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栓系综合症术后致腰椎滑脱1例报道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p_dre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圖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846-01
  1 病例简介
  患者,男,17岁,因脊髓拴系综合症术后2年,右下肢疼痛、麻木2周,于2011-4-6入我院骨科。患者15岁时因“双下肢不等长、大便失禁10余年”就诊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医院儿童中心,行MRI发现终丝牵拉,行“脊髓栓系松解术”。术后2年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肢疼痛及麻木,休息后症状可好转,但反复发作,且于天气变化无关。专科情况:双下肢不等长,左下肢较右下肢短约2cm。腰椎僵硬,腰部肌肉紧张,L4、L5棘突旁压痛及叩击痛阳性。右侧直腿抬高试验(+),双侧屈髋伸膝试验阴性,股神经牵拉试验阴性。双侧臀部、大腿、小腿及足底皮肤感觉无明显减退,肌力5级,肌张力明显增高。双侧跟腱,膝腱反射存在,髌阵挛、踝阵挛未引出,余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行MRI示:1、原脊髓拴系松解术后复查,现腰4椎体向前II度滑脱伴双侧椎弓峡部不连;2、腰4、5椎体异常信号,考虑缺血性改变。诊断为:脊髓栓系综合症术后腰椎不稳伴椎弓峡部裂、腰椎滑脱。完善相关检查、检验后,在全麻下行“腰4/5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术中见腰4椎弓峡部裂,腰4部分棘突、椎板及腰5全部椎板、棘突已被切除,术后复查X线示:腰4滑脱已纠正,内固定器固定在位。术后患者右下肢疼痛、麻木症状明显改善。出院半年来定期来我院复查,术后恢复好,症状未反复。
  2 讨论
  脊髓栓系综合症主要是由于各种先天和后天的因素致使在发育过程中脊髓下方的圆锥未能上升至应有位置,并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多见于新生儿和儿童,成人少见。手术是治疗脊髓栓系的唯一有效的方法,手术的目的是切除脂肪组织,松解粘连,解除栓系,扩大椎管腔,扩大修补硬膜囊。但术中需切除相应椎体的棘突及椎板以充分显露手术视野,破坏了脊柱的稳定性,术后易导致脊柱不稳、椎弓峡部裂、腰椎滑脱等并发症,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而且可能导致手术失败。本案例患者系青年男性,因诊断为脊髓栓系综合症,行手术治疗,术中为暴露手术视野,切除了L4部分椎板、棘突及L5全椎板及棘突,彻底破坏了腰椎后柱的稳定性,影响了L4、L5血供,因生长发育需要,未行脊柱内固定术,导致术后2年患者即出现右下肢疼痛、麻木,行MRI示腰4椎体向前II度滑脱伴双侧椎弓峡部不连。目前脊髓栓系综合症的手术治疗需切除相应椎体的棘突及椎板,破坏了脊柱的稳定性及相应椎体的血供,不仅影响脊柱的三维力学结构,降低了脊柱解剖结构的机械强度,而且容易导致相应椎体缺血性坏死,从而继发腰椎不稳椎、弓峡部裂、腰椎滑脱等手术并发症。笔者认为脊髓栓系综合症的治疗不能一概而论,新生儿和儿童因不能使用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故术中应尽可能减少椎板切除的范围,维持脊柱的稳定性及保护相应椎体的血供,并建立长期的随访,一但出现腰部疼痛、下肢疼痛、麻木等腰椎滑脱症状及时就诊。对于成年人的脊髓栓系综合症的治疗除了既往我们熟知的手术步骤外,还应包括相应脊柱节段的椎间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维持脊柱后柱的稳定性,才能保证手术的成功。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6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842-02  患者,男,61岁,因煤块砸伤腹部2小时入院。入院诊断为腹部脏器破裂?失血性休克。拟在全身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患者既往无系统病史,无手术麻醉史,无药物过敏史。患者四肢湿冷,痛苦表情,被动体位。心电监护,测血压82/45mm Hg,HR105次/分,血氧饱和度93%。,血常规示血红蛋白46g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58.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844-01  1 资料与方法  患者,男,39岁,全身鳞屑性丘疹7年,双胫前白斑一个月余,与2009年8月来我院就诊。患者于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红色丘疹,约绿豆大小,表面覆以鳞屑,曾给予药物治疗,效果欠佳,2个月前在双胫前鳞屑性丘疹区出现白斑,未做任何处理。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患者。  体格检查:
