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

来源 :作文评点报·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dehu1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午5点多,太阳就要落山了。我和同学们迎着通红的夕阳,拖着长长的影子,沿着海边,有说有笑地往家走。
  这时,夕阳已接近西山了。西边的天空一片通红,把它下面黝黑的青山清清楚楚地勾画了出来。夕阳映在海面上,金光闪闪,像撒上了无数碎金,晃得人不敢睁眼。夕阳照射出的那条“金光大道”,从我们脚边伸向西山,仿佛想引我们去把那神秘的世界探个究竟。火红的晚霞衬着黝黑的山峦,黝黑的山峦托着通红的夕阳,通红的夕阳映着蓝蓝的海面,蓝蓝的海面浮着神话般的栈桥,栈桥呼应着秀丽的“小青岛”……多么美的景致,多么神奇的境界!我完全陶醉了。
  正欣赏着美景,抬头一望,夕阳已藏起了半张脸。好快呀!我集中精力看落日,谁知它却像一位害羞的姑娘,脸涨得更红了,匆匆直往下躲……不知不觉,夕阳只剩一轮红边了。我顿时紧张起来,生怕它在我眨眼之间完全落下去。可要仔细看时,它已不复存在了——夕阳确实就在我眨眼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西山仍留下绯红的晚霞,而海面上那条“金光大道”却被夕阳收了回去,大海顿时黯淡下来。此时,我仿佛失掉了什么,心中升起莫名的惆怅。
  按科学道理来讲,这不是夕阳在下落,而是地球在转动。不过,请不要笑我竟会提出这样幼稚的问题来——平时没有参照物,很难觉察到这一点;现在有了夕阳这个明确的参照物,地球转得如此之快却使我惊讶了。地球承载着世间的一切,随着时间的流逝,永不停息地转着。人们啊,请珍惜宝贵的时光吧,不要让地球载着你空跑,更不要忘记,当我们随着地球周而复始地运转,再次回到原位时,世界已经不是原来的面貌了。
  【评点】
  作者通过仔细观察,由眼前夕阳西下的自然之景生发感慨,将写景与议论相结合,领悟到“时光飞逝如梭,要珍惜当下”的人生哲理,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本文在繪景方面可谓可圈可点,作者善于捕捉景物瞬间变化的动态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夕阳由将落未落到稍纵即逝的变化过程,生动而细腻地呈现出来,特别是第二自然段中运用色彩点亮法和顶真修辞描绘夕阳映衬下的自然景物,给人惟妙惟肖、如临其境之感。
其他文献
晚霞渐渐褪去,当夜晚试图用黑色笼罩天空时,朦胧的月光就会像银白色的幕布一样悄无声息地升起来。   此刻,楼下的路灯也已经熄了,只有绿化带里的小虫子在“吱吱”地轻唱,宁静覆盖了一切。邈远而清澈的天空,笼罩着凉如水的夜。一轮月亮,一抹浅浅的水色。枝叶间稀稀疏疏地漏下一缕缕月光,皎洁的月光像花一样在黑夜里静静地绽放。这个夜晚恬淡安谧,空气中有一股清新的泥土气息。我期待夜空中划过那拖着长尾巴绚丽的流星,可
期刊
导读   俄国作家契诃夫说:“要是你在头一章里提到墙上挂着枪,那么在第二章或第三章就一定得开枪。如果不开,那枪就不必挂在那儿。”这句话形象地概括了伏笔照应的写法。伏笔,就是对文中将要出现的故事情节或人物先给出一定的提示,让读者做好心理准备。照应,就是在适当的地方,让前文埋下的伏笔彰显其作用,或者对前文提出的问题加以解答,使上下文的内容一脉相承,成为一个整体。比如,课文《最后一课》中先写道:“我们的
期刊
窗外的世界被千家万户牢牢地阻隔,死一般沉寂的压抑空间里,病毒的笑靥无处不在。   这个新年过得确实有些不自在,红色春联的喜气被各种宣传警示语所冲淡,单一的口罩比华丽的衣服流行,家里储存的不是好酒而是各种消毒液,新闻中出现频率最多的不再是“新年好”而是疫情播报。   大街小巷空无一人,家里紧张的气氛憋闷得像一个高压气仓,蓄积着将要燃烧的气体,使人喘不过气来。看着家里为新年准备的一切,我不由得怀念起那
