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是怎么来的?
“道”是什么?《辞源》上的解释主要是道路、方法与规律。《大不列颠简明百科全书》上的解释主要是:世界的本原和规律。此百科全书还特别注明:庄子认为,“道”是终极本原,是无所不载、无所不覆、自生自化的宇宙本体。
这个说法或许会引起困惑,因为老子时期国人还不怎么讲世界或宇宙,没有关系,在老子这里,叫天地或万物万象也行。
当然,“道”这个词并非老子首创,《诗经》里有“道”字,指道路。孔子也讲“朝闻道夕死可矣”,视“道”为价值之至尊。而老子还有庄子将“道”视为世界的终极本原、本质、本体,这是他们的独特思路。
老子应该是从世界、天地、万物、万象的共同性出发来寻找“道”。哲学家的思维特点之一就是思考万物万象、思考万世万年。万物千姿百态,生生灭灭,那么它们有没有共同性呢?如果抓着这种共同性不就是抓住世界的牛鼻子了吗?抓住世界的牛鼻子,这对于一个哲学家一个智者来说,是怎样激动人心的事啊。
老子反复讲的“道”的特质,其实就是万物的共同性。综其所讲,这种共同性应该是:
一曰自然,自己运动,自己变化,不受外力,不受意志——不论是人的意志还是神的意志——的影响,不受价值观念、道德标准、爱心或者恶意的左右。这是“道”的首要特色。无为呀、不言呀、朴呀、不智呀,都是从这个自然自行运动的特点衍生出来的。
二曰变易,叫做逝,万物都在变化。因此不可鼠目寸光,不可只顾眼前,不可一意孤行,等等。
三曰辩证,相反相成,物极必反,祸福相依,尤其是有无相生。无必然会变为有,有必然会变为无,无中生有,有中变无。无与有,都是谁也摆脱不了的存在形式与变易规律。
四曰阴柔。大道如巨大的阴户与子宫。柔弱而不是坚强,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五曰趋下,如水,向下流,自觉居下,居别人不愿居之洼地。
六曰无私。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等。
七曰惚恍,是集合形态、含糊形态、灵活形态;这与中华盘古开天地以及混沌假说有关。它甚至让人联想到宇宙生成的一些假说,例如星云说。
八曰玄妙,其言甚大,玄而又玄,众妙之门,说明“道”是相当抽象深奥渊深的,是不可一蹴而就的。
九曰宝贵,人之宝,人之保。得“道”则无忧无咎无伤无死地,失“道”则离灭亡灾祸大畏不远。
其他还有些别的,但以以上九点最重要。怎么样命名这九点呢?曰“道”,曰本原、本质、规律也是本体。
曰“一”,找了半天,悟了半天,就是找出悟出这个唯一的道、这个道的唯一、即“一”来。有了这个一,就一通百通,什么都有了。老子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国人好一崇拜一,我们讲一以贯之、始终如一、一如既往、一心一意、一心为公、从一而终,都是好话。其实别的都不是一,都是有一也有二也有三也有万物万象。只有无限大的“道”,才是一、唯一、同一、统一、合一。
老子研究出一个“道”来,研究出“道”之唯一来。这首先靠寻找共同性,其次是靠寻找本原而来,即溯其源而得其道。
许多宗教都富有终极关怀、终极诘问、终极眷顾,但宗教的终极关怀,倾向于去寻找终极的伟大的主,即世界与永恒的主宰、众生的尤其是人类的主宰主人。人们发现了一些有特异秉性的人,一些能创造奇迹的人,一些有使命感的人,他们是天使,是半神半人,是神的下凡,是有神格的人,是终极的“主”派他们来的,是此岸与彼岸的桥梁,是主的使者,如耶稣如释迦。最后,他们从神格的人终于成为众人承认的人格的神。
而老子的功夫是思辨,不是寻找神——人,而是寻找神性终极性概念——即“名”,是逐步提升自己的理念、概念。比如有了天、地、人的概念,但是老子不满足,他上升到“有”与“无”的概念。不管他是天是地是人还是什么都不是,反正不是“有”就是“无”。尤其是老子认定,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一切的“有”都生于“无”,一切的“有”都会变成“无”,一切的“无”都会生出“有”来。“无”是“有”的“无”,“有”是“无”的“有”。本来就没有的人,不存在无了不无了的问题与讨论。本来是无的人,压根没有出现过出生过的人和物,也不存在有的概念与讨论。例如我们不会讨论某个从来没有过的人什么时候会有。那么,在没有天没有地没有人以前,或无天无地无人之后,这个世界还有什么?
