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高校学生创业情况的研究,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促进就业有积极意义。调查得知,当前大学中普遍存在学生创业热情较高,但因认识上的不足,实践能力弱,风险承受能力差,创业教育相对滞后等原因,实际参与人数较少,对就业促动作用不明显。需要高校加强对大学生创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强化创业理论研究,强化大学生创业指导。同时,更需要社会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关注和支持力度,发挥全社会力量,积极促进创业。
【关键词】西部 大学生 创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51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4-0-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导致当代大学生面临着严重的就业压力问题,特别是弱势群体学生的就业压力更大。为了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探求通过创业促进大学生大学生就业,在2008—2009年度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规划课题的支持下,课题组开展了积极的调研工作。工作主要为三方面:召开相关人员的座谈会,发放问卷,查阅资料。一年来,课题组共在延安大学、西安科技大学、榆林学院、延安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召开座谈会五次;共在延安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榆林学院、咸阳师范学院、渭南师范学院、陕西理工学院、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延安职业技术学院等10所院系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问卷960份,其中有效问卷篇932份,收回有效率为93.2%。填写问卷的学生中,专科生占4%,独立学院学生(三本)占6%,本科生占90;女生占44%,男生占56%,文科学生占50%,理工科学生占50%。(注:专科生、独立学院学生的创业问题只做了解和对比,不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同时查阅了国家、省市自治区以及地市创业园区关于大学生创业的有关文件和资料,通过网络了解了国外大学生创业的有关信息。
1 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的基本情况
1.1 大学生创业热情较高,但参与创业人数较少,比例偏低
从问卷调查了解到,93.3%的大学生对创业很有兴趣,或比较有兴趣,只有不足5%的人对创业不感兴趣。但同时,通过调查了解到,正在或曾经参与过创业的人数比例只为11.8%,总体偏低,与发达国家30%的比例相距较远,也与我国作为教育大国的地位不相称。
虽然如此,相比2000年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教育部公布资料,2000年大学生创业不足3%),高校创业教育工作初见成效。这一方面是就业形势的影响,另一方面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增强,更说明了高校这10年来认真落实中央精神,大力开展以创业促就业工作的成效,应予以积极肯定。
1.2 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进一步明确
调查得知,87.2%的学生认为,创业是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解决就业的主要途径,只有12.8%的人认为创业会影响当前的学业。反映了大学生关注就业,关注未来,把创业作为实现自己认识价值的主要方式。
1.3 实践能力弱是制约大学生创业的主要“瓶颈”
调查得知,44.2%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参与创业的原因是没有实际能力,46.5%的大学生认为在创业中的最大障碍是经验不足,96.5的学生希望得到创业活动锻炼或亲身实践。
1.4 大学生掌握创业知识偏少,创业和所学专业关系不大
调查得知,大学生对创业知识方面掌握的满意度为0,基本满意的只为22.1%,不满意的为77.9%。知识的不足使部分大学生对参与创业望而止步。专业对大学生的创业影响不大,和事先预料的理工科学生创业优势明显有较大的差距。调查得知,84.9%的学生认为创业和专业关系不大或没有关系,只有15.1的学生认为创业和专业有密切关系。在创业领域的选择上,只有12.8的学生选择和自己相关的专业创业,而87.2%的学生则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热门领域、风险较低的领域创业。可见,高校开展创业教育不能因专业原因而有所偏颇,使一些看起来没有创业可能的专业学生失去接受专门创业教育与锻炼的机会。
1.5 大学生在创业地域的选择上存在认识上的不足
调查得知,只有23.3%的学生选择在毕业后到西部或落后地区创业,而76.7%的人选择毕业后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或家乡以及其他地区创业。大学生的这种错误认识和在就业选择上的一样,追求高收入、高待遇和优良的生活环境是大学生在就业、择业问题上普遍存在认识上的不足。实际上,1.6学生渴望得到创业培训的意识增强,但高校创业教育相对滞后。
调查得知,只有27.9%的学生得到过创业培训或锻炼,72.1%的人从没有接触到创业教育;77.9%的学生渴望学校开设创业指导课程;89.5%的学生希望得到创业成功人士和企业家的指导;只有46.5%的学生认为当前高校开设的创业指导课对专业有些帮助,53.5%的人则认为没有帮助;61.6%的学生认为他们的创业信息是自己主动寻求的,只有11.6%的学生认为他们的创业信息是老师传授的。而据座谈了解,大部分高校没有正常开设创业指导课,既是开设的,授课教师大部分是没有或很少有创业经历的在校教师。创业指导与学生的创业渴求严重滞后或脱节。
1.6 大学生创业风险承受能力进一步加强
调查得知,79.1%的学生认为在创业中遇到困难或挫折、失败时,能正确对待,积极面对,勇往直前,只有2.3%的人会选择放弃。表明等待大学生对待逆境能力的提高。
2 加强创业工作对策
2.1 加强对高校创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创业教育是指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创业技能的教育活动,即培养学生如何适应社会生存、提高能力,以及进行自我创业的方法和途径。作为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是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社会和经济结构调整时期人才需求变化的要求,是素质教育新的突破口,是解决当前及今后大学生就业、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有效方法。因此,高校要切实提高认识,把创业工作当成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
