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交通运输商务》是交通运输类工科专业培养方面的一门文科类课程,设置该课程的目的是增加学生对不断发展的运输商务活动的了解与实践。从多年的教学经验出发,对《交通运输商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作了客观分析,提出了一些改革建议。
[关 键 词] 交通运输商务;教学实践;改革思路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3-0076-01
一、导言
《交通运输商务》作为交通运输类本科专业在大三或大四开设的一门课程,主要围绕运输展开各种商务活动,涉及市场营销、物流、经贸等多个领域,课程系统阐述了运输商务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环节,笔者感受到该课程的教学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课程覆盖知识面广、杂,各个知识点自成体系,相互之间关联性较弱。以东南大学出版社丁波主编的《运输商务管理》教材为例,教材内容以运输商务整个流程环节展开,涵盖的范围包括运输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商务谈判、客户关系管理、集装箱码头业务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等诸多学科知识点,授课内容大体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概括为市场营销与客户管理,包括营销理论、商务谈判、客户管理管理等内容;第二部分介绍各种运输业务,包括各种运输方式、集装箱运输的特征和业务流程;第三部分阐述各种运输实务,包括进出口报关、运输代理、合同管理、保险与理赔等方面。这三部分相对独立,关联性弱,同时各个部分可深入拓展的内容又很多,对授课老师的阅历和讲授内容的把握提出了高要求。
2.授课方式单一,缺乏相关的实践素材和岗位。由于《交通运输课程》往往作为学位选修课,一般都是安排在大三下学期通过讲授进行教学,学生一方面在各门交通前修课程中对交通运输行业有所了解,容易对存在重复交叉的内容感到厌倦。同时该课程文科味道较浓,工科类学生学习起来往往不太适应。
3.由于《交通运输商务》课程围绕以运输为核心的商务活动展开,无论是外延和内涵都在不断充实和完善中,如电子商务的兴起给运输商务各个领域带来的新方法、新技术,使教材内容总是存在滞后于现实发展的情况,而教师由于工作环境与精力有限,很难及时对业界的新变革进行同步吸收和传授。
三、改革思路
笔者在几轮的教学实践中,针对以上问题,通过与师生座谈、咨询,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深入思考,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提出如下几点改革思路:
1.对授课内容进行优化,大胆合理取舍,突出重点。课程内容中的市场营销部分实际上是介绍各种营销步骤、策略和技巧,与当前社会提倡的大学生创业存在密切关联,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将这部分内容作为理论教学和实践的重点。各种运输业务部分内容较简单,可组织学生通过相互讨论、写报告等形式自学掌握。
2.借鉴管理类学科相关课程的案例,如市场营销、客户关系管理、商务谈判等课程的教学案例,拓宽学生视野,丰富授课内容,如在讲授运输商务企业營销管理时,由于营销活动是一切盈利性企业的基本活动,可以将其他行业的经典营销案例引入教学中。笔者在授课过程中,针对营销各个环节,经过收集整理后可供教学内容的营销案例如下表所示:
3.收集各种商务活动实践素材,通过组织学生作报告、辩论、模拟谈判等方式,学生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探索学习。如笔者在市场营销实践环节中,让学生准备报告,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开设一家淘宝店,将选择经营什么商品,以及如何进行相应的营销。由于不少学生本来就有创业的想法甚至经历,对这样的实践活动非常有兴趣参与。在商务谈判实践环节中,笔者将学生分成多组,假设每组代表一家运输企业,构思了这样的谈判背景:多家运输企业同时从事各种货物的运输业务,而各个公司之间的配送网络存在重合,配送车辆由于需求量的变化存在多余或不足等情况,这些代表公司的小组开始谈如何合作,利用配送车辆的多余空间,实现配送车辆的共享,最后能降低运输成本,并且相应的收益如何更加合理地分摊到各个公司中。由于题目背景并不复杂,学生容易构思各种合作方案,同时实践各种让对方接受的谈判技巧和策略,在课堂模拟中,各个小组轮流上台阐述观点和合作方案,再让其他队表决是否同意,如果方案没有达成共识则换下一组上台发言。
四、结束语