这又好比是寻找世上最大的数字、最高的高度、最深的深度、最长的时间、最早的起源、最远的距离……一样。一个最大的数字是X,那么必然还有X 1或X X存在,而X+1或X+X>X,那么X+1+1或X+X+X+X一直相加下去或相乘下去,增加下去或积累下去,扩大下去,肯定会产生出一个∞,即无限大或名无穷大来。
那么这个先于“有”而存在,先于“无”而存在,先于神与上帝与世界而存在的无限大、无限远、无限深、无限恒久、无限根本的本体、本质、本原、规律、道理、道路、方式是什么呢?老子说了,这个东西不大好命名,但一定要给它命名的话,它就是“道”。
具体的事物人物生生灭灭,道却永存。具体万物好比树叶,都有萌芽、生长、发育、枯萎、凋落,但大道是树,是树根,是看不见的永远的与无限的大树。
这样的思路是有合理性的。如果没有道这样一个驱动程序的存在,“无”与“有”,“天”与“地”与“人”,是永远也不会自行激活的。“无”是永远不会变成“有”的,“有”也是永远不会变成“无”,也就是没有这个“有”与“无”的区别的了,从而既不存在“有”也不存在“无”了。
西方有所谓第一推动之说,从牛顿力学的观点,推论认定是上帝推了第一手,然后世界运动不休。而在老子这里,“道”起了永远推动的作用,既然是永远的推动、无限的推动,也就没有第一推动,正像没有最后推动,谁能为无穷大找到第一、找到开端,或者找到最后、找到结束呢?在无穷大的条件下直线就是圆周,“结尾”即是“开端”。因为结尾与开端都不存在,或者每一点每一处都是结尾与开端。“道”的存在虽然难以证明,但“道”的不存在却比较容易证伪。即是说,不存在“道”这样一种先验的道路、规律、本体的任何主张相对比较容易证伪。因为人们已经对物质不灭,能量守恒取得了共识,既然有世界也有运动,就有根本与根源,有原生与最初的运动与更初始的物质与能量……追根溯源,乃至于“道”、必至于“道”。
终极不是一个实验室的概念,不是一个实证的概念,而是一个思辨的概念,想象的概念,是精神的高度自由的表现。终极如果不通向神学,就通向数学,就通向无穷大或趋向于零,或者,通向哲学的概念出现了,它就是“道”。
至于“道”究竟是什么?“道”到底是什么?这是同义相问。因为如上所述,“道”就是究竟,“道”就是人们对于究竟的追问,“道”就是到底,“道”就是一路思考下去到了“底”以后的所得。按台湾著名国学家傅佩荣的说法,“道”所指的是“究竟真实”。“究竟”即“道”,“道”即“究竟”。“到底”即“道”,“道”乃“到底”。人们喜欢追问:最早是鸡生的蛋还是蛋生的鸡?老子说,是“道”大大地老远于鸡与蛋而存在,并生了鸡与蛋与一切。
“道”也可能是一个过程,老子可以说是在探索它,你今天仍然在探索它。它可以是一个终极,老子没有达到它,你也不可能达到它,你永远摸不着够不着它,却永远向着它走去。
“道”又是一个完成,到了“道”这里,你不能再从终极概念的制定上前进一步了。对于既往,“道”已经是无穷与终极了,因为你据所理解的起源,在无穷的远处。而对于未来,你在近于零的开端,因为未来更是无穷之远之大。
也许“道”是一个哲学思维的训练,是一种类似的信仰,甚至是一种激情,奔向最高最远最最的根本。你相信道它就是“道”。你根本不相信道,那么老子的所谓“道”就是你的不信。因为你不相信任何对于终极的说法与思考,你的头脑中对于终极的描画是一团漆黑,那么你的“道”正好是这一团漆黑。
如果你认为世界的终极是“空”、“无”,那么空无已经胜任愉快地取代了老子所论述的“道”在你心目中的位置。出于“无”复归于“无”,“无”不就是你的“道”乃至于是你的上帝吗?你的上帝就是无上帝啊!一个人一直考虑到研究到体悟到上帝哪里去了,而且判断“他”是“无”,“无”岂不就是你的上帝?上帝不是排他的也不是有标准形象标准相片的啊。
如果你认为世界的终极是物质与物质的运动,那么物质与物质的运动就是你的“道”。如果你认为世界是由精神或神灵主宰与造成的,那么神灵精神就是你的“道”。
老子明白地说过,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名之曰大。这里有一个有趣的“字之曰”。字即名,无名、有名、常名就是指无字、有字、常字——自古就有这样的解读,当然可以,好的,但又与后面的强名之曰重复。
让我们大胆地试一试,将“字”解释为“表字”,行不行?如“姓李氏,名耳,字伯阳”(《史记》)、“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离骚》),“道”是一个表字而不是正名。老子说“道常无名”啊。道本来没有名字的,它说的就是那个“究竟”与“到底”。道是它的表字,是它的代正名用的第二位的名称。名为主,字为宾,“道”的究竟性到底性至上性是主,称之为“道”是宾。不知道这里是否也有称字不称名的礼貌含义。如我们称中山,称逸仙,却很少称呼他的正名“孙文”。而过去一些人与毛泽东通信,也只称“润之”。道的正名其实最好是付之阙如,字之曰“道”。强名之,勉强一点叫它做“大”——无限大。
那么叫不叫“道”没有关系,这里用的“道”其实只是一个替代,是“代终极”,既然可以有代首相、代大臣,也可以有代概念、代范畴、代本原。它是本原,它是终极,它是永恒,它是无穷大,它是最高最大的概念,它是概念之尊、之极、之巅、之神。
而对于老子来说,此外的任何对于世界的猜测、解释与追寻,其他的一切说法一切称谓,一切信念,都是人类文明的后续产物,是后于“道”而出现的,是次生的而不是原生的。包括无、无名、有、有名、世界、宇宙、万物、万象、神灵、上帝、崇、理性、科学、宗教与文明,都是“道”的产物,都是“道”的体现,都是“道”的现身。用港词来说,就是“道”的演绎。
无穷大是包括一切的,是什么都包括得进去的。你拿老子没有办法,你永远处于他的照耀之下。
中国式的终极追寻:概念崇拜与本质主义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或无名,)天地之始。有,名(或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按照老子的观点,“道”不是语言可以表达的。你很难找到与“道”相通的、可以用来说明它的可以与之互文互通的概念。所以外文翻译也只能将道音译为“tao”,它与任何外文名词不相当。但是它与“有”与“无”密切相关。“有”与“无”同出于“道”。是有点玄妙,有点自己跟自己绕。
所以说,一上来就来一个“道可道,非常道”,来个“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估计可以吓倒一批、迷倒一批、昏倒一批读者,绕倒一批研究者解释者。
说简单一点,就是说,老子的这个“道”比较抽象、比较大,比你想象的大得多高远深刻得多,以至于“无”限,这就不容易讲得清楚。作为概念、称谓,它也不容易说清楚、命名准确。降一点格呢,让我们从讨论“有”和”无”入手。“有”与”无”的概念相对明白一些。这二者同出于“道”。一个“有”一个”无”,你想个中有多少奥妙?你明白一点了吗?
