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8年的风雨路,走遍太行山的沟沟坎坎,孙建设帮助农民,送去技术,更送去先进的农业经营管理理念。
退休后的他获得的荣誉比工作时多,还更有分量。2019年荣获国家脱贫攻坚奖创新奖,2020年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
我国苹果栽培制度的变革,从呐喊到成为现实经历了10年,孙建设是倡导者,更是践行者。
10月13日下午,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某酒店515房间,门虚掩着,轻轻推开门,一位老者戴着耳机,声音洪亮,端坐在办公桌后,正对着笔记本电脑做线上直播。
孙建设教授正在参加“大宗商品风险管理(北京)论坛苹果分论坛”,他发言的题目是《中国苹果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1982年,孙建设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果树专业,毕业后就投身到太行山开发的实践中,成为走太行山道路的首发战队,走遍太行山的沟沟坎坎,走进农村、了解农业、帮助农民。
苹果,是他的最爱。这位“把论文写在太行山”“中国所有苹果产区都跑遍”的教授,38年如一日,把苹果的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观点带进贫困山村,创新“驿站”,探索出了一条产业扶贫新路径。
直播论坛结束后,他立即前往附近的一个“驿站”—华中小镇采薇园,在那里,10000多株苹果树全已拉枝,长势不错,负责人赵宇是河北农业大学2006级园艺专业毕业生,是孙建设的学生。
孙建设教授创建的第一个“驿站”位于保定市顺平县大悲乡北大悲村的顺农果品现代科技农业园区内,该园区成立于2014年,是以新型矮砧密植栽培模式的苹果种植生产为主,以休闲旅游、产品加工为延伸,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的综合性现代化农业园区。
10月中旬,《民生周刊》记者走进园区,果香飘来,沉甸甸的果实挂满枝头,远远便能看到坐落其中的河北农业大学顺平水果试验示范站,示范站也被称为河北农业大学太行山道路第壹驿站。
一大早,河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研二学生李玉玲与5名同学一道,来到示范站,在苹果试验区,他们要完成苹果斑点落叶病调查,取完样品要拿回学校实验室。
上世纪80年代初,河北农业大学师生深入太行山区,把先进的农业技术带到田间地头,经过5年艰苦探索,试点山区初步具备“造血”功能,这被当时国家科委誉为“太行山道路”,即知识分子送科技进山,振兴贫困山区。
先有示范站,后有农业园区。2013年,孙建设刚来北大悲村时,整个荒山光秃秃的,一棵树都没有,老百姓只能用单轱辘小推车上山,短短几年,昔日的山沟沟变成了“花果山”。
拧枝、拉枝、开角、掐尖、环割,孙建设亲自动手做示范,将科学种植技术带到了田间地头,带到了老百姓身边,以前对种植技术一无所知的农民,如今个个都成了苹果种植能手。
“驿站不是始发站,也不是终点站,是加油站,第壹驿站是搭建一个产业技术研发平台,培养不同规格的人才,做地方政府农业决策的智囊团、产业结构调整的规划师、涉农政策落地效果的信息员。”孙建设介绍说。
孙建设与农村的感情深厚。1987年春,孙建设自荐担任保定市顺平县苏家疃村主任。彼时,作为我国首个学历最高的“博士主任”,他上任后就把村里400亩果园进行了重新规划,明确了责任制。
针对农民文化水平低、科技认识程度差的情况,孙建设由浅入深地向农民传授果树栽培和管理知识,不仅手把手地教、面对面地讲,还把果树管理的方法按日期印成材料,发到各家各户,使家家有“明白纸”,户户有明白人。
1992年,村里的苹果树开始挂果,全村一年共产果20000多公斤,收入10余万元。村民学用技术的积极性一下高涨起来。1995年,全村苹果产量突破50万公斤,全村果品收入突破200万元,仅此一项人均收入就达1800元。
