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90年出演陈凯歌执导的《边走边唱》,到现在已经25年的时间,在那支同名歌曲的MV里,黄磊在泛黄的画面中夹着烟,长发飘飘,目光清澈而忧郁。那时候的人们大概想象不到,这个看似沉默的文艺青年会早早地结婚生子,除了做演员,还做导演,写书,筹办戏剧节,最近还进军美食圈,加入了浩浩荡荡的创业大军。问他为什么做这么多事情,他想都没想地说:“我不知道,我就是喜欢,而且我停不下来。”
尽管已经在诸多领域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但黄磊身上可挖掘的地方似乎还有很多,他做演员,有过《夜半歌声》、《人间四月天》的文艺少年,有过《我爱男闺蜜》、《嘿,老头!》的中年暖男;他做导演,有过《似水年华》、《天一生水》的悲欢离合、旖旎缱绻;当然,他还做过歌手,那是属于很多人上个世纪的美好回忆。近两年他参加了不少电视节目的录制:在《非诚勿扰》中,他是温柔又机智的情感专家;在《爸爸去哪儿》里,他是厨艺高超教女有方的模范爸爸;在《极限挑战》中,他又化身理智果敢的福尔摩斯。
不久前刚在《极限挑战》里通过几个小细节推理成功的黄磊,一听到我们开启关于推理的话题,眼睛就亮了起来,现场展示了他24小时不间断的烧脑特质,“我觉得这已经是本能了,昨天一下飞机,我的车旁边停着一辆宝马X6,盖的是X6的防尘布,土已经积得非常厚,轮胎也有些亏气,感觉起码停了两年以上。我马上就说这是一个出逃贪官的车。首先这辆车停在楼上最靠近出口的地方,楼下是140元一天,楼上是240元一天,我粗算了一下,停车费已经12万左右了,这证明他不在乎钱或者说他有可能不回来,但又惦记将来可以把事情平了再回来,所以盖了防尘布,而且一定不是刑事犯出逃,因为刑事犯不会盖防尘布。我就这么一分析,也不一定对,但是这个过程特来劲,世界上的东西都有自己的合理性,用逻辑去分析它非常有意思。”
说完这段话,黄磊的表情略带得意,却又没留给大家任何称赞他的时间,开始讲起他小时候读过的松本清张的小说。他的记忆力好得惊人,可以确切地记得小说中二站台上四分半的作案时间。但这一切并不仅限于推理小说,出身文青的他,对博尔赫斯、卡尔维诺、加西亚,马尔克斯作品中的段落也都念念不忘。他可以栩栩如生地描述卡尔维诺小说里那个从战场上回来的半身人,也可以毫无遗漏地重现《百年孤独》里鲜血逆流成河的情景。
“总有人问这些对我产生了哪些影响,我不知道,我觉得应该这么说,我们不能为了A去研究B,而是因为喜欢B而得到了A。就像我想做黄小厨,于是我就去做了,而不是我想去创业,就开始研究什么东西热门,哪个在风口,我知道这叫反向操作,就像为了高考而好好学习一样,但我觉得这是混蛋。”他笑着摊开手,“大家都说我在《极限挑战》中烧脑,可我从不知道我要上《极限挑战》,在上这个节目之前,我也一样烧脑。我最喜欢下围棋,小时候是业余三段,上初中时路灯下下围棋的老头一个个都被我干掉了。可这和我能不能成为聂卫平没有关系,我就是觉得好玩,学艺术也是一样,做黄小厨也是一样。老婆怀孕的时候,赶上非典,我不愿意让她上外面吃,于是我就开始研究做饭,剧组都停了,饭馆也关门了,我每天在楼下超市买排骨、鸡腿回来给她炖——我就是那会儿胖的,没别的原因,就是这么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随性不仅限于人生的大方向,在小细节里你也可以时不时感受到他接地气的一面,因为被过敏性荨麻疹困扰,在采访过程中黄磊偶尔用乳液擦拭皮肤,一边擦一边模仿河南口音调侃自己:“你们就用这个做文章标题吧,写‘黄磊一直在摸自己的乳沟,还抹润滑油,他是弄啥咧?’”
