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雄狮精神叙论

来源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n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第五师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诞生于中原,始终奋战在中原的一支英雄的人民军队,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谱写了光辉灿烂的历史篇章。雄狮精神是新四军第五师英勇善战精神的提炼和概括。新四军第五师中原雄狮精神的形成原因和具体体现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充分利用地缘政治优势,不断发展壮大军队和边区根据地;经历抗战焠火,百炼成钢。雄狮精神大放异彩。
其他文献
调查框架是语言田野调查的纲领,其直接影响着调查之执行及效果。目前,国内语言调查框架主要有针对传统方言和民族语两种,两者各有所长但皆难以满足民族多语地区语言接触问题调查需要。民族多语地区语言接触调查的核心对象是语言因接触而产生的变化,尤其是语言各子系统的变项,兼顾语言特征的横向传递和由此产生的变异。现有针对民族多语地区语言接触问题的语言调查框架系统性不足,且针对性不强,更缺乏对历史层次的重视。民族多
<正> 在汤显祖的《牡丹亭》中,深闺小姐杜丽娘因诵读《诗经》的《关雎》篇而产生了对于爱情的渴望,被认为是赞美"后妃之德"的《关雎》,竟然成了引发杜丽娘青春觉醒的导火索,这种大胆的见解充分体现了明代《诗经》学的新气象。明代的《诗经》研究,最见性情,与当时反对程朱理学的学术思潮一脉相通,其反经学的鲜明倾向具有超越时
期刊
监狱作为国家的暴力机器,代表着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底线,其权威性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根本,对保障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犯罪呈现多样化趋势,尤其是近些年来,在押服刑人员中多次犯罪的累惯犯比例逐渐提高,罪犯刑满释放之后重新犯罪率居高不下,不断威胁着经济社会发展。2003年12月,司法部发布指导意见,推进监狱工作的社会化建设。服刑人员改造工作是监狱管理工作的核心,社会化是未来发展的新方向
目的建立保健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的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DB-1701毛细管色谱柱(30 m×0. 25 mm,0. 25μm),检测器为电子捕获检测器(ECD),比较分析了2种不同前处理方法对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测定的影响。结果六六六的4种异构体和滴滴涕的4种异构体分离良好,峰面积与浓度在0. 02μg/ml~0. 06μg/ml内呈良好的线性相关性(r> 0. 999 0),检
人体内在细胞、组织、器官和外部的人际关系、环境等多种因素互相影响而形成了疾病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针灸作为一项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有着悠久的理论支撑。基于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理论分析针灸“调神”发现,二者在内在核心和基本特征方面存在着相关性,在分析过程中明确针灸调神的重要性,呼吁针灸医生在诊疗中应当重视“调神”的精神内核,并且号召社会和医生共同构筑良好的医学秩序,为针灸“调神”的实现提
<正>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命运。72年前的“抗美援朝”是我们回望历史时不能绕过的丰碑,其“立国之战”的历史地位在共和国建设发展的征程上被不断凸显和诠释。直至今日,俄乌冲突犹如多米诺骨牌,世界历史又站在了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历史关口,伟人当年那句“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更显得穿越时空、振聋发聩,他“一生最艰难的决策”和百万志愿军战士的浴血奋战,为当年一穷二白的农业大国拼来了国际社会的尊重,以及发展的
期刊
自主学习的能力是一个人适应社会需求和发展的关键能力。然而,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传授者的角色使孩子学习被动,失去了主动学习的动力,不利于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的角色转换就成为培养孩子自主性学习的关键。本文阐述了在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角色转换对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教育功效。
柳城华侨农场前身系农垦系统始于1958年的国营东泉农场,原隶属于农垦系统。1960年4月接收从海外归国的华侨华人后更名为“广西国营柳城华侨农场”。农场归侨在归国后经历了从艰难适应、适度调整、逐步适应到主动融入等阶段,这一发展经历决定了归侨经济生活的适应水平。他们在特定的发展语境中不断适应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赋予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群体经济适应的动态特征。
目的 探讨利胆药物预防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接受ERCP胆总管取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病例资料特点,包括患者年龄、初次ERCP和再次ERCP比例、是否留置支架、是否服用利胆药物、结石复发情况,分析结石复发与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关系。入选胆总管结石复发高危人群,建议应用胆宁片24周以上,观察用药后患者结石复发情况。结果 共911例
长城是我国不可移动文物的关键代表之一,其中明长城是中国历史上耗时最久、防御体系层次最严密、设施结构最为完善的长城工程,在诸多长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数百年的自然营力作用破坏下,现存明长城墙体出现许多病害,其中掏蚀是最普遍的病害之一。在过去的研究中,学者们主要关注于土遗址的基底掏蚀,对上部掏蚀没有深入研究。本研究以甘肃省8个区域的明长城段落为代表对上部掏蚀病害特征进行调查,分析气候条件和土性对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