2.2 强化创业理论研究
近年来各高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但其发展现状并不乐观。在理论研究上,对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还是零散的,不系统的,只是散见于诸如全面发展教育、主体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就业与创业等理论层面上的探讨,缺乏对创业教育集中的、系统的和全面的研究。另外,高校的理论研究不系统,再加上高校自身创业较少,和社会上企业联系不多,缺少创业的经验,从而直接导致了教育教学上的缺陷。最后,学生创业教育的缺失、创业意识不强、创业能力不足也导致了学生自主创业较少、成功率比较低。
2.3 社会要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关注和支持力度,发挥全社会力量,促进创业
大学生创业教育既是教育领域的问题,同时也是社会面临的课题,既需要教育教学的改革,也需要社会管理体制方面的变革。通过加大对学生的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能够有效地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同时还需要社会管理体制方面的配合,创造有利于和能够促进创业的条件,吸引学生创业。这无论是对国家、对社会还是对个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由于中国的传统习惯,学生大都是享受父母的宠爱,习惯于接受到手的工作。大学生由于历史的惯性,也由于社会的复杂,也由于自己条件所限,他们完全靠自己的力量走出一条创业的路,面临着困难,面临着风险。但是时代已经赋予了他们期待和责任,成就未来就得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新生事物,总得有阳光的照耀才能茁壮成长。大学生创业,社会的扶持必不可少。国家相关政策、学校的积极鼓励等都在不断地完善着新的创业环境,滋养着大学生创业这棵还不太成熟的“苗”。相信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投入,加上高校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深入实践,在这一系列坚固基础的支持下,大学生创业这棵稚嫩的小树,一定会枝繁叶茂,顺利成长。
2.4 加强大学生创业基地建设,为大学生创业提高实践锻炼机会
2.5 加强创业课程建设,让学生在校期间能接受到较为全面系统的创业素质培训
创业指导课要纳入大学教育的课程体系,规定必修学分。担任创业指导课的教师在重点讲授创业的基本知识的同时,邀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担任实践环节的课程讲授。另外,还要加强财务、税收等方面知识教育的力度。
2.6 开展丰富多彩的以创业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
大学生创业对促进大学生就业,培养创新性人才有重要意义。高校要切实从培养大学生创业兴趣、创业意识,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创业,帮助学生化解创业风险等方面下功夫;政府和社会各方面要关注大学生特别是弱势群体大学生的就业与创业工作,从孵化场所的提供、贷款支持等方面给予大学生更多的优惠,努力形成全社会关注创业、促进创业的良好局面。
【关键词】西部 大学生 创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51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4-0-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导致当代大学生面临着严重的就业压力问题,特别是弱势群体学生的就业压力更大。为了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探求通过创业促进大学生大学生就业,在2008—2009年度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规划课题的支持下,课题组开展了积极的调研工作。工作主要为三方面:召开相关人员的座谈会,发放问卷,查阅资料。一年来,课题组共在延安大学、西安科技大学、榆林学院、延安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召开座谈会五次;共在延安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榆林学院、咸阳师范学院、渭南师范学院、陕西理工学院、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延安职业技术学院等10所院系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问卷960份,其中有效问卷篇932份,收回有效率为93.2%。填写问卷的学生中,专科生占4%,独立学院学生(三本)占6%,本科生占90;女生占44%,男生占56%,文科学生占50%,理工科学生占50%。(注:专科生、独立学院学生的创业问题只做了解和对比,不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同时查阅了国家、省市自治区以及地市创业园区关于大学生创业的有关文件和资料,通过网络了解了国外大学生创业的有关信息。
1 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的基本情况
1.1 大学生创业热情较高,但参与创业人数较少,比例偏低
从问卷调查了解到,93.3%的大学生对创业很有兴趣,或比较有兴趣,只有不足5%的人对创业不感兴趣。但同时,通过调查了解到,正在或曾经参与过创业的人数比例只为11.8%,总体偏低,与发达国家30%的比例相距较远,也与我国作为教育大国的地位不相称。
虽然如此,相比2000年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教育部公布资料,2000年大学生创业不足3%),高校创业教育工作初见成效。这一方面是就业形势的影响,另一方面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增强,更说明了高校这10年来认真落实中央精神,大力开展以创业促就业工作的成效,应予以积极肯定。
1.2 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进一步明确
