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现代素质教育中,德育教育是重点,学校教育学生的根本原则也是先树德再教学。而语文作为小学德育教育最基本的起点之一,需要教师努力提升德育认识,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中,推动德育教育走上新的台阶。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德育教育:渗透
语文是小学的基础学科之一,不仅统一思想性与科学性,还兼具多种教育功能,致力于培养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语文素养。另外,小学教学中的语文占据较多课时、影响最大,研究它对德育教育的渗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德育是帮助小学生正确树立道德价值观、形成基本行为准则的教育,对教小学生做人、做学问都很重要,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从自身开始加强对德育教育的渗透。
1挖掘教材因素,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学科中含有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教材,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在向小学生传授基本语文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审美素质,利用丰富多彩的语文德育资源适时渗透德育教育,帮助小学生正确树立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从而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实现全面发展。
例如:当教师在讲解课文《给予是快乐的》时,其中的德育因素尤为突出。该篇课文讲述的是保罗在圣诞节前夜偶然结识一名生活贫困的小男孩,在与小男孩的短暂相处中,保罗的心灵被小男孩的言行深深震撼着,促使他切身体会给予是快乐的。于是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小学生依据课文的语言材料获取对给予是快乐的真实感受,激发小学生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思想情感,并在讲解课文之后组织学生讨论:你希望有一个像小男孩一样的哥哥吗?或者你愿意当一个像小男孩一样的哥哥吗?教师没有让小学生停留在对课文的理解上,而是引导小学生进行拓展学习,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与体会,让小学生的心中孕育爱,自然而然实现德育功能。作为教师更要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引导小学生规范自身行为,挖掘一切可用的德育教育因素,大力培养学生德育素质。
2联系现实生活,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小学生基础能力,让小学生习得优良道德品质,并在日常生活中自然流露,逐渐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优质人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生动的课文事例激发学生真情实感,还应联系学生们的现实生活,挖掘日常生活中的细小举动、细小事件,做到以小见大,对小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例如:當教师在讲解课文《称赞》时,应让小学生体会小刺猬与小獾之间的和谐相处,充满人情味。小獾说在它有点泄气时是小刺猬称赞了它,让它有了自信,而小刺猬说小獾的称赞让它消除了一天的疲劳。由此可见,只要发自内心称赞他人,即便只是说一句平淡如水的话,也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成效。在带领小学生学习课文时,教师就联系现实生活让小学生开展听说练习活动。不管是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人们都希望被他人肯定、称赞,不管谁得到教师或家长的一句表扬,或被小伙伴称赞一句,都会感到满足,通过事实让小学生明白爱听好话是正常心理,获得他人与社会的认可是人的正常需要,平时要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善于称赞他人,即便他人存在很多不足和问题,也要给予应有的认可,且只有先学会称赞他人,才能获得他人的称赞。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小学生深刻体验到人和人之间的真诚称赞能让人获得愉悦、自信与勇气,从而教会小学生善待他人、善待生命,提高道德品质。
3丰富教学方法,渗透德育教育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以让小学生死记硬背为主,生硬、枯燥,学生不仅难以理解语文知识,还无法渗透领悟其中的道德哲理。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下,培养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人才才是终极目标,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注意丰富课堂教学方法,引导小学生学文识礼,渗透培养小学生的道德素养。通过将语文学科知识和道德深度融合,让小学生易学、好学、乐学,在习得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水到渠成接受德育教育。
例如:当教师在讲解课文《金色的鱼钩》时,就可先让小学生模仿故事情景,扮演老炊事班长的角色,通过模拟老班长三次笑的神情对其内心感受加以揣摩,理解老班长为挽救三名小病员的生命而鼓励他们一定要成功走出草地的良苦用心,感受到老班长无私奉献、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崇高形象,潜移默化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通过角色扮演的方法,教师引导小学生体会今天的幸福生活有赖于革命先辈们奉献生命,教育小学生形成爱国意识。同时,教师可采取组织课堂实践活动的教学方法,锻炼小学生形成良好品质。教师可要求小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或将课文故事排演成小话剧,调动小学生潜藏的丰富情感,全身心投入课文语境,更深刻次体会课文的思想道德内涵,将其内化成自己的品德。换言之,教师可针对人物特征显著的课文,让小学生按照自身特长表演剧本,把握人物形象,表现其细腻的情感,且教师也可积极参与其中,通过活动增进师生之间的合作与沟通,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渗透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让小学生在玩乐的同时学习文本人物身上的品质,达到良好的德育教育渗透效果。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是组成学校教育的重要部分,不但存在于专门的思想品德教育课程之中,其他课程教学也有德育的表现。小学语文教师务必要重视结合语文课程的特征和育人功能,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本着专业知识和教学理论促使小学生不断提升道德水平,把小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为国家的建设与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德育教育:渗透
