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智慧而坚强的孩子

来源 :早期教育(家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cpx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个童话,讲的是一个年轻的小号手被征召上了战场。在战场上,他日夜思念着美丽的未婚妻。但战争结束后发现,未婚妻已经跟别人结婚了。小号手痛苦之极,离开家乡四处漂泊。孤独的旅途,号声忧伤而凄婉。有一天,国王听到他的号声,召见他问:“你的号声为什么这样忧伤?”小号手便把自己的故事讲给国王听……
  国王是怎么帮助小号手的呢?国王看他才智非凡,便将公主嫁给了他。从此,小号手与公主便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是人们常规想象中的结局。而实际的结尾是这样的:国王下了一道命令,请全国的人都来听小号手吹号。日复一日,小号手不断地吹奏、不断地讲述,人们则不断地来倾听。只要那号声一响,人们便聚拢来默默地听着。这样,不知从何时起,小号手的号声已经变得不那么忧伤哀痛;又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那号声开始变得欢快、嘹亮,变得生机勃勃了……
  两种结尾实质上表达的是两种层面的帮助。前者,出于同情心,但这只能是暂时的“输血”;后者,同情心之外,更富于智慧,因为它给了小号手自我疗伤、重唤生机的能力,给了小号手“造血”的功能,这其实是给小号手提供一个建构坚强心灵的机会。在教育孩子方面我们可以学学国王的这种智慧。
  
  一、让孩子获得可以不断衍生的智慧
  
  除了最基本的教育——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还要在学习上授“法”。
  孩子的学习是在玩中学、做中学的,学习内容虽“浅显”,却是最重要的学习,并在你不注意的时候,孩子就已经在学习“如何学习”了,所以授“法”尤其重要。对家长而言,我认为有两点最值得注意。
  首先,要让孩子所学的知识能够繁衍。家长的智慧显现在让孩子学习到的知识形成系列,建构成网络,要让孩子感觉到并能够将知识互相联系,让孩子学到的知识变成活的,是有触角的、会生长的知识。比如让孩子了解冬季,可以让孩子将冬季与生活中一切变化联系在一起,天气、植物、动物甚至人等各种因素综合到一起来认识,或者和其它季节相比较进行认识,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联系起来认识,这样孩子对冬季的认识就是活动的,是在不断生长并可以繁衍的。
  其次,要给孩子自我学习的能力。学习是一种有趣的活动,学习应该成为孩子的主动的活动。幼儿自我学习的能力包括有:阅读、寻找信息、交流、操作等。如我们进行阅读活动,不仅是让孩子了解一个故事,而是要孩子同时掌握看画册的能力,有序翻阅、观察画面、联系联想的能力,我们一旦让孩子拥有了这方面的能力,孩子握有的自我阅读的“法”,以后在有书的场合,他就能从中汲取到知识,“法”力无边了。
  除此之外,在培养孩子自我学习能力方面,家长应充当好两种角色,一是做个会“适时偷懒”的家长,孩子能做的事不要包办代替。如孩子玩“按规律排图”的游戏,排好后家长发现孩子操作有错误,是直接指出还是引导自我发现。当然是第二种,家长鼓励孩子自己去检查,自己发现错误,再改正过来。久而久之,孩子就有了自我检查纠正的能力。二是做个会“巧妙示弱”的家长,让孩子努力去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如孩子在拼插玩具,拼到困难的地方,想请家长帮忙。家长可以说:“这个真有点难呢,我一时也想不出来。你再想想看,说不定就能想出来呢。”然后适应地做一些小动作支持一下孩子,当孩子一下想出办法时,就大加表扬,表扬他会动脑筋、会自己解决问题。这样的事情多了,孩子就会渐渐拥有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信心与能力。
  教育孩子不帮是真帮、不给是真给,当家长隐身于孩子的“身后”发挥力量时,这个支持才是智慧的,也才是给“法”的教育。有“法”的学习是轻松的学习、快乐的学习,给孩子以“法”,让孩子享受学习的乐趣。
  
