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制冷与冷藏技术专业“三对接”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来源 :广西教育·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pbaqq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分析制冷空调行业的发展现状、制冷专业人才需求以及制冷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探讨高职制冷专业“三对接”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实践。
  【关键词】高职 制冷与冷藏技术 “三对接” 生产性实训基地 建设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4C-0184-03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高职教育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增强特色为重点,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另外,还提出了系统设计、实施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等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推动教学改革。文件重点强化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鼓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校企联合组织实训,为校内实训提供真实的岗位训练、营造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鼓励将课堂建到产业园区、企业车间等生产一线,在实践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指导教师配备与协同管理等方面与企业密切合作,提升教学效果。柳州城市职业学院高职制冷与冷藏技术专业(以下简称制冷专业)在特色建设上着重从生产性实训基地着手,通过“引企入校”的方式,在校内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利用基地的平台,把教学与生产过程对接、课程与岗位对接、课堂与车间对接的形式培养制冷专业人才,在教学质量和社会效益方面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实现了企业、学校、学生三方的“三赢”局面。本文拟以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对高职制冷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进行探讨。
  一、制冷专业相关状况分析
  (一)制冷空调行业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制冷空调行业持续快速发展,制冷空调设备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工业、农牧业、建筑业、医学以及尖端科学等领域。我国制冷空调行业的发展起步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目前全行业制造企业超过千家,从业人数达到几十万。特别是近10年来,行业年均增长率一直保持在两位数的水平,目前多项产品产量稳居世界第一。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制冷空调行业已成为我国装备工业的有效力量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冷空调设备成为促进工商业发展的新生力量。我国作为制冷空调设备重要的生产基地及消费市场,产品类别覆盖各个领域,家用制冷空调设备已经成为我国家庭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工业制冷设备、中央空调、冷冻冷藏设备,是当下我国制冷空调设备行业的热销设备,并且这些设备广泛运用在各个领域,为我国经济的长足发展发挥了有效的促进作用。
  国内外的发展环境为我国制冷空调行业发展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挑战。经济全面加速发展将继续拉动这一行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为制冷空调行业创造了诸多需求,市场需求正在与日俱增。但消费者对低碳、环保、节能的制冷空调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攀升,无论是生产还是使用都开始全面考虑能源消耗及环境污染的问题。国家政策标准与行业标准规范推动我国制冷设备行业往节能环保方向发展。在行业标准规范方面,多项标准规范的陆续出台,让制冷设备行业逐步向标准化发展。在能源危机日益加剧的今天,节能改造已成为降低能耗、缓解危机的最佳途径。为了使设备达到节能环保的目标,各企业均围绕节能环保的主题开展相关活动,在新产品开发、产品设计、制造工艺、生产线技术改造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促进设备的升级。同时,在生产方面也注重节能,各企业均制订完善的考评体系,在产能增加的前提下努力争取降低能耗,生产中间环节也尽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二)制冷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从以上制冷空调行业发展的状况来看,该行业已从劳动密集型行业逐渐向技术密集型行业转变、向节能和环保方向发展。在转变和发展的过程中,企业需要进行设备的更新与改造,需要大量既懂技术、管理又具备操作技能的面向生产一线的技术人才。此外,新技术、新工艺、新元件、新材料、新设备不断涌现,技术含量不断提高,而新兴产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必然要求人员素质的提高。
  当前,广西制冷空调企业数量大约有2800多家,以每个企业平均每年招聘制冷专业大专毕业生人数为1人计,本专业所定位的岗位人才需求量预计在每年2800人以上,如果面向广东等发达地区,需求量将会更大。而广西现有高职制冷或暖通专业的院校仅有8所,专业毕业生人数只有600人左右,远远小于人才需求量。随着社会技术的进步,形势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制冷空调行业企业的发展,行业企业数量不断增长,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大。
  (三)制冷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以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该校制冷专业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中职向高职转型并逐步过渡到向高职内涵建设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制冷专业逐步成长和发展,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和成效。作为培养行业一线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制冷专业把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在制冷空调设备使用、维护、施工及销售企业,从事运行管理、维护保养、设计、施工、销售与服务管理等一线工作岗位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该专业构建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在教学中实施“一体化”的教学。实施“一体化”的教学是比较好的,主要体现为学生能主动学习、学习积极性高,学生对教师的评价高,教学效果良好,企业对本专业培养的学生素质满意。但在实施“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定的困难,主要是实训指导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备无法满足“一体化”的教学需要、实训教学耗材消耗量大等。
  二、高职制冷专业“三对接”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实践
  为适应制冷空调行业的发展以及制冷专业人才需求,并解决以上提到的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柳州城市职业学院通过“引企入校”的方式,在校内建立“制冷空调技术服务中心”生产性实训基地。制冷空调技术服务中心依托学院制冷专业,通过“引企入校”,使专业教学与行业生产融于一体,项目实践与企业生产无缝对接,课程体系与工作过程交叉渗透。以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平台,实现“三对接”,即课程与实际工作项目的对接、课程与岗位的对接、教学与生产过程的对接,从而实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一)构建项目化的专业课程体系——课程与实际工作项目对接
  经过对制冷空调行业企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对人才的需求情况、职业岗位情况、职业能力要求等方面的调研,以“面向市场,服务区域经济”为原则,确定制冷专业的总体培养目标,明确本专业面向的岗位及岗位群,并根据岗位群的工作领域,以基于工作过程为课程开发思路,把工作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开发出本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是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以项目为引领而构建专业课程,一门专业课程即是一个大的工作项目,学生通过完成一个大项目来培养和训练专业的技能,并在项目的完成过程中培养所需的职业素质;以项目完成的质量作为考核的内容,这一课程体系充分体现了课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本专业的工作项目与课程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二)构建与课程对接的实训基地组织架构——课程与岗位对接
