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由于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全社会范围内经济成分、利益主体、社会组织和社会生产方式日趋多样化,导致利益格局大调整,价值取向多元化。加之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传播媒介日益高效化和多元化,使得青少年接受信息的渠道和来源急剧增多,社会负面影响对学校德育工作效果的“消解”作用愈来愈明显,特别是当前转型期由于收入差距拉大导致人们精神焦虑加重,导致人们相互交流的耐心和机会越来越少,社会生活中冷漠的、功利型人际关系使学生处于不利的社会环境中,学校的德育工作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德育工作难度加大,德育的实效性大打折扣。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当务之急。那么,怎样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种途径入手:
一、要善于把握德育时机
提高中小学德育的实效,把握好德育工作的时机是关键。学校德育工作从时机上可分为超前、同步、善后。具体而言,就是要做好超前引导、同步开导和善后疏导工作。
超前引导是在“矛盾”的初始阶段开展的德育工作,以预防为主,以从工作时机上掌握主动权。超前引导是进行超前的正面教育。要力争做到“三个超前”,一是超前武装思想,通过品德课、政治课、班会等形式的理论教育和学习,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教育;开展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教育;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在学校的各项教育工作中要强化德育意识,使学生在道德的传承中受到熏陶,初步确立社会责任感和基本的道德规范。二是超前营造氛围。通过层层动员、舆论引导,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使学生明确不同阶段的奋斗目标,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三是超前制定各项德育规范,加强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情感、态度、修养、习惯的养成教育,使学生的行为规范有章可循、德育工作有法可依,帮助学生确立高尚的做人准则。总之,做好超前引导工作,能使德育工作处于一个主动的地位,而不是出了问题后再被动应付。
同步开导,就是在教育过程中,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疑点问题和带有普遍性的不良思想倾向,同步、及时地做好教育疏导工作。在问题的萌芽阶段,要注意抓不良的苗头,要防微杜渐,以防患于未然。抓苗头时还要特别注意分清是个别人的思想苗头还是有代表性、倾向性的苗头。对于前者要有针对性地做好个别的教育工作;而对于后者,要高度警惕,一定要及时做好疏导工作,防止酿成普遍性、广泛性的问题。为此,要注意做到“三个同步”:一是“主题教育”同步。围绕不同阶段出现社会热点、时髦话题,如“吸烟有派还是有害?”“怎样正确上网?”“怎样看待早恋?”等学生感兴趣且都要面对的话题举行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辩论会和讨论会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并展开讨论甚至可以通过激烈的辩论和交锋澄清学生思想上的模糊认识,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二是典型示范同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在学校、班级做好榜样示范教育工作,要花力气树立和宣传校内外和班级内外的先进典型,如学习标兵、优秀学生干部、三好生等,并号召学生向他们学习。通过各种典型示范,使学生明确各个阶段的奋斗方向,做到学有目标,有利于促进良好的班风、学风的形成。三是个别工作同步。一个班集体内,学生必然存在着个体差异,个人情况参差不齐甚至会千差万别。因此,德育工作还要通过一人一事的个别教育工作,因人因事因时施教,及时解除学生的个别困惑,化解个体思想上的矛盾,使每个学生的思想品德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善后疏导,是在进行完全局性的系统思想教育后,对个别思想认识还跟不上、纪律观念还相对淡漠甚至有抵触情绪的学生,有意识地做好善后疏导工作。这是个别式的、亡羊补牢式的工作。要通过心理疏导,释疑解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恢复心理平衡,使他们以积极的心态主动走上正常发展的轨道,同时也要预防和控制各种异常心理的产生和发展。不但如此,善后疏导工作还要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良好的习惯、健康的生活情趣以及对学校生活的较强的适应性。
总之,把握好德育工作的时机,要讲民主,重疏导,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通过理论指导,舆论引导,文化倡导,思想疏导,检查督导,善后疏导,使学生思想素质得到提升,从而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二、要创新德育方式和方法
当前,学生的思想活跃,接受信息的渠道多,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光靠老方法肯定不行,因此,要提高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效,除了要把握时机外,还要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特点,因人施策,注重德育工作方法和方式的创新。
在工作方式上,必须走出单纯“管”“灌”的模式,要和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与“对话”,要转变以往工作中“我讲你听”的说教方法,提倡学生以平等的身份进行讨论和交流。这样,双方地位平等,活动气氛就会融洽,学生以真实的个性和情感参与到活动中来,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加强自身品德修养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
