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母亲

来源 :妇女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b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问著名导演翟俊杰什么是幸福,他回答说:“我今年63岁了,我的老母亲86岁,在我这样的年纪,回到家还能喊一声妈,是多么幸福的事啊!”
  是啊,没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那该是怎样一种幸福!
  今年春节,单位刚放假,我就从北京匆匆赶回郑州,到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弟弟家把老母亲接过来。
  之后,在郑州学习工作的两个侄子和从乡下赶来的弟弟,也一块儿住进了我家,连同在郑州生活的两个弟弟全家,十几口人挤在一起,家的氛围浓烈极了。我和爱人每天忙着烧菜做饭、打扫卫生、清洗餐具、整理房间等,劳动量比平时增加了数倍,但脸上的笑容也比平时多了数倍。母亲看我们一大家人热热闹闹和和乐乐的,脸上总是挂着慈祥、满足、恬淡的笑容。我和爱人说,我们一定要加倍孝敬母亲,让母亲在幸福中安享晚年,以告慰刚刚去世的父亲。
  父亲是去年春天去世的。父亲活到77岁就去世,完全出乎我们全家人的预料。因为如果从遗传学的角度讲,父亲至少应该活到九十多岁。我爷爷、奶奶以及他们的父辈、祖辈们,不乏百岁以上的老人,去世最早的也有九十来岁。后来我想,父亲之所以早逝,应该是因为劳累过度所致。
  我的老家非常贫穷。2006年夏天,我到濮阳市调研,周末,朋友们坚持要去和濮阳只有一河之隔的我老家看看。我拗不过他们,只好带他们回了老家。但到家后看着映入眼帘的一切,他们很显然傻眼了:低矮的砖房千疮百孔,陈旧的房梁用木棍顶着,屋内的摆设简单而原始,父亲母亲身上的衣服虽然干净但显然已经穿了许多年。返回的路上,朋友们默不作声,气氛一时有些沉重。我赶紧笑着向大家赔罪,说不该让他们来,扫了大家的兴。朋友们这才接二连三地打开了话匣子,说:“没想到你们老家这么穷,你能从这里考上大学出来真是不容易。”2006年的时候还这样贫穷,之前是什么样可想而知了。
  父亲和母亲一共生养了六个儿子,为了把我们养活大,父亲拖着年轻时在煤矿上受过重伤的身体,起早贪黑地劳作,从来没有说过一声累,直到1978年我考上大学离开农村,两个弟弟也当兵入伍留在了城市,全家人的生活才一天天好起来。但父亲母亲依旧过着像过去那样清苦的日子。给他们寄钱,他们不舍得花,给他们买衣服,他们不舍得穿,给他们带回去好酒,他们不舍得喝。我参加工作三十多年了,他们从没有张口问我要过一分钱。他们说:“衣服能保暖就行,饭菜能填饱肚子就行,好酒自己喝了浪费,留给客人喝了传名,再说,钱多少是个够啊?你们在城市开销大,我们现在老了,帮不上你们什么忙了,总不能再给你们添累赘吧!只要你们都过得好好的,我们就心满意足了。”这就是父母啊,为儿女操心唯恐一点不周到。每每听到父母说这样的话,我的心里都感觉酸酸的,有一种想哭的冲动。
  父亲是个“父父子子”观念很重的人,他对我们的感情很少表现出来,在我的记忆中,他连正面看我的次数都很少,更甭提对我笑了。可是大前年的冬天,我往老家打电话时,偶然得知父亲病了,已经两月有余,可他怕我挂心,不让家里人告诉我。我问是什么病,家里人说父亲深更半夜突然坐起来,两眼瞪着前方,不停地喊着我的名字,重复着几句谁也听不清的话,任谁劝也没用,十几分钟后再突然躺下去,第二天醒来丝毫不记得夜里发生的事。我急忙赶回老家把父亲接到郑州,去了几个医院检查都没发现问题,但我明显感到父亲对我的爱和思念更加强烈和直白了。这使我又想起父亲对我的四次笑:第一次是我以全公社第二名的成绩考上高中,第二次是我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大学,第三次是我结婚后把媳妇带回家,第四次是我在城市有了自己的住房。我突然明白了,父亲严肃的外表下,其实一直掩藏着他对我们浓烈炽热的感情啊!