  在构建项目化的专业课程体系后,课程教学则以“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施。在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设备、师资、教学实施及质量监控等因素影响着教学效果,因此通过“引企入校、校企共建”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使生产性实训基地以上因素的影响达到最优化,以实现生产和教学的功能。生产性实训基地作为一个生产或教学单位,必须构建一个合理的组织架构和人员来组织和管理,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制冷专业就是通过构建一个岗位与课程对接的组织架构,使课程的教学通过岗位工作的完成来实现,同时充分利用企业的优势资源来培养学生,体现了课程的开放性、实践性和职业性。岗位与课程的对应关系如图1所示,基地的管理由系部及制冷专业教研室管理,系部负责基地总体规划和经营管理,制冷专业负责组织和实施实训教学以及对外技术服务工作。管理机构由总经理和下属五个部门组成,各部门承担相应的业务和课程教学,部门由两名主管和学生团队构成。主管由一名专业教师和一名企业指导教师担任,专业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完成教学组织实施和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学生在基地是部门的员工,学生团队由学生梯队构成,以能力强的带动该梯队小组团队。通过课程与岗位的对接,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学习相应课程。学生在各部门学习各课程的学习任务,同时在专业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完成项目生产任务。
  (三)实训基地的生产和教学功能的实现——教学与生产过程对接
  由于构建了岗位与课程对应的组织架构,把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市场运作模式引入校内,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和优势培养专业人才,而学生在实训基地工作和学习,因此,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能充分发挥和实现教学与生产的功能。首先,生产功能的实现是通过实训基地的建成和人员的配备,由组织管理人员按生产质量标准和规范组织和管理生产。教学功能的实现则是以企业生产任务为中心,将技能训练融入生产,实现训练、生产一体化,理论学习和实际应用一体化,实训教学不再是纯消耗性的技能操作重复训练或模拟,学生在具有真实生产环境、企业文化和职业氛围的实训基地工作和学习,其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得以完成。
  三、建设成效
  采用以上“三对接”的模式建立起来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既解决了实训指导教师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又解决了大型教学实训设备缺乏、实训教学耗材量大等困难,使师资力量最优化、教学资源利用最大化、教学实施效果最佳化、质量监控有效化,很好地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该生产性实训基地项目实施后对学生动手能力、职业素养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制冷及相关专业的发展也产生了较大的促进作用,企业也得到充足的技术和人力资源保障,从而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三方“三赢”的局面。
  从学校方面来说,基地建成后,可以满足学校制冷专业及电气自动化专业、建筑电气专业、楼宇智能化专业学生的实训和实习要求。制冷专业教学团队还可以利用基地的有利条件,以项目为依托开展项目化教学,同时开展对外技术服务,通过技术服务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并将合作企业的生产、设备和标准直接引入教学过程,加强校内专业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双向交流,从而提高专业教师专业技能和实践教学能力。基地还可为制冷专业的长、短期培训提供保障,提升专业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
  从企业方面来说,基地的建成既是企业经营和业务范围的一个拓展,也是企业从学校得到技术支持和服务的一个途径。企业可以通过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优势,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还可将从学校得到的优秀人才资源作为企业的技术力量,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从学生方面来说,通过课程与岗位的对接,学生在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学习也是工作,学生通过工作项目的完成可拓展实习实训空间,培养实践技能和综合职业素质,从而能较快地适应社会,保证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触,为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就广西目前的情况来看,制冷专业虽不是一个热门专业,但相对于市场对该专业的人才需求来说,制冷专业的人才还是供远小于需求,因此要培养好制冷专业的人才以满足市场的需要,则需办出专业的特色。如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就突出了“三对接”的特色,吸引了很多的学生选择其制冷专业就读,同时保证了该专业的教学质量,使其能够保持可持续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魏龙,张国东.高职制冷与空调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J].制冷与空调,2011(2)
  [2]张德新,李军,李爱萍.校企合作共建专业管理平台模式探索与实践[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
  [3]周劲松.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功能定位及实现途径[J].中国电力教育,2009(16)
  [4]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5]朱立,周丽.《制冷与空调》专业人才需求调查报告[J].消费导刊,2009(4)
  [6]魏龙,孙见君,张国东.高职制冷与空调专业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制冷与空调,2006(4)
  [7]龙建佑.基于制冷空调产品价值链实施“三全”人才培养模式[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2)
  (责编 吴 筱)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法制观念,维权意识增强,病人对医疗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部分人逐渐形成了一种不正常的心理倾向,认为医院就是神圣的殿堂
本文首先从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明确二者间的融合点,然后又提出将二者融合的相关设想;最后提出融合的四种具体方法。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是现代企业会计的两个
用农药防治作物病虫害,有的地方和农户至今还未掌握要领,花费了农药和人工而未收到预期效果。最常见的误区是。
用花草做成的作品被业内人士称为压花画,所谓压花就是摘取大自然中四季常见的花草,经过整理、加工后,运用特殊的工艺进行脱水和压制处理,并依其天然形态、色泽和纹脉,巧妙地压粘成
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应通过优化内部控制环境,培育适合内部控制的"土壤";增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建立规范、高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强化内部控制活动,落实内部监督措施,
新课标强调教育要为人终身发展服务,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在班主任工作中,笔者一直注意利用节日开展活动,让节日过得有意义,并以节日为契机,使学生与家庭、学校和社会建立健康
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都只专注于数学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教育学科的其他基本功能,如审美教育功能。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充分挖掘
粮食省长负责制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负责本地区粮食的总量平衡和地方储备粮的管理。就我省粮食购销平衡的现状而言,确保省长负责制一靠政府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