在方法上,要注意寓教于文、寓教于乐、寓教于趣。可采取平等讨论法、批评与自我批评法、陶冶教育法、实践锻炼法、渗透教育法、修养指导法、品德评价法等。防止和克服“两张皮”现象,坚持虚功实做,以实为主,在结合上下功夫,真正把德育工作寓于各种课程教学之中,寓于各种文化、体育活动当中,寓于社会实践之中。同时,思想教育必须从小事做起,使之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形成德育工作无处不在的格局。德育工作只有入情入理,才能入脑入心、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才能产生活力和魅力。
三、要加强德育体验教育
要加强德育工作的实效,仅靠单纯讲道理式的理论灌输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仅有单纯的理性认识不足以促成改变,伴随着对道理的认识,必须有情感体验,才能转化成学生的自觉行为,学生的学习成果才能得以巩固,才能对学生的道德和行为产生持久的影响力。
因此,学校的德育工作必须注重加强学生的体验性学习。体验性学习是认知和情感体验并重的学习。为此,要努力改进德育工作方式,选择和抓住德育工作的有效载体,寓教育于各项实践活动之中,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重视观念引导与行为操练相结合,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摆在重要位置,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接受熏陶,教会学生做人、求知、做事。为此,学校应该切实把学生的课外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引导学生到广阔丰富的社会生活中去体会理论的真谛。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可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和调查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烈士陵园等活动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以提高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同时,还要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活动。如近年来,一些县市在学生中开展“假如我是县长”的活动,不少学生提出了很多合理的建议,如有的学生探寻治理工厂废水污染的办法;有的要求政府加强对荒山的治理,减少水土流失等。这些活动不仅发展了青少年学生的关心社会品质和对社会敏锐的洞察力,而且还逐步引导学生关注各种社会现象、关心社会问题,逐渐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释当前种种社会不良现象存在的原因,教育学生正视这些问题,树立以自己的行动解决这些问题的远大志向,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第二,可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劳动。马克思早在《资本论》中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基本途径。”当前,由于升学的压力,学校的公益活动越来越少,这不利于培养学生形成崇高精神。因为社会公益活动对个体品德的形成起着主导作用,它有助于学生摆脱狭隘个人主义思想意识,形成为社会服务的习惯和观念,并能满足学生精神上自我完善的需要。如“学雷锋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即属此类。近年来,一些地方开展城市孩子“进农家院,吃农家饭,干农家活”活动,极富特色。在几天时间里,学生与农村孩子同吃同住同劳动,使学生对生活、对社会尤其是对农村及农民的认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那里,学生通过直接生活进行学习。
四、要强化道德选择能力
从我国中小学德育的现状看,学校德育基本上只是一种“教会服从”的教育,从未鼓励学生对自己的道德取向进行任何真正意义上的选择。当历史迈入21世纪,人类迎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信息化、全球化时代。由于社会发展变革速度快,国际交往与联系明显增多,人们接受的信息量大、传播信息渠道多,思想更加活跃和开放。学校、家庭、亲友的思想意识、价值观点、道德准则具有多元性甚至相互矛盾。对学生而言,他们能同时接受多种丰富的信息,同时受到多种不同甚至是相反的思想和价值观的冲击和影响。而青少年时期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自主意识逐渐增强并开始要求自己作出选择的时期,他们不再盲目地“唯书”“唯上”,不再一味遵循社会和成人给定的现有标准,而是依据那些自己能亲身感受到的事实或经过自己过滤的标准和原则作出选择,但是其认识水平的局限,往往导致他们选择和行为的盲目性。
因此,仅仅“授之以鱼”的教育,仅让学生记住空洞的德育知识或培养某方面的行为习惯,不仅不能应付变化了的和变化着的情况,而且还会让学生因此产生价值混乱。所以,如果一味让青少年学生无条件地服从某些规则而不鼓励他们接受理性的自我指导和自我决定,就无法培养出真正有德性的人。可见,在这个信息多元化、价值多元化、开放的新世纪,重要的是“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价值判断和选择能力。“应该使每一个人尤其借助于青年时代所受的教育,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以使学生逐步达到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目标。为此,学校德育工作必须把对学生自我判断、自我选择的能力的培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是学生适应多元社会、多元价值的需要,并会对他们的终身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深远影响。
五、要整合德育资源,形成德育合力
在现代开放的社会,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会受到校内和校外、正式和非正式的、显性和隐性的、可控和不可控的多种教育因素的综合影响。在这些影响中,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而要实现学校的德育目标,就要求学生所接受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之间教育影响一致,否则,会使各方面的教育影响作用互相抵消,甚至形成教育的负效应,使学生感到无所适从。
