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中国模式”

来源 :当代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yun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成功应对金融危机,“中国模式”再度成为热点,其中关于“中国模式”的界定、特点、教训等问题的争论异常激烈,对此,本文对一些常见问题陈述己见。
  
  “中国模式”究竟是否存在?
  在众多热炒“中国模式”舆论声中,有一类声音更是激起千层浪——“根本不存在所谓的‘中国模式’”、“现在提‘中国模式’为时过早,至多可称为‘中国经验’或‘中国特色’”等。对此观点,我们可以从概念的基本定义出发,探讨“中国模式”的存在与否。
  何谓模式:模式是可供效仿的模型或范例,是事物发展特点的汇集,是该类事物典型特征的反映和示范。成为模式必须具备两个基本要素:一是该事物在与同类事物的比较中具有自身独特而鲜明的特点;二是这些特点具有恒定性,能构成稳定成型的体系。
  何谓发展模式:发展模式是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相互作用、共同促进而形成的具有鲜明特征的经济社会发展体制。它是国家基本制度在不同的政治文化、历史传统和社会框架条件下建立与发展的产物。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围绕国家与市场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国家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不断调整,产生了不同的发展模式。以西方国家为例,其发展模式大致可以分为政府导向型的“日本模式”、新自由主义主导的“美国模式”、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为代表的“莱茵模式”。
  从上述定义的基本要素来看,“中国模式”还是客观存在的。
  首先,中国的发展方式与其他发展方式相比,具有自身独特而鲜明的特点。中国发展方式最吸引世人关注的莫过于它的自身特色,这也是中国发展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30年来,中国立足国情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方略,而不是在全球化潮流中“移植”发达国家模式。对于盛行全球的西方发展模式,中国并不一味拒绝,而是吸收其经验为我所用,汲取其教训为我所鉴,并结合自身历史文化背景和政治社会制度,在改革实践中,“摸着石头过河”,最终探索出一条信息化时代发展中国家后发式、加速崛起的发展道路。正如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撰文指出,“中国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中国没有全盘照搬西方模式,而是努力建设符合自身特点的经济政治制度。”
  其次,中国发展方式已初步具备稳定成型的体系。在长达30年的改革摸索中,中国发展已经形成了模式成型体系所具备的基本要素,即“指导理论、发展目标、中心任务、发展步骤、发展手段”等。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指导,以经济建设作为执政的中心任务,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目标,着力改革旧有经济体制,由点到面,逐步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地实施兴国战略,与此同时,推行政治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和调整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中国的发展方式是其执政党在总结国内建设出现的失误甚至严重错误的基础上,汲取苏联模式的失败教训,尊重群众智慧,大胆开拓,经过艰辛探索,最终由一系列发展经验逐步上升为理论体系的发展模式。
  再次,发展模式的存在与否并不以其实践的时间长短而定。国外一些国家的发展战略实施不久,其模式名称便已出现,随着实践的不断丰富,发展战略逐步得到补充、完善,最终成为定型模式,并为世人熟知。瑞典模式、德国模式便是其中典型。中国的发展方式历经三十多年,无论是理论体系还是实践经验均不断丰富而日臻成熟,初步形成独具特色的模式体系。
  总之,中国发展方式虽然离“模式”所要求的恒定性和典范性还有一定距离,但“中国模式”毕竟已客观存在,它已经超出“中国经验”范畴。不能出于冷静、谦逊的心态而否认“中国模式”的存在,当务之急的是对中国模式加以规范而科学地界定以消弭各种误解和歪读。
  
  “中国模式”有何特点?
  “中国模式”究竟有何内涵和特点?中国的成功之路究竟有何秘诀?这是近年来国外政界、学术界常谈及的热门话题。一些国家指定专门机构研究“中国模式”,一些政要也亲自撰文阐述对于“中国模式”的看法。
  越南对“中国模式”颇有研究,该国领导人总结了“中国模式”的基本特点:以稳定作为改革的基本前提条件;实施从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逐步推进改革;经济改革优先,政治改革紧跟其后;以对外开放服务国内改革。[1]
  新加坡学者郑永年认为,“中国模式”区别于前苏联模式的一大特点是:“中国模式”不像前苏联那样具有高度的意识形态性,中国基本上不再过分强调意识形态,尤其是和西方对抗的意识形态。
  俄罗斯共产党主席久加诺夫认为,“中国模式”是“社会主义+中国民族特色+国家调控+现代技术管理”。
  中国学者也对“中国模式”的本质与特点作出总结,有的认为,中国模式在本质上是“一个追赶模式,即作为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后来者、落伍者,它的基本目标和基本任务就是追赶现行的、发达的工业化国家”,所以,它的特点与经验“首先是一个学习模式、其次是一个竞争模式。再次是一个创新模式”。[2]
  也有中国学者认为,“中国模式”的特色在于两点:一是与传统市场经济理论不同,中国成功地实现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相结合;二是中国实行“先增量、后存量”式的改革,即在国有经济体制外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以市场经济的“增量”来加速推动市场主体的形成和市场机制的发育,使市场力量从体制外向体制内渗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最终导向产权制度改革。[3]
  笔者认为,上述论断基本反映了“中国模式”的一些特征。实际上,“中国模式”具有诸多丰富的内涵与特点,较为显著的特点有:
  1、以发展作为执政的第一要务,同时稳妥而慎重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始终高度重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
  2、以市场配置资源作为经济运行的基本机制,同时以国家宏观调控作为掌控国民经济发展方向的重要手段,“市场经济 宏观调控”成为经济运行的常态方式。
  3、重点突破与稳步推进相结合,力避全国性的“休克疗法”,以“特区”作为试验田,大胆试行各项创新举措,成功后,逐步多点推进。
  4、以公有制作为主体把握国民经济命脉,同时推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5、根据发展的不同时期,科学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改革开放初期阶段将效率置于优先地位,同时兼顾公平。当改革进入深层次阶段,当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生态保护出现失衡时,适时调整发展战略,推出以“五个统筹”为内涵的科学发展观。
  
