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大产业要振兴,应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更大的基础性作用
在3月3日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包括钢铁、汽车、纺织、装备制造、船舶工业、轻工业、石化、电子信息业、有色金属和物流业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成为代表和媒体热议的关键词。国家发改委张平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下简称“工信部”)李毅中部长被记者围堵时,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也是被问及最多的一个问题。
“十大产业”入围始末
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出台,首先出于经济全局的需要。
从2008年6月开始,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从沿海迅速传递到内地,工业增长速度急剧下滑。据工信部提供的资料显示,2008年6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为16%,第三季度回落到13%,四季度回落到6.4%,11月份降到5.4%的全年最低水平。
去年6月份以来,总理温家宝等国务院领导多次到全国各地进行调研,结果发现,中国经历的这场经济危机,“重点在工业,难点在企业”。2008年11月26日,温家宝主持国务院第37次常务会议,部署解决企业困难促进经济发展六项措施,首要措施就是大力支持重点产业发展,抓紧制定实施钢铁、汽车、造船、石化、轻工、纺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
《中国新闻周刊》获悉,在这次会议前后,中央领导已经分行业召开五次座谈会,听取了十个行业针对当前困难情况的工作汇报。按照金融危机波及和传播的行业影响顺序,首先是关于轻工和纺织品行业的情况汇报,由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张德江听取;之后的四次汇报由张德江副总理主持听取,包括有色金属、钢铁、汽车、石化、船舶、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和乳制品等行业。这十个行业的汇报内容,与后来制定的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基本重合。
乳制品行业是个特例。受2008年9月份爆发的“三鹿奶粉”事件影响,中国2008年10月乳制品出口数量锐减9成以上,其中奶粉更是下降了99.2%。虽然国务院听取了乳制品行业情况的汇报,但最终,乳制品行业作为食品行业的一部分被归入轻工行业调整振兴规划中。
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最后一席,为何最后敲定物流业?
“九大行业振兴规划,都将发展行业自身相关物流业作为解困之策,物流是这些产业跟国内外市场相连的重要载体,与九大产业直接相关。作为九大行业振兴规划的自然延伸,物流业最后列入其中。”国家发改委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官员如是说。
前述国务院第37次常务会议要求,由国家发改委任组长、工信部任副组长,会同财政部、商务部等14个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完成九个重点行业振兴规划的制定工作,并确保九大重点行业的调整振兴规划,在2008年底前上报国务院审批。
十大行业中的前九大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有无可替代的地位。从经济总量看,2007年九大产业的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接近80%,占GDP的比重达到1/3;从财政贡献看,2007年全国税收收入4.56万亿元,其中九大产业规模以上企业上缴税金达到1.7万亿元,约占37%。
对这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张晓晶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这项政策是中央提出的“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具体体现。从2008年年初的“双防”(防通胀和经济过热)到年中的“一保一控”(保增长和控通胀),再到9月份的“全力保经济增长”,之后是11月28日中央明确提出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口号,表明了中央在应对金融危机的积极转向。
参与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前述官员表示,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在上报给国务院时,就已经“五脏俱全”,每一个规划20至30页左右,都有当前的情况和遇到的困难、调整振兴任务、目标,原则、措施等诸多内容。每个规划又均确定了一些相应的项目和支持政策,并对应着相应的负责单位组织实施,内容十分具体。