鉴于此,学校要通过构建德育网络,利用德育网络,整合德育资源,避免学校沦为教育“孤岛”,改变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生活脱节的局面,动员各方面的教育力量齐抓共管,保证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影响一致,形成德育合力,全面优化德育的效能。这是现代德育的一种趋势。因此,学校要注重整合德育力量,通过建立并借助德育网络的组织形式和沟通手段,统一学校、家长和社区的教育观念;明确学校、家庭、社会各自的教育职责;在教育方式方法上达成共识,互相配合,促进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避免教育要求的相互矛盾和工作步骤互不一致,以最大限度地防止、矫正、消除各种德育消极因素的影响。这对提高德育实效非常重要。
一、要善于把握德育时机
提高中小学德育的实效,把握好德育工作的时机是关键。学校德育工作从时机上可分为超前、同步、善后。具体而言,就是要做好超前引导、同步开导和善后疏导工作。
超前引导是在“矛盾”的初始阶段开展的德育工作,以预防为主,以从工作时机上掌握主动权。超前引导是进行超前的正面教育。要力争做到“三个超前”,一是超前武装思想,通过品德课、政治课、班会等形式的理论教育和学习,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教育;开展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教育;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在学校的各项教育工作中要强化德育意识,使学生在道德的传承中受到熏陶,初步确立社会责任感和基本的道德规范。二是超前营造氛围。通过层层动员、舆论引导,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使学生明确不同阶段的奋斗目标,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三是超前制定各项德育规范,加强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情感、态度、修养、习惯的养成教育,使学生的行为规范有章可循、德育工作有法可依,帮助学生确立高尚的做人准则。总之,做好超前引导工作,能使德育工作处于一个主动的地位,而不是出了问题后再被动应付。
同步开导,就是在教育过程中,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疑点问题和带有普遍性的不良思想倾向,同步、及时地做好教育疏导工作。在问题的萌芽阶段,要注意抓不良的苗头,要防微杜渐,以防患于未然。抓苗头时还要特别注意分清是个别人的思想苗头还是有代表性、倾向性的苗头。对于前者要有针对性地做好个别的教育工作;而对于后者,要高度警惕,一定要及时做好疏导工作,防止酿成普遍性、广泛性的问题。为此,要注意做到“三个同步”:一是“主题教育”同步。围绕不同阶段出现社会热点、时髦话题,如“吸烟有派还是有害?”“怎样正确上网?”“怎样看待早恋?”等学生感兴趣且都要面对的话题举行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辩论会和讨论会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并展开讨论甚至可以通过激烈的辩论和交锋澄清学生思想上的模糊认识,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二是典型示范同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在学校、班级做好榜样示范教育工作,要花力气树立和宣传校内外和班级内外的先进典型,如学习标兵、优秀学生干部、三好生等,并号召学生向他们学习。通过各种典型示范,使学生明确各个阶段的奋斗方向,做到学有目标,有利于促进良好的班风、学风的形成。三是个别工作同步。一个班集体内,学生必然存在着个体差异,个人情况参差不齐甚至会千差万别。因此,德育工作还要通过一人一事的个别教育工作,因人因事因时施教,及时解除学生的个别困惑,化解个体思想上的矛盾,使每个学生的思想品德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善后疏导,是在进行完全局性的系统思想教育后,对个别思想认识还跟不上、纪律观念还相对淡漠甚至有抵触情绪的学生,有意识地做好善后疏导工作。这是个别式的、亡羊补牢式的工作。要通过心理疏导,释疑解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恢复心理平衡,使他们以积极的心态主动走上正常发展的轨道,同时也要预防和控制各种异常心理的产生和发展。不但如此,善后疏导工作还要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良好的习惯、健康的生活情趣以及对学校生活的较强的适应性。
总之,把握好德育工作的时机,要讲民主,重疏导,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通过理论指导,舆论引导,文化倡导,思想疏导,检查督导,善后疏导,使学生思想素质得到提升,从而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二、要创新德育方式和方法
当前,学生的思想活跃,接受信息的渠道多,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光靠老方法肯定不行,因此,要提高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效,除了要把握时机外,还要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特点,因人施策,注重德育工作方法和方式的创新。
在工作方式上,必须走出单纯“管”“灌”的模式,要和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与“对话”,要转变以往工作中“我讲你听”的说教方法,提倡学生以平等的身份进行讨论和交流。这样,双方地位平等,活动气氛就会融洽,学生以真实的个性和情感参与到活动中来,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加强自身品德修养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
在方法上,要注意寓教于文、寓教于乐、寓教于趣。可采取平等讨论法、批评与自我批评法、陶冶教育法、实践锻炼法、渗透教育法、修养指导法、品德评价法等。防止和克服“两张皮”现象,坚持虚功实做,以实为主,在结合上下功夫,真正把德育工作寓于各种课程教学之中,寓于各种文化、体育活动当中,寓于社会实践之中。同时,思想教育必须从小事做起,使之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形成德育工作无处不在的格局。德育工作只有入情入理,才能入脑入心、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才能产生活力和魅力。
三、要加强德育体验教育
要加强德育工作的实效,仅靠单纯讲道理式的理论灌输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仅有单纯的理性认识不足以促成改变,伴随着对道理的认识,必须有情感体验,才能转化成学生的自觉行为,学生的学习成果才能得以巩固,才能对学生的道德和行为产生持久的影响力。