爱与责任的孤岛
说起黄磊的优点,可能要说上个把时辰,网络中有人感叹他太太孙莉上辈子一定是拯救了银河系,才嫁给了黄磊这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男人。而且作为一个身兼数职的公众人物,他并没有过多感叹因为工作而没有时间陪伴家人,因为他总是把工作与家庭安排得妥妥当当。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做话剧《暗恋桃花源》,黄磊参演并担任这部话剧的制片人已经有九年的时间,为了制造和女儿相处的机会,他把每年的巡演安排在暑假,这样每去一座城市,都可以带女儿四处吃吃逛逛。“她一路跟着我们演,我觉得这种浪漫主义会影响她的人生,我希望她也是个浪漫主义者。多多喜欢艺术,喜欢画画,喜欢舞台剧,她在夏令营里演过《小莫扎特》,又表演又弹琴,演得特别好。我觉得这可能就是耳濡目染,我出生在戏剧家庭,多多也是,我觉得这样挺好的。有些行业里的人说不希望自己的小孩进娱乐圈,我当时就想你不就在这个圈子吗,如果你觉得不好为什么不离开。我觉得这个圈子多好啊,艺术多美好,艺术和科学是人类最美好的东西,艺术象征着文明,科学带来了进步。我当然希望多多能在这个行业里,如果她去研究科学也很好,但那样我们就不会有那么多共同语言了。”
2014年,黄磊和孙莉的二女儿出生,不等我们问起,他就主动表示很想再添一个老三,“想是想,但微观世界里的事情谁也说不清楚,有些事儿不是你努力就能做到的是吧!”
但对他来说,有些事情却是可以努力的,比如责任感,比如爱。“托尔斯泰说得好,幸福的家庭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而幸福的家庭需要什么?那就是责任感和爱,有人说爱不是努力就可以做到的,我觉得行。比方说给俩人放在一个孤岛上,一开始他们不爱对方,后来他们会爱上对方的,这个就是努力。而在大千世界中,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当你碰到另一个人的时候,你们两个人就会变成一个岛,爱也好,责任也好,都全盘接收,这样才能幸福。”黄磊的脸上浮现出一种淡然而平和的笑容,“有一天多多问我,‘爸爸,你将来变成天上的星星,我怎么找你啊?’我说,你不知道一个秘密吧,我们全家到时候会变成一颗星星的。”
黄小厨,理想主义者的创业路
和黄磊相处,是一件需要精神高度集中的事情,因为他总是一刻不停地产生新的想法,一会儿大刀阔斧地改进拍摄道具,一会儿又和黄小厨的美女员工们确认公司的项目进展,在接受采访时,更是永远保持在滔滔不绝的状态里。“我特别不会说不,别人让我帮忙张罗,我要不去就觉得不行,所以干了好多其实不用我干的事情,但在自己的生活里,我也喜欢张罗。比如我明天没事,早上就和老婆说,明天晚上张罗个饭吧,约几个邻居,在家做一顿。” 这事放在别人身上,也许就是纯粹的邻里之间沟通感情,但在黄磊身上,却多了一层含义,黄小厨这个互联网品牌的诞生,正是邻里之间“吃”出来的。在微博上,黄磊自称黄小厨已有很长一段时间,因为爱做饭会做饭,“黄小厨的晚餐”也成了让网友眼馋而不解馋的拉仇恨项目,还曾一度成为微博美食网的前三甲。与此同时,和黄磊做邻居的,是与他相处非常融洽的刘先生,因为他的女儿和黄磊的大女儿多多是闺蜜,所以两家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每周都有聚会,偶尔一块儿出国旅行。慢慢这个团队壮大起来,不但和老友成立基金会供大家吃喝玩乐,还琢磨着搞一个投资公司给别人当天使。
