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同胞的爱

来源 :新华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19900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汶川大地震,举国同悲,全球共痛。哀悼之日,救援之时,当大陆齐呼“我们都是汶川人”时,海外则高唱:“我们都是勇敢的中国人!”
  在这场造成八万多死难者和失踪者的巨大灾难面前,全球华人的心紧紧相连,发自血脉的真情,不因千山万水而阻隔,不因力量大小而有别。在第一时间,伴随着震惊与泪水,他们迅速送来捐献乃至到一线参与救援。在更为持久的灾后重建中,爱心仍然绵绵不绝......
  
  港岛情深如潮
  
  “一样的泪,一样的痛,曾经的苦难,我们留在心中。一样的血,一样的种,未来还有梦,我们一起开拓。手牵着手,不分你我,昂首向前走,让世界知道我们都是中国人!”
  


  5月17日,香港涌动同胞情,震后短短的5天,香港演艺界即组织了大腕云集的“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大型义演。连日参加赈灾筹款活动让刘德华累得声音嘶哑,但他还是加唱了那首著名的《中国人》,激昂的歌声将现场气氛带入高潮。
  香港演艺人协会名誉会长曾志伟说:“我们想通过义演告诉灾区同胞,对你们遭受的灾难和痛苦我们也深感哀痛,但你们不孤独,香港人的心和灾区同胞的心连在一起。”
  汪明荃也演唱了一首《勇敢的中国人》。她说:“虽然我们遭受了灾难,但明天还要继续。我要借这首歌为灾区的同胞打气,向所有参与救灾的同胞致敬。我们都是勇敢的中国人,要勇敢地面对灾难,把家园建设得更美好!”
  在同胞情的促动中,在灾区悲痛»面的感动中,在歌声的号召中,港人踊跃纷纷慷慨解囊。当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副主席方逸华代表主席邵逸夫先生向灾区捐款1亿港元时,欢声雷动。
  仅在这一天,包括“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义演在内,香港各界人士进行的为四川地震灾区募捐的活动就有近百个。
  早在地震的第二天,香港行政长官曾荫权即宣布,将向立法会建议拨款3亿港元予北京中央政府作救灾用途。最终,特区政府获立法会财务委员会支持拨出3.5亿港元赈灾款。
  香港的民间组织发达。无国界义工、乐施会、宣明会、香港工会联合会、民建联等机构和团体,在街头“各就各位”开展四川地震灾区募捐活动,20元,100元,500元,1000元;港币、人民币、美元......一个个筹款箱渐渐被填满。
  在一周之内,来自香港的善款及物资即突破10亿港元大关。在两周之内,又突破20亿港元。
  80多岁高龄的原全国人大常委、金利来集团主席曾宪梓,即使行动不便,仍亲自到中联办移交1000万元善款赈灾。他表示,每逢看报纸关于灾区的报道,就会忍不住落泪,同胞有难,彷佛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样。
  除捐款捐物外,香港特区政府还派出专业搜救队到灾区一线参与救援。5月14日,香港3只搜救及医疗队伍赶赴灾区参与紧张的救援工作。
  由20名消防员和救护人员组成的第一组香港特区搜救队携带大量专业工具,15日上午即进入重灾区绵竹市汉旺镇展开救援和搜救工作。他们负责在一座已经倒塌的四层高办公室楼房进行搜救。他们当天就冒雨在瓦砾中找到5名遇难者遗体。
  香港医院管理局组织的医疗筹备小组于14日刚到达成都后,就开始了高强度的工作。他们从早上7点开始工作,到晚上10点才下班,遇到突发事件,常常干到深夜,手术都是连台做,中间基本没有休息时间。
  同样毗临大陆的澳门,同样踊跃捐赠,同样迅速派出救援队伍。5月23日和6月10日,澳门特区政府分别派出两支医疗救援队,前往灾区救援。十几人的名额,多达数百人报名。
  一位香港普通市民则说:“我们和大多数人一样,无法到达四川地震灾区现场,无法亲自救援,但我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在遥远处为灾区人民祝福。”
  