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之所以“国务院原则通过”,而非公布详细的规划细节,是因为有关各部门要对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要求修改的内容继续完善。另外,因推出的产业政策涉及多个部门,相关政策在进一步的测算和协商中,待3月中旬完善后,相继推出。
技术改造资金“四两拨千斤”
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一个重要的关注点,是中央政府究竟能够拿出多少真金白银,用来支持这些行业的振兴与发展,并用国家财政的钱,起到拉动其他社会资本进入的“杠杆”效果。
此次“两会”上,总理温家宝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表示要做好“家电下乡”“农机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等工作,把中央财政的400亿元补贴资金用好用活,使企业增加销售、农民得到实惠。
据本刊了解,这400亿元补贴资金,家电下乡将拿到200多亿,汽车摩托车有50亿,农机下乡约为130亿左右。
另外,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提到,中央财政拟安排200亿元专项资金,主要用贴息方式支持企业技术改造。“事实证明,这种贴息带动效果非常明显。”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在3月10日的“两会”答记者问上表示。比如,从1998年到2003年,国家拿出355亿技术改造贴息贷款,结果拉动了4300亿的技术改造资金,拉动比是12.6倍。现在的拉动比至少在20倍以上。而此次地方加入技术改造贴息大概也有接近200亿,按20倍的拉动比计算,数字相当可观。
除了一些资金的直接支持,还有税收减免政策,直接为企业减轻负担。
比如,国家提高了部分行业的出口退税。从2001年至2008年以来,纺织业创造的贸易顺差占全国贸易顺差的83%,为使出口降温,减少贸易顺差,国家数次调整出口退税,由17% 下调至2008年的11%。至去年6月以后,出口大幅减少,国家四次提高轻工和纺织品的出口退税,由11%提高至15%,而出口退税每上调一个百分点,就将增加40亿元以上的人民币利润。
“单就这一项,纺织行业受益就应在280亿(以全年来看)。”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朱宏任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
还有,自今年1月1日起,在全国所有地区和行业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相关部门预计,明年这项改革将减轻企业税负共约1233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接近80%的九大产业,自然是受益主体。
除此之外,产业振兴规划还对符合产业政策的部分项目给予信贷倾斜。比如,国家支持重点汽车企业发展汽车现代服务业,完善汽车消费信贷;国家鼓励商业银行为轻工纺织企业提供更多的支持等,3月中旬后推出的产业振兴规划将最终见分晓。
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出台的另一意图,是增强中小企业的竞争力。
在本轮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小企业受创伤最重。据本刊了解,截至2008年12月底,广东有15661家中小企业倒闭,数量较去年翻了一倍。而中小企业较集中的轻工业和纺织业,就业人数分别在3000万和2000万人左右。农民工占到了纺织行业就业人数的80%左右。
中小企业普遍反映的困难就是融资难。工信部成立以后,国家把服务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职能划归该部。
在这次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中,中小企业融资难将被重点考虑。
据本刊了解,国家要求部分商业银行专门设立中小企业贷款的事业部,加强对中小企业贷款的考核、贷款风险的防范,给予一定程度的放宽。另外,对市场比较好,暂时遇到资金困难的中小企业,给予原有贷款的减息或减免。
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在3月10日的“两会”的记者会上表示,中央财政新增加10个亿,再加上地方自筹资金,加快建立中小企业的担保机构。目前10亿元资金已经分配到330个担保机构,将为4万户中小企业提供2500亿的贷款。
“希望今年对中小企业贷款能够搞到6000亿以上。”李毅中说,另外,据他介绍,各地地方政府、省级政府还为地县担保机构建立了再担保机构,这样就放大了担保功能,增加了贷款额度。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由去年的39亿,增加到今年的96亿。目前,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商务部等将成立部际协调,尽快分配运用好这笔基金。前述200亿的技术改造贴息贷款,也将向中小企业倾斜,特别是在轻工、纺织、电子信息的中小企业。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张晓晶则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利用行政力量让国有大银行贷款给小银行并非良策,解决之路还是发展社区银行和中小金融机构。
振兴规划要防止“国进民退”
一个问题是,由行政主导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都有兼并重组的内容,会不会造成新一轮“国进民退”?
