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省会变迁,对任何一省讲,都是个重大课题,对河北省来讲,其意义恐怕要更大。省会,是一个省的政治文化中心,是省政府所在地,是省委代表中共执政的地方。我们党执政后,对任何一个省的省会的选择,不会是那么轻而易举,都应是慎重考虑做出决策。关于河北省会变迁这个大事件,我初步想,要解开这个谜,至少要写10万字左右,没有这个字数,恐怕交待不清楚。站位要高,思路要宽,做到放长线钓大鱼。在风格上,要在字里行间透出一种深厚的历史凝重感。
什么是历史的凝重呢?我反复想过,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可否这样说?历史的真实,加历史的影响,加历史的联系,加历史的分析,得出历史的结论,大概就可以说是历史的凝重了。
对省会变迁,要写出历史的凝重感,必须与三个大的背景一同考虑,有机地融合。所谓三个大的背景,也就是与省会变迁的三个密切的联系。一是,河北省省会与共和国建立的联系;二是,河北省省会与首都北京的联系;三是,河北省省会与国家建设发展、与河北建设发展的联系。至少应考虑这三大背景、三大联系。否则,单说省会是难以说清的,也是没有意义的。
先说省会与共和国建立的联系。起码应这样去想:经过28年的斗争,到1949年,中共要进城,要建立新中国,要在全国执政了;河北省委、省政府,也要进城,找办公地点,在地方执政了。中央人民政府办公地点设在哪里?各省人民政府设在哪里?可想而知,富有战略眼光的我党,对此,在建国前应当有考虑。因为,都要进城、执掌江山嘛。当时,华北人民政府虽已建立,但我们整个党,应该说还是在野状态。能否用历史的真实记录,再现那段历史,再现当时领导人的考虑,这是最难的。再说省会与首都北京的联系。讲河北省的省会,肯定与北京做为全国的首都有联系。河北原称直隶,原本是个“京畿大省”。我党建立新中国,定都于北京,河北省会设在哪里,都与北京有直接的联系,还是“京畿大省”。中央进北京,对河北省会的问题,不能不会有进一步的考虑。省会与国家与本省建设发展的联系也是明摆着的。省会来来回回几次搬迁,搬迁的动因,应首先来自河北本身,也应来自中央、国务院“全国一盘棋”的考虑。这在文件上,在历史记录上,应当留下根据。无论怎么说,搬迁是与整个国家、整个河北经济建设、区域发展布局、战备、人口增长等等因素联在一起。以大量的文件,翔实的记录,讲清联系才有意义,才容易看出那段历史的真实。
省会进保定时,机构设置怎样?省委、省政府机关有多少人?迁到天津,发展到多少人、多少机构、花了多少财力?再从天津搬回保定、又到石家庄,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形?要体现出搬家的负担、重量。事业发展了,日子过大了,负担就重了。只有讲出沉重来,才能看出历史的凝重。如果我们再考虑深一些、宽一些,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是大的、间接的联系;当时的天津形势,也是大的间接的国内联系。世上没有一件事是孤立的。诚然,当时天津早已是直辖市,要使其变成河北的省会,谈何容易。想想这些,至少需10万字以上的内容。写出历史的凝重,还要写出历史的吸引力,可读性,如写成章回小说式的,可读性就强了。总之,河北省会变迁,当事人知道,对大多数人来说是谜。我们破这个题,就是要解这个谜。
破解这个谜,有多层重大意义。说句大言不惭的话,就是要通过总结经验教训,来力求回答江总书记提出的“三大规律”,特别是执政的规律、建设的规律。搬迁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哪次是主动的,哪次是被动的?这样一比较,人们就可从中看到规律。要详细交待原文,再穿插一批老同志的回忆,使之浑然一体。理来理去,从众说纷纭中理出头绪,得出结论。
