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中教育财政支持问题分析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almum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整整实施了六年,经过这六年的建设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农村教育有了巨大改观。但是,与新时期发展目标相比,农村教育方面仍然还存在不少差距,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以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为例,针对当地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教育财政支持方面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总结,并对这些问题做出分析研究,同时提出自己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教育投入;会泽县;农村教育;财政支持
  中图分类号:G4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3-0129-10
  收稿日期:2013-05-18
  作者简介:陈奕梅(1969-),女,云南大理人,中级,从事经济学、文学等研究;孙荣贵(1988-),男,云南会泽人,初级,研究实习员,从事公共经济学、财政学等研究。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公布标志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式启动。如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經整整实施了六年,并取得了辉煌成就,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农村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农村教育的财政支持问题。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顺利实施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序推进,中国农村教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农村教育整体薄弱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教育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亟待加强,农村教育的财政支持问题也有待进一步分析。
  一、教育对于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教育作为具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传播功能的复杂社会活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举足轻重。教育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先决条件,而且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出路。发展农村教育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一总体目标的重要途径。
  (一)教育作为典型的社会公共事业,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社会建设方面还比较薄弱。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中国现阶段的紧迫任务。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发展教育是推进社会建设的必由之路。作为教育主要组成部分的农村教育,是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一环;也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地区差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当前中国低水平、维持性的农村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远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显然,发展农村教育已经成为中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乃至整个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此外,教育具有很强的公共产品属性和外部性,为广大农村地区提供高质量的公共产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
  (二)教育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形式,对农村经济发展意义非凡
  人力资本是一种比土地、资金等物力资本更为重要的一种资本。它不仅是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而且是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远大于物力资本的投资收益。知识经济时代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意味着经济发展必须依赖于高素质人才的增长。我们知道,人才是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形成的,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核心途径,也就成了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形式。然而从中国现阶段的国情来看,农村高素质人才较少,人力资本存量不足始终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目标,就必须依靠科技兴农,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而农民增收必须建立在提高农民素质和劳动技能的基础上才能顺利实现。受过良好教育或者掌握某项技能的人必然有能力去创造更多财富,从而获取更高收入。发展教育还能解决能力贫困的问题,发挥贫困人口的自我脱贫能力,有效改善贫困人口的生存状态。