  那几天,在郑州的家里,父亲和我说了很多话,那是我记忆里父亲和我说话最多的一次。他的每一言、每一语,都浸透着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无限深情与沉重惦记,每一眸、每一笑,都闪现着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期盼与切切嘱托。可惜,这样的好日子没过多久,父亲就坚持要回山东老家,我只好恋恋不舍地把他送了回去。
  老人年纪大了,再加上经常牵挂远在异乡的儿女,就很容易生病。去年春节,我们全家回老家过年,父亲又是生病卧床。我急忙把他带回郑州住院检查。检查结果出来后,我们全家人都懵了:父亲患了肺癌,已到晚期。我哭着责问母亲和老家的弟弟们:“为什么不早告诉我爸爸病了?为什么不早点带爸爸去看病啊?”弟弟们说:“爸爸怕你分心不让告诉你。”母亲说:“你爸怕花钱,他说你们挣钱不容易。”我沉默了,心如刀割。我静静走进父亲的病房,默默趴在他的床头,轻轻抚摸着他的双颊,凝望着他的双眼,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说:“爸爸,您不是还没去过北京吗?儿子已经调到北京工作了,等天气暖和些的时候,我把您和妈妈接到北京,咱们去天安门、去毛主席纪念堂、去故宫和长城参观,您可要快点好起来呀!”父亲开心地笑了,这是我最难忘的一次笑,也是我见到的父亲最后一次笑。三个月后,父亲去世了,走的时候一脸祥和。我连夜赶回老家,跪爬在父亲的遗体旁泪如雨下,在心里发誓,一定孝敬好母亲。
  父亲走了,母亲一夜间衰老了许多。那时候,我和弟弟们紧紧依偎在母亲身边,握着她那双干瘪颤抖的手,看着父亲依然对我们微笑的遗像,往事又一次浮现在我眼前……
  记得我十岁那年,被父亲暴打过一次,那也是我平生唯一一次挨父亲打。那时,父亲是生产大队会计,他常常在家里记账办公。有一天,我看到桌上有五毛钱,拿着就去买了小人书。父亲回来后,追问谁拿走了钱,我支吾着说没看见。父亲看我的神情就明白了,厉声让我跪下说实话。我知道要坏事,赶紧往院子里跑。父亲见状追了上来,顺手摸起一根木棍就朝我背上打。我接着跑,他就接着追,接着打,直到邻居们赶来拉住他,他才罢手。父亲虽然放下了棍子,可依然怒气不减,喝令我跪下听训。在母亲和邻居们的劝说下,我心惊胆战地跪在了父亲面前。父亲说:“孩子,这钱是公家的,不是咱家的,公家的钱是不能随便拿的!你想买小人书,应该对爸爸妈妈说,我们给你钱。你自己随随便便拿钱买东西,也不跟大人说一声,往小处说,是不懂规矩,往大处说,就是小偷,长大了就是罪犯!我现在要是不管你,长大了你还能有什么出息?”我很害怕,哭了起来,我真不知道放在自己家桌上的钱是公家的,但我知道小偷是很坏很坏的人,我不要当小偷。看我哭得很伤心,父亲拍了拍我的头,没有再说什么。
