嫣然三月,爱茶“她”时代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部很有名的电影《20 30 40》描述了3个不同年龄段女性的生活感情经历。20岁的女孩拥有着青春与活力,她们充满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30岁的女人对生活充满迷惘,在家庭与工作间奔波忙碌;40岁的女人鱼尾纹悄悄爬上脸旁,莫名的惘怅,中年的危机带来了无休止的纠缠和困扰。所幸,无论哪个阶段的女人都有着天生的聪颖与坚强,她们喝茶、爱茶,与茶相伴。
  20岁的女孩如绿茶,从未经历岁月的发酵,简静单纯、清新自然。她们把茶当做自己的知心朋友,遇到挫折与失败时,泡上一壶茶,茶的芬芳与甘甜让她们开朗坚定:
  30岁的女人如乌龙茶,正在接受着洗练,渐渐消去了青涩,但心里还依存着青春岁月的一点浪漫,浓醇中散发着成熟的芬芳。她们渴望幸福,在困惑与疲惫时,为自己沏一杯浓郁的奶茶,在一个私密的空间里享受只属于自己的幸福:
  40岁的女人如红茶,品尝了世间冷暖,看惯了世间风景,曾经的青涩已被发酵成甜醇,需要细细地品味才能领略其中的韵味。她们风情而充满魅力,用茶滋,润生活,用茶陶冶心情,让女性的光华如玫瑰花般温婉绽放。
  
  20岁 茶是女孩的知心朋友
  
  20岁,一个充满了理想,有远大抱负,又亟需独立的个性时期。《203040》中20出头的小洁(李心洁扮演),怀揣着音乐梦想从马来西亚独身来到台北,用努力与奋斗来换取理想的实现。就算遇到挫折也不怕。因为年轻可以重新来过。
  20岁的女孩恋茶,因为她们个性独立,性格孤傲,涉世之初的她们会时常迷茫、困惑,此时,茶就成为她们生活中的知心朋友。她们与茶相伴,与茶对话,充满活力的年轻生命与悠然的茶香共舞。摇曳出一支绝佳的曼妙舞步。
  
  微 想在酒吧一样的茶庄里品茶
  
  总以为事茶的女子应该挽着发髻装扮成极具中国风格的样子,没想到如此个性十足的80后事茶女子也能这般迷人。20来岁的女孩是漂亮、时尚、坦率而独立的,古典一类的字眼好像都和她们毫不相干。和薇认识是在一个茶席设计赛上,她的茶席简单得只用一盆生气勃勃的绿萝、一份简简单单的字画来修饰。但却透露出艺术性的美。
  因为武夷山大红袍名声在外,在南平歌舞团工作的薇因为出身艺校而被派去向一位茶艺老师学习武夷岩茶功夫茶艺。天生性格大大咧咧的她,由于太年轻很难静下心来,总是打破杯子,实在学不下去了就向领导申请换了别的女孩。可是结了的缘是解不开的,薇注定要和茶相伴。 “直到现在我泡茶都是很简单的,没有别的女孩子那些很漂亮的花式。我总是觉得能泡好茶就好,简简单单的,我泡着舒服。客人看着也轻松。”她有一处位于高大写字楼中私密而又不失小资格调的茶坊,在那里,薇和我边泡茶边聊着。
  薇说之所以开这样一个茶庄是和自己的爱好分不开的。薇很爱旅游,这样的茶庄不用招徕形形色色的生客,在自己的朋友圈子里靠口碑经营着,很自由,累了就出去旅游。无拘无束,是自己最向往的生活方式。可是薇的旅游和我们平常意义上的旅游不同。她到了三亚。却不知亚龙湾为何物;在阳朔呆了一周,每天却只是在宾馆附近吃吃饭,随意走走,并不为阳朔的好山好水而奔走。除了喜欢旅游。薇还喜欢香水。以前自己没开茶庄的时候,几乎一些经典的款她都会买,还会托朋友在国外带,家里大大小小的有十几瓶,自从开了茶庄她忍痛把它们都送人了,她不舍得茶的滋味被香水破坏。
  聊到时尚,薇说自己是时尚的,但是不“潮”。在薇的心中,时尚可以丰富茶的形式,她说如果自己有机会再开另外一家店,一定会把它装修成酒吧的样子。 “我酒精过敏不能像品茶一样品酒总觉得是一种遗憾,失去了很多美好的感受,在酒吧一样的茶庄里品茶一定非常美妙。”薇憧憬着。
  有很多人向往自由闲适的生活方式,迫于这样那样的原因而无法实现。而薇却幸运地做到了。所以她是幸福的。她就像秋天瓦蓝纯净的天空。如水晶一般爽朗而透彻,明快而可爱。在自己蓝色的童话里,编织着自己的梦想,一个简简单单的女子,一杯简简单单的茶,一种简简单单的幸福。
  