如果“有”与”无”不是同出一门,同出于“道”,请问“无”中为什么能够生出“有”来?原来没“有”的东西、生命等,怎么可能出世变成了“有”?而已“有”的东西、生命等又怎么可能消失、死亡或者蒸发、粉碎、毁灭变成“无”?“无”中有“有”的因素,“有”中有“无”的因素。“无”乃变“有”,“有”亦变“无”,“无”与“有”互通互走,存在于一个平台上,这个大平台,这个大法则,就是“道”。
为什么玄妙?它超出了经验达到了极致,超出了现象达到了本质,超出了具体达到了抽象,超出了阶段达到了终极。它既是“有”也是“无”,超出了常识。它高于、派生出“有”与“无”——人们已经看惯了的“无”变成“有”,“有”变成“无”,人们乃进而寻求“无”与“有”的根源,寻求“有”与”无”的统一。寻求“有”与“无”的道理——规律——本质——概括: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道”高于一切,概括性大过一切,包容一切,涵盖一切,所以其意“无”穷,其理“无”穷,其用“无”穷。“道”具有指向于无限大的属性。“道”是中国的也是人类早期的一个无限大的带有数学性极限性的哲学符号。
“道”并且是主导、主宰、主体的概念,不但无限大而且无限高明、高于一切,又是无限深远,渊兮似万物之宗。“道”又与生活一样地朴素,一样地挫锐解纷和光同尘。它不是压迫性的、恐怖性的、强暴性的观念,如某些宗教信仰的与崇高性至上性同在的惩戒性观念。道不然,它乃是智慧性超越性亲和性自然性的观念: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是谓恍惚。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惚恍就是知与不知的统一,可知与不可知的统一。
惚恍、恍惚就是稳定性与流动性的统一。恍惚,若隐若现,闪闪烁烁,明明暗暗,虚虚实实,晃晃悠悠。它不是僵硬的呆板的概念。不是教条,不是迷信,不是悬在众人头上的剑。它给你留下了无限解释、体悟、想象与欣赏的空间: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道”独立不改,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寂寥无形无声,无刚体、无固定形状。“道”——天——地——人,宇宙四大根本、本质是“道”,“道”是天、地、人的根源,“大”是涵盖性,“逝”是流动性,“远”是永恒性,“反”是否定性或循环性。
而“道”是自然而然地自己运动的,不需要外力,不需要强求,不需要枉费心机,不需要殚精竭虑。“道”的运动又常常是逆向的、循环的、柔软的、非强硬的、非暴力的,趋向于弱方的。这样,“道”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哲学-神学的首席概念。
所以《礼记·礼运》上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是讲“道”之用,用在治国平天下上。
所以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这是把“道”置放于终极价值的位置上。
当然,儒家与道家讲的概念不尽同,儒家讲的“道”更入世,更富有德行的价值色彩,而老子讲的“道”更哲学,更宇宙,更超出美善价值的判断,更富有终极性、至上性、宗教性。
这里我们要探讨一个问题,什么是中国式的宗教观念、中国式的宗教情怀?
请从中国文化的根基——汉字上来探讨。《淮南子》有“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的记载,汉字的产生惊天地,泣鬼神,天上下起了粟米,鬼神在黑夜里哭泣。有了汉字“造化不能藏其密,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这就是说,首先,中国文字具有相当的神性。
汉语-汉字的特点是以大概念为纲,注重隶属关系。如牛是大概念,然后有牛肉、牛奶、牛皮、牛油、牛毛、牛气、牛市、牛眼、牛耳、牛犊……的从属概念。同时有黄牛、水牛、牦牛、乳牛、奶牛、公牛、母牛的从属概念。而英语里则大异其趣。牛是cattle,水牛是buffalo,公牛是bull,母牛是caw,小牛肉是veal,牛排、一般牛肉是beef,牛油是butter……从中我们找不出同一元素与从属关系来。我以为中国的儒家思潮那种特别注意尊卑长幼从属与辈分的观念与汉语汉字的这方面的特性有关,我们至今也喜欢强调小道理服从大道理。而西文首先强调的是具体,是实证主义,是归纳具体事例证据与统计计算实验结果。西方写信封是从人名开始写,再住址,再城镇,再州府,再国家。而中文恰恰相反。中国的思维方式是从大到小,从本质到现象,西方的思维方式是从小到大,从现象到本质。
汉语汉字自来有,自然生出寻求大概念——根本概念——终极概念——至上概念与唯一概念,即至上本质与唯一本质的趋动。这样的概念-本质是中国的哲学目标,是中国的神学,是中国的准宗教(《道德经》终于成为道教的经典),夸张一点说,这样的概念就是中国文人的上帝。例如“道”:“道”是本源也是归宿,是法则也是天心天意,是主宰也是人生的总依据。我们来自“道”,回到“道”,我们的一切由“道”决定,我们的祸福吉凶全看是不是符合了“道”。我们的最高价值其实也是“道”:殉“道”,殉“道”者,这是非常崇高的令人肃然起敬的称呼。我们是概念-观念崇拜,是崇拜宇宙的本质与概括,崇拜主宰着宇宙和人生的本质、概念、规律、道理;而不崇拜特定的神格化的人或人格化的神。
