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紫砂会说话

来源 :金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gnl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们站在时光的这一厍,渴望进一步了解那段关于紫砂的“黄金时代”时,各大博物馆内的紫砂藏品犹如一位位饱经风霜的长者,静待着向我们讲述过去的故事。
  明清时期是紫砂壶生产制作的鼎盛时期,当时紫砂大家辈出,留下不少传世精品。
  而今天,当我们站在时光的这一岸,渴望进一步了解那段关于紫砂的“黄金时代”时,各大博物馆内的紫砂藏品犹如一位位饱经风霜的长者,静待着向我们讲述过去的故事。
  供春的六瓣圆囊壶
  追溯紫砂壶的渊源时,不可不提到一个人——供春。明正德年间,师承金沙寺僧的供春,对紫砂壶加以改造,把原来实用性为主的紫砂壶制作得更富有文化气息。鉴于他在紫砂壶推广上做出的巨大贡献,供春也被奉为紫砂壶制作的鼻祖。
  现藏于香港茶具文物馆的六瓣圆囊壶就是供春目前存世的两件作品之一。此壶高96毫米、宽118毫米,原是仿景德镇的明永乐窑竹节形把壶。壶身分六浅瓣,配以壶盖,壶嘴及壶把皆起筋纹,以应壶身的瓣纹。壶身分上下两节望造而在壶肩相接。壶以黝黑紫砂制作,更掺以金砂闪点。壶底刻有欧阳楷体“大明正德八年供春”款,即公元1513年制。当时,在制作紫砂壶方面,文人与陶工已展开了合作,文人为陶工题名款或画梅竹,而陶工便依之刻铭或刻花,所以,这件紫砂壶上的款字书法并非出于供春手笔,该铭文笔法富晋唐贴意,显然是文士仿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的笔法,而欧体书法是明代文人所喜爱的。
  “时大彬”款紫砂胎剔红山水人物图执壶
  继供春之后,生于明万历年间的一代宗匠时大彬进一步发展了紫砂的艺术。 “往时供春茶壶,近日时彬所制,大为时人宝惜。”根据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对时大彬的盛赞,其影响力可见一斑。时大彬的早期作品多模仿供春大壶,后根据文人饮茶习尚改制小壶,并落款制作年月,遂被推崇为壶艺正宗。
  时大彬的传世作品并不多见,而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时大彬”款紫砂胎剔红山水人物图执壶,又是其中惟一一个以紫砂作漆器胎骨(内胎是紫砂,外观是漆雕)的作品,实属珍贵。
  此壶为紫砂胎,方体,圆口,曲流,环柄,壶门足。通体髹红漆,雕山水人物纹样。壶盖面与肩部雕饰吉祥杂宝纹,盖钮雕作莲花形。壶体四面开光,外刻龟背锦纹,内刻单线回头天锦和方格“卐”字地锦。壶柄与流口雕饰飞鹤流云纹。壶底髹黑漆,漆下隐现描红漆“时大彬造”四字楷书款。
  陈鸣远四足方壶
  到了清康熙年间,被誉为“清代砂艺第一名手”的陈鸣远塑镂兼长,构思脱俗,富于创新,并能自制自署,铭刻书法,无疑是继明代时大彬后最著名的壶艺大师。他的作品名孚中外,当时有“海外竞求鸣远碟”之说。
  其作品的个人风格十分鲜明,具有两大特点:既继承了明代器物造型朴雅大方的民族形式,又着重发展了精巧的仿生写实手法。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几何形类的方器——四足方壶就是典型代表。此壶材质为紫褐色泥,砂质隐现,造型寓圆于方,敦实厚重。弯曲流,环形把手,下附四饼形底足,制作精细,质朴大方,结构合理,用功独到。此壶的饼形底足,在陈鸣远款紫砂壶上屡见,已形成一种特征,亦可作为赏鉴鸣远壶的依据。
  邵大亨的掇球壶
  活跃于清嘉庆、道光年间的制壶大家邵大亨,其制壶以气韵见长,所作多简洁庄重,气度不凡。他的作品早在清代,就已被收藏家们视为珍宝,有“一壶千金,几不可得”之说。近代紫砂泰斗顾景舟更是对其推崇备至,称“(邵大亨)的各式传器,堪称集砂艺大成,刷一代纤巧糜繁之风。”
  邵大亨的掇球壶,作为几何形类圆器中的杰作,深受古今鉴赏家的好评,现藏于宜兴陶瓷博物馆。此壶泥质细密,紫氣莹润可爱。造型简练、大方,球腹,矮颈,短流,把如肥耳,流把匀称自然,口盖直而紧缝,盖上设小球钮。壶形突出掇,素心素面,朴拙浑厚,造工精细。清代高熙在《茗壶说·赠邵大亨君》中盛赞该壶,称其壶艺巧妙绝伦, “皆前人所未逮”。
  此外,邵大亨还有“龙头八卦一捆竹”壶(藏于南京博物院)、掇只壶(藏于上海的四海壶具博物馆)等传世作品,皆为砂壶精品。
  拍卖场上的紫砂“巨头”
  松鼠葡萄十头套组茶具
  此套茶具为紫砂泰斗顾景舟1955年所制,包括一壶、一缸、四杯、四托,共计十头。在北京东正2015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上,这套茶具最终以9200万元的高价落槌。
  传香壶
  作品由清代紫砂名家陈鸣远制作,被汪文柏称为“茶具方圆新制作”。2016年,此壶以3450万人民币的价格在保利华谊拍卖会上成交。
  大韵壶
  作品由陶瓷美术大师何道洪制作,书画巨匠范曾绘制,工艺美术大师毛国强铭文而成。在上海匡时2018年秋拍上,此壶以517.5万元成交。
  玉成窑边鼓壶
  作品由清代紫砂名家王东石制作、清代篆刻家徐三庚铭刻,无论砂质、铭文、书法、印款、器形,均独领风骚,颇具文人雅趣。在中国嘉德2015年秋拍上,此壶以402.5万元成交。
  紫砂瑞兽尊
  作品由明代壶艺家陈仲美制作,瑞兽垂首,双眼炯炯,神态憨拙可爱。在北京东正2015年秋拍上,此壶以368万元成交。
  高寿梅桩茶具
  作品由工艺美术大师汪寅仙所制,包括一壶、四杯和四碟,全器比例协调,气韵浑朴,可谓集花货之大成。在北京匡时2016年秋拍上,此套茶具以253万元成交。
  提梁壶
  作品由清代制壶高手何心舟制作,将诗词与造壶工艺融为一体,互为表里,相得益彰,文风浓郁。在中国嘉德2015年秋拍上,此壶以241.5万元成交。
  铜砣四方壶
  作品由陶艺工艺美术大师李昌鸿制作、画家亚明铭文。在北京保利2011年春拍上,此壶艺92万元成交。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基于2009—2018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测算我国各地区包容性金融发展水平,并在纳入产业结构升级这一传导机制的基础上,采用空间面板及门槛面板模型分析包容性金融发展对贫困减缓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包容性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对减缓贫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包容性金融发展、产业结构高度化在促进本地区贫困减缓的基础上,还通过空间溢出效应促进邻近地区减贫;进一步研究发