  救援拉近两岸心
  
  地震发生之日,正逢海峡对岸政权移交前夕。彼时的忙乱,并未影响赈灾救援的效率。
  在5月12日地震当日,台湾地区候任领导人马英九即发布新闻稿,对地震表示关切,并呼吁政府与民间团体提供物资与专业救援的协助。前“行政院长” 张俊雄也于次日表示,地震发生后已经马上指示海基会与陆委会统筹人道救援事宜。
  多年的政治阻碍,改变不了血脉相连的同胞情。“这次汶川大地震,把两岸民众的心连在了一起!”5月16日,中国营销总部曾文祺总经理在明基友达向汶川地震一千万元的捐赠仪式上如此表示。
  据悉,在闻悉四川发生重大震灾后,明基友达集团积极商讨并落实赈灾救助方案。针对身处灾区的同仁及家属,集团各公司迅速组织相应捐助及慰问活动。以“关怀四川灾民”为主题的爱心捐款活动,也在集团内部全面展开。
  


  明基的捐款,只是台湾人民爱心的一份子。在地震后的两天,据大陆国台办介绍,台资企业及个人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约人民币共四亿五千万,美元一千二百三十一万,港币一千一百万,新台币二千四百五十万,捐款总数合计约人民币五亿六千万。
  这其中,台塑集团捐赠一亿元人民币,张荣发长荣集团捐赠一千万美元,鸿海集团捐赠六千万人民币,捐赠人民币五千万的有润泰大润发公司、霖园集团,捐赠人民币两千万的有奇美集团、台湾烨联集团、台湾宝成集团,捐赠人民币一千万的有台湾裕隆集团、台湾蓝天电脑、明基友达集团、远东集团亚东水泥,捐赠港币一千万的有旺旺集团董事长蔡衍明。
  台湾方面还派遣救援人员200多人,包括台北县政府一百二十人,台湾红十字组织六十人,台湾秀传医院黄明和医学博士带领五十人左右外科医生并自带医疗设备,台湾中华搜救协会三十人,台资视觉眼镜公司四人,台湾SOS组织、润泰集团、台湾佛教慈济慈善基金会、台湾法鼓山协会也派员参加。
  对于地震,台湾人民感同身受。台湾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大大小小的地震不计其数,因此台湾民众对于地震所带来的危害和痛苦是有深切体会的。曾文祺提到1999年“9·21”地震时不停地说,那是一段痛苦的回忆。
  在那场地震后,台湾同胞也得到大陆的倾力相助。此次为汶川地震赈灾,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报恩。5月15日,“9·21”地震当年在土石瓦砾堆中被抢救出来的26位老年人,纷纷将平时省下的零用钱捐出赈灾,虽然他们能提供的金额不多,少者新台币数百元,多者二千多元,但也集结了六万多元,其中,六十多岁的阿嬷吴玉定,得知有这项捐助行动,还特地从工作的香蕉园赶来,捐了二千元。
  已84岁高龄的阿嬷廖吕凤表示,这几天看到电视播报四川震灾,深深感受到灾区的痛苦及灾民的可怜。她说,“我们被埋过,我们最能感受震灾民众的心情!”
  