佛教所崇拜的佛陀释迦牟尼原是印度王子,是人的神格化,是人的得“道”成神(佛)。观音、文殊、普贤、地藏莫不如此,都有人格的前身。观音有男身女身之说,文殊有童身智慧之说,普贤有骑白象之说,地藏有来自韩国之说。基督教则有圣母玛丽亚无玷而生耶稣、还有耶稣出生在马厩与钉到十字架上之说。神乎人乎,这在许多宗教的历史上都引起过激烈的思想冲突、教派冲突、信仰冲突与族群冲突。如一种宗教或两种宗教,都承认同一个“主”,但一派承认某圣徒,另一派绝对不承认那个圣徒,以至搞得互相不共戴天。
但中国式的对于概念本质的半学理半玄思半(其实是少半)信仰的讨论,更多的是用智慧、用辩才、用深刻的抽象功夫(有时也用诡辩)取代信仰主义的激情、火爆与排他,更取代群体性崇拜的规模声势效应。
在人类文明的早期,大家都有一个寻神造神,至少是寻找终极的需要,即一个寻找起源、归宿、永生、主宰即世界与众生的至上主人——lord——的要求。这是一种内趋力,一种寻神寻主寻根寻归宿的趋动与冲动。许多地方的终极关怀都是沿着寻找圣人神人、寻找天命天使、寻找圣徒的方向而努力的。比如说耶稣,比如说释迦,他们都声称自己是神(之子)(正在成)佛,被接受为神佛,都有教训、理念、道德、善行、苦行、灵异,都能创造奇迹,为人之所不能为。这证明他们是具有神格(神的救世救人心愿、神的品性与功力)的人,最后他们都变成了神或佛,变成了具有人格的神佛。
但是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哲人,有一种不语“怪力乱神”的传统,有一种“六合之外,存而不论”的默契。尤其是其中的老聃,寻主寻终极的努力不是沿着寻找奇人——天使——救主的方向,而是沿着思想推演、概念发育发展丰满的方向。中国哲人追寻的是名,是概念,是文字。老子后来说得好,“无以名之,强字之曰道”。而孔孟等,有的名之曰“德”,有的名之曰“仁”,有的名之曰“义”。“杀身成仁,舍身取义”,这也是把“仁”与“义”至上化的努力。老子的概括则是“道”,“道”才是一切,是概念之王,概念之上帝,概念之极限。
简单地把“道”的理念归结为造神的过程,又是大错而特错了。其一,老子不受群体性规模造势的崇拜热潮的左右,他特立独行,言论冷静高超。其二,老子不仅有此一个方向的过程,即寻找至大至上至高的神性概念的不断升华不断玄妙的过程,而同时具有另一个过程,把至高至上至大至神的概念拿到生活中来,拿到尘世中来,和光同尘一番,拿来养生、养心、保身、治国、安天下,这甚至是一个实用的过程。
中国有中国的国情与文化特色文化传统。在中国,民间不乏寻找救主天使神格人的冲动,最终都被主流社会否掉了,甚至被主流社会认定是异端邪教,被取缔淘汰。而老子的对于“道”的寻思,有相当大的影响,直至衍生出一种中国特有的宗教——道教来: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是一元的。追寻本质,大概念的结果只能接受一,如果是二或三、四,那就一定有更涵盖包容至上终极的道存在。我们假设除了“道”还有“道”,那么就必然还有一个“道”之总,总之“道”来概括统一“道”……“道”既然涵盖一切,也就与一切另立道的意图与理解重合合一,那就还是“道”。
中国的强调一元化与警惕多元化,有文化上的长远依据。“道”是唯一的,然而又是恍兮惚兮,冲、大、逝、远、反、夷、希、微、柔、弱、谷,难以言说的。这就多少平衡了将一元化的概念过分强力化、排他化、教条化的危险。正如中国的封建王朝,当然是称孤道寡的专制,但同时强调仁德,强调要有道(或仁或礼)的裁判与衡量。如果人君无道,朝臣直至造反者可以批评否定“无道昏君”。中国同时很少发生宗教战争。
中国式的终极关怀是本质主义。本质即至上,本质即本体、本原、终极,即源头,即归宿。坚信大概念管小概念,源头概念管次生概念,最后找到了“道”。
“道”究竟是什么?是最最本原的存在?是混然一体的宇宙发生的最初状态?是一种道理?一种万物不可须臾离之的根本规律?一种宇宙的同一性与变动性循环性的体现?乃至是一种秩序,一种方式,一种logos(逻各斯)、way(方式或道路)?
都是,又都不全面。已经说过了,“道”,可道,非常“道”。
这样的道的特点是:“玄而又玄。众妙之门。”惚恍、夷、希、微、混沌、不可道、不可名。超越了语言的表达能力。由于其极致性、变动性、广博性,它不是一般的概念,它需要玄学的思维能力。看得见的是现象,看不见的是本质。看得见的是具体,看不见的是概念。看得见的是有限与暂时,看不见的是终极与永远。看得见的是某个具体的高度、长度、阔度,看不见的是“无”限大,与具有“无”限大特性的道。玄妙性,这可能遮蔽着道,却也增加了道的魅力,训练着后学者的思维,开阔着学道者的胸怀,增益着读书者的智慧。
而“道”同时是最质朴的,最自然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说“道”是宇宙的初始状态,这种初始状态,有点像盘古开天地前的混沌,有点像现代人的宇宙发生学的星云假说,有点像四维空间——即不但有长宽高而且有时间一个维度的空间概括。有点像黑洞,深不见底。老子在感悟,在想象,在猜测,在描绘这样一种似有似无、似真似幻、似神似物、似始似终的“道”,大“道”众妙之门,妙不可言(所以可道,就不是常“道”),奥妙无穷,妙在其中。
探讨一下、思考一下大“道”,也许并不能立即给你什么具体的助益,然而它帮助了你的开阔深远,帮助你获得了冥冥中的永恒意识、至上意识、无限意识,帮助你超越生死、利害、宠辱、得失的斤斤计较,帮助你训练抽象的玄而又玄的与辩证的思维能力,益智慧,益心胸,益境界,益格调,益生命的和谐、自信,能够玄思的人有福了,能够追寻终极、想象无限的人有福了。这样的人已经上接远古,下接未来,心系四极,魂游八荒,已经获得了不可思议的精神力量、精神空间、精神的大自由、大自在、大解放,岂可等闲视之!
