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读”训练 成人成才

来源 :地理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peng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现代教育学、教育阐释学主张,教学的本质是“对话”、“交流”、“沟通”,认为教学实际是师生以教学资源为中介的交互影响过程,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活动过程。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理事象的空间活动规律。由于初中地理教学工作没有得到社会、学校和学生的重视,因此,普通高中学生的地理基础普遍很差。在整个高中阶段,无论是重点高中的学生还是普通高中的学生,均反映地理难学,甚于理化。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应树立何种观念,采取何种模式,才能重塑高中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笔者经过10余年的高中地理教学实践探讨,逐渐悟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欲与各位同行分享。
  1.读书训练是学好地理的必要基础
  读书训练即重视对地理课本的知识掌握和知识体系梳理。要求在实际教学中,重视课本知识,应做到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要对课本内容进行逐段分析,圈划出关键词句,并对每节课题进行分析,对节与节之间、章与章之间的联系进行比较分析;对课本上的相关图表进行文字阅读归纳训练。因此,读书训练又有大预习与小预习之分,有整体读书训练与局部读书训练之分。理由很明显:一是高考回归课本趋势的要求,新课程实施的要求。二是从历史角度看,过去人们总爱将知识分子称作读书人,即懂得多、见得广的人,惟有先读书,即读课本。中国人惯有读书的习惯。三是现代教学的要求。关于教与学的关系,应理解为教会学生怎样去学,即教师要教给学生观念、方法、习惯、思维以及情感与思想。借助读书训练可以很方便地达到这一目标。
  强调读书训练,反反复复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去读课本,决不是意味着学习的过程、教学的过程仅仅拘泥于课本。读书训练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去读死书,死读书,而是让学生去活读书、读活书、书读活。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在读书训练中,应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联想,尽情演绎地理学故事,从而拥有思悟问题的时空。
  2.读图训练是学好地理的必然环节
  怎样才能迅速提高学生的思悟能力?地理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识图。无论是自然地理、天文地理、区域地理还是经济地理、人文地理,教学的基础都离不开对地图的研读,没有图,就没有地理学,也就谈不上地理高考。读图的关键是锁定图中的地理事物,主要读两方面内容:一是位置,即绝对位置(经纬度确定)和相对位置(海陆分布、轮廓、两地位置比较);二是读出某地理空间的自然条件(地形、气候、土壤、植被、河流、山川、矿产、资源等)和人文条件(语言、民族、人口、城市、经济、交通、政治、文化、宗教等)。读图的方法基础是注意整体把握,即把握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重视局部切入,即读出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差异性。在图图转换和图文转换中,在阅读、分析、比较、想象、渗透、归纳的逻辑思维过程中,将抽象的地理事物或现象,以自动的形象显示出来,从而达到读图的目的——以图载识、以图载道。图的来源主要有三:一是课本中的插图,二是地图册中的彩图,三是配套练习中的题图。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应三图参用,不分偏正。为了加强读图效果,还应在日常的教学中,渗透读图意识。为此,可在每间教室挂两幅图,一是世界地图,二是中国地图。有条件的学生,可在家中另置两幅。日久天长,滴水穿石,图在心中流,心中自有图。读图的基本功练好,只要引导有方,学习地理就容易多了。
  3.读题训练是学好地理的必由之路
  孔子云:“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学习,即要学,必然要重视练习,否则,怎能应对高考?地理学习也不例外。一般地说,只要有一本配套习题集就行,笔者喜用的配套习题集是《优化设计》和《创新作业本》。如何做题、如何解题,有相当多的师生认为多做题一定有益,其实这是一种误区。做题定要讲究方法。一本配套练习,课前要做几题,课堂要做几题,课后要做几题,哪些试题可由学生自主完成,哪些需由教师点拨,哪些要精讲,哪些试题属基础题或典型题,哪些试题可举一反三,每节知识点涉及的典例有哪些……这些问题均需由教师向学生交待清楚,并须落实到位,这样做题才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避免一讲到底,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当然,地理试题训练一定要与读图训练和读书训练紧密结合,可穿插进行,也可三位一体进行。
  “三读训练”法,不分偏正,如何应用需根据学情变化而定,也应依据和围绕大纲和考纲及新课程标准进行。在“三读训练”法实施的过程中,其训练的强度和速度变化既有长期性特点,又有短期性特征,一切训练的目标均需随时调整。
  “三读训练”法作为一种地理教学尝试,肯定还需不断探索和完善。把握“三读”训练法,努力做一个进取向上的人,地理学习会越来越轻松。
其他文献
