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体解剖学微课设计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simao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体解剖学为医学基础课程中一门难度较大的学科。因其为医学入门必修课程,如何突破重难点,为教学探讨的关键。微课作为一门新兴的多媒体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结合更加相得益彰。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微课;设计
  【中图分类号】G434;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1-00-01
  引言
  微课是应用多媒体技术,针对某一知识重难点以小段视频、音频的形式做出讲解,一般以6-8min长度为最佳。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更新,更多的教师体验到微课在医学教学应用中的益处,各地更是以比赛、培训等形式加强教师微课水平,以下简单介绍人体解剖学微课的设计。
  一、简单介绍人体解剖学微课的设计(以骨盆为例)
  1.选材与定位
  本微课选用教材为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刘文庆主编《人体解剖学》,为全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卫生部规划教材,针对高职三年制大专助产专业一年级打造。此专业学生在高中阶段有学习生物与化学等医学相关基础知识,但对专业医学知识了解浅薄。通过对本课程前阶段的学习,他们具备了少量基本的解剖学相关知识,但缺乏系统的知识构架。
  学生学习特点:对书本中概念类、记忆类等理论知识缺乏兴趣。不喜欢传统教学模式,喜欢上实验课,对感兴趣的事物能认真对待。且本专业中女生占比较重,部分学生存在惧怕大体标本的情况,因此需正确引导。
  学校设施方面:能够满足多媒体教学环境,提供实验场所。
  2.重难点确立与突破设计
  本微课教学重点为骨盆的组成、骨盆的连结、骨盆的测量、骨盆的性别差异。难点为骨盆的测量、骨盆的分区。
  (1)骨盆的组成:应用较为生动的动画从一开始便吸引学生眼球,让她们了解到骨盆的基本作用,对骨盆有初步的印象。紧接着应用3D图像与动画结合的方式,形象的重构出骨盆的结构,由一个“动作”,记住骨盆组成。
  (2)骨盆的连结:课中分别从前面观和后面观展示出骨盆連结的关节与韧带。不同颜色,立体多方位的标注,准确掌握其位置。
  (3)骨盆的区分:这是一个教学难点,学生无法确立立体结构。因此课中应用点-线-面-体的递进关系,即找准体表标志与重要结构位置,围成相应线条,确立骨盆入口出口,进一步确立入口平面与出口平面,最后分出大小骨盆结构。结合3D模型,明确划分出了骨盆内部的区域关系,让学生更加直观的辨别。
  (4)骨盆的测量:此为另一个教学难点,学生主要问题在于容易混淆各处测量的数据。针对这一问题,课中应用思维导图形式,为学生清晰展示出骨盆测量的径线位置与数据,并结合临床,阐述这些径线测量在产科应用的相关意义。学生根据导图中数据对比,直观记忆。
  (5)骨盆的性别差异:应用表格对比讲明男女骨盆的差异。从形态、入口、盆腔形状、耻骨下角四个方面对比,形象直观讲明知识点。
  3.微课特色
  (1)将章节知识点逐一拆分,再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最后将骨盆组成、骨盆连结、骨盆区分知识点合并,进行结构重构,形成了短小精干的视频。
  (2)动画引入,大量应用3D图片,直观表述难以讲解的骨盆立体构型分区与骨盆径线测量,突破难点。
  (3)整个微课,采用护眼柔和色彩,利于学生观看。并结合动画与有条不紊的讲解,深入浅出,丰富了内容,也更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二、总结
  单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接受度较低,甚至会产生厌恶,并且课堂若未听明白,自行看书学习也较困难。本微课采用生动有趣的动画及形象的3D图片,配合深入浅出的讲解,将抽象的骨盆解剖、骨盆测量、骨盆的性别差异等知识,细化具化,极大的增强了学生的习得度。但微课更倾向于知识点各个击破,缺乏连贯性与系统性,可应用于课前预习、课中辅导、知识点强化、课后复习,结合其他教学方式,方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文庆.《人体解剖学》[M].出版地: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胡裕龙.微课在人体解剖教学中的应用与体会[J].课程教育研究,2016(29):236.
  [3]潘琦.微课在人体解剖教学中的应用与体会[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48):9488-9489.
  [4]曹月洲,黄华兴,封益飞.微课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探索[J].才智,2017(33):96-97.
  [5]骆晓峰,金麟毅,田晶,王春艳,张震豪.微课在人体解剖生理学中应用体会[J].教育现代化,2019,6(17):130-132.
  [6]任文婷,关建军.微课在心脏解剖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8,34(18):2911-2913.
  [7]董博.微课技术在解剖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7,8(06):68-69.
  [8]雷鸣,谭美芸,朱祖健.微课在高职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解剖科学进展,2016,22(01):107+110.
  第一作者简介:陈海旭(1989,11-),女(汉),四川自贡,初级,本科,学士,主要从事解剖学和病理学的教学。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舍曲林联合利培酮治疗躯体形式障碍(SD)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98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予以舍曲林合并利培酮治疗,对照组单用舍曲林治疗,疗程均为8周
我国缺少在巨厚卵砾石层中采用普通施工方法掘进煤矿斜井井筒的成熟支护经验.结合伊犁一矿材料斜井和回风斜井的施工过程,设计了现场支护试验方案,对不含水和含水卵砾石层大断面斜井井筒的多种支护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含水与不含水卵砾石层斜井井筒相比,其支架变形量和支护难度显著变大;架棚临时支护结合钢筋混凝土永久井壁支护是不含水卵砾石层大断面斜井井筒有效的支护方法;含水卵砾石层地压显现明显,采用超前支
随着人口结构逐渐呈现老龄化,老年人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的发病率日趋增高。ACST是良性胆道疾病死亡的首要原因,已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我院2004年1月至2009年3月共收治ACST39例
目的:探讨体位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120例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合理体位配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随意体位配合常规治疗,观
湛江市湛江湾最短处长约2.75KM,最大水深约36.6米。在海底做隧道,(始发、接收)井从地面至基底开挖最大深度达到约47m,开挖深度较深,围护结构深度达60m,连续墙是施工及基坑开挖难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