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考察1980~2008年拉美增长与贫困等数据时发现,拉美地区存在一个比较特殊的社会经济现象:一方面经济呈增长状态(虽然增幅很小),但另一方面贫困率却也呈持续上升趋势,只有当增长率超过3%时贫困率才开始下降.作者将拉美这个特殊现象称之为"增长性贫困"和"3%拐点假说".索罗一斯旺增长模型的引入在理论上检验了增长可以减困和"3%拐点假说"的"增长性贫困"存在的依据,诠释了1981年以来智利增长与收入分配不公得以并存的现象,解释了分配不公会降低增长对减困的弹性的事实.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有些相关在欧盟和美国是失灵的(如"3%拐点"),有些则没有失灵(如"奥肯定律").重要的是,在比较欧盟和美国等经济体时发现,欧美社保制度的减困效果在拉美基本是"失灵"的,在作者估算中发现拉美地区社保制度的减困幅度和减困系数都远远小于欧盟和美国,并发现拉美社保制度的减困效果之所以会出现这个差距,之所以出现"增长性贫困",除初次分配不公和初始贫困率较高等其他因素之外,与拉美社保制度在改革之后存在一些问题存在高度相关:在缺乏再分配作用的同时,个人缴费率较高,对参保人遵缴率和缴费密度的要求较高,这与拉美就业市场多元化发展趋势形成冲突,参保人难以满足,导致替代率逐年下降;这一制度问题对制度外非参保人员形成负面影响,导致预期低下,进而致使制度覆盖面不但不能扩大,反而比改革前还要低.拉美式"半覆盖"社保制度却使其"合法性"逐渐开始演变成一个"政治问题":2008年11月阿根延私有化社保制度的"国有化事件"和两年前厄瓜多尔私有化社保的"骚乱事件"可视为颠覆其"合法性"的开端,可见,拉美私有化社保模式将面临严峻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