“那天喝了酒,大家说第一笔投谁呢?有人说‘要不就投你(黄磊)吧’。其实我一直以来的愿望就是开一个私家菜馆,每天就做一桌饭,由我亲自做。他们说‘这不可能,你天天拍戏,还给人做饭,那这一桌饭得收多少钱合适’。聊着聊着,我就想到了黄小厨这个概念。”黄磊转向沙发边上黄小厨的娘子军们,“我们这儿有好多爱吃会吃的美女,她们是负责做品牌的,通过精致且有价值的内容和有趣的产品来打造黄小厨这个品牌,把回归家庭、爱生活这个价值主张传递给更多的人;还有一群人是一堆戴眼镜的理工男,他们做设计和技术,提供特别有想象力的、有趣的、年轻派的厨电。我不想讲财富,我不是一穷人,不需要赶紧弄一公司赚钱。我也没有融资的诉求,现在黄小厨得到了天使轮投资,因为我们就是自己的天使,我们可以有A轮,可以有B轮,但我们不用像有些没有好理论好产品的公司那样,蒙完A轮再和A轮的人一起去蒙B轮,然后像传销一样等着下一个人倒霉。我不用这样,因为我们相信自己的产品够好,不舍得分给别人。”
黄磊信奉徐小平(著名投资专家,新东方创始人)的一句话,“创业是什么?创业是创业者全部人生经验、人生财富和人生积累的一次爆发。”和时下普遍年轻人创业的现状相比,除却从各个领域挖来的精英人士,黄小厨本身的发起人团队算是史上年纪最大的了,除了44岁的他,另外两位一个53岁,一个49岁。“49岁的是哥们,原本已经退休了举家移民,受我一感染,他把老婆孩子搁国外,自己跑回来了。为什么呢?因为做这件事我最大的诉求不是品牌诉求,也不是盈利诉求,而是梦想的诉求。这个梦想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去影响更多的人,爱家庭,爱妻子,爱孩子,懂分享,爱健康,会享受,这件事的福报真的太大了。我想让黄小厨有一天从名词变成形容词,就像我们会说你这个人挺muji的,你这个人挺张爱玲的,我希望有一天人家说‘你这个人挺黄小厨的’。”
肉体会消亡,但信仰不会
如果你觉得创办黄小厨的初衷过于理想化,那只能够证明你不够了解黄磊,因为一路走来,他的每一个脚印似乎都和理想化脱不了关系。现年44岁的他,有着美满的家庭和成功的事业,却总是搞些在别人看来有些不够务实或者出乎意料的事情,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他发起的乌镇戏剧节。
2013年5月,由黄磊、赖声川、孟京辉等人共同发起的乌镇戏剧节首次在浙江乌镇举办,除了上演国内外的经典优秀剧目外,也不断挖掘着年轻的戏剧人才,直到今年已成功举办了三届,而这个戏剧节是纯公益零商业的项目。“做乌镇戏剧节,有人说我不是戏剧圈的,也不是名导演,为什么要做戏剧节?其实我有能量我才做,我可以把这件事组织起来,这就像是年轻人想要改变世界,他必须得先好好工作,不能刚进公司就呆不住,非要去改变世界。有了资本和能力,才能谈理想主义,不然就是吹牛逼。”
黄磊想做的事情不止如此,在乌镇戏剧节之后,在中国举办一个像圣丹斯电影节那样偏向独立电影的电影节也是他的梦想之一,而另一个最大的梦想,则是承办一所大学,一所不隶属_:教育部,也不颁发国家承认文凭,却免费而纯粹的文化大学。
“电影节已经在筹划了,大学已经找好了师资。我想好了,上这所大学不用参加高考,也不需要交学费,当然饭卡你得自己买,床位费你得自己出,但是最贵的学费不用交。这部分的钱我找人捐,找那些对中国教育、艺术教育或者说对民族有责任心的人来捐,我会作为第一个捐助的人,我也可以邀请我周围有经济实力的人一起捐,你捐十万八万的,我们欢迎,捐一百万一千万的,我们也欢迎。从这里毕业的学生功成名就之后也可以回馈学校,就像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那样,他们的校友也会对学校进行捐助。我在电影学院当老师,我见过招生和教学,每一年都会有超乎我想象的事情发生,所以我决定用一个更好的方式来做教育,我要离开这种体制。”说到这里,黄磊目光坚毅地看着每个人,“我不需要用这些事发家致富,我知道钱是个好东西,可我想要用它做些更有意义的事情,我想让大家过得更好。”