调查得知,87.2%的学生认为,创业是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解决就业的主要途径,只有12.8%的人认为创业会影响当前的学业。反映了大学生关注就业,关注未来,把创业作为实现自己认识价值的主要方式。
1.3 实践能力弱是制约大学生创业的主要“瓶颈”
调查得知,44.2%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参与创业的原因是没有实际能力,46.5%的大学生认为在创业中的最大障碍是经验不足,96.5的学生希望得到创业活动锻炼或亲身实践。
1.4 大学生掌握创业知识偏少,创业和所学专业关系不大
调查得知,大学生对创业知识方面掌握的满意度为0,基本满意的只为22.1%,不满意的为77.9%。知识的不足使部分大学生对参与创业望而止步。专业对大学生的创业影响不大,和事先预料的理工科学生创业优势明显有较大的差距。调查得知,84.9%的学生认为创业和专业关系不大或没有关系,只有15.1的学生认为创业和专业有密切关系。在创业领域的选择上,只有12.8的学生选择和自己相关的专业创业,而87.2%的学生则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热门领域、风险较低的领域创业。可见,高校开展创业教育不能因专业原因而有所偏颇,使一些看起来没有创业可能的专业学生失去接受专门创业教育与锻炼的机会。
1.5 大学生在创业地域的选择上存在认识上的不足
调查得知,只有23.3%的学生选择在毕业后到西部或落后地区创业,而76.7%的人选择毕业后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或家乡以及其他地区创业。大学生的这种错误认识和在就业选择上的一样,追求高收入、高待遇和优良的生活环境是大学生在就业、择业问题上普遍存在认识上的不足。实际上,1.6学生渴望得到创业培训的意识增强,但高校创业教育相对滞后。
调查得知,只有27.9%的学生得到过创业培训或锻炼,72.1%的人从没有接触到创业教育;77.9%的学生渴望学校开设创业指导课程;89.5%的学生希望得到创业成功人士和企业家的指导;只有46.5%的学生认为当前高校开设的创业指导课对专业有些帮助,53.5%的人则认为没有帮助;61.6%的学生认为他们的创业信息是自己主动寻求的,只有11.6%的学生认为他们的创业信息是老师传授的。而据座谈了解,大部分高校没有正常开设创业指导课,既是开设的,授课教师大部分是没有或很少有创业经历的在校教师。创业指导与学生的创业渴求严重滞后或脱节。
1.6 大学生创业风险承受能力进一步加强
调查得知,79.1%的学生认为在创业中遇到困难或挫折、失败时,能正确对待,积极面对,勇往直前,只有2.3%的人会选择放弃。表明等待大学生对待逆境能力的提高。
2 加强创业工作对策
2.1 加强对高校创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创业教育是指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创业技能的教育活动,即培养学生如何适应社会生存、提高能力,以及进行自我创业的方法和途径。作为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是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社会和经济结构调整时期人才需求变化的要求,是素质教育新的突破口,是解决当前及今后大学生就业、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有效方法。因此,高校要切实提高认识,把创业工作当成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
2.2 强化创业理论研究
近年来各高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但其发展现状并不乐观。在理论研究上,对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还是零散的,不系统的,只是散见于诸如全面发展教育、主体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就业与创业等理论层面上的探讨,缺乏对创业教育集中的、系统的和全面的研究。另外,高校的理论研究不系统,再加上高校自身创业较少,和社会上企业联系不多,缺少创业的经验,从而直接导致了教育教学上的缺陷。最后,学生创业教育的缺失、创业意识不强、创业能力不足也导致了学生自主创业较少、成功率比较低。
2.3 社会要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关注和支持力度,发挥全社会力量,促进创业
大学生创业教育既是教育领域的问题,同时也是社会面临的课题,既需要教育教学的改革,也需要社会管理体制方面的变革。通过加大对学生的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能够有效地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同时还需要社会管理体制方面的配合,创造有利于和能够促进创业的条件,吸引学生创业。这无论是对国家、对社会还是对个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由于中国的传统习惯,学生大都是享受父母的宠爱,习惯于接受到手的工作。大学生由于历史的惯性,也由于社会的复杂,也由于自己条件所限,他们完全靠自己的力量走出一条创业的路,面临着困难,面临着风险。但是时代已经赋予了他们期待和责任,成就未来就得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新生事物,总得有阳光的照耀才能茁壮成长。大学生创业,社会的扶持必不可少。国家相关政策、学校的积极鼓励等都在不断地完善着新的创业环境,滋养着大学生创业这棵还不太成熟的“苗”。相信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投入,加上高校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深入实践,在这一系列坚固基础的支持下,大学生创业这棵稚嫩的小树,一定会枝繁叶茂,顺利成长。
2.4 加强大学生创业基地建设,为大学生创业提高实践锻炼机会
2.5 加强创业课程建设,让学生在校期间能接受到较为全面系统的创业素质培训
创业指导课要纳入大学教育的课程体系,规定必修学分。担任创业指导课的教师在重点讲授创业的基本知识的同时,邀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担任实践环节的课程讲授。另外,还要加强财务、税收等方面知识教育的力度。
2.6 开展丰富多彩的以创业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
大学生创业对促进大学生就业,培养创新性人才有重要意义。高校要切实从培养大学生创业兴趣、创业意识,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创业,帮助学生化解创业风险等方面下功夫;政府和社会各方面要关注大学生特别是弱势群体大学生的就业与创业工作,从孵化场所的提供、贷款支持等方面给予大学生更多的优惠,努力形成全社会关注创业、促进创业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