  1973年,我初中毕业。照公社往年的惯例,4名初中生只能推荐1名上高中,那届我们大队恰恰有4名初中生。究竟推荐谁上高中,一时间成为大队里人们议论的焦点和热点。论学习成绩,我是全班最好的,大队推荐我本应是理所应当的。可父亲是大队会计,那些天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听到有人在议论这事,说什么的都有。终于有一天,父亲非常难过地对我说:“孩子,我知道你很想上高中,爸爸也很想让你上,但我是大队干部,我不能只推荐自己的孩子呀!你是个好孩子,听爸爸的话,咱不上高中了,把名额让给你的同学,你跟着我在家好好干活吧!”听了父亲的话,我哭了,母亲也哭了。两天后,班主任知道了这个消息,专门赶到我家,严肃批评了父亲,并当场表示他去公社要名额,一定要让我上高中。正好那一年,邓小平同志复出,下发了“入学必考”的文件。于是,我和同学们高高兴兴地走进了公社考场。当父亲接到我的“高中录取通知书”时,他笑了,眼含热泪,百感交集。
  1978年夏天,我参加了全国统一高考。高考结束后,我腰部长出个大疖子,疼得整天龇牙咧嘴的,不敢弯腰。苦苦坚持了一段时间,父亲终于忍不住强拉着我去公社医院就诊。回家路过公社大院,门口挤满了人,大家都在谈论着高考成绩揭晓的事。我赶紧拉着父亲进了公社大院。院子里人头攒动,我们挤到张贴“红榜”的大墙前,父亲从后面找,我从前面找,我看到自己的名字和分数后就挤出了人群,静静地站在那里等父亲出来。父亲在人群里一边挤着,一边找着,时而踮脚,时而弯腰,满脸都是极度渴望而又分外忐忑的焦虑。终于,父亲在看完第一张“红榜”时挤了出来,脸上挂满了灿烂的笑容。回家的路上,我们没有说话,但我能明显感受到父亲兴奋难耐的喜悦,他甚至一遍遍哼起了他最喜欢的歌曲《洪湖水浪打浪》。
  回家后,院子里坐满了人,大家争相夸赞着我。父亲没有说什么,只是找来一辆地排车,装了满满一车草,没有理会母亲的问话径直拉了出去。大概两三个小时的样子,父亲回来了,车上的草没了,他手里拎着一件蓝色学生服。我一看就哭了:那正是一个多月前我陪父亲赶集、在公社门市部看到的那件要价六块钱的衣服。当时我非常喜欢,但父亲兜里没钱。那天,父亲用一车冬天还要烧火做饭的草把它换了回来!
  1984年夏天,我结婚了,爱人是大学生,也是城里人。带她回老家那天,父母高兴极了,在简陋的屋子里挂满了画,还在我们的床边墙上贴满了纸,我们用的蚊帐是新的,被褥是新的,枕套、枕巾、毛巾也是新的。我说不用这么麻烦,可父母说:“你媳妇是城里人,爱干净,不能让你们太遭罪了。”那时我老家刚通电,父母为了迎接我们回家,专门从集市上买回一台电风扇(据说是全村第一台)。白天,我爱人坐到哪里,有人就把电风扇搬到哪里。晚上,父母忍受着难耐的酷热,坚持把电风扇让给我们用。我和爱人有意见,父母就说:“你们在城市用电风扇习惯了,我们在家不用电风扇也习惯了,咱们家条件差,只要你们不嫌弃这个家就好。”这么多年来,我们每次回家,父母总是把最好的东西都给我们,却从来不让我们动手做一点粗活。我和爱人有了小摩擦、小争吵,父母知道后,总是一边倒地站在我爱人一边,痛骂我不懂疼人、说话霸道等。我知道,他们这样做都是为了让儿子的家庭和睦幸福。普天下,大概也只有父母会这样为孩子着想了吧。
  ……
  看着父亲的遗像,我突然间悟出许多过去似乎已经知晓的道理:世上最伟大的感情,莫过于父母对子女的感情;世上最痛苦的遗憾,莫过于无法回报父母恩情的遗憾。遗憾是痛苦的,因为逝去的父亲不会再醒来;遗憾有时又是可以补救的,母亲仍健在,我仍有机会承欢于她膝下,好好孝敬她。
  妈妈,您一定要保重身体,让儿子有妈可喊的幸福长一点,再长一点!
