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塞”,是指考生见到作文题后,一时无从下手,长时间找不到突破口;或是写了一半左右就写不下去,无法深入,只能扯上几句,匆匆收笔。克服“语塞”的对策: 1.审题求准2.提问求深。3.例证求实。4. 换点求透。5. 逆向求新。
【关键词】语塞 审题 提问 例证 换点 逆向
考场作文有其特殊性,考生受时间、空间限制,加上心情紧张,很难有平时行文从容的心态。不少考生常常没有时间拟写草稿,因而出现思路不畅,途中“语塞”,便是常事。
所谓“语塞”,是指考生见到作文题后,一时无从下手,长时间找不到突破口;或是写了一半左右就写不下去,无法深入,只能扯上几句,匆匆收笔。这样的文章,得分自然不会高。那么,如何应对考场作文的“语塞”?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下列几种对策可以克服“语塞”的毛病。
1.审题求准。考场作文“语塞”,原因多个,但没有审准题目是一个重要原因。一些考生平时作文就没有养成严格审题的好习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以致考场作文常常是写了一半就无话可说;还有的就是答卷时间分配不合理,前面答题所花时间过多,作文时间所剩无几,为了“节省时间”,看到作文题,略一思索就匆匆动笔,因而常常写到一半就写不下去了。换题重写?受时间和文面的限制也不允许。所以,考场上合理分配时间,准确审题,把握题意,明确主旨,是提高写作速度和质量的重要一环,这样的“刀”很值得磨。只有审清题,才能保证写作思路畅通,有话可说,不走弯路。
2.提问求深。提问设疑,把文题的深层意思开掘出来。面对作文题目,难以下笔或难以深入时,多问一些诸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便能开拓新意境,深化作文内容。不管采用什么文体,都可通过设问,使文章深入一步,相异之处只是表达方式不同而已。如题目“习惯”,可设问:什么是习惯,好习惯,坏习惯?好习惯和坏习惯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能带来哪些影响?为什么会形成好习惯,坏习惯?好习惯和坏习惯之间有什么联系?能否转化?怎样做才能形成好习惯,杜绝坏习惯?……这样,善于提问,多设疑难,文章就容易写下去,而且有深度。
3.例证求实。有些考生作文常常泛泛而谈,空话连篇,有的虽有事例,也不过是信手拈来的缺少特色的“万能事例”(随意变角度、高度抽象化了的名人事例)。例子用完后,又不加阐析,只三言两语,虚晃一枪,自然无话可说了。因此,所举事例应有选择,应有针对性,不高高在上,就近就实。用惯的熟例应尽量回避。即便要用,也应叙出特色,有特定含义。同时,对事例作必要阐析,给以必要的限制,让其同观点准确地切合起来。既用理论说理,又举实例并作阐析,这样自然有话可说,落到实处。必要时,也可采用正反对比说理。一正一反,说理明析,既可避免机械重复,又给人以深刻印象,产生强烈效果。特别是信手拈来一些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定会使文章跌宕起伏,不至于语结言塞。当然,作一正一反的论述,要防止简单化,应有所侧重,不能机械地一分为二。
4.换点求透。临场作文,常会出现思虑不密、论证单一的毛病,三言两语,就无法深入,写不下去。这时,可采取换点求透的方法,即变换立足点,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和方面,或记叙阐析,或议论说理,剥茧抽丝,层层深入,把中心思想表达得透彻明了。
5.逆向求新。文贵创新,作文要独抒己见,切忌千人一面。有些题目很熟,但如步人后尘,写出的文章味同嚼蜡,自己也觉无趣。这时最好能突破常规的思维方式和习惯,转换视角,逆向思维,独辟蹊径,令人耳目一新。当然,不是任何题目都能逆向思维的。另外,考场作文一旦失败就无法挽救,须稳中求新,在求“保险分”的基础上争高分,这是上策。
以上方法,只是为临场作文一时“语塞”者指条路子,只能救救急,并不是所谓的灵丹妙药。若要作文好,功夫在平时,多阅读,多观察,多思考,多练笔,这样,临场作文自然得心应手,思路畅通。
