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爷爷的烦恼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toneyc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宝贝孙子感冒了!他出生才两个月又二十天。他母亲感冒了,不小心传染了他。
  第一天,宝宝有点咳嗽,到了傍晚,宝宝咳得更厉害了,喘息声音越来越大,还伴有点低烧,我很担心,赶紧问一个朋友,厦门湖里妇幼儿保科主任,主任跟我说三个月内的宝宝发烧不能大意,最好去医院看下。新生儿很容易半夜发烧,那可怎么办?我开始着急起来,去厦门是行不通的,因为这次莆田的新冠疫情波及到泉州、厦门。我又赶紧咨询县第一医院儿科主任,也是一位老朋友,主任建议给宝宝喂三分之一瓶的猴枣散,如果明早没退烧必须带去门诊让他看。
  我急匆匆跑去药店买了猴枣散,没想到儿子儿媳开始给我普及医药知识,儿子说:这猴枣散连有什么不良反应都未知,怎么可以给宝宝吃?我说你小的时候也经常吃啊,你不是长得这么好?儿子说那是你以前太没医学常识才会让我吃这东西。儿子还反问我猴枣是什么东西你知道吗?我一下就被问住了,我还真不知道猴枣是啥东东?我只相信一个行医三四十年的儿科主任说的话,我坚持认为专业的事就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我又不是医生!儿子语重心长地告诉我:猴枣是猴子内脏的结石!他说,以前的人怎么那么无聊,会去尝动物内脏的结石,然后又是如何发现这结石有治病的功效?儿媳妇接下去开导我,说孩子就应该让他激发自身的免疫力去与病毒作抗争,何况母乳本身就会输送给宝宝免疫球蛋白。我说这咳嗽要是不赶紧治好会影响宝宝的气管、支气管,甚至是肺,以后就会落下病根,呼吸系统就会成为宝宝的薄弱环节,一感冒就会从呼吸系统开始。儿媳妇又现身说法,说她小的时候就是因为母亲老是带她看医生,导致她长大后免疫力特别烂!没办法,我一个中专生说不过两个本科生。最后我恼羞成怒,就说你们要是不相信,那就去医院看医生。儿子说要看就去市医院的儿科看,本地医院不行。没办法,孙子不是儿子,我没有决定权!我只好同意。
  到了市儿科医院,医生听了宝宝的心跳和呼吸,问宝宝有什么药过敏?我说宝宝就还没吃过药,医生说那就是还不明确,然后就开了几种药:头孢、布洛芬和医院自制的止咳药水。回来路上我忍不住又自不量力地跟儿子儿媳讨论起来,我说宝宝这么小怎么可以一下就吃这么强的抗生素药,这不是更影响宝宝自身的免疫力吗?儿子说吃抗生素也总比那个连“不良反应都尚不明确”的猴枣散安全,起码人家有什么副作用都写得清清楚楚。我说这是中医博大精深的宝藏,几千年老祖宗留下来的方子,中国人中有多少孩子都是吃这个长大的,要是不安全,这个药方不可能流传这么久。儿子说以前的人就是因为有太多搞不清楚的东西而乱用,要相信科学!我再一次在本科生面前语塞。


  宝宝是在厦门出生的,护士抱出产房时是我从护士手里接过来的,宝宝睁着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一直看着我,好像认得我似的,我很奇怪刚出生的宝宝眼睛怎么不是闭着的。宝宝出生的第三天,我回来办事没在医院陪着他,第四天中午到医院时,宝宝吃了奶粉本来要睡了,听到我说话的声音,就不睡了,一直闹,我说是不是想我了要我抱,儿子不让我抱,说不要看宝宝他就会睡了。可是哄了很久,宝宝就是不睡,我就去抱宝宝,一抱过来,宝宝立马就安静了,竟然还看着我笑了,这是宝宝出生后第一次笑。我说给母亲听,母亲笑着说:一年生囝三年白贼(闽南话“白贼”是撒谎的意思)。新生儿很多无意识的表现,都是大人凭空想像出意思来的。还有一次是我去市里出差,早上出门前跟家里交代说我中午不回来吃。回来后妻子和儿媳告诉我,宝宝一般中午吃完奶,都是我抱着拍拍嗝,玩一会儿再睡,中午因为爷爷出差,宝宝吃饱就直接睡了。宝宝满月那天,儿子儿媳第一次带他去卫生院打疫苗,中午我下班回来就进去看他,我说宝宝啊,你今天去打疫苗疼不疼呢,宝宝本来玩得挺开心的,一听就马上撇起嘴做出委屈要哭的样子。晚上儿子回来又去问宝宝,宝宝又一次委屈得要哭,真是太逗了。四十天那次去打疫苗,宝宝没哭,旁边的孩子哭得声嘶力竭,回来后我说宝宝啊,你今天真勇敢,打疫苗都没哭,其他小朋友是怎么哭的?宝宝马上就“啊-啊-”叫了两声,虽然母亲笑我说“一年生囝三年白贼”,但我宁肯相信宝宝是听懂我的话的。
  从市儿科医院回来后,儿子虽然振振有词,但还是不敢冒然让宝宝吃那些药。到了第四天傍晚,宝宝咳嗽得越厉害,痰也越多,喘息声也越来越重,宝宝也不哭不闹,因为呼吸不顺畅,时而还会像大人那样“啊”,发出一声大大的叹息。我是心如刀割,非常生气地跟儿媳妇说,宝宝这样难受,你作为母亲一点都不心疼吗?说完我头也不回就走了,越想越生气,我给儿子发了一条信息:就是为了坚持你的鬼主见,为了证明你很厉害,让宝宝遭受这样的折磨,你于心何忍?我真想打儿子一巴掌!