“道”是什么?《辞源》上的解释主要是道路、方法与规律。《大不列颠简明百科全书》上的解释主要是:世界的本原和规律。此百科全书还特别注明:庄子认为,“道”是终极本原,是无所不载、无所不覆、自生自化的宇宙本体。
这个说法或许会引起困惑,因为老子时期国人还不怎么讲世界或宇宙,没有关系,在老子这里,叫天地或万物万象也行。
当然,“道”这个词并非老子首创,《诗经》里有“道”字,指道路。孔子也讲“朝闻道夕死可矣”,视“道”为价值之至尊。而老子还有庄子将“道”视为世界的终极本原、本质、本体,这是他们的独特思路。
老子应该是从世界、天地、万物、万象的共同性出发来寻找“道”。哲学家的思维特点之一就是思考万物万象、思考万世万年。万物千姿百态,生生灭灭,那么它们有没有共同性呢?如果抓着这种共同性不就是抓住世界的牛鼻子了吗?抓住世界的牛鼻子,这对于一个哲学家一个智者来说,是怎样激动人心的事啊。
老子反复讲的“道”的特质,其实就是万物的共同性。综其所讲,这种共同性应该是:
一曰自然,自己运动,自己变化,不受外力,不受意志——不论是人的意志还是神的意志——的影响,不受价值观念、道德标准、爱心或者恶意的左右。这是“道”的首要特色。无为呀、不言呀、朴呀、不智呀,都是从这个自然自行运动的特点衍生出来的。
二曰变易,叫做逝,万物都在变化。因此不可鼠目寸光,不可只顾眼前,不可一意孤行,等等。
三曰辩证,相反相成,物极必反,祸福相依,尤其是有无相生。无必然会变为有,有必然会变为无,无中生有,有中变无。无与有,都是谁也摆脱不了的存在形式与变易规律。
四曰阴柔。大道如巨大的阴户与子宫。柔弱而不是坚强,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五曰趋下,如水,向下流,自觉居下,居别人不愿居之洼地。
六曰无私。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等。
七曰惚恍,是集合形态、含糊形态、灵活形态;这与中华盘古开天地以及混沌假说有关。它甚至让人联想到宇宙生成的一些假说,例如星云说。
八曰玄妙,其言甚大,玄而又玄,众妙之门,说明“道”是相当抽象深奥渊深的,是不可一蹴而就的。
九曰宝贵,人之宝,人之保。得“道”则无忧无咎无伤无死地,失“道”则离灭亡灾祸大畏不远。
其他还有些别的,但以以上九点最重要。怎么样命名这九点呢?曰“道”,曰本原、本质、规律也是本体。
曰“一”,找了半天,悟了半天,就是找出悟出这个唯一的道、这个道的唯一、即“一”来。有了这个一,就一通百通,什么都有了。老子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国人好一崇拜一,我们讲一以贯之、始终如一、一如既往、一心一意、一心为公、从一而终,都是好话。其实别的都不是一,都是有一也有二也有三也有万物万象。只有无限大的“道”,才是一、唯一、同一、统一、合一。
老子研究出一个“道”来,研究出“道”之唯一来。这首先靠寻找共同性,其次是靠寻找本原而来,即溯其源而得其道。
许多宗教都富有终极关怀、终极诘问、终极眷顾,但宗教的终极关怀,倾向于去寻找终极的伟大的主,即世界与永恒的主宰、众生的尤其是人类的主宰主人。人们发现了一些有特异秉性的人,一些能创造奇迹的人,一些有使命感的人,他们是天使,是半神半人,是神的下凡,是有神格的人,是终极的“主”派他们来的,是此岸与彼岸的桥梁,是主的使者,如耶稣如释迦。最后,他们从神格的人终于成为众人承认的人格的神。
而老子的功夫是思辨,不是寻找神——人,而是寻找神性终极性概念——即“名”,是逐步提升自己的理念、概念。比如有了天、地、人的概念,但是老子不满足,他上升到“有”与“无”的概念。不管他是天是地是人还是什么都不是,反正不是“有”就是“无”。尤其是老子认定,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一切的“有”都生于“无”,一切的“有”都会变成“无”,一切的“无”都会生出“有”来。“无”是“有”的“无”,“有”是“无”的“有”。本来就没有的人,不存在无了不无了的问题与讨论。本来是无的人,压根没有出现过出生过的人和物,也不存在有的概念与讨论。例如我们不会讨论某个从来没有过的人什么时候会有。那么,在没有天没有地没有人以前,或无天无地无人之后,这个世界还有什么?
