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金融危机是否孕育中国成为大国的机遇

来源 :求是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indirt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下世界正在经受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势必造成一些困难,但我们在积极应对危机可能给我们带来不利影响的同时,应该看到这场金融危机也为中国成为一个世界大国提供了机遇。如此判断的基础在于:中国经历的30年改革开放,为中国成为世界大国积累了经济、科技、文化等“软硬实力”。而这场爆发于发达国家的金融危机动摇了目前的世界秩序,因此建构一个新秩序的要求对一些新兴大国来说一定会有机遇。中国能否抓住这一机遇,关键在于能否实现经济、科技、发展战略和文化的转型。
  关键词:金融危机;大国;机遇
  作者简介:乔榛(1964—),男,内蒙古乌盟人,经济学博士,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生产力研究中心教授,从事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04(2009)01-0059-05收稿日期:2008-12-05
  
  2007年4月在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一年后演化为一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而且许多权威人士把这场危机看成过去100年最严重的金融危机,或者是1929—1933年后西方世界最严重的金融危机①。在这场正在蔓延的危机中,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以其充足的外汇储备、宽裕的财政和较少的债务、高速的经济增长,以及可供开发的巨大国内市场,让世界看到了一个大国可能借机崛起的希望。到底这场正在发生的金融危机会给中国的发展带来怎样的机遇?中国有没有能力和条件抓住这一机遇?中国应该采取怎样有效的政策来把这种机遇变成现实?诸如此类的问题,要求我们认真地研究。
  
  一、大国崛起的历史机遇及演进逻辑
  
  人类自15世纪开始,进入了一个大国崛起的时代,先后有9个世界大国交替崛起,其中一些国家到今天依然在世界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或者说仍属于世界大国。检索这些大国崛起的历史,它们各自不同的经历都包含一个共同的元素,即这些崛起的大国能够准确地把握历史机遇。
  葡萄牙和西班牙是西方15世纪后最早崛起的两个大国,这两个按照自然条件来说只能算小国的国家成为世界大国,它们抓住的就是新航路开辟带来的殖民掠夺和殖民贸易的机遇。这种殖民活动使葡萄牙和西班牙建立起势力遍布全球的殖民帝国,从而成就它们在16世纪上半叶成为第一代世界大国。荷兰成为继葡萄牙和西班牙后的又一世界大国,它以150万人口和两个半北京大的面积的自然条件成为17世纪的一个真正的世界大国,而它的成功是对地理大发现后孕育的巨大商业机会的有效开发。英国的崛起在大国崛起的历史上更是具有突出的地位,在大国发展的道路上它主宰世界达两个多世纪,并被称为“日不落帝国”。而英国崛起是因为它抓住了一个更大的历史机遇。世界市场的开辟和形成,对商品提出巨大的需求,进而对生产能力提出严重的挑战。英国正是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通过工业革命创造出巨大的生产力,进而以这种生产力为基础,推行自由贸易,拓展全球市场,逐步确立自由市场经济模式,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法国、德国、俄罗斯和日本成为世界大国,它们借助的历史机遇是在英国开创工业化时代后,世界的发展出现了工业化的潮流,哪个国家能够加入并成功地实现工业化,就可以加入世界大国的行列。这几个国家正是借助国家的力量迅速推进工业化,从而顺利地完成了工业化①。最后一个大国——美国,在19世纪末也完成了工业革命,为经济腾飞奠定了基础,从而也进入了大国的行列。但是,美国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抓住了20世纪上半叶两次世界大战的机会,成为继英国以后又一个资本主义世界的超级大国。
  如此的大国崛起历史记录的是一些迎接机遇和抓住机遇的典型。而细读这一历史,又可以发现这些历史机遇呈现了一种演进的逻辑。在15世纪以后崛起的9个大国中,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是两个大国,即英国和美国。其中,英国是在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开辟的世界市场的基础上,通过与它们竞争,并借助工业革命和自由市场制度这两个巨臂把自己举到一个超级大国的地位上的。美国从英国手中夺得世界超级大国的地位,是通过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积累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进一步建立了金融霸权才取得的。因此,要成为一个世界大国特别是超级大国,其经历决不会是轻松的,一定有一个十分艰辛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又要求必须契合一种演进的逻辑。以英国为巅峰的第一代崛起的大国,它是以发达的生产力向世界供给大量的工业品;以美国为巅峰的第二代崛起的大国,它则以巨大消费能力和发达的金融实力为世界提供巨大的需求市场;而新的超级大国需要具备向世界供给大量产品的能力和为世界提供巨大需求市场的潜能。当然,在这种演进逻辑的背后,是那些崛起的大国具备了作为大国的条件,而且这种条件在历史的变迁中呈现不同的特点。
  