2001年,44岁的孙建设赴美交流。历经5年在美学习和工作,2006年,他回到闊别5年的太行山,开始编织心中的苹果梦想。他利用半年多时间,走遍全国苹果主产区9省市,把脉我国苹果产业瓶颈问题,在国内首次发出“苹果栽培制度变革”的呼声,率先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适度规模经营的苹果省力化矮砧密植高效栽培新模式,组建了河北农业大学40多名不同学科专家参加的联合攻关团队。
为与世界先进栽培技术同步,他又先后走访了13个国家和地区,密切关注苹果产业最前沿动态。
他坚持边研究、边示范、边推广的技术研发思路,研发了多项适用现代栽培模式的新型果园装备,集成创新了矮砧密植高效栽培的技术体系,在全国7省份建立苹果现代栽培模式示范园,受邀在全国作了70多场关于“苹果栽培制度变革”和“苹果产业技术重构”的专题报告。
2017年7月,保定市与河北农业大学签订协议,共同打造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目前,保定市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已发展到50家,涵盖蔬菜、果品、食用菌、畜禽、中药材、苗木、食品加工、文创旅游等十大类35个特色农业产业。
第壹驿站变成了保定市太行创新驿站,后又“升格”为河北省农业创新驿站。
第壹驿站不远处是神南镇南神南村,神路苹果专业合作社位于村口拐角处,52岁的合作社负责人杨路强一打开果园的大门,快递小哥就直奔过来。为了精确检测苹果的含糖量,杨路强刚从网上购买了一台单价788元的测糖仪。
“所有技术都是从孙老师那里学到的,那真是手把手教,怎么修剪,打什么药……我是1992年开始种苹果,但那时是普通树种,经济效益差,后来被淘汰了。”杨路强告诉记者,“孙老师刚来那阵子,整个园区还只有一条小土路,现在全村1600多人,70%的农户都种上了苹果树,种植面积达到2000多亩,我个人30亩果园,不到3000棵树,每亩平均纯收益能达一万元。” 给杨路强印象最深刻的是,2006年冬的一天,包括孙建设在内的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团队进村,为果园规划开现场会,当天狂风骤起,吹得人都站不稳,气温又低,人冻得不行,村里紧急借来3件军大衣,给教授们披上,逐块地分析,后来好不容易找了塊避风的梯田,围着图纸,大伙儿在一起又讨论了半天。
孙建设回忆刚到村里的情景,第一年,他带着学生们帮着农民种了300亩地,为激励村民,孙建设想出了一个法子,发奖状,发奖金,从全村苹果种植户中选出12个“科技二传手”,每人每年给400元,让这些技术能人帮带全村人。当年村里的一个技术能人,如今在另一个3万亩的种植园担任技术总监,年薪20万元。
“但凡山头有块地,都被农民利用起来了,搬来些土,就能种上棵苹果树。”看到农民高涨的积极性,孙建设很是欣慰。
“我这块果园以采摘为主,今年村里修路,影响了采摘,往年10月20日前后是采摘高峰,人特别多,甚至造成交通堵塞,保定市里的,甚至北京、天津都有游客过来。”杨路强介绍说,“3公斤35元,5公斤50元,不少回头客还添加了微信,有需要了都可以发快递。”
杨路强夫妇有两个孩子,大的闺女已经出嫁,小的儿子在外地打工,平时就两口子打理果园,果园疏花、装套忙时就雇些村里零工。
“孙老师您赶紧尝一个,今年颜色好,个头大,这都离不开孙老师,沾了孙老师的光。”周建胜掩饰不住喜悦。10月14日上午9点,在唐县齐家佐乡北洪城村,42岁的周建胜正在组织附近村民采摘苹果,爬梯上树,忙得不可开交。
周建胜是一名返乡创业青年,2014年,他流转了村里240亩果园,去年苹果成熟的时候正赶上中秋节,品种“中秋王”卖得很火,每亩5000斤的产量让他很是赚了一笔。
创业前3年的苦日子,周建胜是咬着牙挺过来的,看着山头的硕果,周建胜脸上终于有了笑容。现在他两万多棵树的苹果园有3000多棵被“认领”,正在打包装箱的苹果将发往上海一家拥有200家分店的母婴连锁公司。