  (三)教育作为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途径,推动着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本身就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发展农村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最基本、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素质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农民经济收入的增长,必然导致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他们会破除生活陋习,改善居住环境,重视“村容整洁”。农村教育的发展,可以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村文化繁荣,提升农村整体形象,实现“乡风文明”目标。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上升、综合素质提高之后,需求层次将会提升,比如政治参与、实现自我价值,这样也就有利于“管理民主”目标的实现。总之,通过发展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必然促进农村社会全面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二、会泽县教育发展情况综述
  (一)会泽县教育发展简要回顾
  会泽县是滇东北一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也是云南省人口第三大县(市)。改革开放前,会泽教育十分落后。1978年以后,会泽教育取得了很大进展。1990年,全县全面完成“普及初等教育和无青少年文盲县”验收任务。此后六年里,会泽教育进入“普六”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全面实施阶段。通过各种渠道筹集建设资金1.06亿元,扩建学校532校。全县小学入学率达96.2%,巩固率达96.3%,毕业率达96.1%,普及率达97%。1996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两基”推进工作全面实施,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并经原国家教委批准认定。1997年后的十余年间,全县通过“两免一补”、“希望工程”、等扶困助学工程的实施,数万名贫困学生得以重返校园。
  2005—2011年的六年,全县累计投入危改资金近2.3亿元,对376所中小学进行改造,排除危房近17万平方米。2010年5月,由各级配套的中小学危房整体改造暨标准化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全面启动,所覆盖的19个乡镇129所学校272个建设项目,按照8度抗震设防的标准同时开工。2006年至今的五年间,全县共投入资金500万元,构建覆盖全县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   “普九”的实施,义务教育由低水平向高标准迈进。在国家、省市高度重视教育和农村税费改革的大背景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有效深化,如今,全县全面实行了免费义务教育。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由2009年的98.7%提高到目前的99.8%,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由2009年的97.2%提高到目前的98.6%。幼儿教育也实现了由城镇向农村的普及,幼儿学习环境较大改善。
  高中教育是会泽教育发展的最大“瓶颈”。由于校舍、师资的严重不足,至2011年,会泽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已滑至全市倒数第一,仅为48%,一半以上的初中毕业生将被拒之高中门外。面对困境,会泽县多方融资近亿元,新建招生规模为90个教学班的实验高级中学;筹资2 000余万元,对会泽一中进行改建和扩建,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充分利用民间资本,新建办学规模为6 000名学生的茚旺高级中学,从根本上缓解了全县的高中办学压力。2011年,全县高中阶段在校生达到16 232人,是1978年的5倍,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由2006年的48%提升到65.2%,五年上升了17.2个百分点。
  近年来会泽县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教育结构由单一的普通教育向普教、职教、成教协调迈进。职业高级中学改组为职业技术学校,开设了计算机应用技术、畜牧兽医、醫学、酒店服务等18个专业,并实现了100%就业率。
  (二)会泽县教育发展现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以来,会泽教育发展迅速。会泽县按照高中向县城、初中向乡镇、小学向村委会集中的原则,科学调整校点布局,不断规范学前教育,巩固提升义务教育,提高普通高中办学质量,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积极支持民办教育,全县教育事业健康和谐发展。
  1.会泽县现有学校和在校师生基本情况
  据会泽县教育局最新统计资料,截至2011年9月,会泽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87所,其中普通中学35所,小学387所,幼儿园62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职业技术学校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全县普通中学中有3所普通高级中学、1所完全中学、30所普通初级中学和1所体育中学。全县小学中有完小361所、单小10所和一师一校点16所。幼儿园中8所公办,53所民办,另外1所由企业开办。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共有教学班4 083个。其中高中225个班,初中615个班,小学2 590个班,职业技术学校41个班,特殊教育学校两个班,幼儿园及学前班610个班。
  2011年9月,会泽县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共有171 607人,其中高中13 379人,初中41 213人,小学95 174人,幼儿园及学前班19 938人,职业技术学校1872人,特殊教育学校31人。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有在职在编教职工8 596人。其中普通高中1 021人,初中2 366人,小学4 973人,公办幼儿园110人,职业技术学校107人,特殊教育学校2人,教师进修学校17人。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在职在编教职工中有8 067人是专任教师。
  2.会泽县教学条件和教学质量基本情况
  近年来,会泽县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目前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有校舍建筑面积1 115 697平方米。其中普通高中170 286平方米,初中339 770平方米,小学528 343平方米,幼儿园51 400平方米,职业技术学校18 175平方米,特殊教育学校3 983平方米,教师进修学校3 740平方米。但是,全县中小学、幼儿园还有危房677 175平方米,危房率达65.28%。全县小学有图书1 064 045册,生均藏书11.18册;初中有图书684 276册,生均藏书16.6册;普通高中有图书214 692册,生均藏书16.05册。