  二、大国崛起的一般性标准和阶段性特征
  
  大国无疑是吸引世界所有国家的目标。但是能够成为大国的却是极少数国家。这是因为大国有着严格的标准。首先就大国的含义来讲,一般性的规定确实是许多国家难以达到的。
  从自近代崛起的几个大国来看,大国的界定确实有着很高标准的。德国历史学家兰克在1833年发表的《列强论》一文中提出的“大国”定义是,一个大国必须能够与其他所有联合起来的大国相抗衡。乔治·莫德尔斯基则把定义具体化为,世界大国是世界的主导经济国,是世界经济和世界政治的最重要连接点。世界大国主导经济不仅规模大,或富裕程度高,而且意味着在技术创新的条件下主导性产业部分生产旺盛,并能积极参与世界经济,有足够的支持其履行作用的巨额财力。在制定国际贸易、投资、金融等方面的规则上起决定作用[1]。对世界大国的如此理解,反映出成为一个世界大国需要具备的因素包括:(1)经济金融因素。一个世界大国,特别是超级大国,首先必须具有非常强的经济实力,这既体现在经济规模上,也体现在人均收入水平上,还需要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经济影响力。(2)科技因素。近代以来的世界大国科技力量的影响力越来越突出,这代表了现代最先进的生产力,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而且也是扩张自己影响力的重要保障。(3)军事因素。世界大国交替出现必然伴随着利益关系的调整和冲突,能够在这种冲突中保持住自己的大国地位必须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保障,而且强大的军事力量也是实现大国影响力的重要条件。(4)文化因素。如果说经济、科技和军事代表着大国的“硬实力”,那么文化则是作为大国需要具备的“软实力”。大国的地位固然需要“硬实力”来保障,但“软实力”的作用有时更为重要。大国可以通过自己的文化融合性,取得其他国家的广泛认同,这实际上在无形中显示大国的重要影响力。(5)政治和意识形态因素。政治和意识形态作为一个国家的上层建筑内容,它们分别是用来整合权力结构和为这种权力结构寻求合理性的依据。而政治和意识形态作为一个世界大国的因素,则可以通过这种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认同减少国际社会的分歧,有利于达到世界性的沟通和协调,因而也属于“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6)人口和地理因素。这是古老帝国留下来的、显示其强大的重要因素。在近代大国的发展史上,尽管不再是决定性的因素,但是它们依然具有一定约束性的作用,即人口和地理因素可能不能成就一个世界大国,但现代要成为一个世界大国必须具有一定的人口和地理上的优势。
  以上对大国标准的概括显示了在大国崛起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全景式标准描述。进一步分析这些标准,又可以看出它们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征。近代以来的世界大国,早期成就的大国主要建立在经济、科技和军事这些“硬实力”的基础上;而后来崛起的大国,其文化、政治和意识形态这些“软实力”表现出的影响力越来越突出;至于人口和地理因素只是作为现代世界大国的必要条件。这种阶段性特征表明,现在要成为一个世界大国,其困难程度更大,面对的挑战更强。
  