  第五天早上,我们两口子啥也没说,自己约了县第一医院的儿科医生就带宝宝去看了。
  到了医院,医生檢查后就一直责怪,说怎么让宝宝咳成这样,已经感染到肺了,再不来住院,过两天就烧起来,到时就麻烦了。医生立马开了住院单。我是担心得不得了,住院肯定得打点滴,那么小的孩子针一般都是打在头部。我想起儿子一周岁多的时候,因为眼睛长了麦粒肿,在医院做手术时,医生要我帮忙按住儿子的双手。儿子惊恐地哭着喊着:“爸爸,好了,不要了。”我心痛欲裂,如今宝宝才两个多月就要来医院遭受这苦痛,宝宝就是我的心头肉,纵使让我用余生去换宝宝不感冒不咳嗽我也是愿意的。


  心急火燎地带着宝宝去办入院手续,疫情期间,住院必须做核酸检测,而且一患一陪同,新生儿照顾不方便才允许办两个陪护,医院各个门口把得很严,看完健康码、看行程卡,然后再测体温,这边排队,那边排队,办了将近两个小时,愣是没把入院手续办下来。好不容易等到开好了宝宝和陪护的核酸检测单,我抱着宝宝去到室外做核酸检测的地方排队,临近11点了,太阳异常毒辣,我浑身是汗,宝宝也浑身汗,他的衣服都湿透了。做好核酸,我着急把宝宝抱进医院大堂,没留意门口第一道关卡查健康码的护士就直接走到入门的道闸口,突然一名年轻的女护士带着一个禁令指示牌从我的身后飞奔过来,抢前几步跑到道闸口,用整个身子扑在道闸口,作出一番舍生取义,誓与道闸共存亡的姿态,用十分严厉的声调喝斥我亮出健康码,看到女护士这么尽职尽责,我不好意思地跟她解释说我已经来来回回好几次了,因为手机在裤兜里,抱着宝宝不方便拿出来。女护士依然严厉地说:没有健康码不许进去!我只好请旁边的人帮我把手机掏出来,打开健康码让女护士查验后才进去。我和爱人心急如焚地把宝宝带到九楼儿科住院部,住院部入口依然有一位女护士,要求我亮出健康码,然后出示行程卡,测完体温最后要我拿出陪护证,我跟女护士解释说我是带宝宝来办理入院手续的,刚刚做完核酸检测和人脸采集,孩子的爸妈正在楼下办陪护证,我请求护士让我带宝宝先进去让医生看一下,女护士说什么都不同意,我苦口婆心地央求她,因为太热了,宝宝衣服都湿透了,走廊比较凉快,让我抱着宝宝在走廊站着等儿子他们拿陪护证上来,女护士看都不看一眼,死活不同意,硬要求我必须出去,毫无商量的余地!
  一个年纪轻轻的女孩子,受过高等教育的医护工作者,为了防疫坚持原则是可敬的,但是在查验了所有的防疫措施后,面对一个满头大汗心急如焚的老人抱着一个同样浑身湿透的两个多月的宝宝着急就医的情景,如此冷漠!