因此,学校的德育工作必须注重加强学生的体验性学习。体验性学习是认知和情感体验并重的学习。为此,要努力改进德育工作方式,选择和抓住德育工作的有效载体,寓教育于各项实践活动之中,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重视观念引导与行为操练相结合,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摆在重要位置,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接受熏陶,教会学生做人、求知、做事。为此,学校应该切实把学生的课外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引导学生到广阔丰富的社会生活中去体会理论的真谛。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可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和调查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烈士陵园等活动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以提高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同时,还要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活动。如近年来,一些县市在学生中开展“假如我是县长”的活动,不少学生提出了很多合理的建议,如有的学生探寻治理工厂废水污染的办法;有的要求政府加强对荒山的治理,减少水土流失等。这些活动不仅发展了青少年学生的关心社会品质和对社会敏锐的洞察力,而且还逐步引导学生关注各种社会现象、关心社会问题,逐渐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释当前种种社会不良现象存在的原因,教育学生正视这些问题,树立以自己的行动解决这些问题的远大志向,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第二,可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劳动。马克思早在《资本论》中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基本途径。”当前,由于升学的压力,学校的公益活动越来越少,这不利于培养学生形成崇高精神。因为社会公益活动对个体品德的形成起着主导作用,它有助于学生摆脱狭隘个人主义思想意识,形成为社会服务的习惯和观念,并能满足学生精神上自我完善的需要。如“学雷锋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即属此类。近年来,一些地方开展城市孩子“进农家院,吃农家饭,干农家活”活动,极富特色。在几天时间里,学生与农村孩子同吃同住同劳动,使学生对生活、对社会尤其是对农村及农民的认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那里,学生通过直接生活进行学习。
四、要强化道德选择能力
从我国中小学德育的现状看,学校德育基本上只是一种“教会服从”的教育,从未鼓励学生对自己的道德取向进行任何真正意义上的选择。当历史迈入21世纪,人类迎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信息化、全球化时代。由于社会发展变革速度快,国际交往与联系明显增多,人们接受的信息量大、传播信息渠道多,思想更加活跃和开放。学校、家庭、亲友的思想意识、价值观点、道德准则具有多元性甚至相互矛盾。对学生而言,他们能同时接受多种丰富的信息,同时受到多种不同甚至是相反的思想和价值观的冲击和影响。而青少年时期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自主意识逐渐增强并开始要求自己作出选择的时期,他们不再盲目地“唯书”“唯上”,不再一味遵循社会和成人给定的现有标准,而是依据那些自己能亲身感受到的事实或经过自己过滤的标准和原则作出选择,但是其认识水平的局限,往往导致他们选择和行为的盲目性。
因此,仅仅“授之以鱼”的教育,仅让学生记住空洞的德育知识或培养某方面的行为习惯,不仅不能应付变化了的和变化着的情况,而且还会让学生因此产生价值混乱。所以,如果一味让青少年学生无条件地服从某些规则而不鼓励他们接受理性的自我指导和自我决定,就无法培养出真正有德性的人。可见,在这个信息多元化、价值多元化、开放的新世纪,重要的是“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价值判断和选择能力。“应该使每一个人尤其借助于青年时代所受的教育,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以使学生逐步达到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目标。为此,学校德育工作必须把对学生自我判断、自我选择的能力的培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是学生适应多元社会、多元价值的需要,并会对他们的终身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深远影响。
五、要整合德育资源,形成德育合力
在现代开放的社会,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会受到校内和校外、正式和非正式的、显性和隐性的、可控和不可控的多种教育因素的综合影响。在这些影响中,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而要实现学校的德育目标,就要求学生所接受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之间教育影响一致,否则,会使各方面的教育影响作用互相抵消,甚至形成教育的负效应,使学生感到无所适从。
鉴于此,学校要通过构建德育网络,利用德育网络,整合德育资源,避免学校沦为教育“孤岛”,改变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生活脱节的局面,动员各方面的教育力量齐抓共管,保证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影响一致,形成德育合力,全面优化德育的效能。这是现代德育的一种趋势。因此,学校要注重整合德育力量,通过建立并借助德育网络的组织形式和沟通手段,统一学校、家长和社区的教育观念;明确学校、家庭、社会各自的教育职责;在教育方式方法上达成共识,互相配合,促进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避免教育要求的相互矛盾和工作步骤互不一致,以最大限度地防止、矫正、消除各种德育消极因素的影响。这对提高德育实效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