  三、中国的大国潜力是否可以在当下的金融危机中获得释放
  
  大国的崛起必须拥有历史性机遇,而且这种机遇必须要激活可以成为大国的国家具有的潜力。中国无疑是当今世界具有成就大国潜力的国家之一,而当下的金融危机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2]。
  那么,中国具有的大国潜力到底有哪些?按照上述对大国标准分析,中国已经具备一些成为大国的初步条件。首先,就自然条件来说,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而国土面积在世界排第三位。这些不仅成就中国成为古代的超级大国,而且在今天也是中国成为世界大国的有利条件。其次,就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来看,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实现了经济的持续高增长,GDP年均增长达到9.7%。因此使GDP的规模有望在2008年达到世界第三的水平;而对外贸易总额从2007年就上升到世界的第三位;外汇储备在2008年超过2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中国的科技和军事实力也有大幅度的提高,不仅通过引进技术实现了技术升级,而且通过吸收和创新掌握许多自主技术。在高科技领域以航天技术为代表,中国已跻身世界的先进行列。而从20个世纪90年代开始的军事现代化建设,大大地提升了中国的军事力量。最后,就文化等软实力来讲,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其中有一些是与现代化相冲突的,但也有一些还是可以用来构建现代精神,如当代世界一体化和冲突并存的现实,非常需要一种和谐的理念来加以整合。而这种和谐理念要想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可以为培育这种和谐理念作出重要贡献。至于同样属于“软实力”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中国在改革开放背景下探索构建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十分值得期待的。
  总结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积累的这些成绩,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成为大国的希望,而且这也是在世界取得了一定的共识。不过,我们自己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与世界大国相比我们还是有一定距离的。而这种距离主要表现在“质”的方面。正像麦迪森统计的,中国在19世纪20年代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3](P36),但就是这样一个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在20年后的西方坚船利炮下不堪一击。其中的原因十分清楚,我们是以一个农业国的经济总量与一些完成或正在工业化的国家相抗衡,结果当然是意料之中的。就中国今天的实力来说,尽管与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但是我们在“质”的方面依然不够强。具体说来,我们的GDP规模上升到世界第三的位置,但我们的人均GDP还只有世界中等偏下的水平;我们的对外贸易规模也居于世界第三位,但其中加工贸易的出口规模占全部出口的53%(2006年)①,且绝大部分加工产品不具有核心技术,收获的只是低廉的加工费;我们的科技和军事是有很大的进步,特别是在一些高科技领域还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但整体科技实力和科技创新水平还比较落后;我们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沉淀,但其中具有现代因素的文化并不多。此外,我们巨大的GDP规模和很高的对外依存度,表明我国内需严重不足,进一步说明的是人民还很不富裕。这些属于一个经济社会“质”的内容,其对于一个想成为世界大国的国家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此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就是,怎样把中国具有的量的优势转化为质的优势。而这种转化如同凤凰涅槃,需要一种突破“度”的条件。当一场席卷世界且被称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降临时,虽说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困难,但这难道不会成为我们实现凤凰涅槃的条件吗?或者说在这一危机中是否孕育着中国成为大国的机遇?