“采摘时吩咐工人再小心一点,‘王林’皮太薄,磕不得。”离开前,孙建设特意叮嘱周建胜,“富士最好等几天再摘,长一天,糖度会增加不少呢!”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机械化的根本出路在于适度规模,适度规模的根本出路在于土地制度的调整。”
“投资农业,你先要想好你口袋里有多少闲置资金?早晚要花的钱,要早花;可花可不花的钱,一定不要花。”
“人生活最舒适的地方就是苹果长得最好的地方,谁说农业科学家一定就是苦哈哈、脏兮兮的模样?“
或许是长期与农民打交道,孙建设的许多观点通俗易懂,接地气。
在大悲村驿站,两个1000立方米的无氧发酵塔高耸,这一套畜粪便无害化处理装置,能够让有机肥成为液体,跟着滴灌带,直接输送到每一棵果树根系。
“通过无氧发酵塔,然后进入有氧发酵池,先筛滤,然后再压滤,保证120目的细度,节约了传统有机肥挖坑、运送肥料及施肥的费用,降低成本。”孙建设解释说,“更主要的是还能提高肥效,使有机肥精准地在时空上发挥作用,让它什么时间使劲就什么时间使劲,让它什么地方使劲就什么地方使劲。”(注:120目就是每英寸有120条网格线,也就是有120个网眼,目数越高,筛出来的东西越细小。)
这里是孙建设的另一个“家”,每天都有变化。先进的小型加工生产线已经运到这里,未来,一些不能作为鲜果销售的苹果,会被加工成鲜榨果汁、发酵果汁或蒸馏过的果酒;“苹果健康体检中心”会对每一棵树进行营养诊断,缺什么,补什么;“田间农民学校”也将会动工开建,让更多热爱农业的人有一个学习交流的地方。
“我这个年龄谈梦想有点奢侈,这是我十几年前的梦想,我们这些人要用知识温暖我们毕生热爱的产业。今年受疫情影响,开通直播,来不了现场,网上可以看。”2017年退休后,孙建设仍然活跃在苹果园,每年一度的中国苹果产业大会,一群一辈子与苹果打交道的退休老头老太太都会到现场,孙建设是召集者,又兼暖场主持人。专家与问题见面,产品与用户见面,今年即将在甘肃庆阳举办第四届。
退休后的他获得的荣誉比工作时多,还更有分量。2019年荣获国家脱贫攻坚奖创新奖,2020年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
我国苹果栽培制度的变革,从呐喊到成为现实经历了10年,孙建设是倡导者,更是践行者。
第壹驿站
10月13日下午,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某酒店515房间,门虚掩着,轻轻推开门,一位老者戴着耳机,声音洪亮,端坐在办公桌后,正对着笔记本电脑做线上直播。
孙建设教授正在参加“大宗商品风险管理(北京)论坛苹果分论坛”,他发言的题目是《中国苹果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1982年,孙建设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果树专业,毕业后就投身到太行山开发的实践中,成为走太行山道路的首发战队,走遍太行山的沟沟坎坎,走进农村、了解农业、帮助农民。
苹果,是他的最爱。这位“把论文写在太行山”“中国所有苹果产区都跑遍”的教授,38年如一日,把苹果的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观点带进贫困山村,创新“驿站”,探索出了一条产业扶贫新路径。
直播论坛结束后,他立即前往附近的一个“驿站”—华中小镇采薇园,在那里,10000多株苹果树全已拉枝,长势不错,负责人赵宇是河北农业大学2006级园艺专业毕业生,是孙建设的学生。
孙建设教授创建的第一个“驿站”位于保定市顺平县大悲乡北大悲村的顺农果品现代科技农业园区内,该园区成立于2014年,是以新型矮砧密植栽培模式的苹果种植生产为主,以休闲旅游、产品加工为延伸,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的综合性现代化农业园区。