江苏省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李树民,无锡市第一中学冯婷、赵怡教师回答:  一、收集整理错题  大多数学生能进行错题的收集与整理,但多数学生只收集不消化,这样导致习惯出错的知识点再次出现时仍会错。怎样有效进行错题收集与整理?关键在于多反思总结更适合自己的方法。如把做过的一些典型练习题的错题整理出来,专门抄写在错题本上,每天坚持收集、整理 2~3 题,然后自己把错题再做一遍,错题本的正面是错题的原题与错解
海上看日出是一大奇观。如果你能在夜间观赏到海发光那也是相当瑰丽的。它有时似星光万点,有时又似乳光一片,更似绚丽多彩的礼花。人们称这种现象为“海火”,这种迷人的景象是谁引起的呢?  有一种海发光出现在航行中的船舶四周及船尾的浪花泡沫里,一般由大小为0.02~5毫米的发光浮游生物引起的,其本身多呈玫瑰红色,平时凭借其体内的一种脂肪物质就能微放光明。发光时由无数白色、浅绿色或浅红色的闪光组成,但通常只有
地理概念是重要的地理知识,其表述关系到学生对地理事物本质的理解,因此有必要研究地理概念的表述。2012年7月31日,第八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发布“共同建议”,提出积极促进商签教育交流与合作相关协议,涉及两岸教师、学生交流及两岸的课程、历史地理教材等,都会有相关的协议,这将对两岸交流合作带来深远的影响。本文响应此次会议精神,选取我国大陆和台湾教材锋天气系统正文进行比较,可增进两岸地理教材间的交流。  
2011年12月3日,拉美及加勒比国家共同体首次峰会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拉下帷幕,会议宣告“拉美及加勒比国家共同体”正式成立。该共同体是指由拉丁美洲和加勒比33个国家成立的类似非盟、欧盟的拉美国家地区组织,共同体成为拉美和加勒比统一的政治组织,将捍卫各国主权,维护拉美团结,促进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一体化。  该共同体是西半球没有美欧参加的最大区域性政治组织,拉美及加勒比国家维护独立、主掌内部
凝看中国地形图,三大阶梯地势格局下巍峨的山脉、起伏的高原和绵延的丘陵(三者构成广义的山地)约占陆域国土的70%,豪无疑问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这样一个基本的国土情势,无论从自然还是社会视角,山地都是一个夺目的词语,但社会层面在深度认识山地的深远意义和关注的强度仍显不够。山地对中国具有多重意义,除了资源、生态等重要性之外,山地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的重要营垒,是党领导下的工农武装力量发
一、设计思想  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境引起,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不仅能较好地实践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理念,也能实现高效的课堂学习。根据初步理论研究和初中阶段教学的时间研究,笔者构建了适合课堂教学的“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下面以“农业”一节的教学设计说明该教学模式的操作。  本课是教育部审定(2013版)义务教育
一、考核方向分析  高考命题特点(2011—2013年):①从考点分布看,题目更多集中在气候成因分析(34题)和气候特征描述(20题)上。②从信息呈现看,多以区域图、气候资料统计图表作为信息载体。③从题目设问看,同题目多考点揉合设问。如气候类型判定和分布同呈,全球变暖和影响共现,气候特点与农业生产、自然带等渗透。④从能力要求看,侧重于考查图表信息读取能力,调动运用气候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说明实地气候的
一、设计背景  山西省为新课标Ⅰ卷考区,2014、2015两年高考之后,学生抱怨题目奇怪、脱离教材,平时学习内容对考试帮助不大。这说明复习方法和考试出题的变化方向出现了偏离。高考出题的变化:突破教材、材料新颖、能力立意。高考变化带来的挑战是:学生的学科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提高,知识的应用和创新能力需要加强。而传统的复习方法为一轮复习温顾基础知识,二轮复习查缺补漏和专题训练。一轮复习夯实基础非常
一、前言  当今世界正不断走向信息技术、产业经济与知识文化的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时代。为了回应这场大规模改革,提升课程质量,促进教育发展并推动社会进步,世界范围内的基础教育课程领域更加关注学校教育的外部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的变迁,将教育作为一种协调“发展”和“挑战”之间矛盾的手段来不断更新教育和课程的构建与设计。地理课程教育作为科学教育的一个分支,在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对其改革更要
一、考纲解读(表1)  二、考点层析  考点1:人口自然增长  【图释考点】人口增长模式(如图1)  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逐步过渡。三种模式之间的转换是一个“渐变”过程,故在分析每一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时,要从总体趋势加以分析。  【疑难突破】  1.人口自然增长的衡量标准: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人口增长模式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表2)  3.人口增长在空间上的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