“在政府作用下,这种兼并重组的结果,总是国有兼并民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部长郭砺宏对《中国新闻周刊》如此表示。他担心,此次产业振兴规划的实施,又成为新一轮“国进民退”的号角。
去年11月,在国务院出台的扩大内需十项措施中,明确表示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同时加大对重点工程、“三农”等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据业内人士解读,所谓对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即指向并购贷款。2008年12月9日,中国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正式对并购贷款开闸。
多位业界专家认为,并购贷款的应用范围有限,最有可能的仍是集中用于国有大型企业的兼并重组。
实际上,学界的这种担心,随着产业振兴规划的全面推出也在日渐升温。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迟福林近日做客新华网时表示,十大产业要振兴,必须要建立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大的基础性作用基础上,破除垄断,防止在产业振兴规划中出现新的“国进民退”。
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朱宏任说,对于振兴规划中的“兼并重组”,要重点说明:第一,重组不是国家行为,只有企业才是兼并重组的主体;第二,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制定规则和对产业进行规范和引导上。朱宏任对《中国新闻周刊》强调,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中最有活力的微观基础,支持各个行业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也是规划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与兼并重组并不矛盾。
在3月3日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包括钢铁、汽车、纺织、装备制造、船舶工业、轻工业、石化、电子信息业、有色金属和物流业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成为代表和媒体热议的关键词。国家发改委张平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下简称“工信部”)李毅中部长被记者围堵时,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也是被问及最多的一个问题。
“十大产业”入围始末
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出台,首先出于经济全局的需要。
从2008年6月开始,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从沿海迅速传递到内地,工业增长速度急剧下滑。据工信部提供的资料显示,2008年6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为16%,第三季度回落到13%,四季度回落到6.4%,11月份降到5.4%的全年最低水平。
去年6月份以来,总理温家宝等国务院领导多次到全国各地进行调研,结果发现,中国经历的这场经济危机,“重点在工业,难点在企业”。2008年11月26日,温家宝主持国务院第37次常务会议,部署解决企业困难促进经济发展六项措施,首要措施就是大力支持重点产业发展,抓紧制定实施钢铁、汽车、造船、石化、轻工、纺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
《中国新闻周刊》获悉,在这次会议前后,中央领导已经分行业召开五次座谈会,听取了十个行业针对当前困难情况的工作汇报。按照金融危机波及和传播的行业影响顺序,首先是关于轻工和纺织品行业的情况汇报,由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张德江听取;之后的四次汇报由张德江副总理主持听取,包括有色金属、钢铁、汽车、石化、船舶、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和乳制品等行业。这十个行业的汇报内容,与后来制定的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基本重合。
乳制品行业是个特例。受2008年9月份爆发的“三鹿奶粉”事件影响,中国2008年10月乳制品出口数量锐减9成以上,其中奶粉更是下降了99.2%。虽然国务院听取了乳制品行业情况的汇报,但最终,乳制品行业作为食品行业的一部分被归入轻工行业调整振兴规划中。
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最后一席,为何最后敲定物流业?
“九大行业振兴规划,都将发展行业自身相关物流业作为解困之策,物流是这些产业跟国内外市场相连的重要载体,与九大产业直接相关。作为九大行业振兴规划的自然延伸,物流业最后列入其中。”国家发改委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官员如是说。
前述国务院第37次常务会议要求,由国家发改委任组长、工信部任副组长,会同财政部、商务部等14个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完成九个重点行业振兴规划的制定工作,并确保九大重点行业的调整振兴规划,在2008年底前上报国务院审批。
十大行业中的前九大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有无可替代的地位。从经济总量看,2007年九大产业的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接近80%,占GDP的比重达到1/3;从财政贡献看,2007年全国税收收入4.56万亿元,其中九大产业规模以上企业上缴税金达到1.7万亿元,约占37%。
对这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张晓晶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这项政策是中央提出的“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具体体现。从2008年年初的“双防”(防通胀和经济过热)到年中的“一保一控”(保增长和控通胀),再到9月份的“全力保经济增长”,之后是11月28日中央明确提出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口号,表明了中央在应对金融危机的积极转向。
参与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前述官员表示,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在上报给国务院时,就已经“五脏俱全”,每一个规划20至30页左右,都有当前的情况和遇到的困难、调整振兴任务、目标,原则、措施等诸多内容。每个规划又均确定了一些相应的项目和支持政策,并对应着相应的负责单位组织实施,内容十分具体。
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之所以“国务院原则通过”,而非公布详细的规划细节,是因为有关各部门要对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要求修改的内容继续完善。另外,因推出的产业政策涉及多个部门,相关政策在进一步的测算和协商中,待3月中旬完善后,相继推出。