10月中旬,《民生周刊》记者走进园区,果香飘来,沉甸甸的果实挂满枝头,远远便能看到坐落其中的河北农业大学顺平水果试验示范站,示范站也被称为河北农业大学太行山道路第壹驿站。
一大早,河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研二学生李玉玲与5名同学一道,来到示范站,在苹果试验区,他们要完成苹果斑点落叶病调查,取完样品要拿回学校实验室。
上世纪80年代初,河北农业大学师生深入太行山区,把先进的农业技术带到田间地头,经过5年艰苦探索,试点山区初步具备“造血”功能,这被当时国家科委誉为“太行山道路”,即知识分子送科技进山,振兴贫困山区。
先有示范站,后有农业园区。2013年,孙建设刚来北大悲村时,整个荒山光秃秃的,一棵树都没有,老百姓只能用单轱辘小推车上山,短短几年,昔日的山沟沟变成了“花果山”。
拧枝、拉枝、开角、掐尖、环割,孙建设亲自动手做示范,将科学种植技术带到了田间地头,带到了老百姓身边,以前对种植技术一无所知的农民,如今个个都成了苹果种植能手。
博士村主任
“驿站不是始发站,也不是终点站,是加油站,第壹驿站是搭建一个产业技术研发平台,培养不同规格的人才,做地方政府农业决策的智囊团、产业结构调整的规划师、涉农政策落地效果的信息员。”孙建设介绍说。
孙建设与农村的感情深厚。1987年春,孙建设自荐担任保定市顺平县苏家疃村主任。彼时,作为我国首个学历最高的“博士主任”,他上任后就把村里400亩果园进行了重新规划,明确了责任制。
针对农民文化水平低、科技认识程度差的情况,孙建设由浅入深地向农民传授果树栽培和管理知识,不仅手把手地教、面对面地讲,还把果树管理的方法按日期印成材料,发到各家各户,使家家有“明白纸”,户户有明白人。
1992年,村里的苹果树开始挂果,全村一年共产果20000多公斤,收入10余万元。村民学用技术的积极性一下高涨起来。1995年,全村苹果产量突破50万公斤,全村果品收入突破200万元,仅此一项人均收入就达1800元。
2001年,44岁的孙建设赴美交流。历经5年在美学习和工作,2006年,他回到闊别5年的太行山,开始编织心中的苹果梦想。他利用半年多时间,走遍全国苹果主产区9省市,把脉我国苹果产业瓶颈问题,在国内首次发出“苹果栽培制度变革”的呼声,率先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适度规模经营的苹果省力化矮砧密植高效栽培新模式,组建了河北农业大学40多名不同学科专家参加的联合攻关团队。
为与世界先进栽培技术同步,他又先后走访了13个国家和地区,密切关注苹果产业最前沿动态。
他坚持边研究、边示范、边推广的技术研发思路,研发了多项适用现代栽培模式的新型果园装备,集成创新了矮砧密植高效栽培的技术体系,在全国7省份建立苹果现代栽培模式示范园,受邀在全国作了70多场关于“苹果栽培制度变革”和“苹果产业技术重构”的专题报告。
2017年7月,保定市与河北农业大学签订协议,共同打造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目前,保定市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已发展到50家,涵盖蔬菜、果品、食用菌、畜禽、中药材、苗木、食品加工、文创旅游等十大类35个特色农业产业。
第壹驿站变成了保定市太行创新驿站,后又“升格”为河北省农业创新驿站。
两个果农
第壹驿站不远处是神南镇南神南村,神路苹果专业合作社位于村口拐角处,52岁的合作社负责人杨路强一打开果园的大门,快递小哥就直奔过来。为了精确检测苹果的含糖量,杨路强刚从网上购买了一台单价788元的测糖仪。
“所有技术都是从孙老师那里学到的,那真是手把手教,怎么修剪,打什么药……我是1992年开始种苹果,但那时是普通树种,经济效益差,后来被淘汰了。”杨路强告诉记者,“孙老师刚来那阵子,整个园区还只有一条小土路,现在全村1600多人,70%的农户都种上了苹果树,种植面积达到2000多亩,我个人30亩果园,不到3000棵树,每亩平均纯收益能达一万元。” 给杨路强印象最深刻的是,2006年冬的一天,包括孙建设在内的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团队进村,为果园规划开现场会,当天狂风骤起,吹得人都站不稳,气温又低,人冻得不行,村里紧急借来3件军大衣,给教授们披上,逐块地分析,后来好不容易找了塊避风的梯田,围着图纸,大伙儿在一起又讨论了半天。