这又好比是寻找世上最大的数字、最高的高度、最深的深度、最长的时间、最早的起源、最远的距离……一样。一个最大的数字是X,那么必然还有X 1或X X存在,而X+1或X+X>X,那么X+1+1或X+X+X+X一直相加下去或相乘下去,增加下去或积累下去,扩大下去,肯定会产生出一个∞,即无限大或名无穷大来。
那么这个先于“有”而存在,先于“无”而存在,先于神与上帝与世界而存在的无限大、无限远、无限深、无限恒久、无限根本的本体、本质、本原、规律、道理、道路、方式是什么呢?老子说了,这个东西不大好命名,但一定要给它命名的话,它就是“道”。
具体的事物人物生生灭灭,道却永存。具体万物好比树叶,都有萌芽、生长、发育、枯萎、凋落,但大道是树,是树根,是看不见的永远的与无限的大树。
这样的思路是有合理性的。如果没有道这样一个驱动程序的存在,“无”与“有”,“天”与“地”与“人”,是永远也不会自行激活的。“无”是永远不会变成“有”的,“有”也是永远不会变成“无”,也就是没有这个“有”与“无”的区别的了,从而既不存在“有”也不存在“无”了。
西方有所谓第一推动之说,从牛顿力学的观点,推论认定是上帝推了第一手,然后世界运动不休。而在老子这里,“道”起了永远推动的作用,既然是永远的推动、无限的推动,也就没有第一推动,正像没有最后推动,谁能为无穷大找到第一、找到开端,或者找到最后、找到结束呢?在无穷大的条件下直线就是圆周,“结尾”即是“开端”。因为结尾与开端都不存在,或者每一点每一处都是结尾与开端。“道”的存在虽然难以证明,但“道”的不存在却比较容易证伪。即是说,不存在“道”这样一种先验的道路、规律、本体的任何主张相对比较容易证伪。因为人们已经对物质不灭,能量守恒取得了共识,既然有世界也有运动,就有根本与根源,有原生与最初的运动与更初始的物质与能量……追根溯源,乃至于“道”、必至于“道”。
终极不是一个实验室的概念,不是一个实证的概念,而是一个思辨的概念,想象的概念,是精神的高度自由的表现。终极如果不通向神学,就通向数学,就通向无穷大或趋向于零,或者,通向哲学的概念出现了,它就是“道”。
至于“道”究竟是什么?“道”到底是什么?这是同义相问。因为如上所述,“道”就是究竟,“道”就是人们对于究竟的追问,“道”就是到底,“道”就是一路思考下去到了“底”以后的所得。按台湾著名国学家傅佩荣的说法,“道”所指的是“究竟真实”。“究竟”即“道”,“道”即“究竟”。“到底”即“道”,“道”乃“到底”。人们喜欢追问:最早是鸡生的蛋还是蛋生的鸡?老子说,是“道”大大地老远于鸡与蛋而存在,并生了鸡与蛋与一切。
“道”也可能是一个过程,老子可以说是在探索它,你今天仍然在探索它。它可以是一个终极,老子没有达到它,你也不可能达到它,你永远摸不着够不着它,却永远向着它走去。
“道”又是一个完成,到了“道”这里,你不能再从终极概念的制定上前进一步了。对于既往,“道”已经是无穷与终极了,因为你据所理解的起源,在无穷的远处。而对于未来,你在近于零的开端,因为未来更是无穷之远之大。
也许“道”是一个哲学思维的训练,是一种类似的信仰,甚至是一种激情,奔向最高最远最最的根本。你相信道它就是“道”。你根本不相信道,那么老子的所谓“道”就是你的不信。因为你不相信任何对于终极的说法与思考,你的头脑中对于终极的描画是一团漆黑,那么你的“道”正好是这一团漆黑。
如果你认为世界的终极是“空”、“无”,那么空无已经胜任愉快地取代了老子所论述的“道”在你心目中的位置。出于“无”复归于“无”,“无”不就是你的“道”乃至于是你的上帝吗?你的上帝就是无上帝啊!一个人一直考虑到研究到体悟到上帝哪里去了,而且判断“他”是“无”,“无”岂不就是你的上帝?上帝不是排他的也不是有标准形象标准相片的啊。
如果你认为世界的终极是物质与物质的运动,那么物质与物质的运动就是你的“道”。如果你认为世界是由精神或神灵主宰与造成的,那么神灵精神就是你的“道”。
老子明白地说过,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名之曰大。这里有一个有趣的“字之曰”。字即名,无名、有名、常名就是指无字、有字、常字——自古就有这样的解读,当然可以,好的,但又与后面的强名之曰重复。
让我们大胆地试一试,将“字”解释为“表字”,行不行?如“姓李氏,名耳,字伯阳”(《史记》)、“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离骚》),“道”是一个表字而不是正名。老子说“道常无名”啊。道本来没有名字的,它说的就是那个“究竟”与“到底”。道是它的表字,是它的代正名用的第二位的名称。名为主,字为宾,“道”的究竟性到底性至上性是主,称之为“道”是宾。不知道这里是否也有称字不称名的礼貌含义。如我们称中山,称逸仙,却很少称呼他的正名“孙文”。而过去一些人与毛泽东通信,也只称“润之”。道的正名其实最好是付之阙如,字之曰“道”。强名之,勉强一点叫它做“大”——无限大。
那么叫不叫“道”没有关系,这里用的“道”其实只是一个替代,是“代终极”,既然可以有代首相、代大臣,也可以有代概念、代范畴、代本原。它是本原,它是终极,它是永恒,它是无穷大,它是最高最大的概念,它是概念之尊、之极、之巅、之神。
而对于老子来说,此外的任何对于世界的猜测、解释与追寻,其他的一切说法一切称谓,一切信念,都是人类文明的后续产物,是后于“道”而出现的,是次生的而不是原生的。包括无、无名、有、有名、世界、宇宙、万物、万象、神灵、上帝、崇、理性、科学、宗教与文明,都是“道”的产物,都是“道”的体现,都是“道”的现身。用港词来说,就是“道”的演绎。
无穷大是包括一切的,是什么都包括得进去的。你拿老子没有办法,你永远处于他的照耀之下。
中国式的终极追寻:概念崇拜与本质主义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或无名,)天地之始。有,名(或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按照老子的观点,“道”不是语言可以表达的。你很难找到与“道”相通的、可以用来说明它的可以与之互文互通的概念。所以外文翻译也只能将道音译为“tao”,它与任何外文名词不相当。但是它与“有”与“无”密切相关。“有”与“无”同出于“道”。是有点玄妙,有点自己跟自己绕。
所以说,一上来就来一个“道可道,非常道”,来个“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估计可以吓倒一批、迷倒一批、昏倒一批读者,绕倒一批研究者解释者。
说简单一点,就是说,老子的这个“道”比较抽象、比较大,比你想象的大得多高远深刻得多,以至于“无”限,这就不容易讲得清楚。作为概念、称谓,它也不容易说清楚、命名准确。降一点格呢,让我们从讨论“有”和”无”入手。“有”与”无”的概念相对明白一些。这二者同出于“道”。一个“有”一个”无”,你想个中有多少奥妙?你明白一点了吗?