  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也说道: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不过,我已经无法考虑太多,全部注意力只在宝宝这里。希望他健康平安,这比什么都强。
其他文献
“减肥不需要别人苦口婆心,你只需要一个动作,盯着镜子里全裸的自己,三秒钟就能做出决定。”来自某减肥机构的广告词很有惊人之举的意味。是啊,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面镜子,能让人看清自己的容貌,将自己修饰得更加美观大方,既悦己也娱人。  镜子是什么,顾名思义,可以映照出照镜人的本真。人往前看,往往是看不出自己脸上的详细内容,而对镜可见。通过照镜子,关注自己的仪容而不是沉醉其中,仪容是否端正折射出一个人为
期刊
认识海兄,源于我交往多年的几位朋友都是小学教师,我们组建了一个微信群,时常在群里交流互动。从某一天开始,海兄的名字开始进入我的视野。  和海兄见面,是在2015年暑假的某一天,朋友约大家到茶馆喝茶。那天,我和莎莎约好了,带着各自的孩子打车到茶館。  我们在茶馆门口驻足,远远地看到一骑电动车从远处缓缓驶来,车停下,海兄先声夺人,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他高高瘦瘦,戴着一副眼镜,如果单单从外表上看,他普通
期刊
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09年工作座谈会于2009年7月3~5日在历史文化名城河北正定召开。特邀中华医学会领导、全国行为医学会委员和《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编委、著名行为医学专家近50位参加了本次工作座谈会。
期刊
目的 探讨中国北方汉族健康人群5-HT1A受体C(-1019)G基因多态性对人格的影响。方法严格按照入组标准筛选中国北方汉族健康人群404例.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测量人格的3个维度,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5-HT1A受体C(-1019)G基因多态性,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5-HT1A受体C(-1019)G不同基因型间神经质人格维度均数差异有显著性伊=3.868
期刊
凡大隐于市者,无不属于功底深厚、身手非凡却又不显山露水的厉害角色。就如我眼前的延安楼,虽身居闹市却低调而不事张扬,以至于我几次欲前往踏访都不得其门而入。然而,它在土楼族群里却绝非名不见经传的泛泛之辈,恰如其分的“大隐于市”。它建于明万历癸未年(1583),是平和县内目前已发现确切载明建造年份最早的一座土楼。  一  延安楼不在遥远的革命圣地延安,它就在平和县小溪镇新桥村的后巷社,在小巷里边打听边寻
期刊
坐落于旧村内的老屋是我远在南洋的亲人的故居,也是我们一家的故居。只是老屋已不是百年前的老屋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父母省吃俭用养猪挣钱,我们三兄弟用从外祖父家借来的铁推车,到山上石场把乱石碎片一趟趟地推回家,远在新加坡的伯母也寄钱来,几番努力,老屋终于修葺一新。  故居终随岁月而老化。现在村落扩大,一家人早已搬到旧村外的新居,只有父亲一人固守着老屋。旧村中的许多人家也搬到村外居住,老村中很宁静,守在
期刊
月是故乡明,我常常会在记忆深处想起故乡的那一轮明月,思念皎洁月光下的晒谷场,那偌大的场地“镌刻”着父亲对儿女们的谆谆教诲。  父亲出生于1949年前,弟妹五个,他排行老大。爷爷英年早逝,父亲仅仅读了三年书,家里再也无力供他上学了,小小年纪辍学在家,柔弱的肩膀承受着生命之重。闲暇之余,父亲帮助奶奶打理两亩多的水稻田,在奶奶的悉心教导下,他学会了犁田、播种、插秧等农活。孩提时代,我们姐弟过着衣食无忧的
期刊
1.作者校对是作者对论文修改的最后机会,务请仔细认真校对(2~3遍)。一般要求收函后2-4日内完成校对,在校样上签字,经邮局寄回杂志编辑部,备编辑部修改并存档。如作者校对遗留编辑不能处理的错误,或校对滞后,将推迟发表。
期刊
闽南这个地方,以前每个自然村组都叫“社”,住在同一个“社”的人,基本上都是同姓氏,大家住在一起都自称是“社里人”。我是平和县坂仔镇黄坡楼人,我们那个村组就叫黄坡楼社。黄坡楼是座两层高的土搂,面积仅有1600多平方米,18个单间,也就住着18户人家,全社100多人。  村民们农耕作物从历来的水稻种植演变为香蕉种植,勤劳朴实的坂仔人把香蕉种得肥美香甜,远销全国各地,许多村民在香蕉种植中迅速富裕起来。镇
期刊
这个周日,恰逢一年一度的民间大节——普渡节。  在云霄,人们总把它称作中元节、“七月半”,家家户户都会准备大量的供品祭拜祖先,是仅次于春节、兼具奉亲、敬养、祭亡、祀鬼、赦罪、普渡等丰富内涵的“大年节”。  小时候生活在农村,由于资讯不发达,消息闭塞,除了家长里短,村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大多都是关于“鬼”的故事。作为孩子的我们,经常是偎在大人的怀里,缩成一团,又睁大好奇的眼睛,听大人绘声绘色地讲鬼魂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