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氢型炼油厂渣油加氢装置长周期运行总结

来源 :炼油技术与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xusty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渣油加氢装置第三周期运行初期第一反应器(一反)底部径向温差大的问题,第四周期对催化剂级配方案和操作模式进行了调整.第四周期在保持一反催化剂脱金属活性的同时,降低其脱硫及残炭转化活性,提高后部反应器催化剂的脱硫及残炭转化活性,在催化剂整体活性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各个反应器的温升分布更加合理.第四周期运行初期快速提高反应温度,使反应温度和掺渣比相匹配,改善了一反内物流分配效果.通过上述调整,有效解决了运行初期一反径向温差大的问题,为实现装置的长周期稳定运转提供了条件.第四周期已累计运转666 d,以高硫、高残炭、高金属劣质渣油为原料,生产的加氢常压渣油能够满足催化裂化装置进料的要求.
其他文献
石油需求下降,油品消费峰值提前来临,但化工品需求旺盛的大格局下,产能已经严重过剩的炼油产业向化工转型已是必然趋势.原油制化学品(COTC)技术包括原油蒸汽裂解、催化裂解、DPC碱催化等.介绍了COTC已经工业化和研发中的各类技术的现状、发展趋势,并对COTC技术发展做了展望.本文为COTC的第一部分,介绍遵循热裂化反应自由基机理的原油蒸汽裂解技术的现状、进展以及蒸汽裂解技术与加氢、催化裂解等技术集成、耦合情况,重点分析、探讨了原油蒸汽裂解技术本身的核心问题解决方案,即如何处理原油中难气化的高沸点大分子化合
为了研究煤矿高浓度胶结充填体的能量演化特征,借助RTR-2000高压岩石三轴动态测试系统开展了高浓度胶结充填体不同围压下的常规三轴压缩试验,分析了试件变形破坏过程中的应变能演化规律及围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围压不为0的试件,峰值强度对应的耗散应变能占吸收应变能的比例超过70%,试件在达到峰值强度前已经发生剧烈的塑性变形和破坏;(2)试件变形破坏过程中,吸收应变能快速增加,弹性应变能先积累后释放,峰值强度时达到储能极限,耗散应变能自屈服变形阶段开始快速增长;(3)相同轴向应变条件下,围压越大,试件
为分析掺铜渣尾砂充填料浆流变特性和屈服应力影响因素,首先通过物化试验检测铜渣尾砂和废石的化学成分与级配,再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开展不同铜渣尾砂掺量、质量浓度和胶凝材料添加量的充填料浆流变试验,获得各组料浆流变曲线,最后结合级配、流变、方差分析、多元非线性和曲线估计理论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铜渣尾砂和废石满足充填骨料工业应用标准;掺铜渣尾砂高浓度充填料浆流变模型为H-B模型;料浆质量浓度是屈服应力的显著影响因素;根据曲线估计建立的多元非线性模型精度较高,相对误差均小于6.1%,可预测料浆屈服应力,
利用高强度石膏浇筑3组不同粗糙度节理面试样,进行常法向应力约束条件下的直剪试验,研究了粗糙度和充填物对节理剪切力学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节理剪切应力-剪切位移曲线受粗糙度、充填物的影响,可分为有峰型与无峰型两类;节理峰值剪应力随粗糙度增加而增大,而充填物的存在弱化了粗糙度对剪切强度的影响;非充填节理与粗糙度较大的充填节理在法向变形方面均呈先剪缩后剪胀类型,对于粗糙度较小的充填节理,其剪胀行为主要受充填物控制,表现为纯剪缩类型;节理破坏类型不是单一的,整个剪切过程是滑移、啃断、断裂和拉伸破坏等行为的组合,通
针对井下悬臂式掘进机自主行进纠偏的实际需求,基于机身调度相对于规划路径的位姿偏差模型,设计并简化了机身调度位姿跟踪控制律,通过构建Lyapunov函数证明该控制律作用下位姿偏差的收敛性.以履带打滑率表征机身行进调度的主要执行误差,以位姿检测误差表征系统的主要观测误差,通过试验及验算获得误差的统计规律,并利用SVD-Unscented卡尔曼滤波估计修正控制指令,从而降低行进调度过程中误差带来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轨迹跟踪控制策略能高效实现机身在有限的调整周期内向目标轨迹调度,履带驱动轮参考转速数值连续
介绍了喷气燃料加氢装置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综述了喷气燃料加氢催化剂和加氢工艺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未来喷气燃料加氢技术的发展方向.喷气燃料加氢催化剂主要有3种类型,分别是Mo-Co型、Mo-Ni型和W-Mo-Ni型.Mo-Co型催化剂具有直接脱硫活性高的特点,适用于氮含量低的喷气燃料原料加氢过程;Mo-Ni型和W-Mo-Ni型催化剂具有加氢活性高的特点,适用于氮含量高的喷气燃料加氢过程.喷气燃料加氢的工艺过程主要有滴流床加氢、液相加氢和纤维膜技术,滴流床加氢工艺的能耗大、氢油比大,液相加氢技术具有能耗
在实沸点装置上对掺炼一定比例减压渣油(减渣)的催化裂化油浆(催化油浆)进行馏分切割,考察减渣对催化油浆拔出馏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油A和混合油B拔出的窄馏分实际收率明显高于加权值,说明减渣组分可能进入到拔出馏分油中;减压蒸馏处理后,470℃以下各个窄馏分的灰分均低于0.01%,催化油浆掺炼减渣使得500℃以上残油馏分的灰分从1.833%降到0.392%;催化油浆中的硫在350℃以上各个窄馏分中基本均匀分布(其质量分数为0.98%~1.02%),混合油A中500℃以下的拔出窄馏分中硫质量分数为0.72
为研究灌浆料流动度缺陷对半灌浆套筒钢筋连接件受拉性能的影响,通过设计12个试件并进行单向拉伸试验,分析灌浆料流动度不足对半灌浆套筒钢筋连接件的承载能力、破坏形式、应变分布等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件破坏形态均为钢筋紧缩拉断破坏,其中各组试件的荷载-位移关系曲线与单根钢筋材性试验变形特征相似,均呈现弹性、屈服、强化及破坏4个阶段;套筒表面轴向应变在钢筋屈服前均呈线性增长,钢筋屈服后因灌浆端钢筋的塑性变形,套筒表面轴向应变均出现回弹;套筒表面环向应变变化不明显,在拉伸过程中因灌浆料的膨胀与套筒的环形收缩可
原油储罐机械清罐油(清罐油)具有黏度高、含水量高、乳化稳定、机械杂质含量高等特点,直接进常减压装置回炼时,极易引起电脱盐工况波动和堵塞塔盘,一直是炼油企业加工的难题.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对加工清罐油进行了有效探索,研究了一种新型的清罐油预处理方案.工业实践表明:采用此工艺对清罐油进行预处理后,水和沉淀物体积分数降低至0.5%,降幅达到90%,显著改善清罐油的品质;预处理后的净化油回炼对常减压装置的影响大大降低,回炼量保证在10 m3/h以上,电脱盐切水和产品质量均满足指标要求.
针对丙烯腈装置原料、中控产品以及成品的质检分析特点,研究分析化验实验室内质检分析存在的危险因素.借鉴石油化工项目重大危险源辨识的程序进行丙烯腈分析化验实验室风险源辨识,首先辨识丙烯腈的危险特性,再对分析化验操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危险进行辨识.对实验室的设计从平面布置、实验室家具、暖通通风、智能调节控制、给排水及消防、报警系统、电气系统、试剂和样品的储存、尾气处理等方面进行本质安全的设计,降低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