  2011年,会泽县高考取得重大突破,上线4 604人,上线率达88%,比2010升22个百分点,332人上一本线。中考在数学、历史等学科试题难度偏大的情况下,各分数段的学生人数比2008年都有所增加,低分段学生人数明显减少。2009县共有7 232名考生报名参加中考,实考最高分799.5分,总平均分560.59分,750分以上332人,700分以上1 105人,600分以上3 349人。2011县共有4 601名普通高中学生参加高考,上线4 470人,上线率为97.2%,比上年提高了9.2个百分点。本科上线2 274人,比上年的2 141人增加了133人,本科上线率为50.9%,比上年的46.5%提高了4.4个百分点。一本上线503人,比去年的332人加了171人,重点大学上线率为11.2%。600分以上考生17人,文科最高分586分,理科最高分654分,一大批学生被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家重点名牌大学录取。
  2011县小学毛入学率101.17%,入学率99.85%,巩固率99.88%,辍学率0.12%;初中毛入学率100.93%,入学率98.35%,巩固率98.61%,辍学率1.39%,升学率高达90%。普通高中辍学率0.85%,幼儿园入园率55.57%,残疾儿童入学率96.15%。
  当然,会泽教育在诸多方面还存在不足。比如,师资力量总体匮乏,办学条件仍然很差,全县绝大多数小学没有开设英语课,初中阶段也基本没有开设计算机课,素质教育没有真正得到落实。又如,绝大部分中小学还没有多媒体教室,难以享用高质量教学资源。
  3.会泽县教育财政支持情况
  农村税费改革彻底改变了农村教育经费投入机制,近年来各级财政不断加大农村教育投入,积极支持农村教育发展。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尤其突出。2008年,中国实施了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确立了“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
  会泽县义务教育也得到了各级财政的大力支持。全部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相应资金由中央承担80%,云南省承担14%,曲靖市承担6%。为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国家课程教科书资金由中央承担,地方课程教材资金由省财政承担。不断加大对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补助力度,所需资金由省、州(市)和县(市、区)共同分担。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所需资金由中央、省和州(市)按照免学杂费资金的分担比例共同承担。实施曲靖市中小学危房整体改造暨标准化建设,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纳入省级规划维修改造的项目所需资金由中央和省承担,未纳入省级维修改造规划的项目,所需资金由会泽县财政承担。云南省财政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确保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按时足额发放。   2008年新农村建设启动以来,会泽县地方财政安排大量资金支持教育事业,财政性教育支出不断增长。2008年全县预算内教育财政支出完成23 493万元,占会泽县地方一般预算支出总额91 491万元的25.68%。2009年全县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12 554万元,其中教育支出为29 663万元,占26.35%,比当年教育预算支出高出8 668万元。2010年全县地方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48 618万元,33 338万元的教育支出占到了22.43%,比当年教育预算支出23 312万元高出10 026万元。会泽县2010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中,总支出为145 353万元,其中教育支出预算为25 117万元,仅占17.28%,但实际完成额有所增加,完成总额接近4亿元。2011年,全县预算内教育财政支出完成额大幅增加,高达53 985万元,占地方一般预算支出完成额210 034万元的25.7%。又由于会泽县人多地广,教育支出总额在曲靖市各县(市)中始终居于中上水平。
  会泽县财政性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小学、初中、高中等阶段的普通教育。2011年教育支出预算中,普通教育支出高达23 108万元,占教育支出总数的92%。其他支出项目按总额高低排列依次是教育附加及基金支出、职业教育、教师进修及干部继续教育、教育管理事务、其他教育支出。另外,2011年上级财政对会泽县农村义务教育补助收入为2 500万元,教育费附加专项收入达3 100万元。
  三、会泽县教育财政支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各级财政在支持会泽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投入了巨额资金,也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会泽县教育财政支持中,在总量、主体、结构、效益等方面都还存在许多问题等待我们解决。
  (一)教育财政投入总量不足
  1.会泽县教育财政投入水平远远低于其他地区
  农村教育是公共事业,农村教育产品是公共产品,私人难以提供大量的教育经费。农村教育所需的绝大部分经费必须由各级财政来承担。当然,能够加大财政投入又能引入民间资本更好。虽然近年来会泽县不但增加教育支出,但是目前会泽县财政性教育支出总额仍然还很低,2011年教育财政支出仅有33 338万元,只是临县宣威市教育支出的56.37%,人均教育支出也只达到宣威市的83%左右。会泽县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也偏低,2010年仅为22.43%,远远低于相邻的宣威市和沾益县。虽然会泽县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高于云南省和全国的水平,但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级别政府事权不同。
  从另一个层面看,会泽县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贫困县,不仅经济落后,而且教育财政投入水平也远远低于东部地区和西部绝大部分城市。譬如,上海市杨浦区常住人口只比会泽县多出20%左右,但2010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教育支出完成额高达131 405万元,比会泽县2011年实际完成的教育支出53 985万元高出77 420万元,是会泽县教育支出的2.43倍。又如,会泽县2008年财政性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总额的比例仅为22.43%,明显低于本省玉溪市红塔区的24.6%。