期刊
【摘 要】目的:分析腸系膜动脉血栓形成的误诊原因,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例患者服用番泻叶后出现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被误诊为番泻叶胃肠道副作用的临床资料,探讨误诊原因。结果:患者为85岁老年女性,因病情进展较快,错过了最佳诊治时机,于发病后7小时死亡。结论: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梗塞等多种慢性疾病高龄患者,应慎用番泻叶,若出现剧烈腹痛、恶心、呕吐应警惕肠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842-01  1 病例报告:患者女,67岁,因右侧肢体活动不灵半天,于2013年1月14日入院。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确诊为脑梗塞。既往有支气管哮喘20多年,最近5年未发作。查体:血压130/80mmHg,神志清楚,右鼻唇沟稍变浅,伸舌右偏。心肺腹(-)。右侧上、下肢体肌力分别为Ⅳ、Ⅳ级,肌张力、腱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838-01  角膜营养不良是一组与遗传有关的原发性、具有病理学组织特性的疾病。2012年6月,我院组织患角膜营养不良一家系两代8人来院筛查体检。筛查中发现家族成员中患格子状角膜营养不良(III型)者5例。现报告如下。  资料: 1.先证者崔XX,男,54岁。曾因“右眼病毒性角膜炎、前房积脓”反复发作于20
期刊
【中圖分类号】R5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846-01  患儿,男,12岁,因腹疼呕吐半天入院,入院后仍出现呕吐,吐物为胃内容物及蓝绿色液体,非喷射状,无发热及抽搐,无多汗及流涎,无视物模糊,多次追问病史是否接触百草枯及其他农药,均被否认,入院后查体,T36.5℃,P90次/分,R20次/分,BP90/70mmHg,精神不振,呼吸平稳,面色正常
期刊
【关键词】顽固呃逆;尿毒症;杨桃中毒  【中图分类号】R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845-01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30岁,因系统性红斑狼疮导致尿毒症于2000年透析至今。期间于2001及2004年曾两次肾移植均失败,现进行规律血液透析每周3次,每次4小时。一般情况可,无贫血及心衰。患者于2010-5-1来透析室,自诉于家中已呃逆18小时,无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眼科门诊分诊系统的管理体会要点。方法:根据眼科患者的就诊盘点,分析患者的标准就诊的流程,建立了眼科门诊分诊系统。结果:分诊系统在眼科门诊为患者提供了整体化服务,起到了预约、咨询、记费、检查登记录入、统计等作用。使门诊患者得到了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实施一年多收效较好。结论:采用微机对门诊就诊患者进行管理是一项新的工作,本系统运行稳定,方便、实用、便于操作。使门诊工作达到井然有序,
期刊
【摘 要】本文从探索优质护理病房管理问题出发,简要分析优质病房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强化优质护理病房管理措施;建立质量控制系统,实现优质病房建设常规化;责任护士在病房管理的新定位;充分发挥护理组长的角色功能 ;优质护理病房建设要向基层延伸;不断优化病房环境 严格执行按优质护理病房标准。保证优质护理病房建设健康发展。  【关键词】优质护理;病房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
期刊
【中圖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846-01  1 病例介绍  患儿,男,4岁,因鼻塞、咳嗽、低热三天,在家口服消炎药、感冒药及止咳药治疗。患儿于夜间11PM突然手脚冰凉、脸微红、身体发烫、寒战查T39.5℃,家属给予小儿复方退热栓一粒塞肛,约25分钟后患儿出现皮肤瘙痒,颜面部、颈部、胸前及双手前臂可见较多的淡红色丘疹。即入院患儿皮肤瘙痒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