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交流,让思维看得见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教学中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且会阻碍学生与人交流能力的发展.新课标要求数学教学应该是多方互动、多向交流的,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充分地从事数学学习活动的机会,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数学知识探究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知识.
  【关键词】交流;自主;策略
  一、课例片段
  师:有了大胆的猜想,我们还需要什么?
  生:我们还需要验证.
  师:请你打开信封,取出3个不同的三角形,来进行验证.
  小组交流讨论.
  分小组汇报.
  组1:我们小组是用量的方法.我们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量了出来,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师:哪个小组也是用量的方法,可结果跟这组是有区别的?
  组2:我们小组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接近180°,因为我们测量出了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79°.
  师:为什么他们小组测量出了179°.
  生:(很快地说出原因)测量的时候出现了误差.
  通过刚才的操作,我们借助了量角器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合在了一起,如果不借助量角器,你还有其他方法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合在一起吗?
  小组再交流,汇报.
  生1:我把三角形的三个角撕下来,拼在一起,正好组成了一个平角.平角是180°,所以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和补充?
  生2:我用这种方法.
  (到展台前展示,但是看得不清楚,只有前排的几个同学看得清楚)
  师:谁看明白了?
  生1:他拿的是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直角,另外兩个锐角通过这样捏正好和直角一样大.
  (大部分学生还是不太明白他的想法)
  师:确实是一个好方法,但是这样用手捏起来,有点看不清楚.(有的学生跃跃欲试)
  生2:我有补充,可以把它压平了,而且如果不是直角三角形的话,可以这样压平了,也就是像这样折一下(教师请他到展台前展示),折完以后也组成了一个平角,平角是180°,所以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师:比较刚才的方法,他们有什么相同点?
  生:都是把三角形的三个角拼成了平角.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1:我们组把这两块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了正方形,因为正方形四个角是直角,所以它的内角和是360°,把360°平均分成两份,一份就是180°.
  生2:还可以把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长方形,长方形的内角和是360°,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它的一半,是180°.
  生3:我还可以这样拼,这两个三角形是一样的两个直角拼在一起,这两个直角就消失了,他们的内角和还是180°.
  师:谁听明白了?
  生4:把两个直角拼在一起,这样两条直角边就没了,我还可以把它旋转一下,发现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完全重合了.
  师:通过刚才的操作,我们得出什么结论.
  生: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二、反思策略的实施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获得知识,必须建立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接受学习的方式,也可以通过自主探索等方式;学生应用知识并逐步形成技能,离不开自己的实践;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只有亲身参与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才能在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方面得到发展.”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
  (一)组内交流,探多样方法
  小组交流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可以使每一名学生都有展现自己的机会.比如,在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有的小组都选择的是用测量的方法,那么每名学生测量的数据就可能不同,但是比较容易的发现他们都接近180°.还有的小组采用三角尺拼的方法,有的学生用45°的三角板拼成正方形,有的学生用60°的三角板拼成长方形,还有的学生把它们拼成一个三角形.虽然方法不一样,但是都可以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由此可见,在组内交流时一名学生的想法可以引导其他学生产生不同的方法,这样小组合作的目标就更容易达到.
  (二)全班交流,展集体智慧
  全班交流是每节课的必备环节,是展现学生思维和思维碰撞的关键环节.以本节课为例,有的小组汇报了用撕拼的方法来验证,在此基础上,有的学生进行了创造,他不想破坏原有的图形,但是又肯定刚才同学的汇报,所以他想到用“捏”的方法,也就是把三角形的三个角“捏”在一起.与此同时,有的学生提出质疑,因为他展示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有点特殊,不能说明所有的情况.这时,有的学生就提出把捏住的部分给他压平了,也能发现这样的结论.
  三、结束语
  通过这样的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让课堂成为学生思维“厮杀”的战场,让课堂成为学生素养的“供给站”.
  【参考文献】
  [1]肖川.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1.
其他文献
一、原題展示
期刊
【摘要】人教版“解决问题”自2001年课改以来受教师的广泛关注,从浙教版的“应用题”到实验教科书的“解决问题”,再到“义务教育教科书”的三部曲,课程改革对这一领域从形式、内容、策略上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笔者结合实验教材相关疑难问题教学策略,结合实践案例提出思考.  【关键词】第一学段;解决问题;教学途径  义务教科书解决问题“知道了什么——怎样解答——解答正确吗”这三个小问题就像三部曲,“
【摘要】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指出:“探究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究,便没有数学的发展.”探究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方式,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搭建探究的平台,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学习;学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
【摘要】新课程对数学教师提出了需培养学生“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六大核心素养”的要求.这使得教师在课堂教学上需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纳入教学目标中.本文以球的体积和表面积为课例,就核心素养视域下如何建设数学高效课堂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校课堂;数学课堂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审视当前高中数学课堂  当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度关注解题,偏重于就题论题
【摘要】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应具备数学核心能力,而抽象概括能力是首要的数学核心能力.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有效培养高中生数学抽象概括能力的方法与途径,并指出:这种能力的提高将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抽象概括能力;方法与途径  有效教学一直是每位教师在教学中所追求的目标,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最终动机来自内在动机,即他们对所教学科和教学工作的热爱以及对学生学习和成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要引导学生练习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呢?笔者认为,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真实起点和认知规律的教学设计,才能有效地促进儿童的数感发展.  【关键词】基于学生;教学设计;数感  一、潜读教材,浅谈数感  “数”是一个整体,在小学阶段,在符合学生认知
以生为本的课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学课堂.因而,课堂教学的立足点应基于学生的数学现实之上,通过教师有效引导,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基于自我、尽情施展,发挥自主能动性.学生的“数学现实”是动态的、不完善的,更是趋于发展的.课堂上教师要如何立足学生真实全面的数学现实,进行有效的引导,才能高效地带领学生走出困境,向着教学目标行动呢?下面,以综合与实践领域“有趣的推理”一课为例,谈谈如何获得学生
【摘要】2017年高考数学考试大纲第一次明确提出在高考数学中考查数学文化,近年来高考和模拟试卷中出现以古典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为背景的新颖命题,蕴含浓厚的文化气息,将数学知识、方法和文化融为一体,有效考查了学生在新情境下对知识的理解以及迁移到不同情境中去的能力.本文收集整理近几年高考和模拟试卷中出现的以《九章算术》为背景的立体几何试题揭示其文化内涵,希望能对大家的高考备考有所启发.  【关键词】九
【摘要】在新课标下高中数学问题意识培养越显重要,学生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成绩有质地提高,同时促进教育教学工作发展进步,对高中数学教育意义非凡.  【关键词】培养;问题;激发;转变  在当前我国的高中教育内容中,数学是非常基础,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高中数学更加抽象,思维量更大,内容更多.笔者所在的江苏,数学在高考中分值所占的比例较大,这些决定了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在此种情况下不少学校增
【摘要】关于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校课堂成为主要的研究课题,一线教师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传统型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教学中教师的要求以及學生对课堂的期望.经过多次教育的改革,小学数学的授课更需要全新的教育观点和观念,要秉承全新、更加开放与全面自由的一种新的教学观念.然后,我们一线教师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小学数学的内容相联系,探讨该怎样去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并得出一些思考.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