技术改造资金“四两拨千斤”
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一个重要的关注点,是中央政府究竟能够拿出多少真金白银,用来支持这些行业的振兴与发展,并用国家财政的钱,起到拉动其他社会资本进入的“杠杆”效果。
此次“两会”上,总理温家宝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表示要做好“家电下乡”“农机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等工作,把中央财政的400亿元补贴资金用好用活,使企业增加销售、农民得到实惠。
据本刊了解,这400亿元补贴资金,家电下乡将拿到200多亿,汽车摩托车有50亿,农机下乡约为130亿左右。
另外,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提到,中央财政拟安排200亿元专项资金,主要用贴息方式支持企业技术改造。“事实证明,这种贴息带动效果非常明显。”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在3月10日的“两会”答记者问上表示。比如,从1998年到2003年,国家拿出355亿技术改造贴息贷款,结果拉动了4300亿的技术改造资金,拉动比是12.6倍。现在的拉动比至少在20倍以上。而此次地方加入技术改造贴息大概也有接近200亿,按20倍的拉动比计算,数字相当可观。
除了一些资金的直接支持,还有税收减免政策,直接为企业减轻负担。
比如,国家提高了部分行业的出口退税。从2001年至2008年以来,纺织业创造的贸易顺差占全国贸易顺差的83%,为使出口降温,减少贸易顺差,国家数次调整出口退税,由17% 下调至2008年的11%。至去年6月以后,出口大幅减少,国家四次提高轻工和纺织品的出口退税,由11%提高至15%,而出口退税每上调一个百分点,就将增加40亿元以上的人民币利润。
“单就这一项,纺织行业受益就应在280亿(以全年来看)。”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朱宏任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
还有,自今年1月1日起,在全国所有地区和行业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相关部门预计,明年这项改革将减轻企业税负共约1233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接近80%的九大产业,自然是受益主体。
除此之外,产业振兴规划还对符合产业政策的部分项目给予信贷倾斜。比如,国家支持重点汽车企业发展汽车现代服务业,完善汽车消费信贷;国家鼓励商业银行为轻工纺织企业提供更多的支持等,3月中旬后推出的产业振兴规划将最终见分晓。
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出台的另一意图,是增强中小企业的竞争力。
在本轮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小企业受创伤最重。据本刊了解,截至2008年12月底,广东有15661家中小企业倒闭,数量较去年翻了一倍。而中小企业较集中的轻工业和纺织业,就业人数分别在3000万和2000万人左右。农民工占到了纺织行业就业人数的80%左右。
中小企业普遍反映的困难就是融资难。工信部成立以后,国家把服务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职能划归该部。
在这次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中,中小企业融资难将被重点考虑。
据本刊了解,国家要求部分商业银行专门设立中小企业贷款的事业部,加强对中小企业贷款的考核、贷款风险的防范,给予一定程度的放宽。另外,对市场比较好,暂时遇到资金困难的中小企业,给予原有贷款的减息或减免。
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在3月10日的“两会”的记者会上表示,中央财政新增加10个亿,再加上地方自筹资金,加快建立中小企业的担保机构。目前10亿元资金已经分配到330个担保机构,将为4万户中小企业提供2500亿的贷款。
“希望今年对中小企业贷款能够搞到6000亿以上。”李毅中说,另外,据他介绍,各地地方政府、省级政府还为地县担保机构建立了再担保机构,这样就放大了担保功能,增加了贷款额度。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由去年的39亿,增加到今年的96亿。目前,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商务部等将成立部际协调,尽快分配运用好这笔基金。前述200亿的技术改造贴息贷款,也将向中小企业倾斜,特别是在轻工、纺织、电子信息的中小企业。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张晓晶则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利用行政力量让国有大银行贷款给小银行并非良策,解决之路还是发展社区银行和中小金融机构。
振兴规划要防止“国进民退”
一个问题是,由行政主导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都有兼并重组的内容,会不会造成新一轮“国进民退”?
“在政府作用下,这种兼并重组的结果,总是国有兼并民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部长郭砺宏对《中国新闻周刊》如此表示。他担心,此次产业振兴规划的实施,又成为新一轮“国进民退”的号角。
去年11月,在国务院出台的扩大内需十项措施中,明确表示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同时加大对重点工程、“三农”等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据业内人士解读,所谓对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即指向并购贷款。2008年12月9日,中国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正式对并购贷款开闸。
多位业界专家认为,并购贷款的应用范围有限,最有可能的仍是集中用于国有大型企业的兼并重组。
实际上,学界的这种担心,随着产业振兴规划的全面推出也在日渐升温。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迟福林近日做客新华网时表示,十大产业要振兴,必须要建立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大的基础性作用基础上,破除垄断,防止在产业振兴规划中出现新的“国进民退”。
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朱宏任说,对于振兴规划中的“兼并重组”,要重点说明:第一,重组不是国家行为,只有企业才是兼并重组的主体;第二,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制定规则和对产业进行规范和引导上。朱宏任对《中国新闻周刊》强调,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中最有活力的微观基础,支持各个行业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也是规划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与兼并重组并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