  这场危机给世界,特别是发达国家带来巨大的困难。全世界在反思这场危机时,有许多人对自由资本主义崇拜提出质疑[4],进而对改变目前由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世界经济的泛自由主义倾向怀有极大的热情。这些对于中国意味着什么呢?
  首先,金融危机必然使发达国家的实体经济受到影响,而随着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与这些国家有着巨额贸易的中国出口和净进口势必会减少。特别是这次金融危机的中心——美国,对它的净出口构成中国对外净出口的主要部分,因此中国的净出口对美国的经济增长高度敏感。这样的局面给对外依存度高达60%的中国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然而,当我们积极应对这一挑战时,又会发现在这种影响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机遇。不可否认,改革开放后的扩大对外贸易,给中国经济注入强大的活力,但因此也使我们的经济形成一种对对外贸易的依赖症,这造成的结果是对内需的挤出。尽管内需不足与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没有因果关系,但是对外贸易确实吸引了我们过多的注意力,使我们不能很好地正视扩大内需的问题。如果说在改革开放之初,我们有理由作出这样的选择,那么在经历了30年改革开放后,我们必须考虑实现转型,即把外贸依存度降下来,用扩大的国内消费需求来替代。而要完成这一转型需要借助一种较好的机会,本次爆发于发达国家的金融危机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次机会。它使我们不得不把注意力转到扩大内需上。
  其次,本次金融危机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并主要在发达国家蔓延。但是,作为全球经济主导的发达国家经济出现问题,必然会延伸到发展中国家。中国虽然不在金融风暴的中心,但感到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许多出口企业的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特别是那些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出口加工企业更是陷入停产或破产的境地。相反一些具有自己品牌和自主技术的企业却出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因此,这次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出口企业来说,是一次大浪淘沙的过程。不仅会淘汰一批质量较差的企业,而且会涌现出一批经得起考验的优良企业。特别是危机可能改变企业对低级加工产品出口的预期,被迫进行自主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讲,金融危机增加了我们实现自主创新的压力,使我们进入一种没有多少退路的境地。这样的挑战无疑也是一种机遇。
  最后,金融危机越来越大的影响,已经不是哪个国家可以独立应付的,甚至发达国家的整体也是陷入其中而不能自拔。如此表明,要遏制这场危机必须使世界各国动员起来,加强协调、密切合作。这就给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参与和发言的机会。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不断积累的国力,确实让世界感到震惊,但我们在国际社会拥有的发言权和参与规则制定的权力还很弱小。而这对于一个想跻身世界大国的国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发达国家是不会轻易让出或允许别人染指这一权力的。这场严重的世界金融危机,让发达国家感到力不从心,它们已意识到不让其他国家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的一些大国加入拯救危机的行列,是很难在短期摆脱困境的。为此,它们必须要作出一些让步,包括美国自己都提出要对目前的国际金融体系进行必要的改革。胡锦涛总书记在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上提出的改革国际金融体系的举措: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完善国际监管体系;推动国际金融组织改革,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组织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鼓励区域金融合作,充分发挥地区资金救助机制作用;改善国际货币体系,稳步推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5]。这里发出的一个重要信息是,世界经济需要我们积极参与。这对于我们来说是很好的一次机会。
  