期刊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你总是渴望得到同学的肯定,我觉得,你首先得肯定自己。”  “每个人都希望被肯定,被人肯定能增强信心;换位思考,我们也要学会肯定别人。”  “关键是这种肯定必须是真诚的,因此应留心发现他人的闪光点。”  这几个同学的谈话,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600—800字的文章。可以叙写自己的经历和见闻;可以发挥想象,创作故事;也可以对这个话题发表见解。
期刊
我要跟着故乡走,走到村庄的尽头,走到回忆的尽头,走到梦的尽头。   难忘那年的暑假,我与小伙伴沿着大路走,闻着空气中麦秆的清香。夕阳的余晖灿然,在空中晕染出大片大片的红霞,和着我们的欢声笑语。奶奶在村头有一片梨园,我偷偷地撬开木篱笆门,娴熟地摘了几个又大又黄的梨,骑着奶奶买菜的三轮车,吱呀吱呀的,载着小伙伴,黄昏的微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星星点点的光斑洒落在我们身上。   我们沿着村尾的那条原本不清澈
期刊
导语   同学们在作文时,最怕文中出现语病,这是一种低级错误。因为语病而扣掉了作文的分数,是十分让人扼腕痛惜的。但是,有一些故意而为的“语病”,不但不会给作文扣分,反而会为作文增色。鲁迅就是故意在文章中制造“语病”的高手,这些“语病”能在文章中营造出特别的气氛,借以深化文章主题。下面,就让我们跟着大师学几招吧。  用累赘营造苦闷  【大师出招】   鲁迅在《秋夜》中有这样一段话:“在我的后园,可以
期刊
奶奶常说,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束光,追逐理想的时候,可以跟着这束光前进;疲惫失落的时候,也可以跟着这束光回家。奶奶说话的时候,目光总是慈祥又包容,像是在看我,又像是透过我看着年幼时的自己。   在我小的时候,父母加班时,我就会住在奶奶家。到了晚上,奶奶就会牵着我去散步。回小区的路曲曲折折,路旁有低矮的灌木丛和高大的冷杉树,夜晚的凉风直往脖子里钻,伴随着沙沙的枝叶摩挲声,我总会紧紧地跟着奶奶,觉得只有
期刊
我一直认为,如果要给老家选一个表情,一定非炊烟莫属,尤其是当我读到“柳影人家起炊烟”这句诗的时候。   我外婆家在姜堰乡下,属里下河地区,门前是树,门后临河,屋上则是方方正正的烟囱。小时候,我住在外婆家,夕阳西下,天色渐暗,烟囱里就会吐出或浓或淡的炊烟。那炊烟,或扶摇直上,渐高渐淡,最后淡去、散去;或随风摇摆,渐摇渐淡,直至消失在天空,下面源源不断的炊烟,又袅袅而上。这时,我或放学,或和伙伴疯完回
期刊
有人调侃说“空调wifi西瓜,葛优同款沙发”是现代人夏天必备的续命神器。古代的人们没有空调和wifi,因此夏天便更离不开西瓜了。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为它留下了大量诗篇。元代方夔咏曰:“缕缕花衫沾唾碧,痕痕丹血掐肤红。香浮笑语牙生水,凉入衣襟骨有风。”宋代范成大也曾作诗云:“碧蔓凌霜卧软沙,年来处处食西瓜。”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文人的那些“瓜事”。   清代著名文学评论家金圣叹深谙吃西瓜之趣,他曾列出
期刊
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里,世间万物形态各异,色彩不同,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景色。我們在描绘这些景物的时候,如果单纯地为了写景而写景,即使描绘得再好,也是没有生机的。俗话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自然景物本无喜怒哀乐,但却能触发人们的情感。因此在写景时,应带上感情色彩,让那些无情的景物变得有情,做到“情以物兴”,进而打动读者,感染读者。   台湾作家席慕蓉有一篇散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