  大马人人都是慈善家
  
  5月19日大陆哀悼日当天,大批华人社团领袖自发来到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主动参加默哀仪式,人数之多大大超出预料,令人动容。
  5月30日在大马首都吉隆坡举行的一场赈灾晚会,原定筹集赈灾资金300万马币,现场却筹得700万马币,折合人民币约1500万元。仅此一晚,赈灾资金就超过了平均每个华人1元马币的程度。
  有观察人士称,马来西亚华人几乎人人都是慈善家。此次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马来西亚各类华人社团迅速启动了赈灾机制,就是马来西亚华人募捐文化的体现。
  据马来西亚著名华人学者、吉隆坡中华大会堂执行长陈亚才先生称,马来西亚华人发展了华人社团、华文教育、华文传媒“三位一体”的特有模式。为了维持华人社会的运转,保障华人的权益,就需要华人自己慷慨解囊,募捐文化应运而生。
  就职于马来西亚完美公司的丘光耀博士也介绍,在平时,每一个马来西亚华人除了要缴纳国家法定的所得税以外,大都要缴纳另外一份“所得税”,那就是公益捐赠。这主要包括日常给华文教育机构的捐赠,也包括其他各类慈善项目的捐赠。由于华文小学的学生在上学时大都有参与募捐的社会经验,他们在长大就业以后大都有特别的感恩思想,会像他们的学长那样来回馈社会。对于马来西亚华人来说,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所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多多益善,少少不嫌”,所以马来西亚华人几乎都终生参与慈善事业,这可以说是马来西亚华人社会文化的一大特点。
  以完美(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是马来西亚华人拿督古润金先生联同马新友人于1994年在中国广东中山创办的一家公司。 从地震次日到5月底,完美公司通过各种方式,几乎日日都为灾区同胞捐款捐物。不计此次地震救灾,这一并不特别富裕的企业多年来已为中国大陆捐赠各类款项合计达到1.6亿元。有人说,如果完美公司拿出其中的一部分来搞广告宣传的话,早就是中国的知名企业了。
  在赈灾中,大马较为发达的华文媒体也起到极为重要的推动与组织作用。地震发生后,大马所有华文报纸均以第一时间予以全方位的报道。大马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星洲日报从十三日开始,两版对开,从头版开始给与地震十几个版面,这在该报的历史上并不多见。光明日报辟出报纸将近一半的版面,多角度报道;东方日报、南洋商报也倾力关注。
  除报道外,星洲日报还亲自派救援队伍进入灾区实地赈灾;同时,星洲日报也是马来西亚为四川地震筹款最主要的机构之一。5月30日的赈灾晚会,星洲日报即为举办方之一。
  
  全球一分一厘皆真情
  
  有海水处皆有华人。赈灾义举,亦遍及全球。
  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于地震发生第二天在京紧急启动“侨爱工程——抗震救灾温暖行动”。国侨办副主任马儒沛6月2日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说,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日17时,全球华侨华人通过“侨爱工程”、驻外机构、中国红十字会、慈善总会,以及涉侨部门等各种途径,为四川抗震救灾捐款捐物11.33亿元人民币。
  


  马儒沛说,全球华侨华人在此次抗震救灾中的义善之举充分表达了骨肉同胞血浓于水的赤子深情,彰显了全球华侨华人扶危济困、回馈社会的人文精神,体现了全球华侨华人情系灾区、以人为本的爱心奉献,弘扬了全球华侨华人关爱社会、造福桑梓的优良传统,将被历史和人民永远铭记。
  旅居澳大利亚的侨胞董配永在32年前唐山大地震中失去五位亲人,汶川地震后,通过国侨办捐赠款物共计2300万元人民币,还派出一支具有丰富矿难抢险经验的救援小组火速奔赴灾区救援。
  美国纽约一对每月领取700美元救济金的老年华人夫妇捐了500美元,一家制衣厂29名工人一共捐了1020美元捐款。
  为抗震救灾捐善款的华侨华人,人不分老幼,家不分贫富,一分一厘,皆是真情。在此过程中,海外同胞的赈灾义举上演了一幕幕感人故事:
  在美国,华商陈港和在捐赠100万人民币的捐赠函中用措辞古雅的信中写道:“惊闻震灾发生,故土蒙难,海外华人,忧心如焚。今寄百万款项救灾,虽杯水车薪,不足解悬济困,然集腋成裘,亦可显中华儿女之桑梓情怀。”年仅9岁的双胞胎徐平和徐斌也给灾区小朋友写一了封信:“多么希望我们可以加入到救援的队伍中,去解救那些灾难中的小朋友们。只是,我们现在身处千里之外的美国,不知道怎样才能帮助汶川灾区的小朋友?终于,我们想到了一个办法:把自己存钱罐里平时积攒下来的零用钱捐献给受灾严重的小学......”
  在日本,生于天津的滕劲兵,和其他3名中国小伙,举着一块宣传板,在其公司的食堂门口向前来就餐的日本同事们高喊:“请为中国汶川大地震捐款!”此次“食堂募捐行动”在3天里筹集到了67万日元。
  在俄罗斯,出生于成都的25岁华人小伙子干俊达,现为俄罗斯卫生部外科诊所的神经内科医生。得知俄罗斯将组派医疗队援助汶川灾区后,他随即向俄罗斯紧急情况部提出了申请。他的父亲也是一名老中医,非常支持儿子的决定:“我们不仅向灾区捐钱,我们把自己的儿子也捐出去。”
  在英国,距伦敦500公里之外的地区,中国福建同乡会连续三天三夜在当地侨胞中募捐,共筹得15000英镑,当该会一行5人星夜驱车赶赴伦敦时,由于司机劳累过度,汽车撞上电线杆完全报废,所幸人员均无大碍,5人坚持将善款送至中国大使馆。
  在加拿大,两名华人医生蒋曹阳和徐海波参与到首支投入四川震后救灾工作的医疗援助队,面对余震、疫情等种种可能的危险,二人丝毫不担心个人安危。他们说,同胞骨肉血浓于水,期望能为救急扶危尽点力量。
  ......
  