  四、中国如何把握机遇实现国家发展的转型
  
  这场世界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困难的同时,也给中国带来机遇,即成为一个世界大国的机遇。我们确立这样的信心是基于中国改革开放30年积累的经济实力。但是,要把握这次机遇,实现向世界大国的转变,中国还有许多不足。如果说这场金融危机对于我们来说孕育着机遇,那是指危机向我们提出需要转型的目标,如把中国经济从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需求的过多依赖转变为对扩大内需的依赖;把中国从一个引进技术为主的国家转变为自主创新为主的国家;把中国从世界主流以外的国家转变为世界主流中的国家。但是,我们能否实现这些转型,关键在于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和科学的政策措施。
  首先,扩大内需一定要选择正确的途径,最终落脚点是扩大消费需求。扩大内需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即使没有这场金融危机,我们也认识到扩大内需的重要意义。这场金融危机加强了这种紧迫性。然而,扩大内需对于中国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为了减轻这场世界金融危机带给我们的影响,中国政府已提出一个总额达4万亿元的扩大内需方案。该方案不论从规模上,还是在投入的方向上都是过去不曾有的。这充分显示了我们要阻止这场危机对我国造成更大影响的魄力和要把我国的经济转向主要依靠内需的决心。同时,在安排如此大规模投入时,中央政府推出的措施,把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作为主要的内容。这无疑是在引导扩大内需工程向提高消费需求倾斜。而这其中包含的一个较大的难题是,扩大消费需求比扩大投资需求有着更大的难度和更复杂的机制,因此,在实际执行时很容易变成单纯的项目投资。如果那样,我们不仅难以把握这场金融危机带给我们的机遇,而且可能引发又一次的经济过热。因此,如何把扩大内需变成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对我们的政策将是极大的考验。
  其次,加快科技的自主创新必须下更大决心,关键是建立科技创新机制和创新保障制度。改革开放的30年间,我们通过引进技术和吸收消化,使中国的整体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不过,我们也认识到更尖端的一些核心技术是很难通过引进的方式获得的。因此,提高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是保持中国持续技术进步的重要支撑。然而,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仅需要一些条件,而且还要一些自主创新的机制和制度保证。经过30年经济高速增长,中国在科技创新的物质和人才积累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而在科技创新的机制和制度建设方面还有许多不足,包括科技创新的投入、激励以及研究和开发的体制都滞后于科技创新的要求。因此,我们在推出的一系列旨在化解金融危机风险的政策和措施中,一定要把推动科技创新作为政策关注的一个重点。
  再次,加强我国在国际经济秩序中的话语权,重要的是抓住未来影响世界秩序重要因素的主导权。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在2008年11月20日发布一份研究报告《全球趋势2005年——一个转型的世界》,称未来20年间美国将渐失主导地位,预言资源紧缺将重新引发国家间冲突。而由于新兴国家日益强大,经济日益全球化,财富从西方向东方转移,非国家因素影响力增强,到2025年时,国际体系将全面改观。在这一过程中,战略对手之间可能主要围绕贸易、投资、科技创新、企业购并等展开竞争,而在这场竞争中,美国在全球的主导地位将日渐削弱,世界将出现多个权力中心[6]。中国基于目前拥有的资源,完全有条件争取成为世界的一极。当然,为此我们还要作出许多努力,包括调整我们的资源战略以及为此转变我们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加快技术创新的资源替代步伐、树立我国在世界更加负责任的形象等,通过这些努力让世界知道中国是世界稳定的一极。
  最后,努力挖掘我们的文化资源,重新确立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广泛认同感。这是一项更为艰巨的任务。但要成为一个现代的世界大国,一种能够被世界广泛接受的文化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历史上的大国,不论是传统的大国,还是近代以来的大国,都高度重视文化的意义。中国在作为传统的大国时,文化的影响表现得非常突出。在那个世界还处于隔绝的时代,中国文化成为一种区域文化的标准。而这样的文化是在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外来文化的前提下,通过文化的创新而形成的一种有着广泛基础的新型文化。当今的中国,如何在吸收世界优秀文化的基础上,重新创造一种更具广泛影响的文化,是我们要成就世界大国须努力去争取的。
  