  筱云 茶是旅途中的好伴侣
  
  筱云刚刚过完25周岁的生日,而她的生活观与生活姿态却向上“跳级”。有着70后女生所特有的成熟与睿智,如同生长在蚌壳中的珍珠,只有在经历了岁月与人事的洗练之后才渐渐凝结而成。
  “无论心情好坏,或者既不好也不坏,我都会来这里。每次来,都会让我感到无比的平静,到这里喝茶似乎成为一种习惯。”她说的是这个浪漫色彩俯首皆是的地方,柔软的灯晕把温馨的光点投撒在浓艳色泽的茶汤中,看着这些聚聚散散的浮沫,浸淫在一片弥散着香甜红茶与香浓咖啡气息中,让她感到亲切、感到一种心灵的返璞归真。她的童年很不快乐,走出梦魇后的她更为坚强和勇敢。
  “红茶更像是一个30多岁的女人。有内涵,有文化,更有韵味。这是女人与少妇最大的区别,也是女人比少妇所高出的一个层次。”她饶有意味地说。她说当双唇触碰到红茶的时候,就像是一个女人与另一个女人开展心灵对话,以女人与生俱来的细腻来感知和体味生活。她总是喜欢点祁红喝,“因为它会散发出浓郁的玫瑰花香,是种很‘女人’的红茶,有着成熟后的温存,总之就是一种将自身的特质表现得淋漓尽致的茶。”
  在茶屋里消磨时间。日子长了,会变得有些奢侈。每天工作的周转更像一曲越弹越快的变奏曲,将她每一根神经都绷得紧紧的,因而她会不假思索地用旅行来放空自己。让嵌入眼眸的一道道风景和一种种风情来舒展和抚慰自己。她把丽江斑驳的石板路、鹭岛缠绵的海岸线、香港撩人的夜色、拉萨奇伟的布达拉宫、北京苍老的皇城……全部装进旅行日记。化成疏朗慵散的文字。不仅透发着悠然自得的味道,还有股异域情调的茶与咖啡之香。她每到一处,览胜赏景之外,还会遍搜游览地的茶馆或咖啡馆。试图在风景里面寻觅另一种风景和别样的体验。“我就是喜欢这样慢节拍地欣赏风景、沉淀心情的感觉。”筱云说。一盏清茶或者一杯咖啡都是旅途中的好伴侣。像中药的药引,会给旅行的心情加分,旅行也因此变得更有意义。
  在茶屋甜软的空气里。她爽朗地笑着。对于生活她并不刻意追求完美,她只注重生活的品质。悠游自在的慢生活,令她即使面临突如其来的挫折和变故也会淡定、冷静地去面对,就算再残忍、再残酷,生活也还要继续“除非是已经走到生命的尽头”。她淡淡地说着,突然感觉她更像个哲学家,细细咀嚼起来。有着老庄清静无为的智慧,一种积极入世的人生观。眼波流转之间,她似乎更像这杯中的红茶,安静恬然地绽放着美丽,而不煞费苦心地去追逐那些看似华丽却不堪一击的浮华。
  目光游移到店门上,一道浅薄的玻璃划出了两个不同的世界——外面依然喧嚣。里面依然宁静。其实,每个人的心里也都有一道这样的玻璃,就看你是否愿意时时去拂拭了。
  
  巢雅虹 茶,释放了她的心灵
  
  巢雅虹,25岁,现居漳州,瑜伽教练,热 爱茶道,创作了一套“静心瑜伽”把茶香熏与瑜伽结合,以期达到放松身体、释放心灵的目的。受到许多白领的欢迎。
  80后的雅虹。却有着近10年的茶龄,在同龄人中也算得上是“异类”了,起初喝茶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仅仅只是从小与外祖父生活养成的习惯。“说是喜欢茶,不如说是依赖,每当手中熟悉的茶香飘起,我就觉得很安心。好像有一股力量从心里涌出。这是任何饮料都无法给予我的感觉。”
  不过去年年初的一场变故让她对茶有了不一样的认识。由于身体健康出了状况,年轻的她经历了人生的第一次手术。躺在冰冷的手术台上。让她感到了从未有过的绝望。那时的她正面临着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而毫无头绪。工作中的不顺利。经常失眠;每天一到下午就无法专注工作;生活中一点小事就会想不开,特别想哭;那个阶段情绪也十分不稳定。“连上班的时候,学生都能感觉到我的力不从心。”说起那时候的自己,雅虹不禁摇头。
  一次与外祖父的品茶谈心,让她领悟了茶的真谛。“外公问我,怎么一点点挫折就撑不住了,你的人生还很长。难道就准备放弃了吗?”她笑道;“外公帮我斟了一杯茶。说雅虹,你也喝了这么久的茶,你想过这茶到我们手里经过多少道工序吗?它们原本在大山里享受着阳光雨露,但是如果没有经过那些‘痛苦的经历’,它们仅仅只是叶子而不是我们的茶啦……”外祖父的话一下子就点醒了她,也让她第一次认真地思考自己喝了多年的茶。
  当时她想。既然不知道如何改变那些生活中的困境,那么起码从自己的身体开始改变吧。在每日练习瑜伽的时候。她开始煮茶。让袅袅的茶香随着自己的吐纳浸满身体,带走体内的废气。几个月后,她发现自己的身体轻松了许多。心态也开始变得平和了,气色越来越好,学员也纷纷向她请教保养心得。于是她就开始试着创作一些茶熏瑜伽的练习动作,指导学员们练习。茶,释放的不仅是她们的心灵,也把她们带进了自然清新的世界里。
  