  “中国模式”有何教训?
  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模式具有诸多的成功经验,但也包含许多“中国教训”。它是“中国经验”与“中国教训”的结合体。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向市场化、全球化方向的进一步深入,改革过程中的经济与社会、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发展模式的某些弊端也显露出来,主要表现在:
  1、 发展目标的不平衡性。旧的发展目标偏重于经济增长目标,以物质财富的增加作为衡量发展成就的主要标尺,将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又将经济增长等同于物质财富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目标与社会进步目标。
  2、发展方式的粗放性。多年来,一些地方的经济高速增长是建立在能源高消耗、环境污染、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础之上,属于效益低、成本高、创新性少、不可持续的粗放扩张型发展。
  3、发展结构的失衡性。发展思维停留在“工业文明观”上,以国家的工业增长作为社会进步的标志,片面追求城市化和单纯的GDP产值,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在区域发展上,沿海发达地区和老工业地区、中西部地区的差距拉大,由此引发的社会不稳定因素时有表现。
  4、 发展手段的失衡性。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并未并驾齐驱,过分依赖出口和投资拉动,内生性消费长期不足。外部一旦有风吹草动,国内经济便受到很大影响。
  针对缺陷与教训,“科学发展观”赋予“中国模式”全新内涵。科学发展观就是改变发展思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注重统筹发展,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包容性、创新性,实行可持续发展。
  
  外界因何热炒“中国模式”?
  随着“中国模式”热的升温,国外介绍和称赞“中国模式”的文章频繁见诸报端,其中不乏溢美之词,诸如,“中国模式吸引全球目光,成为许多国家羡慕和效仿的对象”;又如,“在‘华盛顿共识’分崩离析之际,‘北京共识’为世界带来了希望。”
  外界为何如此热捧“中国模式”?这与美国模式的风光不再有关。上世纪90年代以来,“华盛顿共识”所推行的美国新自由主义模式在全球化过程中大行其道,风光无限,然而,拉美等一批发展中国家效仿该模式以失败而告终,不但未能解决经济发展的痼疾,反而付出了两极分化的沉重代价。美国模式遭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与此同时,中国走自身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开始关注“中国模式”,希望从中借鉴经验。发达国家的政要和学者也开始反思,“为什么美国模式光芒日渐黯淡,而中国模式的魅力却与日俱增?”金融危机后,美国模式更是遭到全世界的诟病。诺贝尔奖得主约瑟夫
其他文献
在2000年这个关键的历史时期,党中央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大决策.日前在古都西安召开的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上,来自全国的近5000名与会者一致认
本文首先在分析当前国内中小学网络课程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网络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人类自适应学习的特点,引出条件建构-理论,并探讨了如何在该理论的指导下进行
本文对贵州省岩溶地下水库的成库原理、类型、工程地质条件和水质保护进行了综述,提出了岩溶地下水库下一步研究的一些设想。
<正> 晋西北黄土丘陵区位于黄河中游的晋陕蒙三角区内,以水土流失严重著称,是一个迫切需要治理的地区。“七五”期间,国家科技攻关项目——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在这一地区具有
【正】 山东省平度市第十中学更新观念,瞄准当地外资企业多的优势,大胆地改革办学模式,走出了一条“镇办市助、校企联合、普职并举、全面发展”的独具特色的办学新路,成为平
欧亚地区形势是当今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研究欧亚地区,需要把它放在全球大环境中来认识。2012年世界局势的特点,可以说是在世界多极化以多种形式深化发展、经济全球化越发势不可挡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更加迫切的大背景下,表现为八个主要方面:  这是全球经济危机“尾大不掉”仍发淫威,世界经济形势被谨慎地看作趋于缓解,却导致政治领域(尤其是政治体制)争议和摩擦异常激烈的一年。  这是发达资本主义大国社会制度弊端、
合成了胡椒基甲基酮甘氨酸席夫碱及稀土配合物,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和氢核磁共振谱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结果与理论结构相符。抑菌试验结果表明,该席夫
通过对贵定县鸟王茶产地土壤进行检测,依照贵州省茶园(高产、中产、低产)土壤养分分级标准,对鸟王茶产地土壤养分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贵定县鸟王茶产地土壤养分含量变化
2013年,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简称“当研中心”)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以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为动力,继往开来,奋发进取,统筹谋划,锐意创新,高度重视与国外智库开展交流合作,全年对外交
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西方主流媒体的涉华报道日益增多。总体看,西方媒体在不得不承认中国经济发展成就和历史文化底蕴的同时,更加激烈地抨击中国政治制度、军力建设、社会矛盾、国民素质等,并就中国的货币汇率、环境排放、稀土管控等问题肆意炒作,为形形色色的“中国威胁论”、“中国傲慢论”、“中国责任论”等反华论调提供素材,使中国的外部舆论环境更为复杂和严峻。[1]  在当今世界,西方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