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模式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来源 :新校园·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nonew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导学”是新课改背景下教学方法的一大创新亮点,其很好地适应了素质教育中“以学生为主体”的这一教育理念。“问题导学”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学习兴趣,使得学生更加主动地探索问题,获得知识。但是,目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仍存在许多不足,需要进一步探索相关策略来发挥其作用。
  一、“问题导学”模式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1. 符合新课改的教育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现代教育理念中,以学生为主体的这一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高中数学有与别的学科所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也会影响实际教学活动的开展。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突出的是教师的讲解,教师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把解决方法用讲授的形式教给学生,学生被动地接受。而在“问题导学”这一模式下,教师只是提出问题,把问题抛给学生,然后间接引导学生思考,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主动地思考问题,能够运用自身的知识储备去寻找方法解决问题。因此,在“问题导学”模式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更加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是一个人成长最为有效的方式,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更是如此。“问题导学”主要通过引导的方式传递知识,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参与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去,学生会有更大的兴趣去寻找办法解决问题。例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会涉及立体几何的相关知识,其对学生空间想象力的要求特别高,教师单一地讲解很难让学生真正地理解,学生只有形成相应的空间想象思维才能更好地掌握。应用“问题导学”这一教学模式,学生能够运用自身思维方式去想象几何体的相应视图,提高了空间思维能力,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思维、学习方式。因此,“问题导学”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二、“问题导学”模式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开展的策略
  1. 创设合理、高效的问题情境。“问题导学”模式下最为重要的是对问题情境的创设,合理、高效的问题情境能够引导学生正确地思考,对于问题的解决以及知识的传递都有很大的裨益。教师需要正确、深入地综合整个模块的知识,进行相关问题的创设,而且问题的难易程度、问题提出的先后顺序也都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整合与编排。例如,在高中数学统计知识这一模块的教学过程中,抽样方法、统计图表、数据特征等知识都是有难易、先后顺序之分的,是符合学生知识储备以及学习能力特点的。教师应当综合整个模块的知识,然后结合生活实例进行问题的创设。可以先让学生思考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抽样方法,学生对这一知识掌握之后,再根据抽样所得的数据进行图表的制作。这样能够让学生利用之前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 采用有效的引导方式。问题情境的创设是“问题导学”模式应用的第一步,而引导方式的选择是第二步。采取有效的引导方式能够更好地发挥这一模式的作用,有助于问题情境的创设。具体来讲,需要教育工作者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状态,根据环境的变化去转变引导方式,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高中数学学科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课本中同一模块的知识组合方式也是多样的,而且,学生的知识储备以及学习能力也存在个体差异,课堂环境也复杂多变,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很难利用同一引导方式来解决问题。选择合适的引导方式是非常必要的。就“概率”这一章节来讲,随机事件的概率、概率与频率等都是我们生活中很熟悉的概念,但是在具體的学习中,学生很难把生活实例与知识结合起来,而且每个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方式也不一样。例如,投掷一枚硬币之后,正面朝上的概率、反面朝上的概率各是多少?学生通常会根据生活实际或者现场试验来进行回答,而最终学生给予的答案通常都是二分之一,容易忽视硬币立起来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对学生提问:“抛掷一枚硬币之后,其有几种落地状态?”然后根据学生的答案,再进行“有没有其他可能性?”的发问式引导。这种依据生活实际、学生能力以及课堂环境选择的引导方式能够加深学生对问题理解。
  3. 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性以及积极性对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在“问题导学”这一模式下更是如此。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因此,学生应该主动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利用自身学习到的知识与方法,再结合教师的引导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有助于“问题导学”模式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开展。
  “问题导学”这一模式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在这一模式下开展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需要教师创设合理、高效的问题情境以及选择有效的引导方式,另外,也需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及积极性。
  参考文献:
  陈伟.基于“问题导学”模式的高中数学课堂问题设计原则[J].数学大世界(中旬),2017(8):11.
其他文献
【摘 要】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及3G、4G技术的普及使移动学习成为可能,近年来一些学习理论技术的发展更是推动了移动学习应用于成人教育的进程。本文在分析移动学习特点的基础上, 进一步研究了移动学习在成人教育中的可行性、适应性,同时对移动学习模式在成人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并给出了基于移动学习模式的教学资源建设的思路。  【关键词】移动学习 成人教育 应用  一、引言  移动学习(Mobile Lea
本文通过对各种超椭圆曲线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开发系列超椭圆新罐形的设想,并通过对一个与现行304~#方罐曲线极相近的超椭圆曲线与304~#方罐曲线的对比研究,指出了用超椭圆曲
本文分析研究了造纸厂高压蒸球在工作状态下的一次应力,通过直接分析其极限状态,确定蒸球的极限承载能力。这种分析方法对于确定蒸球的安全度是既简便又有效的方法。
【摘 要】主要分析目前数学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的现状、数学人文精神的内容以及数学人文精神培育的途径。人文为科学导向,科学人文为奠基。数学人文精神的培育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感悟到人的一生发展中所需要的精神品质。  【关键词】人文教育 数学人文精神 培育途径  数学教育的任务,不仅是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而且也是文化的熏陶、素质的培养。而人文精
英语是高考的必考科目,阅读在试卷中占据着很大的分值,也为学生将来从事英语翻译、英语写作等工作提供了锻炼的机会。英语教师必须立足高中学生的学习实际,帮助学生提高英语阅读
【摘 要】英语阅读的教学,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历来备受重视。当今的互联网时代,更需要所有的年轻人广泛而有效地进行阅读。然而我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阅读的掌握和运用有很大的困难。本文就现在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培养英语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出了一些阅读技巧和方法,对阅读的提高和强化将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英语阅读 现状 培养 阅读方法  一、引言  阅读是人们获取各种信息的重要途径,是一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高中艺术教育也在不断发展,随之出现的是各种社团。学生社团从无到有,越来越引人注目,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重点中学,很多社团形同虚设,特别是音乐社团,更多的只是重视形式。如何推动县域高中音乐社团在校园的发展,并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实现社团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县域高中;音乐社团;运作模式  素质教育提出要促进学生的全面
我们在鞋内卫生方面完成了系统研究,并注明了条件。本文中,我们报导了湿气的累积和微生物的生长取决于鞋的不同材料。我们得出结论,鞋的用料和结构对累积湿气和它对微生物环境的
在系统分析了传统工艺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实验证明了影响热反射膜附着力和耐磨性的关键参数之一是膜料预熔—→蒸发过渡电流变化率的大小,并给出机理上的解释,还总结出了新
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教育方式的变革,多种新型教学模式被广泛地应用在教育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使用情境教学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