  30岁 茶为女人寻回幸福
  
  《20 30 40》中那个名叫“想想”的30岁女人(刘若英饰),她拥有美丽的职业,一边享受尚品味的生活,一边在男人间周旋,疲累不堪。30岁女人的思想充满矛盾,当然她们也懂得如何利用矛盾,并最终成功收获了自己的幸福。
  30岁的女人开始周旋于工作和家庭之间,她们常常在这双重压力面前手足无措,但是30岁的女人也聪明,她们会积极思考,寻找两者间的平衡点,化解矛盾。心情好与不好时,她们喝茶,用茶来调剂生活,用茶来调节心绪;茶也丰富着她们的内在,雕琢着她们的修养,茶让30岁的女人散发着优雅迷人的芬芳。
  
  金永淑 为了中国茶的信仰
  
  一个不足20坪的“斗室”。俨然是一个迷你版的韩国家庭。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经过主人精心布置的阳台——一个“五脏俱全”的韩式小茶室:原本用于摆放杯碗的木架作为茶具、香道用具的陈列架,地板正中央整齐地摆着一副用丝巾掩盖着的茶盘,茶盘两侧各有一块坐垫,墙角立着一个三足的石质煮水器,正嘶嘶地冒着热气。
  金永淑盘膝而坐。掀开丝巾。茶盘上铺着一块素净的白布,上面绘着一朵妍丽淡雅的山茶花,题款是几行娟秀的行草。一套素淡简洁的杯组井然有序地摆列在“留白处”。“真想不到韩国的茶文化竟汲取了如此丰富的中国·营养’!”我在心里不禁感叹道。只见她轻轻地打开茶罐,用木匙往单柄瓷壶里量取了一些茶,并缓缓地把竹柄勺伸入煮水器里舀了几勺开水倒进壶里。这一系列连贯的动作,如行云流水般自然,尤其是她那专注的神情,仿佛是进入了一种“茶我不分”的境界。“今天就请你尝尝我的国家产的绿茶吧。”正当我的眼光驻留在她的手上时,一杯泡好的绿茶已经递到了面前。她也端起茶杯。专心致志地喝了起来。
  她对茶以及所有与茶相关的花道、香道、绘画等文化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忱。当然,最钟情的还是这碧沉香泛的茶。“我喜欢在下雨天或者下雪天时,一个人坐在窗前喝茶,看着外面远远近近的行人。我并不认识他们,但在看的过程中心就慢慢静下来。”她一边说着,一边又往我的杯中斟茶。她对茶功用的理解,早已不仅仅是涤烦解闷,而是上升到了某些类似于“禅”的精神层面。因而,在遇到困难或者如结婚、出国等人生大事时,她都是在啜茗过程中得以消解进而作出决定的。
  从那独具慧心的茶席和娴熟的泡茶技艺中。不难看出,她血液里流淌着或多或少的茶文化“遗传基因”。“我的父亲非常重视礼仪。也非常爱茶。我听到他讲的茶文化。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后就越来越喜欢了。”她用并不标准的汉语说道。13年前,金永淑怀抱着事茶的信仰来从韩国来到上海,师从于乔木森学习茶席设计,其后又辗转四川、云南、浙江等地,再到福建,每到一地就学一地的茶文化。“现在回过头看,我当时的选择是完全正确的。”她说。韩国的茶礼和日本的茶道就像是一棵大树上开出的两朵花,这棵大树就是中国茶文化。要学真正的茶,就应该到中国来,因为世界茶的历史就是从这里开始。在来之前。她的老师曾介绍她去台湾,而她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来到了中国大陆。在她看来,台湾亦是中国的一部分,而且茶文化的根是在大陆。
  金永淑在中国先跟着著名的茶文化专家童启庆教授学习中国茶文化。后来负笈南下。师从福建农林大学郭雅玲教授,潜心于乌龙茶加工工艺与品质化学的研究。去年她刚获得茶学系硕士学位,如今又朝着攻读博士学位的方向进发。“虽然有些辛苦,但是为了能学到中国茶道,学习生活也是很幸福的。”金永淑细细回味着经历学习生涯,同时也踌躇满志地憧憬着未来。“毕业后,能明确的目标就是回国继续开办中国茶叶研究中心。向韩国人介绍中国茶文化。另外,我外甥会在首尔开一个中国茶店,我在空闲时可以帮帮他。我还想到各地去讲学,但最大的愿望是能成为一名中国茶文化的教授,这也是我先生所期待的。”
  临采访结束时,金永淑打开电脑给我看她表演的《韩国生活茶礼》幻灯片,图片上的她一袭韩服,宴然而坐。气定神闲,全身心投入地演绎着,渐臻于“无我”之境……
  
