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uc-GFP 双标记系统的构建及验证

来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_mine12_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构建含Gluc-GFP的双标记系统,为研究病毒的体外标记和活体成像提供技术手段。方法根据文献报道合成split-GFP基因,将GFP拆分为G1-10与G11两部分,分别构建含G1-10与G11的pcDNA3.1表达质粒并通过荧光观察验证其相互作用。然后通过融合PCR技术将Gluc基因与G11基因通过Linker连接并插入到pcDNA3.1上,与G1-10表达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测定细胞上清中Gluc荧光素酶的活性,并进行GFP荧光观察。为了更方便对病毒进行细胞水平的观测和筛选,利用慢病毒表达系统构建能稳定表达G1-10的MDCK细胞系,再向细胞系中转染G11质粒,通过红色荧光蛋白( RFP)标记和嘌呤霉素的抗性对细胞系以及GFP活性进行筛选与验证。结果split-GFP基因共转染细胞后的荧光观察结果证实了split-GFP拆分策略的可行性。 Gluc-G11与G1-10质粒共转染后,细胞能够发出明亮的绿色荧光,上清中荧光素的活性也较高。在此基础上,建立的G1-10 MDCK细胞系能够稳定表达出G1-10,用G11质粒转染该细胞系后,可检测到GFP荧光。结论成功构建了含Gluc-GFP的双标记系统,split-GFP拆分策略可行,Gluc-G11不会影响荧光素酶Gluc的生理活性;G1-10细胞系的稳定表达可简化双标记系统的制备,为在细胞和活体水平研究病毒致病机制提供技术手段。
其他文献
从植物的科属组成和区系特征两个方面对大连城山头海滨地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共有野生维管束植物270种(含变种和变型),隶属于63科,188属;外来入侵种
以8个敏感菌株作为指示菌,采用管碟法对分离自湛江硇洲岛(20°52’N~20°56’N,110°33’E~110°38’E)潮汐带香港巨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中的72株细菌的发酵液进
血脑屏障中的ABC转运体是介导内源性物质、药物和毒物转运的一类外排转运体,主要包括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以及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这类转运体能限制外
本文参考国内外侵袭性真菌病诊疗领域多学科专家对米卡芬净的基础及临床应用的多项研究和指南推荐,以其作用机制、体外抗菌活性、对生物膜的作用及耐药性、药代动力学为基础,参
目的:探讨CD4+T细胞剔除对复制型重组痘苗病毒免疫原性及毒力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经腹腔注射CD4单克隆抗体剔除CD4+T细胞后,尾部划痕接种重组痘苗病毒rTV或天坛株VTT,同时设正常
目的:探讨外源性白细胞介素-10( IL-10)对变应性鼻炎大鼠( AR) Th细胞和Th17细胞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3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R模型组、IL-10组和阴性对照组,每
目的:研究外周CD8αα+TCRαβ+调节性T细胞的表型和免疫调节功能。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CD8αα+TCRαβ+T细胞在 C57BL/6J小鼠体内的分布情况,并对其进行了相关表型分析,随后采用
目的:观察非肥胖性糖尿病( non-obese diabetic, NOD)小鼠自然病程不同阶段CD19+CD5+CD1dhigh B细胞及Th1、Th17细胞数量的变化,探讨B10细胞与NOD小鼠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发生的关系。
目的:构建肺炎链球菌StkP/PhpP信号偶联中磷酸酶编码基因phpP原核表达系统,了解表达产物rPhpP磷酸酶活性及类型。方法采用PCR扩增肺炎链球菌ATCC6306株phpP基因并测序。采用常规
目的:探讨生酮饮食( KD )导致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的可能机制。方法难治性癫痫( IP)患儿36例,正常同龄对照17例,分别于KD治疗前后直接取血备检。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滤泡辅助性T细胞(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