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20℃ 秋春不相同

来源 :食品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long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年的9-10月,全国很多地方的日平均气温都在20℃左右,气温不高不低,天气不冷不热,风吹着也很舒适,树木花草尚未枯衰,都还保持着绿色,气温和景色似乎给人一种“春天”的感觉。
  不过,从空气湿度、温度变化趋势及室内外温差的角度上说,同样是20℃,秋天和春天还是非常不同的,对应的养生法则也完全不同。
  首先,虽然秋季的9-10月和春季的3-6月的每日平均气温相差不是很大,但湿度相差还是比较大的(就全国多数地区而言,沿海等特殊地理位置除外)。一般来说,春季的湿度偏大,而秋季的湿度偏小。中医所说的“湿”、“ 燥”两气,与气象学中的湿度内容基本一致。所以,春季人就容易遭到湿邪的侵害,而秋季需防的则是燥邪。秋高气爽时节,湿度常常过小,蒸发加快,干燥的空气易夺走人体的水分,使人皮肤干裂,口腔、鼻腔黏膜受到刺激,出现口渴、干咳、声哑、喉痛等症状,所以极易诱发咽炎、气管炎、肺炎等病症。试验表明,50%~60%的相对湿度对人体最为舒适,也不容易引起疾病。所以秋季可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增加室内空气中的水分含量。比如,室内置水、地面洒水或者在室内晾一些潮湿的衣服、毛巾等,均可以提高空气湿度。当然,也可以通过加湿器直接向空气中喷入水雾,短时间内便可提高湿度。为了保健起见,加湿器的用水最好使用冷开水。
  气温趋势是相反的,春季气温总的趋势是上升,而秋季则是下降。这两种不同的变化趋势直接导致“春捂”和“秋冻”这两种传统的养生之道。春季里,由于冬天的惯性所致,人体血管还处在收缩状态,温度调节系统功能较低,只有适当多穿些衣服,才能适应忽冷忽热的天气变化,否则,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同时,在一定范围内,春捂也是一种抗热锻炼,使得人体能自然适应即将到来的炎热夏季。而秋季,天气是逐日变凉的,但一般还是凉而不寒,过早地穿上厚衣服,身体与“凉”接触太少,体温调节中枢得不到应有的锻炼,调节体温的能力就下降,人体的抗寒能力随之下降,这就很难适应寒冷的冬季气候,所以适当地冻一下身体,会增加皮肤和黏膜对寒冷的耐受力,有利于人体的抗病防病。当然,春捂秋冻也要科学,也要适度,切莫捂出中暑或冻出感冒。
  还有一点容易被人忽略但确实比较重要,就是虽然同样是20℃,但秋季和春季的室内外温差是相反的。我国气候专家通过对春秋季居室内外温度的观测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平均而言,春季室内气温低于室外,室内外温差为负值;而秋季室内气温则高于室外,室内外温差值则为正值。这样的规律,在晴天时最明显,而阴雨天不明显。这样的规律,还进一步佐证了春捂秋冻的科学性:春季从温暖的室外进入冷凉的室内,如果不多穿衣捂一捂,则容易受寒致病;秋季室内温度相对较高,进入室内后,则完全可以少穿些衣服。所以,秋季外出散步,不可一味地求冻,而进入室内后,则可以适当冻一冻,包括晚上睡觉,不必盖很厚的被子。当然,现在绝大部分城市居民都住上了楼房,除一楼和顶层外,秋春季的室内外温差有所减少。即便如此,对一些年老体弱者来说,哪怕只有2℃~3℃的温差,时间稍长也是容易致病的。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现有静态分析技术,编程时代码静态分析方式所推荐方法准确度很低,更加重要的是推荐的响应速度慢,本文动态分析的JavaScript代码推荐方式,根据Eclipse插件所实现的推
为保证国内0.8设计系数天然气管道试验段高强度试压具有足够的安全裕量,从环向应变与试压压力-容积图曲线非线性偏转量关系、现有标准对试压后管道径向膨胀量的允许值,以及压
事实上,近几年,甚至是在西方國家,龙与人类的关系已经变得好多了一一至少在故事书和电影里。或许随着龙骨的挖掘,这种曾经在宇宙中被称作怪物的生物,会开始被作家和电影人非常友好地对待。孩子们的故事里,常常会有一个智慧的古老的龙,尽其最大努力给予人类帮助,并且拥有通晓所有神秘知识的能力,它渴望找到真相和正义。  前几天,我看到一则新闻,说是有些人对中國龙年发行的邮票上龙的形象颇有微词。显然,他们认为邮票上
前阵子出差,预订酒店时却发现大床房火爆程度堪比国庆,后来才顿悟那天是2月14号。那天,笑得最爽的,除了卖玫瑰花的,恐怕就是卖杜蕾斯的。
期刊
近几年来,肉鸽市场很不景气,各地的养殖户在缩小养殖规模.可是,山东烟台市牟平区南山养殖场场长孔繁树却在扩展自己的鸽群,现在已经发展到了500羽.不过他养的不是肉鸽,而是信
兴化市水稻面积大,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市场上水稻品种较多,农民难以取舍和选择,为了更好地探索迟熟中粳水稻新品种在我地的适应性、丰产性、掌握基本的栽培特性,为迟熟
为全面了解广大农民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享有基本体育服务和参与体育活动的情况,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以及逻辑分析等方法针对吉林省农村地区公共体育服务特征、体育发展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