  Fiona 茶,让我重获新生
  
  面前的Fiona满脸的安静与温婉。柔声细语慢条斯理地跟我们聊着天,时不时地照看着怀中的宝宝,宝宝刚6个月。眉宇间已渐渐透露出俏皮和美丽。Fiona说:“我一直想要个女儿,上天真的让我如愿以偿,现在的她有时会调皮地哭闹,但有时又很乖巧可人,我能感觉到她将来肯定是个文静贤淑的女孩子。”看着Fiona的得意和满足,没人能想到她曾经历过怎样一段完全不同的人生。
  许多人与茶的结缘都有一段美丽的故事。而Fiona接触茶却是为了要完全忘记过去。“20岁之前的生活就像一条抛物线,从充满希望到完全绝望。我本来就是一个不服管教的人,他们越管教我,我越是反叛。忤逆、顽劣、不务正业……你可以用所能想到的所有负面词汇来 形容当时的我。高中的时候认识了初恋男友,他很暴力、爱抽烟、不务正业,高中毕业后我们都没有去读大学。两年以后,刚到结婚年龄我们就去领了证,或许是想用闪电结婚来证明自己,也可能悬心存报复。结果真的引发了家庭政变。父母决定和我断绝关系。”说着这些,Fiona脸上开始流露出些许的后悔和不堪回首,“断绝关系还不是最坏的,当有一天我当时的老公因醉酒驾车而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时。我人生的抛物线降落到了最低点。”20岁的Fiona选择了离婚,没有工作、没有学历、没有资本积累的她为了忘却。开始了茶艺师的学习。
  “无论如何,那时的我都得找个方式养活自己,如果说开始学习是出于无奈,那么学习过程则让我真正领悟到生活的真谛。”两年系统的茶艺师学习。Fiona从刚开始的被迫接受。到后来的彻底热爱。最后完全投入,除了茶艺老师的悉心教导。还有茶本身带给她的影响。“泡茶时我才能身心完全静下来,理智地去思考人生问题,就在一道又一道的茶汤中我才发现,原来自己当时是那么幼稚,那么冲动,以至于丧失了许多本属于自己的幸福。”高级茶艺师证书拿到之后,Fiona找到了一份茶馆经理的工作,脱胎换骨般地开始了新的生活。
  茶馆经理是Fiona新生活的开始,但她却不想就此过完一生,既然有了重新开始人生的勇气,那不如就到大城市闯一闯,“我第一时间想到了上海,大城市中的小生活会更自我。来到上海之后我就给自己制订了一个5年计划,第1年找到一份可以养活自己的稳定工作。第3年找到可以携手一生的人,第5年生孩子。”理智的Fiona每一步计划都按时完成,而且在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茶艺师的学习以及茶道精神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她的人际关系。“茶让我更平静,对很多事情看得更开,现在的我能更心平气和地与人相处。不争不求,反而能得。”说起现在的家庭生活,Fiona满心感恩,或许一个女人在外面无论取得多大成就,最能得到内心满足感的仍旧是家庭的幸福吧。“现在的我和爸妈已经完全和好了。他们也教我懂得珍惜现在的生活。我更感谢我的老公,他不介意我的过去并决定深爱我一生,我们很少吵嘴,和公婆关系也很融洽。现在我的宝宝也很乖,我们给她取名叫依一,代表着我的家人不仅是我的依恋,更是我的唯一。”
  
  王皎 流淌进生命里的茶韵
  
  王皎,36岁,云南大学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考取国家级高级茶艺师,近年在昆明创办益州学院,开设传统茶学研究课程,大力推广茶文化。
  在昆明。爱茶的人都知道一个品茗的幽处——益州书院。在那里品茶听琴别有一番风味,因为那里有位因茶而生的女子,她会为好茶的您沏一杯道地的中国茶,和你唠唠中国茶里的那些事儿……谈起自己创作的茶席,王皎说:“我想创作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中式茶席’。把中国传统的‘中和’的思想和‘自然朴素’的思想融合到茶席设计中。”因此,在她设计的茶席中都尽量地使茶、茶具、茶人与大自然亲和,在尊重茶艺规范的前提下,尽量脱离框框条条的束缚,表现茶自然朴素的本质和中国茶艺中圆融的思想境界,在茶艺艺术审美上营造唯美的视觉意境。
  由于从事民族文化教学研究工作的关系,年轻时的王皎经常要到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田野调查。也就是那时候,在云南的少数民族大山深处与茶农们一起生活。和他们一起以茶为餐、用茶治病、奉茶为神的经历,使她感受到了人与茶之间最质朴的情感。云南普洱那醇厚的滋味也给了她深深的震撼。无论是老班章的霸气、易武茶的柔润,还是景迈茶的香韵都让她难以忘怀。就这样,茶,不经意地流淌进了她的生命里。
  回到昆明。王皎便开始了对茶文化的追溯、研究,也因此更深入了解了茶——这个具有悠久历史的自然瑰宝。原本就对民族传统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她,也就无法自拔地爱上了茶背后承载的丰富的历史文化。然而在大学里,王皎却发现年轻的学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距离越来越远。她开始尝试着创作茶席、茶艺。为在校本科生和成人教育学院的学生开设《茶艺与茶文化》的课程,试着让学生们接触茶,向他们传播中国茶文化“和”的儒释道精神,广受好评。于是在她心里萌生了让更多的人接触、了解茶的想法。
  “益州书院”就这样诞生了。没想到竟然受到了一大批茶艺茶文化爱好者、茶艺学员和茶友的追捧,她们常常雅集于此,品茗谈心、抚琴交友、切磋茶艺。书院里琴声悦耳、茶韵清心,大家在这里研习茶艺、颐养真性,把往日的浮躁一洗而空。“现在的生活节奏太快了,大家的心都比较浮躁,甚至没有静下心来喝一杯篆的时间,更不用说研究茶文化。不过令人欣喜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喜爱传统茶文化,特别是青年族释在增加。”谈起书院的未来,我们可以感受到。在王皎的心里有一颗种子在发芽。在成长。它的名字便叫做“茶”。
  