  参 考 文 献
  [1]王思睿. 最后的大国[N]. 中国在线,2007-03-24.
  [2]李成刚. 张曙光: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来说机遇大于风险[N]. 中国经济时报,2008-10-27.
  [3]安格斯.麦迪森. 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公元960—2030年[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4]张飞岸. 美国次贷危机标志新自由主义的破产——访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左大培研究员[J]. 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2008,(5).
  [5]胡锦涛. 通力合作共度时艰——在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上的讲话[N]. 新华社,2008-11-16.
  [6]美国发全球趋势报告:未来20年美将失去主导地位[N]. 东方早报,2008-11-22.
   [责任编辑国胜铁]
其他文献
2005年3月,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衣俊卿教授主编的日常生活批判丛书,包括6本书,其中,衣俊卿的《观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再版)提供了日常生活批判的基本理论框架;衣俊卿的《现代化与文化阻滞力》是运用日常生活批判理论范式解析中国社会转型期社会文化结构和图式的一种尝试;王晓东的《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和王国有的《日常思维与非日常思维》是日常生活批判分支理论的构建;杨威的《中国传统日常生活世界的文化透视》是
期刊
一对高知父母用了一种看似开明、完美的教育理念,在儿子22岁那年,督促他走上了自立之路,却不料儿子从此人间蒸发、杳无音信。年过60的父母开始漫漫寻子路,并同时在反思,为什么这么好的教育方式,却令儿子做出离家出走10年、音信全无的绝然行为?他们错在哪里?  开明父亲睿智教子,写信督促儿子离家自立  时光倒回到10年前。  2004年5月,胡权终于得偿所愿, 22岁的儿子胡立伟离开家门,坐着开往北京的火
期刊
摘 要:哈贝马斯的沟通行动理论旨在区分沟通理性和工具理性,而这一区分的关键在于能否有效地区分以言行事行为和以言取效行为,特别是能否证明以言行事行为独立于并且优先于以言取效行为。文章指出,哈贝马斯对这个根本问题的论证并不特别令人信服,在此意义上,哈贝马斯所构筑的沟通行动理论就存在根基不牢的危险。  关键词:沟通行动;策略行动;以言行事行为;以言取效行为;有效性宣称
期刊
摘 要:以科斯为代表的产权学派通过对生产的制度结构分析得出一个核心论点:产权明晰是企业绩效的关键或决定因素,产权明晰即产权法律归属上的明确界定和产权的有效率配置及产权结构上的优化配置。文章结合黑龙江省国企改革的现状及其模式选择,提出黑龙江省国有企业改革面临产权制度模式的重新选择、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及管理创新等问题。  关键词:国有企业改革;产权制度选择;法人治理结构;管理创新
期刊
摘 要:文章探讨了英美法上的约因和大陆法上的原因的具体含义与功能,指出约因和原因在内容、适用范围、操作方式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它们均为合同效力的控制器。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了其成因,并对意思自治和法律继受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约因;原因;合同;效力
期刊
摘 要:本篇论证了安乐哲和郝大维最近对《中庸》的解释和翻译在中国和西方思维样式之间划了一条错误的对立二分法的界线。西方思想并不都是以一个永恒不变的本质为出发点的,而中国的思想也不总是基于一个无确定性的变化世界。孔子的概念像“诚”和“物”与亚里士多德的本体语言很相似,两者都基于一个能动存在体的世界;这些存在体自返地努力完善和实现它们自己固有的潜能。所以用古希腊的诡辩派的语言来翻译这些及其它有关的中
期刊
摘 要:中国传统戏剧的研究在20世纪前期已取得相当可观的成绩,这对20世纪后半叶乃至今日的研究而言都具有奠基性的意义。1908年当王国维率先开始其中国戏剧的研究时,可谓是孤家寡人;后来的新文化运动、整理国故等事件的发生,均有助于研究风气的形成。1930年梅兰芳访美的成功,则直接促成了30年代的研究繁荣。相继涌现的自然禀赋与学术背景各异的学术大家们,为中国戏剧的研究提供了各各不同的研究方法与路径,
期刊
摘 要:作为君臣关系理想模式与良性状态的对立面,唐人小说又有相当的篇幅表现了君忌而臣危这种君臣关系的异化形态。这是道德层面的恶与人性劣根性的丑交叉作用的扭曲表现。唐代士人以小说的艺术形式,从前朝旧事、本朝新事和写实笔法、艺术虚构等多种角度表现之,寄寓了企盼“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再现于当代的文化心理,蕴含着丰厚的思想内涵和超时空的认识价值。  关键词:唐人小说;君臣关系;异化形态;文化心理
期刊
摘 要:进化论语境中形成的中西文化比较模式,其基本特征为:文化比较负载了引领社会改革和推动进化的使命,具有选择进化目标、路径的价值;运用二元对立的话语模式,形成鲜明的中西文化对照,也造成一系列的偏差;由中西文化比较指向文化综合,开启新的路向。中西文化比较是近代思想启蒙的重要形式,具有复杂的历史作用,并影响到当代人的思想观念。  关键词:进化论语境;文化比较模式;二元对立的话语模式;文化综合
期刊
利物浦地铁站对面,有一个我经常憋论文的星巴克,透过咖啡厅的窗子,常常能看到一个常驻的流浪老爷爷,去星巴克的人,有时会为他买一杯咖啡或是一只牛角包。有一天,我又背着参考文献来这里,恰巧看到一个拎着大包小包的老太太,在和那位流浪老汉聊著什么。当时的我,因为那篇社会学报告的关系,养成了观察路人和流浪汉互动的“职业病”,便饶有兴趣地站在街角“偷听”。   “我能给你些什么呢?你需要买杯咖啡,或是一块面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