   〔编辑:潘金瑞〕
其他文献
肝病患者不宜吃羊肉   羊肉有良好补益功能,但患慢性病尤其是患肝病者,不宜食用羊肉。  羊肉甘温大热,民间称为“发食”,加上羊肉含有较高的蛋白质、脂肪等,食后肝脏不能完全将其分解吸收,还可使肝脏病复发,或加重病情。  另外,某些热性病,如痰火湿热及传染病早期,浮肿,以及患外感、牙病、疖肿、痔疮等症者也不宜食羊肉。高血压、肝阳旺盛的人也不宜多吃羊肉,否则易引起头晕,加重病情。  
期刊
智慧人生   做自己才最美 “最美妈妈”吴菊萍用双臂接住从10楼坠下的妞妞,手臂被巨大的冲击力撞成粉碎性骨折已过半年。公司奖励她20万元,吴菊萍在媒体暗示下“不捐”。吴菊萍说:“以往,模范人物都会捐掉奖金,我不觉得我有条件捐,我的爱首先给身边的人,我想赡养老人、还贷款。我觉得这比较像正常人的想法。”  人生就是这样 作家柳青写道:人生就是这样,牵挂着,烦恼着,自由着,限制着;走出一段路程
期刊
“儿子,爸爸给你买新玩具了。”一天回到家,我举着一辆漂亮的遥控小汽车对儿子喊。已经有段时间没有给儿子买新玩具了,这次我不惜花费近百元给他买了这辆遥控小汽车。尽管以前也给他买过类似的玩具,但从价格上来说,都比不上这一辆玩具车有气派。  儿子听见我的喊声,乐颠颠地跑过来把玩具汽车接在了手里,可他只看了一眼,就“啪”的一声扔在了一边。我十分奇怪,问他:“怎么扔了?”  “不喜欢!我都有好几辆这样的小汽车
期刊
女星刘涛自结婚以来各种新闻就没消停过,这些新闻,关键点只有一个:老公王珂是个“伪富豪”。于是刘涛不管出现在哪里,都会被人追问:王珂真的破产了吗?面对公众的好奇,刘涛坦然承认丈夫的公司确实出了一点问题,她说:“人生总有起伏,好在最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  回顾几年来走过的路,刘涛感慨很多,她说:“以前我只想做个专职太太,但经历很多之后,我觉得一个女人能够为家庭贡献自己的力量,证明自己的价值,也挺不错
期刊
为了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服务,本栏目欢迎您将急需得到解答,却又无处咨询的“难言之隐”提供给我们,我们将约请名医专家为您解疑释惑。   本栏目编辑:陈彤   ct66314@163.com    宝宝出牙顺序乱了正常吗?  编辑同志:  我家宝宝现在8个月大,一共长了4颗牙。最先长出的是下面两颗中切牙,接下来应该是长上面的两颗中切牙,可是他却长了两颗侧切牙。请问,这种情况正常吗?  
期刊
治慢性前列腺炎  绿茶1克,鲜车前草150克。车前草加水500毫升,煮沸5分钟,加入绿茶,分3次服,每日服1~2次。    治老年飞蚊症  熟地20克,淮山药、白芍各15克,枸杞、菟丝子、当归、丹皮、白蒺藜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15~20天。   (英特)
期刊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刚颁布,思蒙立即去给房产证加上了自己的名字,这房子是钟民在婚前买的,自然写的是钟民的名字,但房款的一多半却是婚后她和钟民一起还的,若是按照新的司法解释,将来万一要离婚,这房子还是算钟民的,思蒙想:这还了得?  思蒙的婚姻理论是:如果一个人知道干坏事不用付出任何代价,那么他即使没机会也会创造机会跃跃欲试。同样,如果一个男人知道他出轨不会有任何损失,那么他肯定会蠢蠢欲动的。
期刊
落选的公公架子不倒  我和老公文彬是大学同学,当初和他走到一起,我看中的是他农家子弟的憨厚、朴实,而他欣赏的是我都市女孩的活泼、灵动,我们爱得纯洁、热烈,丝毫没有城乡差别,门第观念。  我爸爸是省直机关的厅级干部,妈妈是一家文化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当初,听我说找了一个农村男友,一向民主的爸爸没有干涉我的选择,只是提醒我,农村孩子负担重,亲戚多,将来事情会很多。当时,我正沉浸在爱情的甜蜜之中,不以为然
期刊
编者按   “年龄焦虑症”是一种心理疾患,表现为因年龄增长而焦虑,时刻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这种心理疾患特别钟情于35~40岁的中年职场女性。调查显示,中年职场女性患上年龄焦虑症的概率高达50%,患者中60%的人表现为疑似更年期提前。分析认为,中年女性因为来自家庭事务及自身健康退化的双重“挤压”,在事业上会渐失优势,而职场裁员或提升时最先考虑的往往不是员工的资历,而是员工的价值。这种状
期刊
我家保姆是我婆婆介绍的,当初我刚生了孩子,婆婆说:“家里实在走不开,我没法去照顾你,你小姨家有个姑娘刚初中毕业,正好想出去见见世面,我已经和她说好了,让她先去你们家熟悉熟悉,你休完产假让她帮你看孩子吧!”老公这个表妹叫甜甜,挺腼腆的一个姑娘,16岁,我们把她带回了家。  甜甜大概是第一次到城里,处处感到好奇,就连我儿子的奶嘴和尿不湿她都感到新鲜。来的时候,婆婆和小姨再三嘱托我:“甜甜小不懂事,有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