参考资料:
《中学生作文大全》
【关键词】语塞 审题 提问 例证 换点 逆向
考场作文有其特殊性,考生受时间、空间限制,加上心情紧张,很难有平时行文从容的心态。不少考生常常没有时间拟写草稿,因而出现思路不畅,途中“语塞”,便是常事。
所谓“语塞”,是指考生见到作文题后,一时无从下手,长时间找不到突破口;或是写了一半左右就写不下去,无法深入,只能扯上几句,匆匆收笔。这样的文章,得分自然不会高。那么,如何应对考场作文的“语塞”?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下列几种对策可以克服“语塞”的毛病。
1.审题求准。考场作文“语塞”,原因多个,但没有审准题目是一个重要原因。一些考生平时作文就没有养成严格审题的好习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以致考场作文常常是写了一半就无话可说;还有的就是答卷时间分配不合理,前面答题所花时间过多,作文时间所剩无几,为了“节省时间”,看到作文题,略一思索就匆匆动笔,因而常常写到一半就写不下去了。换题重写?受时间和文面的限制也不允许。所以,考场上合理分配时间,准确审题,把握题意,明确主旨,是提高写作速度和质量的重要一环,这样的“刀”很值得磨。只有审清题,才能保证写作思路畅通,有话可说,不走弯路。
2.提问求深。提问设疑,把文题的深层意思开掘出来。面对作文题目,难以下笔或难以深入时,多问一些诸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便能开拓新意境,深化作文内容。不管采用什么文体,都可通过设问,使文章深入一步,相异之处只是表达方式不同而已。如题目“习惯”,可设问:什么是习惯,好习惯,坏习惯?好习惯和坏习惯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能带来哪些影响?为什么会形成好习惯,坏习惯?好习惯和坏习惯之间有什么联系?能否转化?怎样做才能形成好习惯,杜绝坏习惯?……这样,善于提问,多设疑难,文章就容易写下去,而且有深度。
3.例证求实。有些考生作文常常泛泛而谈,空话连篇,有的虽有事例,也不过是信手拈来的缺少特色的“万能事例”(随意变角度、高度抽象化了的名人事例)。例子用完后,又不加阐析,只三言两语,虚晃一枪,自然无话可说了。因此,所举事例应有选择,应有针对性,不高高在上,就近就实。用惯的熟例应尽量回避。即便要用,也应叙出特色,有特定含义。同时,对事例作必要阐析,给以必要的限制,让其同观点准确地切合起来。既用理论说理,又举实例并作阐析,这样自然有话可说,落到实处。必要时,也可采用正反对比说理。一正一反,说理明析,既可避免机械重复,又给人以深刻印象,产生强烈效果。特别是信手拈来一些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定会使文章跌宕起伏,不至于语结言塞。当然,作一正一反的论述,要防止简单化,应有所侧重,不能机械地一分为二。
4.换点求透。临场作文,常会出现思虑不密、论证单一的毛病,三言两语,就无法深入,写不下去。这时,可采取换点求透的方法,即变换立足点,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和方面,或记叙阐析,或议论说理,剥茧抽丝,层层深入,把中心思想表达得透彻明了。
5.逆向求新。文贵创新,作文要独抒己见,切忌千人一面。有些题目很熟,但如步人后尘,写出的文章味同嚼蜡,自己也觉无趣。这时最好能突破常规的思维方式和习惯,转换视角,逆向思维,独辟蹊径,令人耳目一新。当然,不是任何题目都能逆向思维的。另外,考场作文一旦失败就无法挽救,须稳中求新,在求“保险分”的基础上争高分,这是上策。
以上方法,只是为临场作文一时“语塞”者指条路子,只能救救急,并不是所谓的灵丹妙药。若要作文好,功夫在平时,多阅读,多观察,多思考,多练笔,这样,临场作文自然得心应手,思路畅通。
参考资料:
《中学生作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