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介入治疗面颌部重症海绵状血管瘤

来源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gaojuanJ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颌面部是血管瘤的好发部位,约占血管瘤的60%[1],颌面部重症海绵状血管瘤是临床治疗上的难点.1996年1月~2003年1月,我们为138例重症海绵状血管瘤患者采用颈外动脉结扎置管尿素介入治疗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其他文献
Poland综合征是并不少见的先天畸形,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典型征候群包括同侧胸壁及上肢畸形.2000年9月~2002年5月,我们应用同侧部分背阔肌肌瓣修复男性Pland胸廓畸形2例,效果较满意。
期刊
以往矫正乳头内陷的治疗方法主要依靠手术[1-4],虽然术式多达十几种,但尚无一种既能彻底解决内陷又不破坏输乳管,不遗留瘢痕的方法.依据Ilizarov[5]提出的,应力能刺激和维持组织再生和活跃生长的原理,我们研制了一种乳头内陷矫正器,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期刊
肌腱缺损一直是整形外科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这是因为自体肌腱移植来源有限,异体肌腱移植存在免疫排斥反应,而很多替代物在肌腱修复应用中无法获得满意的远期疗效[1].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组织工程化肌腱为修复肌腱缺损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期刊
目的 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人瘢痕疙瘩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在脂质体介导下,将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反义寡核苷酸转染至体外培养的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通过MTT比色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活力,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通过H3-脯氨酸掺入法检测细胞胶原合成.结果转染后和对照组相比,反义寡核苷酸能够抑制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并促进细胞凋亡(P<0.01).结论在体外,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反义寡
目的 探讨SRD5A2基因在尿道下裂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96例先天性尿道下裂患者外周静脉血,提取DNA,采用PCR扩增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SRD5A2基因全部外显子序列.结果96例中有14例发现了8种突变,5种错义突变,1种同义突变,1种无义突变,1种移码突变.分别位于第1、4、5外显子.其中Gln6stop,His232His,Phe234Leu及移码突变没有报道过.结论第4外显子是突变发生的热
1病例介绍  患者男,44岁.因工作不慎被高压电烧伤躯干、四肢等多部位,经当地医院救治生命体征平稳,24 h后转入本院.检查:心肺无异常,除前胸壁、双上肢有散在小块Ⅱ~Ⅲ度混合深度烧伤创面外,主要烧伤部位为:右侧中下腹有22 cm×(10~8)cm呈焦痂状创面,深及肌层和髂前上棘.
期刊
目的 探讨血管化髂骨移植同期种植体植入重建上颌骨的方法.方法2003年9~10月,对2例上颌骨缺损患者行髂骨复合组织瓣重建上颌骨同期骨结合式种植体植入术,其中1例为二期重建,1例为即刻重建.结果2例患者随访8~9个月,上颌骨外形满意,无口鼻漏,语音清晰,完成义齿修复后咀嚼功能恢复良好,咬合关系佳,临床效果满意.结论血管化髂骨移植同期种植体植入修复上颌骨缺损,不仅可以用软组织封闭口鼻漏,口腔上颌窦漏
目的 探讨实验性骨质疏松状态对骨基质明胶修复骨缺损成骨效能的影响.方法将68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去卵巢组和对照组.90 d后两组各抽取10只测定骨密度以确定骨质疏松模型的建立.其余48只大鼠制备直径8 mm颅骨极量骨缺损并同期植入骨基质明胶颗粒.植入术后21和56 d两组每次分别处死12只大鼠,通过不脱钙组织磨片、四环素荧光示踪及骨组织计量学动态参数测定、扫描电镜和X射线显微分析技术观察骨缺损区
目的 探讨先天性及发育性一侧颜面发育不良或萎缩所致颅颌面双侧不对称畸形的综合手术治疗.方法针对患者的畸形情况,设计相应的手术方案以重建患侧的外形及功能.骨骼畸形不明显而主要为软组织萎缩凹陷者,可采用软组织移植的手段予以充填修复;对同时伴有颅面骨骼发育不良的患者,首先重建面部的骨骼支架,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完成软组织的修复.结果1998年9月至2004年8月,共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双侧颜面不对称畸形患
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基因治疗成为医学领域全新的治疗手段.20世纪80年代初,Auderson[1]首先阐述了基因治疗的概况,1990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Blaese等[2]成功地进行了世界上首例因ADA缺乏而导致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症的基因治疗,他们以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作为靶细胞,以LASN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使ADA基因稳定整合,扩增后回输,治疗后患儿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及临床症状明显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