  铭仔 喝茶但凡随心、随缘、随性
  
  现供职于一家豪华休闲会所的铭仔,回想起过去有普洱茶浸泡的时光,口气里带着点依恋,也透着些向往。“我之前对茶是一窍不通的,几乎不喝茶。后来,在宁波一个茶具收藏发烧友那开始接触真正的茶。”她细细地回味着结识茶的经历。回到福州以后,有位经营茶馆的朋友邀请她过去帮忙打理日常事务,她没多想立刻就答应了,从此便开始有意识地去了解茶。“那是一点也觉察不到的微妙变化,直到有天我突然发觉自己原来是那么喜欢茶。”她说。“不过,喜欢就是喜欢,要说爱,境界还达不到,喝茶但凡随心、随缘、随性罢了,没有过多的讲究。”
  “我不会根据自己的心情来选择茶品,没有约定俗成,无论怎样,反正横竖都是喝。但是呢。天气晴朗的时候,我更喜欢喝生普。特别是采自古乔木的春茶,经过阳光的晾晒。喝起来就有艳阳天的味道,再加上明朗的天空,心情哪怕再糟都会一下子豁然开朗起来,而且每隔一段时间去喝都能感受到它正在发生的细微变化。”谈起茶、谈起生普,她立马眉飞色舞起来,那模样像极了“他乡遇故知”的感觉。她把茶当作是有生命的事物,是可以与它展开对话和交流的。“每款茶都有自己的故事,即使是同样的茶,不同的人会给它附加不同的个性。”她轻轻地说。追问她的个性,她只是轻描淡写地说自己是个没有固定性格的人,也就是很随遇而安、随行就市的人。然而,她对熟普的要求却颇为苛刻,之前说的话似乎成为了悖论。“熟普就一定要喝‘味正到代’的。也就是要有真实‘年龄’的茶,因为这样能慢慢品味到它在自然转化过程中的光阴滋味,但是有真实年代的熟普很少,是可遇不可求的,要遇上也只能看缘分。”
  现已身怀六甲的她,已经许久没有喝茶了,但茶于她就如同她正孕育的孩子一样,是她生命与生活里不可或缺、难以割舍的。“茶是要活到老,喝到老的,现在不能喝茶只是暂时的。我希望在孩子上幼儿园以后,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地方,不要很宽敞,也不以卖茶为生;有茶的人可以来斗茶,没有茶的人也可以来‘蹭’茶。最好再开辟个小区来展示我的藏品和饰品。”她凝视着桌上的茶。 并在心中一笔一画地描绘着有茶相伴的明天。
  茶,确切地说应是普洱茶浸泡的时光。不管甘苦,都是她快乐人生的源泉所在,正如她博客中所写的那样:“……我喝的是茶,苦味道、甘味道,甘苦之中,却能细细品味其中的幽幽之韵。这就是我的人生——快乐未满。却非不快乐!”
  
  虹妇 “一书一茶”实现了年少的梦
  
  她下得厨房,入得厅堂。在家中,她是婉约的妻子,是慈祥的母亲;工作中,她是智慧的白领。是干练的领导。“她瘦弱温婉得让人怜爱,却总是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再大的压力似乎都不会让她退缩,她无论多忙却从不会拒绝你交给她的任何一件事。她总是能发现大家的优点,并把大家组织在一起,让大家各自快乐地发挥自己的潜能。”聊到虹姐,朋友总会这么说。
  虹姐在西湖边有个“一书一茶”的“据点”,有事没事总会在那里呆上一会儿,坐着喝点茶看看书。关于茶,虹姐总说是茶让她认识了很多很特别的人,让她体会到了很多不经意的幸福。如今,虹姐经营着自己的公司,有着幸福的家庭,有着惬意舒适的书店兼茶店,有一帮关系极铁的朋友,累了就背起背包去旅游一番,这么惬意的生活很让人羡慕。只有真正熟悉虹姐的朋友知道,虹姐的生活都是靠她一手打拼出来的,只是她习惯了和大家分享快乐,而把辛酸藏在心里罢了。
  公司刚成立那段时间,虹姐压力很大,户外运动和品茶作为一种缓解压力的方式走进了她的生活,后来便逐渐成为虹姐生活中的一部分了。“一书一茶”的建立,虹姐说像很多女孩年轻时想拥有属于自己的书店、花店一样。“一书一茶”只是实现了她年少时的梦。没想到它如此受欢迎,看着它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大家的生活模式,每个人幸福开心的样子,她觉得特别舒。
  虹姐喜欢在大自然中泡茶的那种放松惬意的感觉,每次旅行她总会带上炉头和茶具,随时随地享受泡茶的乐趣和品茶的幸福。“印象最深的一次是4年前走甘南线的时候。甘南有很多的寺庙。其中最著名的一座郎木寺,周围有一条清澈的溪,溪里有很多泉眼,那是郎木寺的僧人宗教节日里沐浴的地方。一个午后,我们早上睡到自然醒,然后穿过大峡谷来到溪边休息,用泉眼里的水泡了一泡很普通的铁观音。但当时的画面实在太美了,那种感觉像刻在心中一样,这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听着虹姐津津有味地回忆,我开始想象着在甘南那辽阔湛蓝的天空下,在清澈甘甜的溪流旁品茶的滋味。
  
  40岁,茶让女人绽放光华
  
  《加3040》里的Lily(张艾嘉饰)年过不惑,对未来的生活一片迷茫,她曾经试图追赶年轻人步伐,却把自己弄得疲惫不堪。最终她领悟到,40岁的女人不要刻意活在别人的聚光灯下,做自己能做的事,也可以很精彩。
  40岁的女人活的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风情、一种味道,如花丛中绽放的一朵嫣红。变成了最精粹的一滴金黄色的花蜜,在岁月的淘洗中日渐绽放出珍珠般的光华。茶这个被赋予了太多中国印记的传统饮品,40岁的女人对茶必定有迥畀于他人的解读。当她们遇到荼便演绎出了最古典的现代乐章。
  
