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利益的法律保护研究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jie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胎儿利益受损的案件日益增多,怎样去更好的保护胎儿的利益成为急迫且现实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的通过体现出我国法律制度的重要进步。其中第十六条规定对于我国更好的保护胎儿利益不受损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胎儿含义的界定及理论学说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并对胎儿利益保护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 键 词】胎儿;利益;民法;保护
  中图分类号:D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20)11-0089-02
  作 者 简 介:韩路颖,石河子大学政法学院,2018级法律硕士研究生。
  一、胎儿含义的界定及理论学说
  (一)胎儿含义的界定
  如何清晰地界定胎儿的含义,医学与生物学认为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胎儿在母腹中存在时间的长短,由于其存在时间的不同而导致称谓不同。从医学角度来看,从受孕十二周开始,四肢能够明显的看见,手脚也完全分化,此时及之后为胎儿,而在此之前则为受精卵与胚胎期。从生物学角度来看,胚胎期为受精卵的早期发育阶段,而胎儿期则为胚胎的外形逐渐与新生胎儿相似时直至出生。不管生物学还是医学都把胎儿区分为受精卵、胚胎期以及胎儿期。而从两者对比来看,从医学的角度来界定胎儿似乎更加的精确。但我国法律并没有对胎儿的基本含义给出较为明确的规定,我国台湾的法学研究学者胡长清认为:“胎儿者,乃母体内之儿也,即自受胎之时起,至出生完成之时止,谓之胎儿。”①相较来说,我认为胡长清学者的观点最合适,按照其观点来看,胎儿的界定更为广泛,能有效的保护胎儿利益,在法律的完善上具有重要意义。
  (二)胎儿利益保护的理论学说
  1.权利能力保护说
  权利能力保护说存在三种不同情况,认为胎儿具有完全民事权利能力、认为其具有限制民事权利能力、认为其无民事权利能力,分别对胎儿进行不同层次的保护。我国民法就采取了此种学说,《民法总则》中第十六条就是法律为了不使出生后的人陷入某种不正义的境况而拟制胎儿为民法主体“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②此种规定能够充分体现法律欲保护胎儿利益的目的,更有利于现实存在的每一个人。
  2.生命法益保护说
  此种学说认为只有源自法律规定的才是权利,而生命法益早于法律出现,并不是权利。其认为生命法益是绝对的,是生物自体的本质,任何人都享有。该学说将胎儿利益的保护囊括的更加全面,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该学说过于抽象,法益的本身并没有确切定义,而且权利与法益概念难以有效区分。
  3.人身权延展保护说
  该学说对人民的保护是一种全方位的保护,从生前直至死后均受保护。这种学说则是人身权延展保护说。人身权延展保护学说为胎儿利益的全面保护奠定了基础,虽然该学说对人身方面的保护范围较广,但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并未涵盖相关财产权益。
  二、胎儿利益的保护模式
  一是总括保护主义。指只要涉及到对于胎儿利益的保护,便将其视为已出生,从而完整的对其进行保护。又可细分为两种:第一种是胎儿自受孕之日起即享有权利,称为赋权主义;瑞士、匈牙利等国的法律都采取此种模式。虽然此种模式对于胎儿的保护较为全面,但也存在局限性,赋权主义意味着胎儿不仅享有权利也需承担义务;其二,视为主义。此观点将胎儿视为已出生来保护。我国就是如此,此种模式最重要的就在于胎儿并未涉及义务的承担。
  二是个别保护主义。该说只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对胎儿的利益进行保护,德国、法国、日本等国均采用此种主义。个别保护主义相对于总括保护主义来说在胎儿权益保护的问题上有着无法忽略的弊端,对胎儿的利益仅能做到个别的保护而非全面。
  三是绝对主义。这个学说对胎儿的利益采取一切否定的态度,但是很显然,此学说已经完全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从保障人权的角度来讲,此学说是对胎儿利益保护力度最小的,不宜采取,应当摒弃。
  三、我国胎儿利益民法保护现状