如果“有”与”无”不是同出一门,同出于“道”,请问“无”中为什么能够生出“有”来?原来没“有”的东西、生命等,怎么可能出世变成了“有”?而已“有”的东西、生命等又怎么可能消失、死亡或者蒸发、粉碎、毁灭变成“无”?“无”中有“有”的因素,“有”中有“无”的因素。“无”乃变“有”,“有”亦变“无”,“无”与“有”互通互走,存在于一个平台上,这个大平台,这个大法则,就是“道”。
为什么玄妙?它超出了经验达到了极致,超出了现象达到了本质,超出了具体达到了抽象,超出了阶段达到了终极。它既是“有”也是“无”,超出了常识。它高于、派生出“有”与“无”——人们已经看惯了的“无”变成“有”,“有”变成“无”,人们乃进而寻求“无”与“有”的根源,寻求“有”与”无”的统一。寻求“有”与“无”的道理——规律——本质——概括: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道”高于一切,概括性大过一切,包容一切,涵盖一切,所以其意“无”穷,其理“无”穷,其用“无”穷。“道”具有指向于无限大的属性。“道”是中国的也是人类早期的一个无限大的带有数学性极限性的哲学符号。
“道”并且是主导、主宰、主体的概念,不但无限大而且无限高明、高于一切,又是无限深远,渊兮似万物之宗。“道”又与生活一样地朴素,一样地挫锐解纷和光同尘。它不是压迫性的、恐怖性的、强暴性的观念,如某些宗教信仰的与崇高性至上性同在的惩戒性观念。道不然,它乃是智慧性超越性亲和性自然性的观念: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是谓恍惚。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惚恍就是知与不知的统一,可知与不可知的统一。
惚恍、恍惚就是稳定性与流动性的统一。恍惚,若隐若现,闪闪烁烁,明明暗暗,虚虚实实,晃晃悠悠。它不是僵硬的呆板的概念。不是教条,不是迷信,不是悬在众人头上的剑。它给你留下了无限解释、体悟、想象与欣赏的空间: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道”独立不改,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寂寥无形无声,无刚体、无固定形状。“道”——天——地——人,宇宙四大根本、本质是“道”,“道”是天、地、人的根源,“大”是涵盖性,“逝”是流动性,“远”是永恒性,“反”是否定性或循环性。
而“道”是自然而然地自己运动的,不需要外力,不需要强求,不需要枉费心机,不需要殚精竭虑。“道”的运动又常常是逆向的、循环的、柔软的、非强硬的、非暴力的,趋向于弱方的。这样,“道”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哲学-神学的首席概念。
所以《礼记·礼运》上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是讲“道”之用,用在治国平天下上。
所以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这是把“道”置放于终极价值的位置上。
当然,儒家与道家讲的概念不尽同,儒家讲的“道”更入世,更富有德行的价值色彩,而老子讲的“道”更哲学,更宇宙,更超出美善价值的判断,更富有终极性、至上性、宗教性。
这里我们要探讨一个问题,什么是中国式的宗教观念、中国式的宗教情怀?
请从中国文化的根基——汉字上来探讨。《淮南子》有“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的记载,汉字的产生惊天地,泣鬼神,天上下起了粟米,鬼神在黑夜里哭泣。有了汉字“造化不能藏其密,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这就是说,首先,中国文字具有相当的神性。
汉语-汉字的特点是以大概念为纲,注重隶属关系。如牛是大概念,然后有牛肉、牛奶、牛皮、牛油、牛毛、牛气、牛市、牛眼、牛耳、牛犊……的从属概念。同时有黄牛、水牛、牦牛、乳牛、奶牛、公牛、母牛的从属概念。而英语里则大异其趣。牛是cattle,水牛是buffalo,公牛是bull,母牛是caw,小牛肉是veal,牛排、一般牛肉是beef,牛油是butter……从中我们找不出同一元素与从属关系来。我以为中国的儒家思潮那种特别注意尊卑长幼从属与辈分的观念与汉语汉字的这方面的特性有关,我们至今也喜欢强调小道理服从大道理。而西文首先强调的是具体,是实证主义,是归纳具体事例证据与统计计算实验结果。西方写信封是从人名开始写,再住址,再城镇,再州府,再国家。而中文恰恰相反。中国的思维方式是从大到小,从本质到现象,西方的思维方式是从小到大,从现象到本质。
汉语汉字自来有,自然生出寻求大概念——根本概念——终极概念——至上概念与唯一概念,即至上本质与唯一本质的趋动。这样的概念-本质是中国的哲学目标,是中国的神学,是中国的准宗教(《道德经》终于成为道教的经典),夸张一点说,这样的概念就是中国文人的上帝。例如“道”:“道”是本源也是归宿,是法则也是天心天意,是主宰也是人生的总依据。我们来自“道”,回到“道”,我们的一切由“道”决定,我们的祸福吉凶全看是不是符合了“道”。我们的最高价值其实也是“道”:殉“道”,殉“道”者,这是非常崇高的令人肃然起敬的称呼。我们是概念-观念崇拜,是崇拜宇宙的本质与概括,崇拜主宰着宇宙和人生的本质、概念、规律、道理;而不崇拜特定的神格化的人或人格化的神。