黄磊在网上有两篇流传广泛的文章,一篇是戒烟文,一篇是给未来的信,也是给女儿的信。信里面谈到信仰,也谈到了死亡与告别。“我写如何面对死亡而不恐惧呢?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利益他人,如果我做的事情更多的是为别人做的,到死的那天我不会那么害怕。”紧接着黄磊提到了米兰·昆德拉在《不朽》中的观点,目队的死亡有两次,一次是生理上的死亡,一次是精神上的死亡。如果做了很多利益他人的事情,就会无限期地推迟精神死亡,也就是被人忘记的时间。“我反正想努力试试,也许实现不了,但我不能因为实现不了就这么想。我希望乌镇戏剧节比我活得长,我也希望有一天别人忘记这是我发起的戏剧节。这就像我是一滴水,但我会汇进河流,流向大海,有一天大家忘记我了,但是海洋还在,这对我来说就是意义。什么叫信仰?信仰就是坚定去相信一个可能不存在或者不能实现的东西,但是你坚定地相信着。”
尽管已经在诸多领域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但黄磊身上可挖掘的地方似乎还有很多,他做演员,有过《夜半歌声》、《人间四月天》的文艺少年,有过《我爱男闺蜜》、《嘿,老头!》的中年暖男;他做导演,有过《似水年华》、《天一生水》的悲欢离合、旖旎缱绻;当然,他还做过歌手,那是属于很多人上个世纪的美好回忆。近两年他参加了不少电视节目的录制:在《非诚勿扰》中,他是温柔又机智的情感专家;在《爸爸去哪儿》里,他是厨艺高超教女有方的模范爸爸;在《极限挑战》中,他又化身理智果敢的福尔摩斯。
不久前刚在《极限挑战》里通过几个小细节推理成功的黄磊,一听到我们开启关于推理的话题,眼睛就亮了起来,现场展示了他24小时不间断的烧脑特质,“我觉得这已经是本能了,昨天一下飞机,我的车旁边停着一辆宝马X6,盖的是X6的防尘布,土已经积得非常厚,轮胎也有些亏气,感觉起码停了两年以上。我马上就说这是一个出逃贪官的车。首先这辆车停在楼上最靠近出口的地方,楼下是140元一天,楼上是240元一天,我粗算了一下,停车费已经12万左右了,这证明他不在乎钱或者说他有可能不回来,但又惦记将来可以把事情平了再回来,所以盖了防尘布,而且一定不是刑事犯出逃,因为刑事犯不会盖防尘布。我就这么一分析,也不一定对,但是这个过程特来劲,世界上的东西都有自己的合理性,用逻辑去分析它非常有意思。”
说完这段话,黄磊的表情略带得意,却又没留给大家任何称赞他的时间,开始讲起他小时候读过的松本清张的小说。他的记忆力好得惊人,可以确切地记得小说中二站台上四分半的作案时间。但这一切并不仅限于推理小说,出身文青的他,对博尔赫斯、卡尔维诺、加西亚,马尔克斯作品中的段落也都念念不忘。他可以栩栩如生地描述卡尔维诺小说里那个从战场上回来的半身人,也可以毫无遗漏地重现《百年孤独》里鲜血逆流成河的情景。
“总有人问这些对我产生了哪些影响,我不知道,我觉得应该这么说,我们不能为了A去研究B,而是因为喜欢B而得到了A。就像我想做黄小厨,于是我就去做了,而不是我想去创业,就开始研究什么东西热门,哪个在风口,我知道这叫反向操作,就像为了高考而好好学习一样,但我觉得这是混蛋。”他笑着摊开手,“大家都说我在《极限挑战》中烧脑,可我从不知道我要上《极限挑战》,在上这个节目之前,我也一样烧脑。我最喜欢下围棋,小时候是业余三段,上初中时路灯下下围棋的老头一个个都被我干掉了。可这和我能不能成为聂卫平没有关系,我就是觉得好玩,学艺术也是一样,做黄小厨也是一样。老婆怀孕的时候,赶上非典,我不愿意让她上外面吃,于是我就开始研究做饭,剧组都停了,饭馆也关门了,我每天在楼下超市买排骨、鸡腿回来给她炖——我就是那会儿胖的,没别的原因,就是这么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随性不仅限于人生的大方向,在小细节里你也可以时不时感受到他接地气的一面,因为被过敏性荨麻疹困扰,在采访过程中黄磊偶尔用乳液擦拭皮肤,一边擦一边模仿河南口音调侃自己:“你们就用这个做文章标题吧,写‘黄磊一直在摸自己的乳沟,还抹润滑油,他是弄啥咧?’”