  在之前,我国法律并未规定胎儿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对胎儿权益的保护较为单薄。直到《民法总则》颁布后,其中的第十六条之规定通过法律拟制赋予胎儿在某些情况下的民事权利能力。除此之外,在我国的《继承法》中也体现出对胎儿利益的保护,例如在胎儿继承份额上进行了一些规定。《民法总则》第十六条和《继承法》中的相关规定是当前我国对胎儿民事权利保护的主要立法,但并不全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从《民法总则》第十六条的规定来看,我国法律对胎儿利益的保护主要涉及财产利益,比如胎儿继承或接受赠与。目前民法对胎儿权益的保护并未涵盖其他重要方面,其他方面的权益无法得到保护,权利无法行使。但在我国若想正确的行使权力需以法律的明文规定为依据,而我国成文法国家的性质决定了相关的司法案例只能作为指导,要想真正从制度上保护胎儿的利益,在法律上为胎儿争得一席之地,必须在法律中明确规定胎儿所享有的权利。比如胎儿的健康权、精神利益权以及受抚养利益等,只有清晰地界定胎儿民事权利的范围,才能更好地保护作为弱势群体的胎儿的民事权益。
  四、我国胎儿利益保护制度的完善
  第一,对胎儿继承权、受遗赠权的保护。当胎儿无法行使自己的权利时应由监护人代为行使,以保障其合法利益。此外,监护人在行使权利时应当对胎儿的财产妥善保管,不得随意处置,在条件成熟之时予以归还。
  第二,对胎儿健康权的保護。胎儿在母腹中享有能够正常发育的权利。我国法律中胎儿的健康权并没有进行明确规定以得到应有的保护,这是对胎儿权益的严重损害。比如父亲或母亲吸毒或酗酒导致自身健康状况不佳,使婴儿出生之后便是残疾人;或者怀孕的母亲由于遭受医疗上的某些伤害,可能导致胎儿出生后患有某种疾病。
  第三,对胎儿受抚养利益进行保护。基于身份关系而产生的一种权利被称为抚养权。父母具有抚养未成年子女长大成人的义务,并且对于无法独立生活的子女,也应当给予一定的关怀和资助,承担起相应的义务。当胎儿的抚养人被他人致损时,胎儿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加害人应当向胎儿赔偿其必要的抚养生活费,保障胎儿的受抚养权利。只有这样才能够体现公平正义,对胎儿利益进行更好的维护。   第四,对胎儿的精神利益进行保护。有人认为能够获得精神损害赔偿的前提条件是感知到痛苦,胎儿尚且无法感知,无法请求精神损害赔偿。也有人认为,获得精神损害赔偿无需痛苦感知的能力,即便某人在无法感知时也可获得精神损害赔偿。那是因为,在胎儿父、母被伤害致死或者自身健康受损的情况下,虽然胎儿暂时无法感知痛苦,但其在长大后认为自己与常人有异必然会感到痛苦,而且对其未来的成长以及发展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胎儿应当享有精神利益,有权获得精神损害赔偿。
  第五,对胎儿损害赔偿请求权进行保护。一是胎儿出生后才可确定受损的,若其非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则其权利由法定代理人代为行使。二是胎儿在母体中便可确定已造成损害,则由其父母代为行使权利。三是胎儿出生后为死体,则不再单独评价对胎儿的损害,之前的加害行为视为对母体的侵害。我国《民法总则》对胎儿损害赔偿请求权的相关规定未予以明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我认为胎儿的损害赔偿请求权需要加以明确,若不明确,胎儿可能会丧失最佳索赔时机,影响胎儿的成长保障,不利于对胎儿利益的保护。而且胎儿享有此权利也是民法价值的体现,是人类对生命的一种尊重。
  五、结语
  我国法律在逐步的完善,立法技术也在进一步加强,在《民法总则》第十六条中便得以体现。通过法律拟制,来使胎儿在某些方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对胎儿权益的保护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仅仅如此仍然是不够的,对于胎儿利益的保护依然很不完善,因此我们期待法律能够加强对胎儿各方权益的保护,也希望在胎儿利益方面的漏洞逐渐得以弥补,因为胎儿是我们每个人的必经阶段,保护胎儿的利益,也就是保护我们每个人的利益。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民法能够对胎儿利益的保护面面俱到。
  注释:
  ①胡长清.中国民法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60.
  ②《民法总则》第16条规定.
  参考文献:
  [1]胡长清.中国民法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60.
  [2]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四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3]杨立新.民法总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羅春林.论我国胎儿利益的民法保护[D].广西师范大学,2019.
  [5]阮琴.论我国胎儿利益的保护[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9,17(02):30-32.
  [6]谭鸿儒.论胎儿利益的民法保护[J].北京青年研究,2019,28(03):93-96.
  [7]杜语涵.我国胎儿人格权益民法保护的现状与反思[J].法制与社会,2019(05):247-248.
  [8]王娟.论民法典中的胎儿利益保护问题[J].法制博览,2018(07):231.
  [9]王利明,周友军.我国《民法总则》的成功与不足[J].比较法研究,2017(04):1-15.
  [10]王羽铿.论胎儿民事利益的法律保护——《民法总则》出台背景下的思考[J].法制博览,2017(13):106-107.