  爱心延续重建中
  
  比起以抢救生命为核心的抗震救灾第一阶段,灾后重建是更为考验爱心的“持久战”。海外华人尤其是专业人士希望能以自身所长贡献其中。
  澳门红十字会在紧急救助已告一段落后,立即启动协助灾区重建的计划,为灾区民众解决安居、教育和公共卫生等民生问题。该会与中国红十字会协调,趋向以建立有一定规模小区的形式,即小区内设有学校、卫生院、房屋等其它设施,形式类似澳红会以往为水灾地区兴建的博爱新村,为居民解决安居、教育和公共卫生等民生问题。
  早在5月17日,日本华人教授会议即成立了“支援四川大地震复兴委员会”,募集各种抗震复兴智慧建议。教授会议代表朱建荣说:“日本是地震多发国,在这方面应该有很多可供国内参考的经验和各种资料。”
  在地震一月祭后,在日华人积极开展进一步的援助活动,帮助灾区重建家园。相关人士呼吁,“今后持续性的援助十分重要。”日中两国的民间交流在此次地震的援助活动中得到了深入发展。
  当前,华人会正将精力集中在灾区小学重建事宜上,以四川籍会员为中心募捐到了约680万日元,华人会计划于6月中旬派代表前往灾区,研究重建学校的取址等问题。
  此外,一些华人团体还把日本相关的防灾资料·译成中文赠送给中方。其中包括由全日本中国留学生学友会(位于东京)整理的数百页资料,内容º盖了预防次生灾害与赈灾志愿者的注意事项等。
  由于汶川地震中校舍垮塌严重,学生伤亡惨重。灾区校舍重建便成为海外华人援助的一个共同重心。除日本华人会外,美国华商总会、旧金山湾区中国统一促进会6月10日将筹集的第四笔总计8万美元捐款交到中国驻旧金山总领馆,希望转交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在四川灾区修建“侨心统一小学”。
  加拿大中国专业人士协会(CPAC)教育基金会为了帮助四川灾区的孩子能够早日重返校园,激活“重建校园筹款计划”,也筹款15万加元,决定在都港堰重建一所小学。
  意大利亚德里亚华侨华人联谊会等华人社团也纷纷捐款,定向帮助灾区重建校舍。
  心理援助也是灾后重建的一个重要内容。总部设在纽约的国际华人医学家心理学家联合会在其心理援助中心网站上开设了“灾后心理干预:重建心灵家园”的专栏,并提供24小时心理援助电话热线服务。他们还将“大地震后的学校心理辅导——教师手册”和“地震后心理干预(辅导、咨询)的建议及有关英文资料”提供给了在四川抗灾一线的心理学专业人员和中小学教师。
  在香港“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大型义演时,香港演艺人协会名誉会长曾志伟说,这只是“两岸和港澳演艺界5·12关爱行动”的开始,以后每年的5·12两岸和港澳演艺界都要举办义演,为灾区筹款,为灾民重建家园打气。
其他文献
中国民航业从1993年开始进入成长期,“十五”期间进入了成长期的加速阶段,“十一五”以及未来的20年,仍将继续以高速增长领先全球,并逐步实现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转变    机场业高增长态势将持续延续    中国民航业从1993年开始进入成长期,“十五”期间进入了成长期的加速阶段,“十一五”以及未来的20年,仍将继续以高速增长领先全球,并逐步实现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转变。作为专门为航空运输提供服务的
期刊
关山鸣自幼受家学渊源熏陶,醉心书画,尤擅山水、花鸟。他的山水画初宗四王,历元四家,上追董源、巨然,画法章法得古人法度却能匠心独运、不落俗套,作品构图生动、意境深厚,于严谨中见超逸。他的花鸟画胎息于新罗山人、边寿民、虚谷、任伯年、高剑父、齐白石等名家。博采众家之长,而又能脱变运用。笔苍墨润、机趣勃发,形成了简朴豪放、古雅清新、性灵高洁的个人风格。  初观关山鸣的国画,犹如临水听琴,于峰顶望茫茫四野,
期刊
伴随着岁末的钟声,由世界华人经济文化发展研究会、人民网、新华商杂志、华人世界咨询文化传播网等单位联合推出的首届海外华人“中国,我有话对你说”大型有奖征文活动日前落下帷幕,来自世界五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人华侨参加征文,从十几岁的学生到八十多岁的老人,年龄跨度七十年,作者职业包括知名作家、诗人、职员、学生、教师、企业家等,稿件文体囊括了杂文、诗歌、散文、记叙文等多种文体。  活动组委会对所有来稿