  尹智君 解不开的一世茶缘
  
  女人是世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苏东坡有诗云“从来佳茗似佳人”。不同的女人就如不同的茶,有别样的韵味与风采。采访中问尹智君会把自己比喻成什么茶,她说,岩茶吧。岩骨花香,刚柔并济,一如她的个性: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刚强果敢,作为女人婉约优雅。这位老舍茶馆的女掌门,今生注定与茶有着解不开的情缘……
  尹智君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像很多北京孩子一样,在胡同里出生长大。她说。儿时对于茶的印象就是家的温暖。她从小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老人对于家的打理和爱护,是任何时候回家都有吃的、都有水喝。过去住平房,到了冬天家家户户都烧蜂窝煤取暖,她家的炉台边上永远有烤着的馒头片和一搪瓷缸子茶水。那时候生活水平不高,买不了好的茶叶,都是碎的茉莉花茶。早上起来沏上一缸子茶,奢侈点的人家下午会换一遍茶。一般人家一天都是这个茶,无限续水。她和两个姐姐,还有姑姑都会从那个大搪瓷缸子里喝上一口茶。那茶水的温度总是恰到好处,还带着淡淡的莱莉花香。她永远记得跟同学或者小朋友玩完以后,风风火火跑回家。抱着缸子咕咚咕咚喝茶的情景。“特别解渴”。
  或许一切都是命中注定,过去那个梳着辫子、抱着缸子喝茶的小女孩如今已经成为老舍茶馆的掌门人。“刚开始是因为工作的需要接触茶,在心浮气躁的时候。对茶的感觉是硬的,死板的。只是机械地记住。最开始打理公司的时候,一切还没有理顺,我感觉喝什么茶都一个味道,实际上就是心没有静下来,没有把茶当成文化、当作一种享受去品饮,而只是渴了喝一杯。”她说。“后来随藿企业慢慢进^正轨和年龄的增长,不管多忙。一喝茶心就静了下来。2000年之后,老舍茶馆开始打造除茉莉花茶外的新茶品,就开始触行业内专业人士,大家一起喝茶、一起探讨、一起切磋。就这样一点点入门了。”
  “我喝茶是跟着感觉走的。觉得嘴里比较混沌,就喝一杯龙井;回想起小时候的感觉,就中一杯茉莉花茶;真想好好地品一番,就泡大红袍。”问起她最喜欢喝什么茶,尹智君如是说。“闲时我就会焚上一炉番。香要买好一些的,或者是特别好的精致的香薰。然后泡茶喝。要是特别晚了,就泡点白茶或者岩茶。如果是中午或者下午就泡点绿茶或者铁观音。有的时候两口子闹矛盾了,我们家那位就说,咱们喝杯茶吧,其实他是想跟你沟通。喝着茶聊聊,很多问题就解决了。茶的作用有时是很微妙的。”说到这里,尹智君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小女人表情。女人的温婉尽显无遗。
  “茶对我最大的影响应该还是精神层面的。来了朋友。迎上去,上杯茶,话到茶到。是待客温暖人心的感觉。如果去到家里。你沏杯茶,也让他感觉融入到你的家庭氛围。和朋友在一起喝茶,喝的种类会多一些。在谈天说地、探讨解读人生的过程当中。茶潜移默化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我的很多灵感、想法都来自于和朋友一起喝茶的过程。”
  采访中,除了茶,尹智君谈到最多的就是情,亲情、友情、爱情,这是一个重情的女子,一个至情至性的女人。茶早已经深深地渗入她的生活、工作、情感乃至于她的生命。而她与茶的情缘还将继续……
  
