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物、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对肝癌切除术后患者临床预后的评估

来源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xiao19810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物、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在肝癌患者中的表达,评估其对肝癌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预后。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肝癌患者122例(试验组),另选健康体检者80例(对照组)。检测两组人群血清uPA、sPD-L1含量;分析血清uPA、sPD-L1表达水平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分析血清uPA、sPD-L1对原发性肝癌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试验组患者血清uPA、sPD-L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肝癌患者的不同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清开灵注射液中猪去氧胆酸、胆酸、栀子苷、黄芩苷、绿原酸含量的LC-ESI-MS/MS法。方法采用ACE UltraCore 2.5 Super C18柱(100 mm×2.1 mm,2.5μm),流动相:甲醇-含0.1%甲酸的5 mmol·L-1甲酸铵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1,进样量:2μL,柱温:40℃。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切换模式,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扫描定量分析,结果猪去氧胆酸、胆酸、栀子苷、
目的:探讨自拟温阳利水汤治疗脾肾阳虚型肝硬化腹水的疗效及其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收治脾肾阳虚型肝硬化腹水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54)和对照组(n=54)。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温阳利水汤进行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治疗前后腹围、体重、治疗期间24 h尿量、超声腹水最大深度、肝功能指标、中医症候积分。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腹围、体重和超声腹水最大深度均较低,而24 h尿量较多(P&
目的建立溃疡油的高效液相色谱特征图谱,并同时测定欧前胡素、藁本内酯、异欧前胡素、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方法采用Waters XBridge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A)-0.2%磷酸溶液(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DAD检测器,检测波长254 nm,流速1.0 mL·min-1,柱温40℃。通过10批样品建立特征图谱,对市售的5批样品进行测定。结果初步建立了溃疡油的HPLC特征图谱,确定了13个特征峰,市售各批次与对照图
1病历资料患儿,男,2005年出生,主因“双下肢皮疹12 d,尿检异常9 d”于2015年6月26日住院治疗。患儿入院前12 d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红色皮疹,伴瘙痒,无腹痛及关节肿痛,无呕吐、便血,无发热、流涕、咳嗽等。于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就诊,查血常规:WBC 9.48×109/L,NEUT%66.0%,LYMPH%33.8%,RBC 4.32×1012/L,Hb 122g/L,PLT 303×109/L;尿常规:PRO++,RBC未见;
王灵台教授,上海市名中医,中医、中西医结合肝病专家,从事慢性肝病的治疗与临床研究50余年[1,2],秉承祖国传统医学的精髓,精修医学,尤其对《丹溪心法》情有独钟。王师注重临床实践,擅长诊治肝脏疾病,在临证治疗慢性肝病独具特色、守常达变、不断创新。近日研读朱震亨的《丹溪心法》,体会颇多,认为王灵台老师察病机、辨气血的中医肝病学术经验,传承于丹溪之说。但师古而不泥古,在丹溪学说的理论基础上有所创新与发扬。“守其道、听其教、恭其行”,本人有幸侍诊跟师,现探幽索微,溯源而上,现就《丹溪心法》
目的:探讨老年脂肪性肝病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取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纳入病例组患者494例,对照组人群452例。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老年脂肪性肝病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在脂肪性肝病与中医体质类型关系型中,阳虚质和痰湿质2种偏颇体质为危险因素;在脂肪性肝病与其相关危险因素关系的模型中,年龄、BMI、高脂血症、糖尿病为危险因素。结论:老年脂肪性肝病与中医体质类型、体重及相关疾病史之间存在一定关联性,应积极调整偏颇体质,合理健康饮食、控制体重,加强对老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34(IL-34)在肝癌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12月肝癌患者54例,肝良性肿瘤患者21例,采集患者手术切除的肝癌组织、相应癌旁组织以及良性肿瘤组织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IL-34表达水平,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组织中IL-34 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检测IL-34蛋白的表达。结果:肝癌患者血清中IL-34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良性肿瘤患者(P<0.05)。PCR检测结果显示
药源性皮疹是最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之一,皮疹的损伤程度可从暂时性的轻度红斑到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导致功能丧失和死亡。对于严重的药源性皮疹,及时发现并采取正确的救治措施至关重要。本文报道了临床药师在参与1例新生儿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致全身皮疹的救治过程中,利用其专业的临床药学实践与丰富的药源性疾病知识,结合新生儿生理特性,快速而精准地制订出用药方案,避免患儿药疹进一步恶化,使患儿药源性皮疹及原患疾病均得以控制,在药品不良反应救治中发挥积极作用。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已经取代病毒性肝炎成为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在临床中表现为高患病率、低就诊率、依从性差的特征,究其原因是医护人员对其预后和自然转归等认知不足所造成的诊疗不规范。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概念的提出强化了脂肪性肝病代谢障碍的疾病本质,理应将其作为一种独立疾病进行积极主动的诊治和管理。
肝硬化腹水是常见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终末期并发症,1年病死率为15%,5年病死率高达44%[1]。中医学称其为“鼓胀”“水蛊”等。《灵枢·水胀篇》:“鼓胀如何?岐伯曰: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临床表现以腹部胀满如鼓、腹壁青筋暴露、乏力纳差、尿少等为主要特征[2]。临床治疗上多主张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认为脾土一旺、水有所制,在利水渗湿的同时加以固护脾胃,使邪去而不伤正,可取得显著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