其他文献
选用无污染的代用原料制作蜂用饲料,能有效减少因蜂用饲料污染超标而影响蜂产品的质量。方法如下:    一、蜂蜜代用饲料的制作    1.蔗糖(白糖)制作代用饲料。可用白糖浆直接喂蜂,但蜜蜂在将蔗糖转化为单糖的过程中需消耗本身的酶,因此,蔗糖代用饲料不可盲目使用。适宜的使用时间是:越冬时,在最后一批封盖子出房前3天应停喂蔗糖,这样做的好处是:巢内越冬饲料已经过转化,但越冬适龄蜂未参加酿蜜,故可保持蜜蜂
摘要:在当今社会的纠纷当中,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同时,个人的维权意识也在不断增强。然而,法官在处理各种纠纷的解决方式上也呈现出了多元化,但是,唯独在家务事上,看似有理由有据的背后,法官在审理的过程中,却产生了种种阻碍,其中一点最为关键的就是,有关家务事的纠纷,能否简单的根据法条一判了之呢,背后的社会效应又该如何得到解决呢。  这是家务事的难之所在。  关键词:清
摘 要:由于门槛低、资金运转快、投资理财手续便捷等优点,网络贷款发展迅猛,并受到许多中小微型企业与个人所青睐。同时,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监管手段,也产生了许多网络贷款诈骗,严重侵犯公民的财产安全、扰乱国家正常金融管理秩序。通过对网络贷款的产生与发展、类型、优缺点的梳理可以深入认识何为网络贷款诈骗,分析出网络贷款诈骗犯罪构成要件,形成对网络贷款诈骗的正确认识。  关键词:网络;贷款;
桃树自然生产结果需要3年,采用Y树形栽培桃树投产早,定植第2年每亩产量即可达到1000千直,采用Y树形栽培的桃树骨架简单、级次少、技术易掌握,能充分利用土地和光能。通风透光良好,产量高,果实品质好。Y树形植株矮小,修剪、疏花疏果、套袋等操作便利,劳动效率和管理水平提高。  1 选择良种。早美、早凤王、金蟠l号、扬屯巨桃、帝王1号等早中晚熟品种均可采取Y树形栽培。  2 科学定植。早春耕翻后整地,按
开发饲料资源,降低畜禽养殖成本,对发展畜牧生产,提高养殖业的经济效益是十分有利的。下面谈谈怎样开发饲料喂畜禽,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1 松针粉。采松针自然晾干,一般7天含水量降至10%~12%,去枝除杂,粉碎即可饲用,也可贮于黑塑料袋中备用,不超过2个月为宜。马尾松针含粗蛋白9.8%、粗脂肪10.6%、无氮浸出物42%、灰分3.4%,还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以及胡萝卜素、维生素、叶绿素、杀菌素和生物活
从诸多事故分析,脱粒机作业事故有如下主要原因:  1 使用报废机具。报废机具是指已超过安全使用系数的脱粒机。有些脱粒机虽然尚未达到使用极限,但其状态差,实际上已属于报废范围。一些机手认为凑合使用无大碍,特别是在作业紧张、机具短缺的情况下,因急于脱粒或抢天时,便抱着侥幸心理,往往就因为勉强使用该报废的脱粒机而酿成事故。  2 违章操作。据调查,许多上机操作的机手和喂料手未经培训,在开机运转及排除故障
科技服务农业生产三大创新    近年来,全国农业科技、教育、推广系统创新推广机制,实现了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培训工作的联动效应。创新推广模式,使推广工作更加接近生产需求,更具活力;创新推广方法,使推广工作更加符合农民的实际情况,更能满足农民需要,这三大创新构建出我国科技服务农业生产新格局。    深化农村改革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根本保障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将粮食安全列为今后农村改革发展的主要议题
1 科学布局,轮作换茬。蚕豆是豆科作物,其中根瘤菌适宜在中性或微碱性的土壤环境中活动,如果连续在一块地上多年种植,蚕豆根分泌出的有机酸会使土壤酸性加重,影响根瘤菌和土壤微生物的繁殖活动,蚕豆生长差,植株瘦弱,结荚减少,病害加重,单产下降20%~30%。因此,蚕豆生产要坚持轮作换茬。一般可采取蚕豆与小麦、油菜三年一轮的种植方法。  2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蚕豆的适宜播种期为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播
摘要:2016年11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88次会议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独立保函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16〕24号),主要确立了独立保函的法律地位,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对独立保函特别是国内独立保函的性质认识不清的困境,为切实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提供了有力保障。作为商业银行怎样正确理解与适用这一司法解释,并切实做好防线防范,依法维护自  身合法权益,本文提出一点见解
外来的梨卖价高    考密斯梨是一个美国品种。因为熟得特别早,所以又叫早红考密斯。考密斯梨一般在7月下旬到8月初成熟,2001年,北京大兴区从世界各地,引进了三十多种的洋梨品种进行试种,试种的早红考密斯占据了一半以上的面积。  如果早红考密斯的肥水管理得当,修剪合理,一旦进入盛果期,产量就能达到1500千克。  早红考密斯的市场价格:个重在175~225克的可以卖到40元,千克,250克以上的可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