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视域里的尊严

来源 :今日湖北·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1122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多元文化冲突的现代世界中,尊严的界定变得越来越艰难。纵观历史,我们可以总结出两种类型的尊严观:一是长期占主导地位的、倾向于实现一种绝对的、超越的、高尚的道德原则,我们称之为高尚尊严观;一是现代普遍接纳的,更强调能保证人类基本的需求和个人不被侵害的权利,我们称之为底限尊严观。那么,站在历史的肩膀上,对于当代中国社会,我们如何理解人的尊严并保证有尊严的生活?我们赞同以良心为标准,爱他人如同自己。
  关键词 伦理学 尊严 高尚 底限
  一、“尊严”的基本涵义
  尊严一词来自拉丁语dignus 和dignitas,。意思是‘有价值的’(worthy)或‘应(值)得的’(deserving)。” 在希腊和古罗马文献中,这个词指的是某种“值得赞誉和崇敬的东西”,或者说是某种杰出和非凡的特性。在中国古代,人们很少直接使用“尊严”词语,对个人尊严的表述常常内涵在理想人格中,中国人的尊严常常表现为在人前有“面子”,能“体面”地生活。
  经典的尊严观立足于对人性的理解,倾向于实现一种绝对的、超越的、高尚的道德原则,我们称之为高尚尊严观;而现代人们对人性的理解呈多样化之后,更强调能保证人类基本的需求和个人不被侵害的权利,我们称之为底线尊严观。下面关于这两类的尊严观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
  二、高尚尊严观
  高尚尊严观以亚里士多德、康德和中国经典儒家为代表。他们首先相信在肉眼看到的物质世界之外,还有一个超越的最高的存在,人的本性和行为方式都受最高存在的影响。人类有超过其他生命的独特价值或尊贵,人们有责任和义务通过种种自律的方式实现个人的尊贵价值和社会整体的美好德行。
  高尚尊严观的基础是对更高存在的敬畏以及其赋予人的卓越性的肯定。人类生而具有分辨是非善恶并趋善避恶的能力,而对超越的存在的敬畏之心使人追求至善,这种具有内在必然性的道德法则,是普遍的、无条件的, 具有绝对的价值。
  高尚尊严观实践途径是自律。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要自觉自愿地履行保有自身尊严和维护他人尊严的义务。自尊是所有道德行为的最高条件和原则, 又是尊重他人的必要前提。自尊之人受到享乐欲望和不使自己蒙羞的欲望的推动,会努力追求荣誉,使自己同时成为一个被社会认可的有价值的人,荣誉因此保护和强化了其他美德。荣誉是从他人那里获得的,在处理与同样拥有尊严的他人的关系时,不能把他人当作纯粹的工具使用, 而必须同时当作目的看待。
  三、底限尊严观
  底限尊严观是在科技高度发展的全球化的背景下,全人类之间初步达成的共识。底限尊严观较有代表性的是建立在生物学、遗传学、心理学之上的生命尊严观和认可多元主义的自主尊严观。他们认为人因为生命本身的属性,享有不可剥夺的尊严。人的尊严主要体现在个体生命不被侵犯和对个人自主选择的认可。
  底限尊严观的基础是人的生命本身的生物属性和人的生命所具有至高无上的内在价值。人类本身享有的超过其他任何生命形式的尊严和高贵。对每个个体而言,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唯一的和不可逆的,生命的存续是人类创造、体验和享受其他一切价值的基本条件。
  底限尊严观的实践主要通过社会的法律和政治保障以及个人自主性的运用。底限尊严观强调个人生活的自由,认为除非个人侵害了他人的权利,社会应该以不干涉个人为界限。个人生活和和社会生活作为两个既相互关联又相对区分的领域,各自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四、现状和探索
  齐格蒙特·鲍曼给西方社会的后现代伦理境遇作了如下描述:“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强烈地感受到了道德模糊性的时代,这个时代给我们提供了以前从未享受过的选择自由,同时也把我们抛入了一种以前从未如此令人烦恼的不确定状态。”这也是中国社会伦理道德面临的同样难题。后现代思潮带着怀疑主义和个人主义的烙印涌进中国社会,强烈地消解着一切道德规范和法则,又不会给出任何的真正有指导意义的答案。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善恶似乎变得难以看透,人类尊严似乎可有可无,任何伦理选择似都乎比以往更加艰难。
  关于尊严,其实我们可以有基本的信任。这样的信赖来自于人人皆有的“良心”对善恶的判断。对于良心人类有个基本的认同:良心就是人们对自己行为的是非、善恶和应负的道德责任的一种稳定的内在的自觉意识。实际上现代的种种尊严观容易把价值回到主体,是由于对于理性和物质的过于自信,缺少形而上的追求。所以我们的怀疑更多来自外因。这个时代灌输给我们的是:要不断追求物质财富以实现自己的需求。灵魂服役于物质的神话之下,于是难以从终极意义上追问经济增长数字之外的生存意义问题。在一切没有生气的虚空灵魂中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意义和价值,物化的人也找不到自己比其他物质更高贵的尊严。