  2.会泽县教育财政投入不能满足教育发展需求
  会泽县作为云南省人口大县,总人口近100万,对教育的需求非常大。另一方面,会泽县地处乌蒙山,山高路陡,人口居住分散,乡镇多,行政村多,自然村更多。即使目前按照“高中向县城、初中向乡镇、小学向村委会集中”的原则调整了校点布局,学校数量仍然居高不下,全县21个乡镇共有各类学校近500所。由此可见,会泽县维持和发展教育事业所需要的教育经费数量十分庞大。与此同时,会泽县在校学生数量超过17万人,接近总人口的1/5,这样看来生均教育经费也十分有限。农村税费改革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会泽县农村教育经费总额。显然,目前会泽县教育经费投入是不能满足需要的。
  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会泽县目前的教育发展和经费投入依然是维持性的,许多农村中小学校办学条件仍然很差,师资力量十分薄弱,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进一步发展农村教育任务艰巨,资金需求量巨大。总而言之,会泽县的教育财政投入总量是明显不足的。
  (二)教育投入主体不够明确
  1.中央政府教育投入主体地位有待进一步明确
  中国的农村教育在消费上具有明显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并且有着巨大的正外部效应。教育的这些性质意味着市场定价机制遇到困难,导致市场失灵。所以,政府应该承担农村教育产品主要供给者的责任。农村教育主要是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外溢性很强的公共产品。在西方发达国家,基础教育的投入主体多是中央政府。而中国中央政府的教育投入主体地位在法律上没有得到明确,中央政府的教育财政支出数量也很有限。2010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为10 437.54亿元,仅占GDP的3.07%,明显低于全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规定的4%。并且国家教育支出更多地用于高等教育和城市教育,中央政府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更是少之又少。然而,地方政府特别是县级政府事权大、财权小,对农村教育有心而力不足。会泽县是西部地区贫困县,2011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只完成55 116万元,仅占总支出的30.18%。县级政府财力维持目前的教育支出已经十分困难,更难以支撑农村基础教育的建设与发展。因此必须进一步发挥中央政府在农村教育投入中的主體作用。
  2.各级政府教育经费分担比例有待进一步明确
  2008年开始实施的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主体,确定了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经费、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等项目的各级政府分担比例。但是对于农村学校基本建设资金、农村教师工资等经费的来源仍然没有进一步明确。以往会泽县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就由于资金来源不明确难以推进,要中央和省、市有专门的校舍建设项目才能搞建设。以会泽县鲁纳乡中心完小(新云小学)为例,由于没有项目,1996—2011年的十五年间没有建设过一栋楼。另一方面,农村教育不仅仅是指农村义务教育,它还包括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等,但这些阶段的教育投入主体仍然模糊不清。会泽学前教育发展滞后,经费需求量大,这些经费从哪里来,各级政府应该分布投入多少,这都需要明确。职业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经费也主要由财政承担,只有明确各级财政的分担比例才能确保农村教育全面协调发展。   (三)教育财政投入结构不优
  会泽教育财政投入与全国一样,在很多方面存在着财政资源分布失衡、教育支出结构不优的问题。会泽教育支出结构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公共财政对不同阶段的教育投入不尽合理
  近几年,会泽县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新建了会泽县实验高级中学和会泽县茚旺高级中学,大刀阔斧整合高中教育资源,在高中教育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是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投入也主要集中在中小学危房整体改造暨标准化建设等项目上。正因为这样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近年来会泽县高中阶段教育突飞猛进,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状况没有得到明显改善。不仅如此,会泽县对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都还不够。全县62所幼儿园中只有8所是公办的,公办幼儿园专职教师才70人,幼儿园入园率也还很低,学前教育急需得到财政支持。会泽县2011年地方财政教育支出预算中,用于职业教育的支出仅为426万元,不到教育总支出的1.7%。2008年一般预算中也只安排了323万元作为职业教育经费。
  2.公共财政对不同地区和不同学校的教育投入不尽合理
  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形成了教育资源“城市优先”的价值取向,会泽县教育资源配置支出上也是倾向城镇的。偏远地区中小学经费投入、师资队伍、校舍及教学设备和生源等方面都处于弱势地位。会泽教育财政投入对县城、者海镇等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明显高于偏远山区。近几年会泽县城新建了实验高级中学、茚旺高级中学、职业技术学校、驰宏小学等学校和教职工住宅小区,启动了会泽一中扩建工程,这些重点建设项目使用了全县教育经费的很大一部分。然而,农村中小学却没有启动几个建设项目。原来位于乡镇的中学本来就缺乏财政支持,难以发展,后来这些学校高中部大多被撤销,财政投入也就更少。位于待补镇的会泽四中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除此之外,对乡镇政府驻地小学的教育投入也远远大于其他村委会的小学,校园安全工程等项目一般都是优先安排给乡镇政府驻地的学校。鲁纳乡共有11所完小,然而近三年实施的12个工程建设项目中有3个被安排在乡政府驻地的中心完小(新云小学)。令人欣慰的是,偏远贫困山区中小学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捐建了许多希望小学和希望教学楼。
  (四)教育财政投入成效不佳