期刊
洞见出乎“良知”    回顾刚刚过去的一年,世界经济学界不可不提的一个重要人物便是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  2008年10月13日上午7点40分,克鲁格曼在博客上敲下短短八个单词记录自己获奖的消息:“A funny thing happened to me this morning...”。在随后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他说,“对于一个经济学家,这是一种认可,但
期刊
2008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加强民生”的政策重点,试图扭转经济快速下滑的趋势。其间有不少新提法、新政策值得注意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年年有,这一次却大不寻常。2008年12月8日-10日的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如既往地为来年经济定调,不过由于当前全球深陷金融海啸之中,中国也迎来“本世纪以来最困难的一年”,其间政策多有不同以往之处,更需加倍体会。    “保八战役”  
期刊
中国大陆权威部门官员和专家都认为,汶川大地震不会改变国民经济总体上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态势,进而言之,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也不会进行大的调整。不过,大局不变并不妨碍对地震灾区因地因时制宜推出特定政策。  6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至17.5%,印证了宏观调控政策不变的预测。另一方面,为支援地震灾区重建,重灾区法人金融机构暂不上调。    灾后
期刊
2008年5月30日中午,韩国总统李明博抵达四川成都,深入地震灾区进行慰问。李明博访川时不仅大批经济界人士随同前往,而且以SK总裁为首的很多财经界人士在前一天就赶往灾区赠送救助物资。此次李明博访川目的除了缓解国内的政治压力外,更重要的是为了韩国企业今后参与灾后重建工作及韩企今后参与中国重大项目投资进行铺垫。中央财政数千亿元的灾后重建资金,无疑给工程机械、医药、钢铁、水泥等相关行业的投资者带来了商机
期刊
一场大地震,打乱了成都高新区“天府新城”的建设部署。  “按惯例,5月一般是招商引资的年度小高潮。”该区一位负责人说。作为四川省和成都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成都高新区在“5.12”基本没有人员和直接财产损失。但仍然让人不由得担心,所在大区域受到了地震影响,会让投资者质疑其承接产业转移的环境。    谁都知道,只有依靠发展,才能最大程度地带动灾区重建。但如何恢复投资者信心?震后,全球著名咨询公司麦肯
期刊
韩国堤川市近日在京招商,邀请中国商业人士一起打造中国大观园。  在中国对外友好协会,堤川市市长严泰永说,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传统的文化,中国文化很有魅力,中国物品也很丰富,价格较低,相信韩国人一定会喜欢中国城。我们不仅要展现给韩国人,更要展现给来到韩国的世界各国人,要打造成比中国更像中国的中国大观园(中国城)。    堤川市位于忠清北道北部,地理上位于车岭山脉和小白山脉的中间,月岳山国立公园、
期刊
太阳能投资潜力大    《新华商》:文章中您谈到太阳能的发展空间很大,能否从国内需求层面来谈一谈?  冯雷:太阳能这种能源的供给从环保角度,与石油、煤炭这类传统能源的相比有很大的前景。从实用角度来讲,煤炭、石油生产及使用过程对能源的消耗,对环境都会造成很大影响,但太阳能不同,它对人类的发展和地球环境的变化是有利的,它的潜力很大。    从经济层面上说,传统能源供给是有限的,资源的有限度决定它的价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