  对于到底在当今社会如何拥有尊严,笔者赞同莫提梅·阿德勒在《哲学十大错误》 中的观点:“要开创一个新起点,只需打开过去的伟大哲学著作,并努力领会其精髓。曾经被长久地隐埋了的基本真理的重现,将彻底根除在近代造成灾难性后果的错误。”孔子在礼崩乐坏、失去传统的年代,提出把道德的基础建立在孝悌之上。他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论语·学而》对于尊严的主体人类来说,实实在在的事情是人伦,是人和人之间的温情的关怀。“仁”为做人之本,从家庭开始的孝悌之情是其他一切社会秩序建立起来的基础。这在西方同样得到印证:“爱人如己”是基督教的圣者耶稣教导的对待他人的原则。“爱人如己”最高境界就是像神那样对人公义和恩典并存:公义就是把一个人应得的善待或恶待归给他,而恩典就是把那个人不配得的好处也加给他。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哲学系)
  参考文献:
  [1]Jack Mahoney,The Challenge of Human Rlghts;Development,and Significance,Malden;Blackwell Publishing Ltd.,2007,p.146
  [2][英]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伦理学[M].张成岗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张凯洲,男,1968年6月生,案发前任平湖市广播电视台副台长。俞平,男,1971年9月生,案发前任平湖市广播电视台网络市场拓展部主任。俞华,男,1968年9月生,案发前任中国电信股份有
工业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实力的象征,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经阶段.新型工业化既不同于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工业化发展道路,也不同于我国传统的工业化道路.上海在推进
随着物资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性逐年提升,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重视物资部门,物资计划管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本文从国网公司出发,对电网物资计划的申报规范进行简要阐述,就目前
[摘要]情感因素,是指人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产生的一系列心理现象的统称。对情感因素在教育小学生过程中的重视,应该成为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一项重要措施。教师要把他们看成是自己的孩子,作为班主任,我们要把这种母爱明白无误地传递给学生,打开学生的心扉,走进学生的心间。同时老师要走近他们,靠近她们,在心底真心实意的爱他们。  [关键词]情感;母爱;教育    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每
本文通过横五路等工程,简单分析出在这样的环境中成本偏差的主要原因,及几点相关心得.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虽然清明节住宿小旺季来临,但光谷高新大厦7楼蓝天宾馆的经理俞兰平却高兴不起来。“连续两天了都没有一单生意”,坐在前台,俞兰平百无聊赖地嗑了一堆瓜子。  同样的问题也困扰着武汉不少单体经济型酒店,对他们而言,如果不是地理位置特别好,能沾上清明小长假的光并不是件容易事。  记者调查发现,受连锁店挤压,单体经济型酒店经营状况糟糕的并不在少数,一些酒店甚至连续多日都没顾客光顾,只能靠周末和节日的客源勉强保
期刊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WiFi控制器、3G通讯模块和手机应用程序进行车辆数据交互的车联网解决方案,并对该方案的整体安全策略进行试验和分析。经过小批量装车试运行,证明该设计方案
主权国家不仅是一个民族政治上的保证,而且是这个民族文化的共同形式的保证。但这并不等于说,主权国家的概念与民族文化的共同形式恰恰踩在同一条线上;实际的情况是——前者
中国所面临的许多经济和社会问题的根源,在于我们至今仍没有摆脱先行工业化国家19世纪后期以前的增长模式的影响,主要依靠投资和其他资源投入来实现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