爱与责任的孤岛
说起黄磊的优点,可能要说上个把时辰,网络中有人感叹他太太孙莉上辈子一定是拯救了银河系,才嫁给了黄磊这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男人。而且作为一个身兼数职的公众人物,他并没有过多感叹因为工作而没有时间陪伴家人,因为他总是把工作与家庭安排得妥妥当当。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做话剧《暗恋桃花源》,黄磊参演并担任这部话剧的制片人已经有九年的时间,为了制造和女儿相处的机会,他把每年的巡演安排在暑假,这样每去一座城市,都可以带女儿四处吃吃逛逛。“她一路跟着我们演,我觉得这种浪漫主义会影响她的人生,我希望她也是个浪漫主义者。多多喜欢艺术,喜欢画画,喜欢舞台剧,她在夏令营里演过《小莫扎特》,又表演又弹琴,演得特别好。我觉得这可能就是耳濡目染,我出生在戏剧家庭,多多也是,我觉得这样挺好的。有些行业里的人说不希望自己的小孩进娱乐圈,我当时就想你不就在这个圈子吗,如果你觉得不好为什么不离开。我觉得这个圈子多好啊,艺术多美好,艺术和科学是人类最美好的东西,艺术象征着文明,科学带来了进步。我当然希望多多能在这个行业里,如果她去研究科学也很好,但那样我们就不会有那么多共同语言了。”
2014年,黄磊和孙莉的二女儿出生,不等我们问起,他就主动表示很想再添一个老三,“想是想,但微观世界里的事情谁也说不清楚,有些事儿不是你努力就能做到的是吧!”
但对他来说,有些事情却是可以努力的,比如责任感,比如爱。“托尔斯泰说得好,幸福的家庭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而幸福的家庭需要什么?那就是责任感和爱,有人说爱不是努力就可以做到的,我觉得行。比方说给俩人放在一个孤岛上,一开始他们不爱对方,后来他们会爱上对方的,这个就是努力。而在大千世界中,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当你碰到另一个人的时候,你们两个人就会变成一个岛,爱也好,责任也好,都全盘接收,这样才能幸福。”黄磊的脸上浮现出一种淡然而平和的笑容,“有一天多多问我,‘爸爸,你将来变成天上的星星,我怎么找你啊?’我说,你不知道一个秘密吧,我们全家到时候会变成一颗星星的。”
黄小厨,理想主义者的创业路
和黄磊相处,是一件需要精神高度集中的事情,因为他总是一刻不停地产生新的想法,一会儿大刀阔斧地改进拍摄道具,一会儿又和黄小厨的美女员工们确认公司的项目进展,在接受采访时,更是永远保持在滔滔不绝的状态里。“我特别不会说不,别人让我帮忙张罗,我要不去就觉得不行,所以干了好多其实不用我干的事情,但在自己的生活里,我也喜欢张罗。比如我明天没事,早上就和老婆说,明天晚上张罗个饭吧,约几个邻居,在家做一顿。” 这事放在别人身上,也许就是纯粹的邻里之间沟通感情,但在黄磊身上,却多了一层含义,黄小厨这个互联网品牌的诞生,正是邻里之间“吃”出来的。在微博上,黄磊自称黄小厨已有很长一段时间,因为爱做饭会做饭,“黄小厨的晚餐”也成了让网友眼馋而不解馋的拉仇恨项目,还曾一度成为微博美食网的前三甲。与此同时,和黄磊做邻居的,是与他相处非常融洽的刘先生,因为他的女儿和黄磊的大女儿多多是闺蜜,所以两家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每周都有聚会,偶尔一块儿出国旅行。慢慢这个团队壮大起来,不但和老友成立基金会供大家吃喝玩乐,还琢磨着搞一个投资公司给别人当天使。
“那天喝了酒,大家说第一笔投谁呢?有人说‘要不就投你(黄磊)吧’。其实我一直以来的愿望就是开一个私家菜馆,每天就做一桌饭,由我亲自做。他们说‘这不可能,你天天拍戏,还给人做饭,那这一桌饭得收多少钱合适’。聊着聊着,我就想到了黄小厨这个概念。”黄磊转向沙发边上黄小厨的娘子军们,“我们这儿有好多爱吃会吃的美女,她们是负责做品牌的,通过精致且有价值的内容和有趣的产品来打造黄小厨这个品牌,把回归家庭、爱生活这个价值主张传递给更多的人;还有一群人是一堆戴眼镜的理工男,他们做设计和技术,提供特别有想象力的、有趣的、年轻派的厨电。我不想讲财富,我不是一穷人,不需要赶紧弄一公司赚钱。我也没有融资的诉求,现在黄小厨得到了天使轮投资,因为我们就是自己的天使,我们可以有A轮,可以有B轮,但我们不用像有些没有好理论好产品的公司那样,蒙完A轮再和A轮的人一起去蒙B轮,然后像传销一样等着下一个人倒霉。我不用这样,因为我们相信自己的产品够好,不舍得分给别人。”
