喹啉低温亚胺化透明聚酰亚胺的制备与性能

来源 :绝缘材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wp_haw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4,4′-二氨基-2,2′-双三氟甲基苯(TFMB)和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BPDA)为原料制备聚酰胺酸,采用氮杂环类喹啉(QL)促进其在较低温度下亚胺化,并对QL用量、最高亚胺化温度及固化时间进行了优化.利用红外光谱法测定所得聚酰亚胺(PI)薄膜的亚胺化程度.结果表明:当QL添加量为BPDA物质的量的两倍时,聚酰胺酸在200℃下固化4 h,亚胺化程度即可超过99%;在250℃下处理0.5 h除去残留溶剂和QL后,PI的热稳定性大幅提高,而透光率基本不变.与300℃高温下亚胺化制备的PI薄膜相比,采用QL促进亚胺化的PI薄膜5%热失重温度(T5%)、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拉伸强度仅略有下降,而断裂伸长率提高,400 nm处的透光率从4.5%提高到34.4%.
其他文献
针对无色透明聚酰亚胺(CPI)薄膜低热膨胀(low-CTE)化研究的应用需求,开展了甲基取代型主链含刚性酰胺键芳香族二胺单体,包括2-甲基-4,4′-二氨基苯酰替苯胺(MeDABA)与2,3′-二甲基-4,4′-二氨基苯酰替苯胺(MMDABA)的结构设计与合成研究.采用甲基取代对硝基苯甲酸或甲基取代对硝基苯胺为原材料,通过酰胺化反应制得了二硝基化合物,然后在Pd/C催化下采用水合肼还原得到了一系列新型二胺基化合物.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NMR)、质谱(MS)以
首先,通过缩聚法制备了基于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与4,4′-二氨基二苯醚(ODA)单体的聚酰胺酸(PAA),在聚合过程中加入不同质量分数的胶体SiO2/N,N-二甲基乙酰胺(DMAc),制得PAA/SiO2杂化胶液.然后将杂化胶液在洁净干燥箱中于室温~350℃进行亚胺化,制得了PI/SiO2复合薄膜.对PI/SiO2复合薄膜进行衰减全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ATR-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分析(TGA)、动态机械分析(DMA)和热机械分析(TMA)测试,并采用阻抗分析法测试SiO2的引入
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小型水库标准化管理评价指标体系,体系包含4个一级指标和16个二级指标,并利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小型水库标准化管理水平评价的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根据指标特点,模型采用专家估测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并利用专家评定法计算单因素评判矩阵.采用建立的评价模型对都昌县石头涧水库标准化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石头涧水库标准化管理水平一般,基本符合水库管理实际;该评价方法较科学合理,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为了提高聚酰亚胺薄膜热导率的同时维持绝缘性,采用SiO2对AgNWs进行表面绝缘包覆获得AgNWs@SiO2核壳结构,首先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将AgNWs@SiO2分散在聚酰胺酸(PAA)电纺纤维内部,规划导热路径,同时改善AgNWs@SiO2在PI基体中的分散性,再用含AgNWs@SiO2的PAA胶液浸渍PAA电纺膜,热亚胺化后得到E-AgNWs@SiO2/PI复合薄膜.研究其填料改性和含量对复合薄膜导热性能和绝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填料质量分数为25%时,E-AgNWs/PI和E-AgNWs@SiO2
提出了 1种基于微热管阵列的地板辐射供暖系统,建立了供暖单元传热模型,利用实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并对该辐射供暖传热过程及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模拟与分析,得到了供水温度和循环流速对供暖性能的影响.当流速为0.2 m/s,不同供水温度下,地板表面温度的实验数据与模拟数据最大差值为1.6℃.地板表面温度均随着供水温度的增大增幅明显;在相同供水温度下,地板表面温度受循环流速影响较小.在供水温度为40℃,流速为0.2 m/s时,模拟地面温度在23.9~29.9℃之间,热媒输送通道细小通道扁管上方地板表面温度较高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是保障粮食安全和水安全,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手段.赣抚平原灌区坚持以水利工程良性长效运行管护为核心,以水价形成机制为依据,以精准计量体系建设和农业高效节水为基础,推行灌区农业、非农业用水水量分配和转移,探索形成独具大型灌区特色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之路.
辐射地板供暖具有热源温度低、室内温差小的优点,针对其间歇供暖特性,学者们已展开大量研究,但仍缺少对其热量供给及品位损耗的综合分析.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热源-末端-室内-室外”传热过程的动态(秌)分析方法,细化分析辐射地板供暖系统不同运行阶段的(秌)耗散,并探究各类型(秌)耗散动态变化特征.研究表明,辐射地板在不同阶段(秌)耗散差异明显,并具有热惯性大、传热热阻高的特点:运行初期,“热源-地板表面”传热过程损耗约占总(秌)耗散56.3%,且在稳定运行时仍为主要部分(45.7%).随着运行时长增加,“室内-
通过合成一种含有脂环及酰胺结构的二酐单体(TCDA),将其与多种不同的二胺聚合,制备了一系列透明聚酰亚胺薄膜,并对薄膜进行了性能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在二酐结构中同时引入反式环己烷及酰胺结构,使得合成的聚酰亚胺薄膜具有较优异的光学性能(T550>89%)、较低的热膨胀系数(CTE320℃),表明脂环结构的引入降低了电荷转移络合物的形成,提高了聚酰亚胺薄膜的透明性,而酰胺结构的引入降低了热膨胀系数.
近年来由于严重的雾霾天气,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进入了建筑室内,导致室内的空气品质急剧下降,危害人体健康.为解决这一问题,基于装配式建筑构建了一种新型自除霾墙体空气净化系统,利用吸附的方式去除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进行了不同工况下净化PM2.5的实验研究,测试了空气净化系统对PM2.5的净化效率和沉积效率.分析了空气流速、气流通道尺寸等因素对墙体总净化效率和沉积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自除霾墙体空气净化系统对PM2.5的净化效果十分显著,所有工况下的净化效率都大于90%,沉积效率相对较低,都小于30%.净化
本文介绍了双层通风斜屋面的隔热原理,分析了其传热过程,建立了其动态传热数值模型并进行动态特性模拟.采用模拟结果比较分析了双层通风屋面与普通屋面的热特性.结果表明,典型计算日通过双层屋面的最大热流较普通屋顶降低了约34.5%,日透过热量降低35.4%.本文进一步模拟研究了双层通风斜屋面的空腔宽度、隔热层厚度、倾角等对其动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隔热层厚度和增加倾角可明显提高双层屋面的隔热性能,而增大空腔宽度虽然可以增强空腔内的对流换热,减少屋面传热,但是当宽度超过6 cm时,再增加空腔宽度对屋面传热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