在《交通运输商务》教学中,笔者通过上面的种种手段,确定在一定程度上使课堂学习的活跃度得到改观,学生普遍反映上课后有收获,对运输商务活动的认识得到加深。笔者期望在后续的教学中进一步应用各种新教学设备,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丁波,夏立国.运输商务管理[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2]朱艳茹.交通运输企业管理[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关 键 词] 交通运输商务;教学实践;改革思路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3-0076-01
一、导言
《交通运输商务》作为交通运输类本科专业在大三或大四开设的一门课程,主要围绕运输展开各种商务活动,涉及市场营销、物流、经贸等多个领域,课程系统阐述了运输商务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环节,笔者感受到该课程的教学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课程覆盖知识面广、杂,各个知识点自成体系,相互之间关联性较弱。以东南大学出版社丁波主编的《运输商务管理》教材为例,教材内容以运输商务整个流程环节展开,涵盖的范围包括运输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商务谈判、客户关系管理、集装箱码头业务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等诸多学科知识点,授课内容大体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概括为市场营销与客户管理,包括营销理论、商务谈判、客户管理管理等内容;第二部分介绍各种运输业务,包括各种运输方式、集装箱运输的特征和业务流程;第三部分阐述各种运输实务,包括进出口报关、运输代理、合同管理、保险与理赔等方面。这三部分相对独立,关联性弱,同时各个部分可深入拓展的内容又很多,对授课老师的阅历和讲授内容的把握提出了高要求。
2.授课方式单一,缺乏相关的实践素材和岗位。由于《交通运输课程》往往作为学位选修课,一般都是安排在大三下学期通过讲授进行教学,学生一方面在各门交通前修课程中对交通运输行业有所了解,容易对存在重复交叉的内容感到厌倦。同时该课程文科味道较浓,工科类学生学习起来往往不太适应。
3.由于《交通运输商务》课程围绕以运输为核心的商务活动展开,无论是外延和内涵都在不断充实和完善中,如电子商务的兴起给运输商务各个领域带来的新方法、新技术,使教材内容总是存在滞后于现实发展的情况,而教师由于工作环境与精力有限,很难及时对业界的新变革进行同步吸收和传授。
三、改革思路
笔者在几轮的教学实践中,针对以上问题,通过与师生座谈、咨询,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深入思考,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提出如下几点改革思路:
1.对授课内容进行优化,大胆合理取舍,突出重点。课程内容中的市场营销部分实际上是介绍各种营销步骤、策略和技巧,与当前社会提倡的大学生创业存在密切关联,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将这部分内容作为理论教学和实践的重点。各种运输业务部分内容较简单,可组织学生通过相互讨论、写报告等形式自学掌握。
2.借鉴管理类学科相关课程的案例,如市场营销、客户关系管理、商务谈判等课程的教学案例,拓宽学生视野,丰富授课内容,如在讲授运输商务企业營销管理时,由于营销活动是一切盈利性企业的基本活动,可以将其他行业的经典营销案例引入教学中。笔者在授课过程中,针对营销各个环节,经过收集整理后可供教学内容的营销案例如下表所示:
3.收集各种商务活动实践素材,通过组织学生作报告、辩论、模拟谈判等方式,学生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探索学习。如笔者在市场营销实践环节中,让学生准备报告,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开设一家淘宝店,将选择经营什么商品,以及如何进行相应的营销。由于不少学生本来就有创业的想法甚至经历,对这样的实践活动非常有兴趣参与。在商务谈判实践环节中,笔者将学生分成多组,假设每组代表一家运输企业,构思了这样的谈判背景:多家运输企业同时从事各种货物的运输业务,而各个公司之间的配送网络存在重合,配送车辆由于需求量的变化存在多余或不足等情况,这些代表公司的小组开始谈如何合作,利用配送车辆的多余空间,实现配送车辆的共享,最后能降低运输成本,并且相应的收益如何更加合理地分摊到各个公司中。由于题目背景并不复杂,学生容易构思各种合作方案,同时实践各种让对方接受的谈判技巧和策略,在课堂模拟中,各个小组轮流上台阐述观点和合作方案,再让其他队表决是否同意,如果方案没有达成共识则换下一组上台发言。
四、结束语
在《交通运输商务》教学中,笔者通过上面的种种手段,确定在一定程度上使课堂学习的活跃度得到改观,学生普遍反映上课后有收获,对运输商务活动的认识得到加深。笔者期望在后续的教学中进一步应用各种新教学设备,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丁波,夏立国.运输商务管理[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2]朱艳茹.交通运输企业管理[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