这样写出来,每章都不会短。各章的题目,要力求开门见山、一言中的,还要浑厚可读,有感染力,力求让读者一看题目,就不忍放下,要一篇一篇读下去。第一章,可否可这样(可能长了一点):“共和国成立在即,中共中央要进城,中共河北省委也要进城,其办公地点设在哪里,立都、建省会,都历史地提上了议事日程,不可避免地摆在中央和河北省委的面前”。不如此,觉得不丰满,不能还原历史的真实。第二章,可直切石家庄:石家庄解放早,没执政时,中共的许多机关就设在这里,特别是西柏坡,与中共在野将终,有着天然密切的联系,新中国从这里走出,冥冥之中,石家庄面临成为河北省会。历史的选择,由历史的基础作依据。第三章,讲保定:几百年来,从明到清、到民国,“天子”脚下,这里是“直隶”的政权所在地,中共改天换地,保定,它能不接纳中共的河北省委?即是说,这里具有接纳中共河北省委的基础。基础是由多种状况和数据构成的,要力求讲得眉目清秀,真实有据。第四章,该直面天津了:天津,本是一座依海而起的新城,到曾国藩任直隶总督时,总督府,一半在保定,一半在天津,“天津教案”毁了曾国藩,可李鸿章处理起来却得心应手。到1928年民国政府撤直隶改称河北,天津怎么样了?到新中国成立,天津又是个什么模样?与河北是什么关系?为什么河北一再打天津的主意,中央居然批准了?省会在天津呆了大约八年,河北卷铺盖又离开天津。天津愿让河北走吗?河北走后,又给天津留下了什么?搬家不可能什么都不留啊,是财富还是累赘?简单说天津拣便宜,这话太轻率。“文革”炮声隆隆,各部门困难重重,河北省委回不了保定,只好回到附近农村,唯一选择,石家庄可以安身立命,所以这里成了省会。历史的真实,是不是这样?讲经验教训,就要板起脸来了,还要生动好听。每当说起河北这些年走过的路,说起河北经济社会发展的时候,尤其找经济发展慢的原因的时候,有几种观点时常出现在桌面,出现在人们的交谈中,如一说到河北发展慢,人们就说,老是搬省会,“搬家三年穷”;或是说,河北省县太多,应该并县。让我来说,经济发展的快与慢,不在于迁省会,也不在于县的多与少,大与小,关键是发展的思路。如能写到这个程度,可以直接回答关于河北发展快与慢的若干层次问题。材料不足要去找。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占有材料多,要说的话就多。
省会的变迁里面,有严重的经验教训,这点不容置疑。以石家庄成省会为思,真可说该来时不来,不该来时万般无奈的来了。是不是这个意思?新中国建立时,中央让到石家庄来,却没来成,原因是什么?有多种。总想到好的地方,吃现成饭,舒适一点,安逸一点,离北京近一点,有没有这个考虑?当然,老一辈不一定是这种想法,但潜意识里,究竟是什么原因?对在建国之初没有来石家庄,不能简单地找客观原因,应多从主观上去考虑。因为1966年,根本不具备搬迁条件,正值“文革”时期炮声隆隆,反到来了。1949年说过,1954年也说过,那为什么没来成石家庄?一定要弄清楚,一定要把这魂找到。其实,历史地想一想,从新中国建国定都,就应涉及河北省的省会问题。河北省省会,就应源起于建国或华北人民政府成立。那时候为什么要定石家庄呢?肯定有战略考虑。为什么有了战略考虑,没执行呢?这就是谜。是我说的图安逸、图省事、愿离北京近点吗?还是有别的。要找老人们谈,应当谈这些问题,让他们说魂。即是说,让他们谈当时在位上是怎么想的。找别的老同志也是这样,一茬接一茬地说,在保定总督府那,为啥呆不下去了,要去天津?为啥在天津呆不下去了,又到了保定?为啥在保定炮声隆隆,打的没法办公,万般无奈,才搬迁石家庄。说这些真事,才对现在的决策者,现在的群众们,才有教育意义,才能解疑释惑,从而人们才愿意看这些东西。要是光说哪一年搬迁的,老百姓关心那个干什么?要充分估计到,写清这些问题,绝不是简单的事,特别是以上能讲的,很多背景,要一并写进去。这样,就浑厚了,就更有历史凝重感了。如有必要,还应写一写清热、察二省的撤并,与省会变迁的关系。还有个背景也应考虑,就是省会从保定搬天津前后,河北的一些县,陆陆续续地划归了北京、天津。河北与北京、天津,在建国初期是什么关系?为什么省会尘埃落定了,又引发了诸多县的变属?总之,变迁的主观原因、客观原因,都要通过咱们的笔,力求把它写得客观、真实。要形成完整的脉络,有骨头、有肉、有灵魂。“源”写得越透、越真实,越能展开。凭我们之能力,回答建国以来困扰河北人民的一件事,省会的变迁之谜。