  会泽县公共财政支持教育在成效方面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教育财政投入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
  1.教育财政投入中经费用途不够合理且使用效率低下
  一方面,在经费用途上,对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投入较少。当前提高农村教学质量应该成为教育财政支持的主要目标。但是,会泽教育财政支出绝大部分用于教师工资、“两免一补”、日常办公经费、校舍维护和基本建设等方面。其中校舍维护和建设资金基本来源于专项资金,2010年全县校舍安全工程所用经费高达9 958万元。2010—2011年累计投资2.33亿元对全县220所学校432个项目187 018平方米的中小学危房进行一、二期建设。2010年地方财政向全县中小学教师发放的绩效工资就高达12 987万元,占到了全县教育支出的30%左右,特岗教师工资也达到2 879万元。
  另一方面,经费使用效率低下致使教育财政投入成效不佳。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一些地方政府对教育经费投入的不够重视。再加之管理体制的制约和管理技术的落后,很多地方挪用、截占、挤占教育经费的问题以及铺张浪费问题都十分严重,这使有限的教育经费更加短缺。
  2.教育财政投入中不够重视农村教学质量和城乡教育一体化
  目前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的教育也是城乡分离的,会泽县偏远农村教育资源少、教学质量低,与城镇教育之间的差异很大。县城及经济发达乡镇中小学基本开设了计算机课,而很多乡村中小学生连电脑都还没见过。城区中小学生可以通过远程教育享受全国名校教学资源,而农村学生还没有上过一节多媒体教学课。究其缘由,主要是在教育财政投入中不够重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城乡教育的一体化发展。即使是2011年才新建的鲁纳乡新云小学教学楼,也没有一间教室安装多媒体教学仪器。该校1996年至今的十五年采购的图书不到1 000册,并且在2011年以前没有向学生开放的图书室。新农村建设强调的就是统筹城乡发展,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教育财政支持理应在城乡教育一体化方面下功夫。
  3.教育财政投入中没有充分发挥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育不仅能够通过日常教学提高人口素质,开发人力资源,还能与职业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劳动者技能,直接服务经济发展。但是会泽县教育财政支持中并不重视教育与培训的结合,没有处理好教育和培训的关系,没有充分利用好教育资源开展劳动力培训。笔者认为,教育财政支持应该兼顾农村劳动力培训,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培养一大批高素质农民,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服务新农村建设,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四、几点建议
  (一)明確教育投入主体,健全财政投入机制,提高经费使用效率
  针对教育投入主体不明确的问题,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应该进一步做好教育财政立法工作,从法律上明确并强化各级政府的农村教育财政投入主体地位。各级政府及其财政部门、教育部门也要建立公共财政制度,提升农村教育投入主体重心,健全农村教育财政支持规章制度和财政投入机制,明确农村教育财政支出比例、资金来源以及各级政府承担的比例。根据教育财政资金分配原则和教育投资理论,进一步提高中央、省级政府在农村教育经费的筹资和分配中的份额比例。在明确划分各级政府农村教育责任的基础上,特别要规范中央财政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制度和农村教育财政拨款制度。在教育经费使用过程中,要加大监管力度,严格执行审批制度,坚决避免挪用、挤占教育经费的现象,努力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率。
  (二)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增加教育财政投入,优化教育支出结构   教育不僅是具有正外部性的公共产品,而且被称为“德优产品”。政府提供教育服务还带有收入再分配的性质,有助于社会公平目标的实现。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普遍滞后,急需得到各级财政的支持。各级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应该提高农村教育经费投入总量,同时提高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和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可以考虑建立农村教育经费基准制度,健全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农村教育经费的教育投入机制。会泽县地方财政也要广泛拓展资金来源,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要进一步调整农村教育支出结构,优化教育财政资源分配。合理安排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之间的经费比例。加大对鲁纳乡、火红乡等偏远地区中小学的财政投入,促进乡镇间、村委会间、学校间教育资源的均衡分布。
  (三)对教育的财政支持要注重提高教学质量,统筹城乡教育发展
  中国农村教育财政支持“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普遍存在,会泽教育财政投入也不例外。在今后的财政支持农村教育工作中,要高度重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教师培训和人才引进方面加大投入,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方面加大投入,不断更新农村教学模式;在计算机课、英语课等课程设置方面加大投入,切实推进农村素质教育;在图书资料、教学设备等方面加大投入,切实丰富农村教学资源。建议实施“一所小学一间多媒体教室”和“一所中学一间计算机教室”建设项目。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教育财政支持,要统筹兼顾,协调城乡教育发展,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建立城乡教师互动机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远程教育,让农村学生充分享受城市优质教育资源。
  (四)大力支持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促进农村教育全面协调发展