“但凡山头有块地,都被农民利用起来了,搬来些土,就能种上棵苹果树。”看到农民高涨的积极性,孙建设很是欣慰。
孙建设回忆刚到村里的情景,第一年,他带着学生们帮着农民种了300亩地,为激励村民,孙建设想出了一个法子,发奖状,发奖金,从全村苹果种植户中选出12个“科技二传手”,每人每年给400元,让这些技术能人帮带全村人。当年村里的一个技术能人,如今在另一个3万亩的种植园担任技术总监,年薪20万元。
“但凡山头有块地,都被农民利用起来了,搬来些土,就能种上棵苹果树。”看到农民高涨的积极性,孙建设很是欣慰。
“我这块果园以采摘为主,今年村里修路,影响了采摘,往年10月20日前后是采摘高峰,人特别多,甚至造成交通堵塞,保定市里的,甚至北京、天津都有游客过来。”杨路强介绍说,“3公斤35元,5公斤50元,不少回头客还添加了微信,有需要了都可以发快递。”
杨路强夫妇有两个孩子,大的闺女已经出嫁,小的儿子在外地打工,平时就两口子打理果园,果园疏花、装套忙时就雇些村里零工。
“孙老师您赶紧尝一个,今年颜色好,个头大,这都离不开孙老师,沾了孙老师的光。”周建胜掩饰不住喜悦。10月14日上午9点,在唐县齐家佐乡北洪城村,42岁的周建胜正在组织附近村民采摘苹果,爬梯上树,忙得不可开交。
周建胜是一名返乡创业青年,2014年,他流转了村里240亩果园,去年苹果成熟的时候正赶上中秋节,品种“中秋王”卖得很火,每亩5000斤的产量让他很是赚了一笔。
创业前3年的苦日子,周建胜是咬着牙挺过来的,看着山头的硕果,周建胜脸上终于有了笑容。现在他两万多棵树的苹果园有3000多棵被“认领”,正在打包装箱的苹果将发往上海一家拥有200家分店的母婴连锁公司。
“采摘时吩咐工人再小心一点,‘王林’皮太薄,磕不得。”离开前,孙建设特意叮嘱周建胜,“富士最好等几天再摘,长一天,糖度会增加不少呢!”
驿站是另一个家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机械化的根本出路在于适度规模,适度规模的根本出路在于土地制度的调整。”
“投资农业,你先要想好你口袋里有多少闲置资金?早晚要花的钱,要早花;可花可不花的钱,一定不要花。”
“人生活最舒适的地方就是苹果长得最好的地方,谁说农业科学家一定就是苦哈哈、脏兮兮的模样?“
或许是长期与农民打交道,孙建设的许多观点通俗易懂,接地气。
在大悲村驿站,两个1000立方米的无氧发酵塔高耸,这一套畜粪便无害化处理装置,能够让有机肥成为液体,跟着滴灌带,直接输送到每一棵果树根系。
“通过无氧发酵塔,然后进入有氧发酵池,先筛滤,然后再压滤,保证120目的细度,节约了传统有机肥挖坑、运送肥料及施肥的费用,降低成本。”孙建设解释说,“更主要的是还能提高肥效,使有机肥精准地在时空上发挥作用,让它什么时间使劲就什么时间使劲,让它什么地方使劲就什么地方使劲。”(注:120目就是每英寸有120条网格线,也就是有120个网眼,目数越高,筛出来的东西越细小。)
这里是孙建设的另一个“家”,每天都有变化。先进的小型加工生产线已经运到这里,未来,一些不能作为鲜果销售的苹果,会被加工成鲜榨果汁、发酵果汁或蒸馏过的果酒;“苹果健康体检中心”会对每一棵树进行营养诊断,缺什么,补什么;“田间农民学校”也将会动工开建,让更多热爱农业的人有一个学习交流的地方。
“我这个年龄谈梦想有点奢侈,这是我十几年前的梦想,我们这些人要用知识温暖我们毕生热爱的产业。今年受疫情影响,开通直播,来不了现场,网上可以看。”2017年退休后,孙建设仍然活跃在苹果园,每年一度的中国苹果产业大会,一群一辈子与苹果打交道的退休老头老太太都会到现场,孙建设是召集者,又兼暖场主持人。专家与问题见面,产品与用户见面,今年即将在甘肃庆阳举办第四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