  姜惠娟 带你进入玫瑰绽放的世界
  
  作为古典玫瑰园中国大陆区总监的姜惠娟。与她的初次见面完全不会让人感觉到那股高高在上的凌厉,反而是她一直挂在脸上的温婉笑容和优雅舒服的谈吐,让人觉得她就是一个热情好客的女主人。带领大家进入英国下午茶的淑女世界。
  15年前,姜惠娟在一次去英国游玩的时候,偶然走进一家百年英国茶馆,在与茶馆老板的聊天中她开始对英国茶的经营和下午茶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更是机缘巧合地进入古典玫瑰园工作。在这家以玫瑰为主题、经营着浪漫英国茶的地方,她的浪漫事业从此开始。
  古典玫瑰园的客人多为内心细腻感情丰富的女性,作 为一个女性经营者,姜惠娟似乎更能切身了解客人的需求,从门店处处都能看到的玫瑰元素,到墙壁上浪漫温情的小诗,还有艺术与生活完美结合的各款瓷器及壁画,都向客人诉说着这位经营者的用心和浪漫,而这。也成为感动每一位客人的法宝。在姜惠娟的记忆中,有着太多感动的故事,“记得有一年在台湾,情人节那天古典玫瑰园都满座了,有一位男生就专门打电话来说希望我们能帮他安排一个位置,因为他和他女朋友在这里相识,这里有太多他们的回忆。而现在他女朋友要离开他,他希望能再次给她一个浪漫来挽回她的心。听到这样的故事。我们很感动,于是马上帮他安排了位置,之后他们真的和好了。”姜惠娟边这样回忆着,边露出感动的微笑。
  在姜惠娟看来,英式下午茶是一种淑女文化,因着下午茶,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第一次可以出席正统的公开场合,她们身着正式服装,精心装扮自己。神态高贵,举止优雅。这既是去喝茶,也是去参加一场高级社交聚会,下午茶意味着女权被时代所唤醒,更是女性优雅的一场完美展示。
  不仅将下午茶的精致文化借古典玫瑰园传达给客人。姜惠娼自己的生活也受到下午茶文化的深刻影响。在她北京的家里,就收藏着许多维多利亚时代的银器,模仿维多利亚时代而制作的书柜。她不因东西的价值高低作为收藏标准,只收藏自己喜欢的。她说,“我在很多地方都有家。但只有北京的家是独属于我个人的,现在的我当然也有更多的时间来享受生活,在那里我可以得到最大的放松,看着自己最喜欢的艺术品,听着自己最喜欢的音乐。喝着最喜欢喝的茶,在那里,我不仅能保留自我,更能提升自我。”
  问到姜惠娟如何平衡工作中“大女人”和生活中“小女人”角色的转变,她说,“这就像你问我是属于理想主义还是务实主义一样,我无法完全割裂这两个概念。我是在用务实的方式实现理想,找到两者的结合点才是最完美的。所以关于大女人和小女人的说法,我觉得我是同时拥有大女人的格调和小女人的情怀。现在的我是因为工作环境让我必须具有大女人的果断和决绝,但是生活中我却可以更感性地对待一切。”工作中的她对员工确实是很严苛,像极了玫瑰身上的刺。而另一方面。她对员工生活上的关爱又让人感觉如沐春风,像玫瑰正在温婉绽放。
  优雅聪慧的姜惠娟也经历过为生计奔波的20岁,但今天的她已经得到了许多自己曾经想要的东西,面对人生。她更有了许多属于自己的感悟,她说现在的自己少了很多不开心,“富贵富贵,富不是追求,贵人才是追求。并且坚信无事是贵人”。在她微笑诉说的瞬间,我们听到了玫瑰花静静绽放的声音。
  