(2011年5月1日修订于平山县战备后库)
什么是历史的凝重呢?我反复想过,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可否这样说?历史的真实,加历史的影响,加历史的联系,加历史的分析,得出历史的结论,大概就可以说是历史的凝重了。
对省会变迁,要写出历史的凝重感,必须与三个大的背景一同考虑,有机地融合。所谓三个大的背景,也就是与省会变迁的三个密切的联系。一是,河北省省会与共和国建立的联系;二是,河北省省会与首都北京的联系;三是,河北省省会与国家建设发展、与河北建设发展的联系。至少应考虑这三大背景、三大联系。否则,单说省会是难以说清的,也是没有意义的。
先说省会与共和国建立的联系。起码应这样去想:经过28年的斗争,到1949年,中共要进城,要建立新中国,要在全国执政了;河北省委、省政府,也要进城,找办公地点,在地方执政了。中央人民政府办公地点设在哪里?各省人民政府设在哪里?可想而知,富有战略眼光的我党,对此,在建国前应当有考虑。因为,都要进城、执掌江山嘛。当时,华北人民政府虽已建立,但我们整个党,应该说还是在野状态。能否用历史的真实记录,再现那段历史,再现当时领导人的考虑,这是最难的。再说省会与首都北京的联系。讲河北省的省会,肯定与北京做为全国的首都有联系。河北原称直隶,原本是个“京畿大省”。我党建立新中国,定都于北京,河北省会设在哪里,都与北京有直接的联系,还是“京畿大省”。中央进北京,对河北省会的问题,不能不会有进一步的考虑。省会与国家与本省建设发展的联系也是明摆着的。省会来来回回几次搬迁,搬迁的动因,应首先来自河北本身,也应来自中央、国务院“全国一盘棋”的考虑。这在文件上,在历史记录上,应当留下根据。无论怎么说,搬迁是与整个国家、整个河北经济建设、区域发展布局、战备、人口增长等等因素联在一起。以大量的文件,翔实的记录,讲清联系才有意义,才容易看出那段历史的真实。
省会进保定时,机构设置怎样?省委、省政府机关有多少人?迁到天津,发展到多少人、多少机构、花了多少财力?再从天津搬回保定、又到石家庄,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形?要体现出搬家的负担、重量。事业发展了,日子过大了,负担就重了。只有讲出沉重来,才能看出历史的凝重。如果我们再考虑深一些、宽一些,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是大的、间接的联系;当时的天津形势,也是大的间接的国内联系。世上没有一件事是孤立的。诚然,当时天津早已是直辖市,要使其变成河北的省会,谈何容易。想想这些,至少需10万字以上的内容。写出历史的凝重,还要写出历史的吸引力,可读性,如写成章回小说式的,可读性就强了。总之,河北省会变迁,当事人知道,对大多数人来说是谜。我们破这个题,就是要解这个谜。
破解这个谜,有多层重大意义。说句大言不惭的话,就是要通过总结经验教训,来力求回答江总书记提出的“三大规律”,特别是执政的规律、建设的规律。搬迁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哪次是主动的,哪次是被动的?这样一比较,人们就可从中看到规律。要详细交待原文,再穿插一批老同志的回忆,使之浑然一体。理来理去,从众说纷纭中理出头绪,得出结论。
