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入路途径根治术对甲状腺癌患者血钙水平及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

来源 :癌症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dhyy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不同入路途径根治术对甲状腺癌患者血钙水平及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6例甲状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3,行经口腔前庭入路根治术)与对照组(n=43,行经胸前入路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血钙水平、甲状旁腺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第1、3天,两组患者血清中的PTH、血钙水平均明显降低,但研究组患者PTH、血钙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低PTH、低血钙、症状性低血钙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3.95%,与对照组的20.9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口腔前庭入路根治术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甲状腺癌患者的甲状旁腺功能,且对甲状腺癌患者PTH、血钙水平的影响低于经胸前入路根治术,但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经胸前入路相似,因此需要医师结合患者的自身情况和手术条件选择较为合适且伤害较小的手术入路途径.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观察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多西他赛+奈达铂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80例中晚期NSCL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等比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多西他赛+奈达铂化疗治疗,观察组予以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多西他赛+奈达铂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肿瘤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临床受益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
目的 探讨沙利度胺辅助治疗对转移性结肠癌患者血管生成、炎性反应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112例转移性结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放疗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沙利度胺辅助放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管生成相关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微血管密度(MVD)]、炎性因子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0]、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随访5年的生存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缓解率为6
目的 分析溶血卵磷脂胆碱酰基转移酶1(LPCAT1)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95例NSCLC患者癌旁组织及肿瘤组织,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对其癌旁组织及肿瘤组织中的LPCAT1 mRNA相对表达量进行比较,分析LPCAT1 mRNA相对表达量与NSCLC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NSCLC患者癌旁组织LPCAT1 mRNA相对表达量为(0.069±0.017),明显低于肿瘤组织的(0.621±0.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目的 探讨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 将82例腹腔镜结肠癌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10 min内给予患者0.6μg/kg右美托咪定,对照组于麻醉诱导前10 min予以0.9%生理盐水.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麻醉诱导前5 min(T0)、术后1 h(T1)、术后24 h(T2)和术后48 h(T3)T淋巴细胞(CD3+、CD4+、CD8+、CD4+/CD8+)水平及围麻醉期指标.结果 观
目的 观察热缺血时间(WIT)对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LPN)患者术后肾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90例行RLPN患者按WIT分为WIT≤30 min组68例和WIT﹥30 min组22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术后1个月的肾功能,手术前、术后3天的内皮功能、炎症因子水平,术后3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 手术前,两组患者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总肾肾小球滤过率(GFR)、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
目的 探讨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水平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80例宫颈癌患者、3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和36例健康体检者,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三组受试者血清HE4水平,并分析其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特征、预后的关系.随访5年,记录宫颈癌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 宫颈癌患者血清HE4水平明显高于CIN患者和健康对照者(P﹤0.01).年龄≥50岁、绝经、有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越低、深肌层浸润、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越高宫颈癌患者血清HE4水平更高(P﹤0.05).随访5年,病死69
目的 探讨组织蛋白酶水平与骨肉瘤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112例骨肉瘤患者和100例健康体检者,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清组织蛋白酶(Cath)B、Cath D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对所有骨肉瘤患者随访7~60个月,记录患者的生存情况,骨肉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骨肉瘤组患者入院即刻血清Cath B、Cath D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P﹤0.01).临床分期为Ⅲ期、分化程度为低分化、存在远处转移骨肉瘤患者血清Cath B、Cath D水平分别高于临床分期为Ⅰ
目的 分析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sVCAM-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65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接受检查的55例骨髓正常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清sVCAM-1、VEGF水平.随访1年,记录不同血清sVCAM-1、VEGF表达水平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生存情况.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VCAM-1、VEGF水平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研究组患者血清sVCAM-1、VEG
Objectiv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 (NLR) with subclinicalmacrovascular and microvascular diseases has been less investigated. We sought to examine theassociation between NLR and new-onset subclinical macrovascular and microva
目的 探讨焦点解决模式在初次诊断肿瘤患者情绪及应对方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9年3—11月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9年12月至2020年8月的4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研究过程中失访7例,最终对照组37例,试验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提供基于焦点解决模式的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情绪及应对方式.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患者正性情绪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负性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试验组患者面对、回避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屈服评分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