、鉴别、比较以及猜想,读懂课文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如何在四十五分钟内指导学生领悟教材呢?
下面以《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教学实践来进行说明。
课文的重点是比喻说理和广开言路、纳谏除蔽的积极意义理解。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的,笔者采用了以下一些方法和步骤。
1.从标题人手初步把握内容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重点只须理解“讽”的岔义就可以了。课本上有注释,教师通过提问来检查强化这一知识点的掌握。
“讽”,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
然后教师可接着追问:“邹忌是怎样委婉的劝齐威王纳谏的呢?”并布置学生速读课文,要求尽量不看注释,默读完课文后然后回答问题。
点三名学生答题。接着教师根据学生答题情况,予以肯定或校正:“邹忌他是通过妻、妾、客评价自己比城北徐公谁美来自省,从而讽谏齐威王的。”
2.通过重点语句的品析,领悟教材用语之妙师:那么妻、妾、客在评价邹忌与城北徐公谁美时,语气有何不同呢?
板书: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徐公何能及君也?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教师帮助学生找出一个关键词“甚”和两个反问句,这样,学生就能“自决”了)
即:妻的语气赞美程度较深,妾的语气较次,客的语气具有一般礼节性应付的特点。
3.顺着作品的思路,领悟教材更深的内涵师(追问):从语意程度的轻重,我们可以推测妻、妾、客他们的心理有何不同呢?
(学生则可以运用课文中的语句来答题)
生: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者,欲有求于我也。师:事实上,究竟谁美呢?
生:徐公比邹忌美。
师:邹忌自以为不如徐公美,而妻、妾、客却说他比徐公美,邹忌能猜透他们的不同心理需求,说明邹忌有何可贵的品质呢?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作如下归纳)
--有自知之明,知己知彼,善于调查研究等等。
(上述分析,可算对教材内容的第一次生发)
师:邹忌这些可贵的品质是他善于“自省”的结果。那么,邹忌的妻、妾、客品评他与徐公谁美,这与“讽齐王纳谏”有何联系呢?请同学们根据第二段内容答题。
教师根据学生答题板书: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师:(让学生领悟)正与此有相似之处。
(为了加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教师再设疑)
师:中国有句俗话叫做:“英雄所见略同。”就是说,在有智谋的人中,你想到的问题,别人也往往想到了;你防避的问题,别人也往往防避了。邹忌受妻、妾、客的蔽能自省,那齐威王就不能自省吗?
为什么说“王之蔽甚矣”呢?他不怕齐威王误解为“多此一举”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归纳出一些原因)(略)
事实上,齐威王是一位什么样的君主呢?他对邹忌的讽谏态度如何呢?请学生齐读课文第三段。(略)
由上面的教学过程,我们可以看出“领悟法”教学有如下一些重要特点:
一、教师的教学工作,关键是在刨造一些条件,让学生领悟新知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老师教知识,但不是硬塞给学生知识,而是让学生在运用已有的知识,并充分利用“课本”获取知识,这样,老师就相当于“一座桥”或者是“一条船”。
二、紧扣了教材的写作思路,教师的敦学思路与教材的写作思路是和谐的,明晰的。这是对教材的知识点进行大胆取舍的结果。同时这样又给学生留下一些空间,学生再读课文时,又可以自己再领悟。
三、抓住了重点,特别是重点语句和重点词语的理解,主要是通过提问、板书和教师的校正,对重要知识点进行强化。
四、听说读写兼顾,在课堂上进行了有效训练。
综上所述--提高了四十五分钟的效率。
【摘要】本文论述了“领悟法”是指导学生自己通过分析、鉴别、比较、猜想阅读文言文,即从标题入手初步把握内容,品读重点语句,顺着作品思路逐步领悟教材内涵。
【关键词】领悟法 邹忌讽齐王纳谏
领悟是一种能力,在文言文教学中培养这种能力十分重要。“领悟法”就是指导学生通过自己对文言教材分析、鉴别、比较以及猜想,读懂课文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如何在四十五分钟内指导学生领悟教材呢?
下面以《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教学实践来进行说明。
课文的重点是比喻说理和广开言路、纳谏除蔽的积极意义理解。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的,笔者采用了以下一些方法和步骤。
1.从标题人手初步把握内容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重点只须理解“讽”的岔义就可以了。课本上有注释,教师通过提问来检查强化这一知识点的掌握。
“讽”,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
然后教师可接着追问:“邹忌是怎样委婉的劝齐威王纳谏的呢?”并布置学生速读课文,要求尽量不看注释,默读完课文后然后回答问题。
点三名学生答题。接着教师根据学生答题情况,予以肯定或校正:“邹忌他是通过妻、妾、客评价自己比城北徐公谁美来自省,从而讽谏齐威王的。”
2.通过重点语句的品析,领悟教材用语之妙师:那么妻、妾、客在评价邹忌与城北徐公谁美时,语气有何不同呢?
板书: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徐公何能及君也?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教师帮助学生找出一个关键词“甚”和两个反问句,这样,学生就能“自决”了)
即:妻的语气赞美程度较深,妾的语气较次,客的语气具有一般礼节性应付的特点。
3.顺着作品的思路,领悟教材更深的内涵师(追问):从语意程度的轻重,我们可以推测妻、妾、客他们的心理有何不同呢?
(学生则可以运用课文中的语句来答题)
生: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者,欲有求于我也。师:事实上,究竟谁美呢?
生:徐公比邹忌美。
师:邹忌自以为不如徐公美,而妻、妾、客却说他比徐公美,邹忌能猜透他们的不同心理需求,说明邹忌有何可贵的品质呢?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作如下归纳)
--有自知之明,知己知彼,善于调查研究等等。
(上述分析,可算对教材内容的第一次生发)
师:邹忌这些可贵的品质是他善于“自省”的结果。那么,邹忌的妻、妾、客品评他与徐公谁美,这与“讽齐王纳谏”有何联系呢?请同学们根据第二段内容答题。
教师根据学生答题板书: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师:(让学生领悟)正与此有相似之处。
(为了加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教师再设疑)
师:中国有句俗话叫做:“英雄所见略同。”就是说,在有智谋的人中,你想到的问题,别人也往往想到了;你防避的问题,别人也往往防避了。邹忌受妻、妾、客的蔽能自省,那齐威王就不能自省吗?
为什么说“王之蔽甚矣”呢?他不怕齐威王误解为“多此一举”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归纳出一些原因)(略)
事实上,齐威王是一位什么样的君主呢?他对邹忌的讽谏态度如何呢?请学生齐读课文第三段。(略)
由上面的教学过程,我们可以看出“领悟法”教学有如下一些重要特点:
一、教师的教学工作,关键是在刨造一些条件,让学生领悟新知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老师教知识,但不是硬塞给学生知识,而是让学生在运用已有的知识,并充分利用“课本”获取知识,这样,老师就相当于“一座桥”或者是“一条船”。
二、紧扣了教材的写作思路,教师的敦学思路与教材的写作思路是和谐的,明晰的。这是对教材的知识点进行大胆取舍的结果。同时这样又给学生留下一些空间,学生再读课文时,又可以自己再领悟。
三、抓住了重点,特别是重点语句和重点词语的理解,主要是通过提问、板书和教师的校正,对重要知识点进行强化。
四、听说读写兼顾,在课堂上进行了有效训练。
综上所述--提高了四十五分钟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