语文是小学的基础学科之一,不仅统一思想性与科学性,还兼具多种教育功能,致力于培养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语文素养。另外,小学教学中的语文占据较多课时、影响最大,研究它对德育教育的渗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德育是帮助小学生正确树立道德价值观、形成基本行为准则的教育,对教小学生做人、做学问都很重要,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从自身开始加强对德育教育的渗透。
1挖掘教材因素,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学科中含有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教材,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在向小学生传授基本语文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审美素质,利用丰富多彩的语文德育资源适时渗透德育教育,帮助小学生正确树立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从而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实现全面发展。
例如:当教师在讲解课文《给予是快乐的》时,其中的德育因素尤为突出。该篇课文讲述的是保罗在圣诞节前夜偶然结识一名生活贫困的小男孩,在与小男孩的短暂相处中,保罗的心灵被小男孩的言行深深震撼着,促使他切身体会给予是快乐的。于是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小学生依据课文的语言材料获取对给予是快乐的真实感受,激发小学生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思想情感,并在讲解课文之后组织学生讨论:你希望有一个像小男孩一样的哥哥吗?或者你愿意当一个像小男孩一样的哥哥吗?教师没有让小学生停留在对课文的理解上,而是引导小学生进行拓展学习,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与体会,让小学生的心中孕育爱,自然而然实现德育功能。作为教师更要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引导小学生规范自身行为,挖掘一切可用的德育教育因素,大力培养学生德育素质。
2联系现实生活,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小学生基础能力,让小学生习得优良道德品质,并在日常生活中自然流露,逐渐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优质人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生动的课文事例激发学生真情实感,还应联系学生们的现实生活,挖掘日常生活中的细小举动、细小事件,做到以小见大,对小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例如:當教师在讲解课文《称赞》时,应让小学生体会小刺猬与小獾之间的和谐相处,充满人情味。小獾说在它有点泄气时是小刺猬称赞了它,让它有了自信,而小刺猬说小獾的称赞让它消除了一天的疲劳。由此可见,只要发自内心称赞他人,即便只是说一句平淡如水的话,也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成效。在带领小学生学习课文时,教师就联系现实生活让小学生开展听说练习活动。不管是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人们都希望被他人肯定、称赞,不管谁得到教师或家长的一句表扬,或被小伙伴称赞一句,都会感到满足,通过事实让小学生明白爱听好话是正常心理,获得他人与社会的认可是人的正常需要,平时要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善于称赞他人,即便他人存在很多不足和问题,也要给予应有的认可,且只有先学会称赞他人,才能获得他人的称赞。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小学生深刻体验到人和人之间的真诚称赞能让人获得愉悦、自信与勇气,从而教会小学生善待他人、善待生命,提高道德品质。
3丰富教学方法,渗透德育教育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以让小学生死记硬背为主,生硬、枯燥,学生不仅难以理解语文知识,还无法渗透领悟其中的道德哲理。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下,培养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人才才是终极目标,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注意丰富课堂教学方法,引导小学生学文识礼,渗透培养小学生的道德素养。通过将语文学科知识和道德深度融合,让小学生易学、好学、乐学,在习得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水到渠成接受德育教育。
例如:当教师在讲解课文《金色的鱼钩》时,就可先让小学生模仿故事情景,扮演老炊事班长的角色,通过模拟老班长三次笑的神情对其内心感受加以揣摩,理解老班长为挽救三名小病员的生命而鼓励他们一定要成功走出草地的良苦用心,感受到老班长无私奉献、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崇高形象,潜移默化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通过角色扮演的方法,教师引导小学生体会今天的幸福生活有赖于革命先辈们奉献生命,教育小学生形成爱国意识。同时,教师可采取组织课堂实践活动的教学方法,锻炼小学生形成良好品质。教师可要求小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或将课文故事排演成小话剧,调动小学生潜藏的丰富情感,全身心投入课文语境,更深刻次体会课文的思想道德内涵,将其内化成自己的品德。换言之,教师可针对人物特征显著的课文,让小学生按照自身特长表演剧本,把握人物形象,表现其细腻的情感,且教师也可积极参与其中,通过活动增进师生之间的合作与沟通,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渗透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让小学生在玩乐的同时学习文本人物身上的品质,达到良好的德育教育渗透效果。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是组成学校教育的重要部分,不但存在于专门的思想品德教育课程之中,其他课程教学也有德育的表现。小学语文教师务必要重视结合语文课程的特征和育人功能,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本着专业知识和教学理论促使小学生不断提升道德水平,把小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为国家的建设与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