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网课实施物理实验教学

来源 :实验教学与仪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hong198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由此需要教师采取线上模式进行授课.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如何利用网课有效实施实验教学,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将腾讯视频和微信群引入物理实验教学,可以轻松达到有效教学的效果.设计此类物理实验教学的要点是,结合教学进度安排契合网络教学的实验,结合社会生活中的热点进行实验设计,选择学生容易找到的实验器材,采用合作探究模式.
其他文献
在“探究向心力”教学中,应依据课程标准,围绕“向心力概念”“影响向心力大小的因素”,运用信息技术等教学手段,优化蕴含物理学科问题的情境,创设不同层次生活化情境,使知识生成情境化,激发学习兴趣,理解物理学的本质;优化真实的问题情境,创设不同梯度的问题链,使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改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自我认知能力;优化实验情境,创设不同类型的实验探究活动,使课堂教学活动化,探究活动深入化,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与精神.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水平是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路径,符合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旨归.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在评价要素、评价过程、评价成效等方面已得到一定发展,但在评价价值取向、评价技术手段、评价信息获取等层面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应从协调评价主体、明确价值理念,关注对象差异、推进分类评价,全面获取信息、开展综合评价等方面实现路径优化.
闲暇生活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然而,现实中大学生的闲暇生活存在时间虚度、活动泛娱乐化以及状态的非本真化等裂变的风险.这种裂变产生的原因既有客观的社会历史因素,也有主观的认知和价值根源.具体原因可归结为习惯性被动与对自由的误读、大众文化与日常生活的联结以及社会转型与自我认同的危机.加强大学生闲暇教育,要从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培育闲暇责任意识以及丰富艺术审美体验等方面着力.
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断完善,质量持续提升,但对作为网络“原住民”的当代大学生而言,思想政治教育仍存在“场域错位”、“频率错位”和“成长错位”等问题.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三同”线上线下协同化运行应实现从传统实体功能的“同吃、同住、同学习”到虚实功能融合的“同场域、同频率、同成长”的转向,达成思想政治教育从“常在”到“共在”的时空转场,从“形式”到“内容”的共情关照,从“漂浮”到“浸润”的共在发展.
在人教版近5套普通高中教材中,生物实验部分的教学改革逐渐深入,由学会基本的观察、动手逐渐深入到结合该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实验教学的实际效果,强化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较高的实验技能,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
实验是物理学科的基石和基础,实验教学对学生物理核心素质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实验探究策略是物理实验设计的核心环节,主要涵盖课本资源、生活实例、已有实验和物理原理4个维度.通过物理实验探究,学生能够建立正确的物理观念,学习和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演示实验作为高中化学课堂活动中常用的一种形式,能够为师生提供良好的交流契机.在高中化学演示实验中采取“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有助于促进小组学习的组织、情境的创设、任务设置及评价.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高中化学演示实验通过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解决在演示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将“验证性实验”改进为“探究性实验”,是新课标对化学实验教学提出的新要求,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设计,能够使验证性实验变成学生自主完成的探究性实验.以“Fe(OH)2制备实验的改进”为项目,引导学生完成猜测实验现象、设计实验方案以及探究实验结论这3个任务,能够始终确保学生处于主体位置,同时能够实现实验的探究功能.
巧妙设计的实验可以把许多学生感觉相对比较复杂的生物问题,在实验中转化为直观明了的科学道理,易学易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实验教具创新,可以突破教材重点难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全面提高.
教科书中“探究动能和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存在操作性差且实验原理复杂等一系列不足,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完成和理解该实验.利用贴有标尺的轨道对该实验进行改进,根据轨道内小球推动电池或海绵移动的距离,比较不同情况下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大小,推导出质量、速度与动能的关系,质量、高度与重力势能的关系,弹性形变与弹性势能的关系.改进后,实验原理简单,实验过程大大简化,实验成功率高,更有利于学生操作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