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空间”的深度学习——以“人民解放战争”一课为例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zi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主要叙述的是从1945年抗战胜利后到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这一阶段的史实,主要内容包括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全面内战的爆发、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危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等。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是:通过了解全面内战的爆发及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分析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灭亡的原因,探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其他文献
<正>~~
会议
<正>1937年7月7日,这是中国人永远无法忘却的日子。这一天,日本军国主义者对中国发动了全面的侵略战争,中国人从此奋起进行全民族抗战。只要在当时生活过的中国人都会记得,那以后自己的生活、周围的一切,都发生了何等巨大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满怀激情地说:“从卢沟桥事变肇始,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从那时起,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期刊
<正>2017年10月27日,由大地工程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天津美腾科技有限公司主办,中煤邯郸(天津)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天津中新智冠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协办的第二届天津煤炭创新和新技术论坛在天津津利华大酒店成功举办,旨在为煤炭创新技术创造交流平台,与业界同仁交流新思想,探讨煤炭行业发展趋势,助力煤炭工业的智能化转型升级。
期刊
<正>初中生对事物的认知处于感性思维为主的阶段,逻辑思维能力相对不足,在历史学习的掌握过程中更偏向于知识的识记,对史料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就要求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重心放在培养学生形成对历史事实或历史结论的认同上,而不是在史料研读上花费太多的精力。但史料的运用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可以运用一些比较简单且生动的史料,让学生融入史料情境。笔者以"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一课教学为例,谈一谈以史
期刊
全民族抗战时期,胶东抗日根据地的部分党员存在着机会主义、自由主义等非无产阶级思想倾向,部分党员干部缺乏群众工作经验。为此,胶东党组织从解决错误思想着手,通过开办党校并从丰富党员教育的基础理论知识、灵活调整党员教育的形式、密切联系群众等方面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及时纠正了党内存在的问题。回顾胶东抗日根据地党员教育工作的历程并汲取经验,对加强和巩固新时代党员教育工作有重要启示意义。
<正>《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确定为: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其中史料实证是核心方法,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历史教学忽视探究过程注重记忆结论的缺陷。本文主要以"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一课为例,探讨基于教学立意的史料实证素养培养。
期刊
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向来是历届政府难以解决的难题之一。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历代统治者都没有找到解决的成功之道。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民族问题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从此,中国民族问题的解决有了坚强的领导、正确的方法以及科学的措施。中国共产党对民族问题的研究以及民族政策成熟,始于抗日战争时期,全民族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作为当时党中央的所在地和民族工作的模范区,为新中国成立后直至今
<正>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发展史,改革开放30多年探索史,这些历史一脉相承,不可割裂。"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诞辰,风华正茂。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利用好党史资源,做好党史教育,是实现立德树人之要务。
期刊
<正>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本学科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高中历史学业质量标准是依据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结合历史课程内容的要求而制定的。高中学业质量标准依据不同学业成就表现的关键特征,划分为四级水平,每一级水平皆包含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在新课标的教学改革中,我们不断地进行教学探索,愈加清晰地感受到:创
期刊
<正>文以意为主,课以意为魂。的确,要进行准确的教学立意,需要在笼统的“课程内容”中寻找到具备“课魂”作用的关键内容,并以主题形式对“课程内容”和核心素养目标进行整合和立意,让课堂教学站在一个较高的思想高度,自始至终都能围绕一个中心目标、朝着一个方向去开展,保持“形散而神不散”的教学境界。即在历史教学中进行“主题立意”。史道祥在《心灵的交融》一书中说:“学生死记未经充分理解的规则,只能获得表面的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