佛教所崇拜的佛陀释迦牟尼原是印度王子,是人的神格化,是人的得“道”成神(佛)。观音、文殊、普贤、地藏莫不如此,都有人格的前身。观音有男身女身之说,文殊有童身智慧之说,普贤有骑白象之说,地藏有来自韩国之说。基督教则有圣母玛丽亚无玷而生耶稣、还有耶稣出生在马厩与钉到十字架上之说。神乎人乎,这在许多宗教的历史上都引起过激烈的思想冲突、教派冲突、信仰冲突与族群冲突。如一种宗教或两种宗教,都承认同一个“主”,但一派承认某圣徒,另一派绝对不承认那个圣徒,以至搞得互相不共戴天。
但中国式的对于概念本质的半学理半玄思半(其实是少半)信仰的讨论,更多的是用智慧、用辩才、用深刻的抽象功夫(有时也用诡辩)取代信仰主义的激情、火爆与排他,更取代群体性崇拜的规模声势效应。
在人类文明的早期,大家都有一个寻神造神,至少是寻找终极的需要,即一个寻找起源、归宿、永生、主宰即世界与众生的至上主人——lord——的要求。这是一种内趋力,一种寻神寻主寻根寻归宿的趋动与冲动。许多地方的终极关怀都是沿着寻找圣人神人、寻找天命天使、寻找圣徒的方向而努力的。比如说耶稣,比如说释迦,他们都声称自己是神(之子)(正在成)佛,被接受为神佛,都有教训、理念、道德、善行、苦行、灵异,都能创造奇迹,为人之所不能为。这证明他们是具有神格(神的救世救人心愿、神的品性与功力)的人,最后他们都变成了神或佛,变成了具有人格的神佛。
但是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哲人,有一种不语“怪力乱神”的传统,有一种“六合之外,存而不论”的默契。尤其是其中的老聃,寻主寻终极的努力不是沿着寻找奇人——天使——救主的方向,而是沿着思想推演、概念发育发展丰满的方向。中国哲人追寻的是名,是概念,是文字。老子后来说得好,“无以名之,强字之曰道”。而孔孟等,有的名之曰“德”,有的名之曰“仁”,有的名之曰“义”。“杀身成仁,舍身取义”,这也是把“仁”与“义”至上化的努力。老子的概括则是“道”,“道”才是一切,是概念之王,概念之上帝,概念之极限。
简单地把“道”的理念归结为造神的过程,又是大错而特错了。其一,老子不受群体性规模造势的崇拜热潮的左右,他特立独行,言论冷静高超。其二,老子不仅有此一个方向的过程,即寻找至大至上至高的神性概念的不断升华不断玄妙的过程,而同时具有另一个过程,把至高至上至大至神的概念拿到生活中来,拿到尘世中来,和光同尘一番,拿来养生、养心、保身、治国、安天下,这甚至是一个实用的过程。
中国有中国的国情与文化特色文化传统。在中国,民间不乏寻找救主天使神格人的冲动,最终都被主流社会否掉了,甚至被主流社会认定是异端邪教,被取缔淘汰。而老子的对于“道”的寻思,有相当大的影响,直至衍生出一种中国特有的宗教——道教来: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是一元的。追寻本质,大概念的结果只能接受一,如果是二或三、四,那就一定有更涵盖包容至上终极的道存在。我们假设除了“道”还有“道”,那么就必然还有一个“道”之总,总之“道”来概括统一“道”……“道”既然涵盖一切,也就与一切另立道的意图与理解重合合一,那就还是“道”。
中国的强调一元化与警惕多元化,有文化上的长远依据。“道”是唯一的,然而又是恍兮惚兮,冲、大、逝、远、反、夷、希、微、柔、弱、谷,难以言说的。这就多少平衡了将一元化的概念过分强力化、排他化、教条化的危险。正如中国的封建王朝,当然是称孤道寡的专制,但同时强调仁德,强调要有道(或仁或礼)的裁判与衡量。如果人君无道,朝臣直至造反者可以批评否定“无道昏君”。中国同时很少发生宗教战争。
中国式的终极关怀是本质主义。本质即至上,本质即本体、本原、终极,即源头,即归宿。坚信大概念管小概念,源头概念管次生概念,最后找到了“道”。
“道”究竟是什么?是最最本原的存在?是混然一体的宇宙发生的最初状态?是一种道理?一种万物不可须臾离之的根本规律?一种宇宙的同一性与变动性循环性的体现?乃至是一种秩序,一种方式,一种logos(逻各斯)、way(方式或道路)?
都是,又都不全面。已经说过了,“道”,可道,非常“道”。
这样的道的特点是:“玄而又玄。众妙之门。”惚恍、夷、希、微、混沌、不可道、不可名。超越了语言的表达能力。由于其极致性、变动性、广博性,它不是一般的概念,它需要玄学的思维能力。看得见的是现象,看不见的是本质。看得见的是具体,看不见的是概念。看得见的是有限与暂时,看不见的是终极与永远。看得见的是某个具体的高度、长度、阔度,看不见的是“无”限大,与具有“无”限大特性的道。玄妙性,这可能遮蔽着道,却也增加了道的魅力,训练着后学者的思维,开阔着学道者的胸怀,增益着读书者的智慧。
而“道”同时是最质朴的,最自然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说“道”是宇宙的初始状态,这种初始状态,有点像盘古开天地前的混沌,有点像现代人的宇宙发生学的星云假说,有点像四维空间——即不但有长宽高而且有时间一个维度的空间概括。有点像黑洞,深不见底。老子在感悟,在想象,在猜测,在描绘这样一种似有似无、似真似幻、似神似物、似始似终的“道”,大“道”众妙之门,妙不可言(所以可道,就不是常“道”),奥妙无穷,妙在其中。
探讨一下、思考一下大“道”,也许并不能立即给你什么具体的助益,然而它帮助了你的开阔深远,帮助你获得了冥冥中的永恒意识、至上意识、无限意识,帮助你超越生死、利害、宠辱、得失的斤斤计较,帮助你训练抽象的玄而又玄的与辩证的思维能力,益智慧,益心胸,益境界,益格调,益生命的和谐、自信,能够玄思的人有福了,能够追寻终极、想象无限的人有福了。这样的人已经上接远古,下接未来,心系四极,魂游八荒,已经获得了不可思议的精神力量、精神空间、精神的大自由、大自在、大解放,岂可等闲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