期刊
摘 要:本文利用GARCH类模型度量了2017—2020年中美贸易摩擦期间我国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及外汇市场的流动性风险水平及风险传染程度,之后利用改进的事件分析法,量化分析了中美贸易摩擦对金融市场间流动性风险传染的溢出效应、水平效应和趋势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美贸易摩擦事件对流动性风险传染的溢出效应显著,风险共担和投资者资产配置调整是该溢出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从统计显著性、效应大小和影响持久度来看
期刊
摘 要:为了研究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本文以2009—2018年互联网金融对中国30家典型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影响的数据为基础,运用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方法对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1)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呈现倒U形分布,即互联网金融发展初期通过抢占市场份额,加剧了行业竞争,抢占了商业银行利润,进而加大了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成本;
期刊
摘 要:数据就是价值,数字就是生产力。近年来,银行保险业数字化转型取得积极成效,疫情冲击更进一步加深了推进数字化转型的普遍共识。笔者在广泛开展实地调研、问卷座谈的基础上,全面总结了山东省银行保险业数字化转型在优化完善机制、支持实体经济、改进服务方式、防范重大风险、参与社会治理等八方面的良好成效,深入剖析了机制、数据、人才、安全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结合研究结论,提出了聚焦“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突
期刊
摘 要:本文基于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1997—2017年面板数据,从系统协调发展视角分析了各省级经济体的储蓄、人口结构与经济增长三大系统时空演变规律,以及两两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特征。结果表明:第一,从三系统综合指数趋势图来看,2005年之前三者均呈现较快的增长速度,但2005年以后人口结构综合指数趋于平稳,储蓄近些年也开始出现持续下降态势,而经济增长虽然继续上升,但增长速度却明显下降;第二,
期刊
摘 要:通常认为,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在于抵押担保能力不足、银行贷前及贷后管理成本高。但究其深层次根源,则是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银行难以对中小微企业的违约率进行可靠测算,从而难以估量这部分授信的资本占用,加大了银行自身资本充足率管理的难度。本文利用银行较易获取的企业交易信息(发票信息)、信用评级、信贷记录等有限信息,通过构建Logistic回归的违约率测算模型,测算出不同信用水平下中小微企业
期刊
摘 要:我国农村长期以来基于熟人社会的非正式借贷现已难以适应规模经营与农业转型发展,如何提高农户正规信贷可得性是当前农村金融工作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从农户家庭不同生产经营特征出发,探讨农村金融机构行为偏好,可为该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7年度数据,在对农村金融机构信贷供给行为进行逻辑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实证研究发现:农村金融机构偏好于风险分散、产业融合
期刊
摘 要:我国房地产和金融市场发展使房价进入到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中,房价与货币政策中介变量、宏观目标变量间的关系呈动态变动。本文通过TVP-SV-VAR模型研究发现:与M2和信贷相比,社会融资规模与房价的关系更稳定,且对彼此波动的反应更强;近些年房价波动对产出、物价波动的边际效应减弱,对金融稳定的影响仍较大,房价对外部因素波动的敏感性有所降低。建议国家应坚持稳定房价的总基调,把好货币供给闸门,合理管控
期刊
今年博鳌亚洲论坛的主题为“共同命运,共同行动,共同发展”,过去几年间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其中。  3月26日至29日,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如期召开。今年论坛的主题为“共同命运,共同行动,共同发展”,过去几年间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其中。  与世界分享中国成就  从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到“嫦娥四号”在月球着落;从1952年新中国首次参加奥运会,到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隆重开幕
期刊
紫砂是传统文化与情怀存留于世的一个重要章节,契合饮茶、书画等历史流变的线索。中国历代的文人墨客在品茶之余,和制壶匠人一道,在紫砂壶上谱写诗情画意,让每一把壶都独具匠心,让艺术性和实用性完美地结合。  传奇紫砂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喜欢喝茶,也非常讲究冲茶、泡茶的器具。而由紫砂制成的茶具,千百年来一直都备受推崇。不仅因为紫砂壶能够完美地传递出茶所具有的色香味的品质,而且造型古朴别致,令人赏心悦目。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