  当前中国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得到大量财政投入,取得巨大发展,但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财政支持始终不足。如上文所述,会泽县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十分需要各级财政的大力扶持。笔者建议增加农村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在人口5万人以上的乡镇每个乡镇设立一所幼儿园,全县每所农村小学至少设立一个学前班,努力提高农村幼儿入园率。会泽是劳动力大县,要加大农村职业教育财政支持力度。要加快推进职业技术学校搬迁扩建项目,积极鼓励农村青年接受职业教育,并充分利用职业技术学校教学资源开办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班。要努力促进农村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全面协调发展。
  综上所述,农村教育对于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由于教育财政支持力度不够、效果不好,农村教育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各级政府要明确农村教育财政投入主体,增加农村教育财政投入总量,优化农村教育财政投入结构,提高农村教育财政投入效益,开创城乡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新局面,努力推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 孙玲.教育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以西部民族地区为例[J].人民论坛,2010,(17):212-213.
  [2] 宴传英.农村教育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经济研究导刊,2009,(12):56-58.
  [3] 李炳昌,赵文金.丹青妙笔绘春秋——会泽教育六十年发展回眸[EB/OL].http://www.huizexc.com/news6.php?nid=313,2009-10-01.
  [4] 会泽县教育局.会泽县2010—2011学年初教育事业统计基本情况分析[EB/OL].http://www.hzedu.yn.cn/class_type.asp?a125id=12,
  2011-03-12.
  [5]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Z].云
  南省人民政府公报,2006,(6).
  [6] 杨志勇,张馨.公共经济学: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7] 文红星.中国农村教育财政改革的历史意义[J].财会研究,2010,(12):12-14
  [8] 林国锋.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教育发展关系[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6):199-200.
  [9] 蒋笃君.论新农村建设视域下农村教育的困境与创新[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10,(1):47-50.
  [10] 安应民.基于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公共财政投入问题及其改革[J].科学决策,2010,(4):41-47.
  [11] 刘慧林.农村教育产品性质与教育财政体制[J].教育与职业,2010,(36):5-7.
  [12] 李晓嘉,刘鹏.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8,(3):77-81.
  [13] 王凡恩,刘小春.公共财政支持农村基础教育的理论依据与政策选择[J].农业经济,2009,(9):80-82.
  [14] 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关于2008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
  htmlfiles/moe/s3040/201001/xxgk_78259.html,2009-11-10.
  [15] 刘俊.关于会泽县2008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9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EB/OL].http://www.ynf.gov.cn/canton_
  model1/newsview.aspx?id=805858,2009-03-31.
  [16] 周庆行,陆旭冉,宋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体制问题浅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6).   Analysis on Financial Support for Education in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Taking Huize County in Yun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CHEN Yi-mei,SUN Rong-gui
  (Yunnan Arts University State-owned Assets Management Office,Kunming 650500,China)
  Abstract:It has been five years since the socialist new rural construction was carried out.Over the past five years of the construction,the country has brought about huge changes.Especially there is tremendous change in rural education.However,it still has some gaps between the rural educations with the development goals of new period.We have to think deeply and study further some questions about rural education.Taking Huize County in Yun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this thesis elaborates some major problems of financial support for education in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Then the author makes a study of these problems with the relevant professional knowledge,and puts forward some views and suggestions about the financial support for rural education.