  二、给孩子心灵注入无穷的力量
  
  心灵的力量是无穷的,内心的声音可以唤起人的良知、勇气和战胜自己的决心。现在很多的孩子心灵脆弱,内心缺乏弹性与韧性,受不了一点点的打击,这是心灵无力的表现。要让孩子的心灵有力,健康积极,能承受遇到的一些不快、挫折。
  首先,引导孩子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在生活中,要让孩子感受到成功、快乐、友爱、温馨、幸福,也要适当了解生活的失败、苦难、背叛、冷漠、不幸等,让他们知道每个人都会遇到忧伤、挫折和苦难。忧伤、挫折和苦难一方面像海浪一样打击人类的心灵,另一方面又像雕塑家一样塑造着人类的精神世界,它是人生的宝贵财富,可以让人的心灵更有力量。这方面家长可以通过孩子喜闻乐见的好的动画片上主人公形象帮助孩子理解,也可以通过一些名人、伟人的故事,让孩子了解到这些人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们没有被困难、苦难等击倒,而是被磨练得更加坚强有力。
  其次,让孩子经历挫折,增大情商的域限。“不经历风雨,何以见彩虹”,人不经历挫折无以坚强,人不能笑对挫折难言成功。一是家中如遇到困难可以让孩子知晓,让孩子感受家长遇到挫折的态度,再如家中饲养的小动物生病、受伤或死亡可以让孩子多些了解,孩子会从中感受到生活中不仅有快乐,生老病死也是存在的事实,孩子也会从家长如何对待这些事情中学习应对的办法;二是鼓励孩子参与同伴的竞争性活动,努力争取好成绩,但也帮助孩子理解参加比赛的目的是锻炼自己,失败是正常的事,没有失败就不会有成功,不用惧怕失败;三是可以设计一定的情境,让孩子去体验失败、体验无奈、甚至体验痛苦。可以设计遗失喜爱的东西,让孩子体验心痛;设计延缓满足或得不到满足,让孩子体验无奈;设计被人误解体验委屈等等。如让孩子体验被误解小事例:孩子与妈妈在一起玩剪纸,过一会儿妈妈到处找剪刀,假装找不着。这时妈妈说:“宝宝,你把妈妈的剪刀藏到哪里去了?”宝宝不承认,妈妈说:“那你刚才到房间干吗的?肯定是顺手把剪刀拿走了(孩子确实中途去过房间)”这时孩子会申辩、会生气,妈妈也装着生气。这个结果正是需要的。这个过程要给孩子的一定时间,让其内心进行挣扎和调整。过一会儿妈妈说:“哎呀,记错了,我放在电视机上了,错怪宝宝啦。对不起!”这样的情境设计要非常讲究,千万不能给孩子造成道德认知上的混乱。如果孩子去扶一个孩子家长故意说是孩子推倒别人,那就会造成以后别人摔倒了我不能去扶的问题,会影响孩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那就不行了。当然家长一定要注意过程中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以及对孩子表现的细心体察和积极引导。
其他文献
冬天的小草,渴望太阳;笼里的小鸟,渴望飞翔;迷路的孩子,渴望回家……而我,渴望长大.rn从小,“长大”这个词经常溜进我的脑海.我有时候渴望得到它,有时候又敬畏它.它似乎是一
期刊
花儿渴望雨露的滋润,鱼儿渴望大海的怀抱,鸟儿渴望蓝天的庇护.而我,最渴望的是——妈妈您的理解.rn妈妈,您或许不知道,其实我每次都想尽自己的能力做好每一件事情.可是马有失
期刊
破晓.东方已经露出鱼白,黑夜即将隐去.rn雾起.羊毛般轻柔的雾霭在山峦间弥漫.rn两岸的山峦在水中荡漾,水的气息与雾的朦胧将一方天地晕染得虚无而脱俗.rn“趵趵——趵趵——
期刊
记得看过一篇回忆录,写的是在那被炮火覆盖的非洲大陆上,中国援助非洲修建铁路.当时存在很多的反华势力,使用各种暗杀手段.所以当时很多人就劝中国在非洲的最高级别的领导尽
期刊
目的:  了解小鸡出壳的基本过程,感受鸡妈妈和小鸡之间的关爱情感。  准备:  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棋子各一枚(可用瓶盖、纽扣等代替);标有1~6点数的骰子1个。
期刊
信任,就像一棵娇嫩的幼苗,成长需要天长日久的呵护,毁掉却只在弹指一挥间;信任,又像一张特殊的信用卡,一旦过度透支,就不单单是还本的问题了,还得支付昂贵的利息甚至罚金。信任,真的很珍贵,而我,竟然在不知不觉中把它挥霍掉了。  那是一节英语课,是那种用平板电脑上的在线少儿英语课。今天这一课上有“聊一聊”的环节,对我来说还是第一次,我满心期待,早早地打开iPad,进入教室。  离上课还有30分钟,还有2
期刊
当今世界纷繁复杂,绚丽多彩,每时每刻都见证着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时代的潮流不停歇地向我们涌来,那些渴望新知、衷于探索的人在浪花中向前迈进,那些习惯凝视、能独
期刊
拜年习俗    拜,年桑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亲朋好友家祝贺新春,旧称拜年。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怎么拜年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
期刊
午饭后,姐弟俩在书房正津津有味地看着书。突然,妈妈的喊声打破了房间的沉寂。  “你们两个谁来帮我扫地?奖励一包饼干。”  话音刚落,姐弟俩犹如闪电般冲出书房。由于家里只有一把扫帚,于是,抢扫帚大战拉开了序幕。  只见姐姐率先抢到了扫帚。正当她得意的时候,弟弟一把将扫帚抢了过去。姐姐迅速揪住了扫帚尾,使劲往后拽。弟弟急红了眼,双手死命抓住扫帚头不放,只见他紧紧地握着扫帚,手指的关节都变成了青白色。正
期刊
田埂上,鸡棚里,小河边……到处都有我们的身影。我们如溪水般清脆的笑声,在乡野间回荡。  ——题记  捉鸡乐  踮着脚尖,呼吸泥土的新鲜气息,走在开满鲜花的土路上,满心欢喜。哼着歌儿,来到鸡棚。一时间,我呆住了——上百只鸡或觅食,或嬉戏,或漫步,或休息。但最可爱的,莫过于雏鸡了。一身嫩黄的羽毛,绒绒的,软软的,跑起来似一朵蒲公英。我们对视,会心一笑,向雏儿“逼”去。  那小鸡似乎预料到了我们的“阴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