黄磊信奉徐小平(著名投资专家,新东方创始人)的一句话,“创业是什么?创业是创业者全部人生经验、人生财富和人生积累的一次爆发。”和时下普遍年轻人创业的现状相比,除却从各个领域挖来的精英人士,黄小厨本身的发起人团队算是史上年纪最大的了,除了44岁的他,另外两位一个53岁,一个49岁。“49岁的是哥们,原本已经退休了举家移民,受我一感染,他把老婆孩子搁国外,自己跑回来了。为什么呢?因为做这件事我最大的诉求不是品牌诉求,也不是盈利诉求,而是梦想的诉求。这个梦想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去影响更多的人,爱家庭,爱妻子,爱孩子,懂分享,爱健康,会享受,这件事的福报真的太大了。我想让黄小厨有一天从名词变成形容词,就像我们会说你这个人挺muji的,你这个人挺张爱玲的,我希望有一天人家说‘你这个人挺黄小厨的’。”
肉体会消亡,但信仰不会
如果你觉得创办黄小厨的初衷过于理想化,那只能够证明你不够了解黄磊,因为一路走来,他的每一个脚印似乎都和理想化脱不了关系。现年44岁的他,有着美满的家庭和成功的事业,却总是搞些在别人看来有些不够务实或者出乎意料的事情,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他发起的乌镇戏剧节。
2013年5月,由黄磊、赖声川、孟京辉等人共同发起的乌镇戏剧节首次在浙江乌镇举办,除了上演国内外的经典优秀剧目外,也不断挖掘着年轻的戏剧人才,直到今年已成功举办了三届,而这个戏剧节是纯公益零商业的项目。“做乌镇戏剧节,有人说我不是戏剧圈的,也不是名导演,为什么要做戏剧节?其实我有能量我才做,我可以把这件事组织起来,这就像是年轻人想要改变世界,他必须得先好好工作,不能刚进公司就呆不住,非要去改变世界。有了资本和能力,才能谈理想主义,不然就是吹牛逼。”
黄磊想做的事情不止如此,在乌镇戏剧节之后,在中国举办一个像圣丹斯电影节那样偏向独立电影的电影节也是他的梦想之一,而另一个最大的梦想,则是承办一所大学,一所不隶属_:教育部,也不颁发国家承认文凭,却免费而纯粹的文化大学。
“电影节已经在筹划了,大学已经找好了师资。我想好了,上这所大学不用参加高考,也不需要交学费,当然饭卡你得自己买,床位费你得自己出,但是最贵的学费不用交。这部分的钱我找人捐,找那些对中国教育、艺术教育或者说对民族有责任心的人来捐,我会作为第一个捐助的人,我也可以邀请我周围有经济实力的人一起捐,你捐十万八万的,我们欢迎,捐一百万一千万的,我们也欢迎。从这里毕业的学生功成名就之后也可以回馈学校,就像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那样,他们的校友也会对学校进行捐助。我在电影学院当老师,我见过招生和教学,每一年都会有超乎我想象的事情发生,所以我决定用一个更好的方式来做教育,我要离开这种体制。”说到这里,黄磊目光坚毅地看着每个人,“我不需要用这些事发家致富,我知道钱是个好东西,可我想要用它做些更有意义的事情,我想让大家过得更好。”
黄磊在网上有两篇流传广泛的文章,一篇是戒烟文,一篇是给未来的信,也是给女儿的信。信里面谈到信仰,也谈到了死亡与告别。“我写如何面对死亡而不恐惧呢?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利益他人,如果我做的事情更多的是为别人做的,到死的那天我不会那么害怕。”紧接着黄磊提到了米兰·昆德拉在《不朽》中的观点,目队的死亡有两次,一次是生理上的死亡,一次是精神上的死亡。如果做了很多利益他人的事情,就会无限期地推迟精神死亡,也就是被人忘记的时间。“我反正想努力试试,也许实现不了,但我不能因为实现不了就这么想。我希望乌镇戏剧节比我活得长,我也希望有一天别人忘记这是我发起的戏剧节。这就像我是一滴水,但我会汇进河流,流向大海,有一天大家忘记我了,但是海洋还在,这对我来说就是意义。什么叫信仰?信仰就是坚定去相信一个可能不存在或者不能实现的东西,但是你坚定地相信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