  Key words:educational input;Huize County;rural education;financial support[責任编辑 陈凤雪]
其他文献
摘 要:通过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潜力的分析,探讨了影响我国居民消费潜力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居民收入水平、收入差距、社会保障体系以及消费环境是影响居民消费潜力的重要因素。最后,提出促进我国居民消费潜力释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城乡居民;消费潜力;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06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2-0008-02  引言  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发
期刊
摘 要:旅游安全标识系统作为旅游地传播信息和景区有效的管理方式,具有相关经济价值及管理价值,随近年来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深入,这种价值仍未被认知和挖掘。基于游客感知,通过对都江堰、青城山景区的游客进行随机抽样调查,选取4项主要语言风格和6项安全标识现状指标,利用SPSS19.0软件做统计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得出景区安全标识系统在外观形象和使用功能等的不足,基于游客满意,从布局、造型、文字表达方式等方面
期刊
摘 要:农村城镇化是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在进行的工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进一步加强了对农村城镇化的建设。我国小城镇的发展历程中,普遍存在着“重视物质建设,轻视精神建设”的问题。在海宁市许村镇城镇化的加速下,农村养老方式有了质的改变,农村老人们获得了基础的物质保障。然而,在城镇化进程中,“养儿防老”的观念还根深蒂固,农村老人们渐渐出现了精神上的养老需求,这一需求如今却无法得到满足。养老方
期刊
摘 要:在对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状况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绿色竞争力评价的常用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以及DEA模型,构建了装备制造业绿色竞争力组合评价模型,利用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对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绿色竞争力进行测定。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转变经营观念、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绿色技术投入、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加大环境保护投入、提升劳动力素质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装备制
期刊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财富迅速增长积累,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并强大了我国的国力。但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本身的局限性导致了社会财富的分配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收入分配不均的现象日益严重。党的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党的第十八次三中全会提出,要让更多的人民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因此,分配制度改革的推进也逐步提上议程,成为我国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鉴于此,通过对我国财富分配
期刊
摘 要:诚信是天道之本然、人道之根本,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更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灵魂。大学生群体中,考试作弊、抄袭作业、伪造实验数据、篡改成绩单、剽窃论文等现象频频发生且屡禁不止,其根本原因是诚信品质的缺失。生命的存在及质量是诚信生成的基础,生命教育是诚信生成的助力。只有把生命教育与诚信教育结合起来,从生命教育的高度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才能在感受生命价值和质量的同时,真正生成诚信意识,使诚信教
期刊
摘 要:高校贫困生是大学生中不可忽视的群体,他们面临着来自经济、学习、就业各方面的压力,极易出现心理问题。将团体心理辅导应用到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通过适应性团体心理辅导训练、人际关系团体心理辅导训练、自我成长团体心理辅导训练,实践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贫困生;心理健康;应用  中图分类号:BG84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2-01
期刊
摘 要:准确性是法律语言最为主要的特征,但法律英语由于其自身的语言特点,也有着较为明显的模糊性的特征。正确理解法律语言的模糊性和准确性的辩证关系在法律英语翻译中至关重要。以法律语言为视角解读准确性和模糊性及其相互联系,才能更好地把握其在法律英语翻译中的应用。  关键词:法律英语;模糊性;精确性;法律语言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2-0169
期刊
摘 要:高校贫困生是高校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其心理和思想具有自卑、自闭、敏感等独特的特点,应该对此特别关注。贫困大学生的救助应是全方位的,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其中只有以思想教育为主的救助才能使其真正“脱贫”。具体途径有,引导贫困生正确理解贫困,坚强面对;给予贫困生更多的关爱,建立自信;抓楷模、塑典型,树立精神榜样等。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思想救助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
期刊
摘 要:温泉旅游已经成为十分受大众喜爱的休闲旅游产品。作为温泉旅游发展的新宠,河北省隆化县森林温泉借助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和政府的大力支持,迅速崛起。从休闲视角,以河北隆化为例,探讨森林温泉发展的开发策略,对于推动休闲森林温泉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河北隆化;休闲;森林温泉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2-0132-03  引言  温泉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