这样写出来,每章都不会短。各章的题目,要力求开门见山、一言中的,还要浑厚可读,有感染力,力求让读者一看题目,就不忍放下,要一篇一篇读下去。第一章,可否可这样(可能长了一点):“共和国成立在即,中共中央要进城,中共河北省委也要进城,其办公地点设在哪里,立都、建省会,都历史地提上了议事日程,不可避免地摆在中央和河北省委的面前”。不如此,觉得不丰满,不能还原历史的真实。第二章,可直切石家庄:石家庄解放早,没执政时,中共的许多机关就设在这里,特别是西柏坡,与中共在野将终,有着天然密切的联系,新中国从这里走出,冥冥之中,石家庄面临成为河北省会。历史的选择,由历史的基础作依据。第三章,讲保定:几百年来,从明到清、到民国,“天子”脚下,这里是“直隶”的政权所在地,中共改天换地,保定,它能不接纳中共的河北省委?即是说,这里具有接纳中共河北省委的基础。基础是由多种状况和数据构成的,要力求讲得眉目清秀,真实有据。第四章,该直面天津了:天津,本是一座依海而起的新城,到曾国藩任直隶总督时,总督府,一半在保定,一半在天津,“天津教案”毁了曾国藩,可李鸿章处理起来却得心应手。到1928年民国政府撤直隶改称河北,天津怎么样了?到新中国成立,天津又是个什么模样?与河北是什么关系?为什么河北一再打天津的主意,中央居然批准了?省会在天津呆了大约八年,河北卷铺盖又离开天津。天津愿让河北走吗?河北走后,又给天津留下了什么?搬家不可能什么都不留啊,是财富还是累赘?简单说天津拣便宜,这话太轻率。“文革”炮声隆隆,各部门困难重重,河北省委回不了保定,只好回到附近农村,唯一选择,石家庄可以安身立命,所以这里成了省会。历史的真实,是不是这样?讲经验教训,就要板起脸来了,还要生动好听。每当说起河北这些年走过的路,说起河北经济社会发展的时候,尤其找经济发展慢的原因的时候,有几种观点时常出现在桌面,出现在人们的交谈中,如一说到河北发展慢,人们就说,老是搬省会,“搬家三年穷”;或是说,河北省县太多,应该并县。让我来说,经济发展的快与慢,不在于迁省会,也不在于县的多与少,大与小,关键是发展的思路。如能写到这个程度,可以直接回答关于河北发展快与慢的若干层次问题。材料不足要去找。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占有材料多,要说的话就多。
省会的变迁里面,有严重的经验教训,这点不容置疑。以石家庄成省会为思,真可说该来时不来,不该来时万般无奈的来了。是不是这个意思?新中国建立时,中央让到石家庄来,却没来成,原因是什么?有多种。总想到好的地方,吃现成饭,舒适一点,安逸一点,离北京近一点,有没有这个考虑?当然,老一辈不一定是这种想法,但潜意识里,究竟是什么原因?对在建国之初没有来石家庄,不能简单地找客观原因,应多从主观上去考虑。因为1966年,根本不具备搬迁条件,正值“文革”时期炮声隆隆,反到来了。1949年说过,1954年也说过,那为什么没来成石家庄?一定要弄清楚,一定要把这魂找到。其实,历史地想一想,从新中国建国定都,就应涉及河北省的省会问题。河北省省会,就应源起于建国或华北人民政府成立。那时候为什么要定石家庄呢?肯定有战略考虑。为什么有了战略考虑,没执行呢?这就是谜。是我说的图安逸、图省事、愿离北京近点吗?还是有别的。要找老人们谈,应当谈这些问题,让他们说魂。即是说,让他们谈当时在位上是怎么想的。找别的老同志也是这样,一茬接一茬地说,在保定总督府那,为啥呆不下去了,要去天津?为啥在天津呆不下去了,又到了保定?为啥在保定炮声隆隆,打的没法办公,万般无奈,才搬迁石家庄。说这些真事,才对现在的决策者,现在的群众们,才有教育意义,才能解疑释惑,从而人们才愿意看这些东西。要是光说哪一年搬迁的,老百姓关心那个干什么?要充分估计到,写清这些问题,绝不是简单的事,特别是以上能讲的,很多背景,要一并写进去。这样,就浑厚了,就更有历史凝重感了。如有必要,还应写一写清热、察二省的撤并,与省会变迁的关系。还有个背景也应考虑,就是省会从保定搬天津前后,河北的一些县,陆陆续续地划归了北京、天津。河北与北京、天津,在建国初期是什么关系?为什么省会尘埃落定了,又引发了诸多县的变属?总之,变迁的主观原因、客观原因,都要通过咱们的笔,力求把它写得客观、真实。要形成完整的脉络,有骨头、有肉、有灵魂。“源”写得越透、越真实,越能展开。凭我们之能力,回答建国以来困扰河北人民的一件事,省会的变迁之谜。
(2011年5月1日修订于平山县战备后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