  钟月玲 茶能唤醒人对生活最本质的向往
  
  钟月玲,43岁,现居深圳,中医师营养师,热爱茶道。2005年开始试着把茶入药膳食谱推荐给患者。广受好评。
  “我曾经是个争强好胜。自尊心特别强,很不服输的女人。”谈起喝茶以前的自己。月玲是这么评价自己的。上世纪90年代中,月玲和丈夫带着年幼的女儿一同下海来到了深圳。与之前的机关朝九晚五的生活不同,高速的生活节奏和经济上的压力让她有些吃不消,人也随之暴躁起来。“那时候我真的很可怕,连对女儿也常常大呼小叫,我老公说,我平均每天都要跟他发3次火。”
  “让我改变的是一次参加中医堂举办的中国传统茶文化讲座。茶艺师在轻柔的古曲里为大家表演茶艺。为在座的每一个人敬茶,不急不慢的动作、轻柔平和的态度叫人十分舒服。最难忘的是她为你敬茶时的眼神。清澈温婉……我当时的触动很大,于是我开始试着放慢自己的心情,每日饮茶,学习茶艺。”在之后的学习里。她逐渐发现中医和茶道有极深的渊源,唐代大医学家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书中说。诸药为各病之药”,既是指所有的这些草药都治一个病。而茶为万病之药。它们两者都是兼顾身心的养生之道。中医讲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比如春天是万物生发的季节,人的气血从内往外是处于生发阶段,此时最适合励志,也适合谈情说爱;夏天则比春天更进一步;而茶亦如此,春日发芽成长,经采摘揉捻之后饮用,为人们扫除淤积一冬的毒素。每一种茶都具有很强烈的特性,它们的药理亦和现在许多“亚健康”疾病相对应。能以最平和的方式缓解都市的“情绪病”。
  品茶这几年,脾气不知不觉变得和顺。女儿夸她越来越美,丈夫也觉得她气质愈发清新。看着每日接待的病患萎靡不振的样子,月玲试着把茶编入他们的食谱里,茶的清新和甘醇能够唤醒他们对生活最本质的向往,简单且随和。没想到,月玲因此名声大噪,甚至有不少香港的患者慕名前来,当地的周刊也邀请她撰写茶叶养生专栏。她说自己的成功。归功于盏中这小小的一叶精灵。
  现在月玲下班后的主要娱乐项目,就是同丈夫还有一帮茶友品茶论道。喜好茶道之人也大多是志同道合的性情中人。对待事物顺其自然,对生活不较劲,对困难不恐惧,待人和善,就如同一杯甘醇的茶一般。
其他文献
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琴、棋、书、画、茶、瓷、石、玉等国粹博大精深,令国人为之自豪,令成功者为之倾心。然数尽奢华,为何却独缺中国味道?融入渊源流长的中国文化,在奢华却品味十足的清幽环境中,或独自沉思,或结交同道中人,品味茶之香,欣赏茶艺之美,感受奇石书画之意境……在喧嚣、忙碌的生活背后,这种浑然天成的心灵港湾才是成功者的至尊享受。但是,这份挑剔的享受,又岂是一般的场所所能满足?    创中国奢侈级茶会
期刊
茶,是天地间最好的礼物。  过去的一年,岩茶被炒作、金骏眉之火迅速从区域燃遍全国,班章、昔归等普洱大受追捧……谁都希望自己的茶成为热点。“热”意味着更大的商业利润。然而。人们追求好茶,好茶却越来越少,莫名其妙的茶却“乱花渐欲迷人眼”。为什么?  在盛况空前、琳琅满目的茶品面前,我们还能像古人那样品得出“肌骨清”、“通仙灵”甚至“两液生清风”吗?不用说那些,可能连“发轻汗”这样简单的感觉都要从顶级的
期刊
对于茯砖茶,起初并没有太多的概念,仅仅知道它是运往牧区边疆的紧压茶。认识茯砖茶,不得不提的一个人便是宫姐,不得不说的便是茶马古道。  一块八十年代的茯砖茶,是宫姐又一次川藏旅行的纪念品。长方形的茶砖用泛黄的牛皮纸包裹着,虽经历二十多个年头的风霜雨雪,但牛皮纸基本保存完好,“民族团结”的商标名、“四川灌县茶厂制造”、汉藏两种文字书写的“民族大团结”的标语都清晰可见。在茶砖的正面则是一幅八十年代风靡的
期刊
如果说橄榄枝象征和平,那么茶叶就象征和谐。  茶能养生·贵在平衡。茶苦而寒,常饮能加快新陈代谢,降火排毒,有助生理平衡。茶养精气神,品茶可放松心情,舒缓神经,促进心态平衡。平衡带来身心和谐,故闽人有茶是和谐饮料的说法。  以茶会友,其乐融融。乐在促膝畅谈,有茶香缕缕,如沐春风;乐在诗词唱和。有茶烟氤氲,思如泉涌;乐在同悟人生,有茶味回甘,淡泊致远。君子之交淡如水,君子深交似茶水,只道是茶性本高洁。
期刊
2010年12月的广州茶博会琶洲展馆,一场名为“无尽缘起,中国未来茶道之最高境界”的跨界艺术展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大胆的创新形式,成为茶博会的一大亮点。  包括音乐人艾敬、紫砂工艺大师高振宇、服装与设计理论专家、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李当岐、陶瓷设计专家李泓、油画家李木、集美组艺术总监、建筑与室内设计专家林学明、英国皇家雕塑家协会主席司徒安、工业设计专家石振宇、古琴大师王鹏、台湾时尚家居设计师叶宇轩
期刊
冬季寒冷,从品饮和保健两方面来衡量,适合饮用红茶、黑茶这一类的暧昧茶。而清香型的铁观音则有点像穿着淡薄的女孩让人看了也不免愈发感觉到瑟瑟发冷。但是也有很多人偏爱铁观音清冽馥郁的兰花香,要是也能在严寒时节随心所欲泡饮那清韵兰香,倒是能成全很多人心中的那点小遗憾。  于是有茶友设想了一个小试验,找一款做青到位、汤质顺滑的铁观音秋茶进行二度烘培,去掉浮躁的青涩,保留兰花的幽香,让胃和心情都跟着温暖起来。
期刊
有着奇香妙味的凤凰单丛茶,是采用独特的加工工艺制作而成的,具有类似多种天然花香和特殊韵味品质的乌龙茶。好友晓娟从广州带回各色香型的凤凰单丛茶十多款,从中挑选出4款她本人比较心仪的茶邀上三五茶友共同鉴赏一番,应邀到场的原福建省茶科所所长陈荣冰先生对这4款茶进行专业审评和现场打分。下面就让我们在陈先生的点评声中开启这扇充满奇香妙味的品赏之门吧!    通天香    很粗犷的干茶外形,像云南的大叶种茶呈
期刊
这一年的成都特别冷。今天是第七场雪了,漫天的雪飞舞在街巷之上,天地间弥散着祥和而安静的气息。  茶室的水已经烧开。我们在期待一款特别的绿茶,它素有茶中仙子之称,其年产量极低。因其稀少,故极为珍贵。  这是一款千年老白芽——“悟之道”。据竹之韵公司人员介绍,千年老白芽产于峨边地区,系他们精心挑选的古树芽叶,每斤的茶叶用数万枚茶芽精心炒制而成。  虽名为老白芽,因其炒制且不发酵,所以归为绿茶。  在这
期刊
年味渐浓。  盏盏灯笼高挂,红烛摇曳;幅幅红联新换,祝福满满;串串爆竹绽放,辞旧迎新;瞳瞳春日初升,新年已至……相信这一幕幕场景是大多数中国人对春节的印象,它就像一枚深深嵌入灵魂深处的文化烙印,擦不掉,抹不去。  从风华正茂到风烛残年、从黄发垂髫到满鬓如霜,每逢新春佳节之时,总有那么一种鲜活明艳的色彩浮现脑海,跃入眼帘,撼动着心扉。它,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中国红。  它几乎无处不在,只要有中
期刊
人在江湖混了多年,家里便总是难免会有喝不过来的茶叶。有一次素无来往的某人托我代买东西,二三百元,钱不算多,可是我花的精力不少,待我办妥奉上,这位仁兄口不言钱字,也没付帐的意思,而是拿了一盒茶叶给我,还解释了一句“反正快过期了。”可能他是当成等值货品交易了吧。不过,茶叶作为礼品,似乎从来没人评估其价值,更不会用来抵帐,总之这种做法我无法理解,也学不会做不来,只是开了眼长了见识,知道了世上还有这一路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