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始根亲文化何以享誉世界

来源 :农村农业农民·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ke112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 言
  
  三年前,固始根亲文化——这个名词,还没在中华词典里出现;三年后的今天,固始根亲文化——这个名词,却在各种中外媒体里随处可见。
  根亲文化不仅成为固始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而且已经成为170万固始人民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固始名片。
  那么,固始根亲文化又是何以那么快就走向全国、享誉世界的呢?中共信阳市委常委、固始县委书记方波的一连串开场白,就把我们迅速带入到固始根亲文化茂密的丛林里,不自觉地对古老而又现代的固始产生出浓厚的兴趣和美妙的遐想——
  三年前,由市委书记王铁,代表信阳市委、市政府依据固始根亲文化源远流长的实际,提出了“让根亲文化扬名固始、让唐人故里、闽台祖地走向世界”作为固始科学发展的基本定位,三年后的固始根亲文化迅速享誉世界。一个“台湾人500年前的祖地在福建、1300多年前的祖地在固始”的传说,业已成为华夏后人的基本共识。由此推演到唐初“固始作为历史上中原地区向鲁闽粤赣,尤其是向闽台一代移民的四批初始地和集散地,闽台一带人民多怀祖地之尊。”
  在上自秦汉下至明清的漫长岁月里,国人移民南方举不胜举、数不胜数。正因为有了历代中原移民南国之举,移民后裔又遍布东南亚及欧美各地,固始被认为中原第一侨乡也就一点不足为奇了。
  因而,固始从2008年10月20日至22日成功举办的固始与闽台渊源关系研讨会,到2009年10月25日至27日成功举办了备受世人关注的“唐人故里·闽台祖地首届中国固始根亲文化节”,迅速使上千名海内外宾客抵达固始,固始人民和来自海内外的宾客一道,共同经历了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共同见证了激情昂扬的活动场面,也共同书写了助推固始——中原第一侨乡快速发展的崭新篇章。
  记者感言:固始县委书记方波的开场白,等于拉开了固始县根亲文化从提出到叫响,再到进一步做大做强,进而又发展成为省委书记卢展工书记提出来的“固始的根亲文化节不仅属于固始,还应属于整个河南省的——中原固始根亲文化节”的序幕。
  有了更高的追求、有了更新的定位之后,我们坚信今年固始根亲文化节一定会比前两年的根亲活动办得更好,固始作为“唐人故里、闽台祖地”的根亲文化会更加享誉世界!接下来,本刊记者对方书记的专访,将会带给我们固始根亲文化逐浪高的惊喜、会带来固始县跨越式发展的美妙感觉。
  记者:方书记固始根亲文化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引起国人聚焦、世人关注,足以说明她的价值和作用,是不可忽视和替代的。首先想请您谈谈固始根亲文化研讨会和中国固始首届根亲文化节的总体概况好吗?
  方波:我先说说2008年固始根亲文化研讨会情况。固始与闽台渊源关系研讨会于2008年10月20日至22日在我县隆重举行。那次研讨会,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以固始与闽台渊源关系为主题,以弘扬根亲文化、推动固始经济全面发展为重点,基本达到和实现了宣传推介固始“中原侨乡、唐人故里”的预期目标。来自海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对固始与闽台渊源关系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并作了有价值的研究和探讨。另有包括新闻媒体在内的各界代表30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会前、会中、会后,我省、全国乃至世界多家新闻媒体都做了及时而又准确的报道。
  通过研讨活动,有力地宣传了固始悠久的历史文化,提升了固始城市品位,推进了固始根亲文化发展,促进了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树立了固始的新形象,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在国内外产生了良好影响。
  接下来,我从八个方面介绍中国固始首届根亲文化盛况。
  一是文化节开幕式盛况空前。去年10月26日上午,文化节开幕式在成功广场隆重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白立忱出席并宣布文化节开幕,时任省委书记徐光春和省长郭庚茂发来贺信,中国侨联、全国台联、省政协等领导出席开幕式。来自美国、南非、马来西亚、新加坡等13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以及北京、上海等15个省市的政要、学者、宗亲代表、知名人士、商界精英、新闻记者800多人与我县万名群众一起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上,上演了以《根亲颂》为主题的大型广场文艺演出,来自海内外的知名艺人为根亲文化节献上了精彩的表演。
  二是宗亲联谊联出新感情。去年10月26日下午,县委、县政府召开海内外宗亲恳亲联谊会,来自海内外40多个姓氏的200多名宗亲与我县各姓氏宗亲欢聚一堂,共叙亲情,共谋发展。王氏、陈氏、苏氏宗亲还分别开展了纪念王审知开闽1100周年,纪念陈政入闽1340周年、陈嘉庚诞辰135周年和苏氏蓼祖庙落成典礼活动。李氏、刘氏、蔡氏、秦氏、付氏、凌氏、马氏等其他众多姓氏也都分别举行了不同形式的参观考察、祭拜联谊活动。10月27日至29日,由全国22个省市以及港澳台和海外宗亲代表组成的中华黄氏寻根恳亲团一行700多人又齐聚固始,在黄氏大宗祠拜谒先祖,与固始宗亲联谊根情。海内外宗亲们纷纷表示要尽力为祖根地发展做出贡献。
  三是固始与闽台渊源关系研究继续深化。在2008年首届“固始与闽台渊源关系研讨会”的基础上,2009年10月26日下午,第二届“固始与闽台渊源关系研讨会”成功举办,主题确定为唐代固始移民史与移民文化研究。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以及九届河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陈义初,国台办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副主任、九洲出版社总编辑王杰,《两岸关系》杂志社副总编钟何林,全国台联联络部副部长章云斌,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宋效忠等领导参加了学术研讨。会议共收到论文40余篇,其中29位专家学者做了学术演讲。专家学者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展示了各自的研究成果,无论是题目选定、立意和观点阐述以及论证都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特别是陈义初副主席在闭幕式上发表总结性、指导性讲话,高度赞扬首届文化节的成功举办、充分肯定文化节所取得的成效并对今后文化节工作提出希望。
  四是招商引资喜获成果。今年是我县招商引资年和根亲文化建设年,按照两轮驱动的方针,全县上下结合根亲文化工作,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去年10月26日下午在行政中心第三会议室成功举办了经贸洽谈会暨项目签约仪式,县四大班子领导和来自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及香港的84名客商以及县内企业、商会、部分委局、乡镇负责同志200多人出席会议,共有30个项目进行现场签约,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喜获丰收。
  五是达成固始优质农产品战略合作意向。去年10月26日下午,省绿色食品办公室和县政府共同主办了“品味亲情——固始优质农产品开发战略合作研讨会”。中国绿色食品协会常务副会长葛祥书、省绿色食品办公室主任陈丛梅、云霄县畜牧局等专家、领导,台湾丹尼斯集团、法国家乐福集团等海内外客商40余人参加会议。研讨会上,与会领导、专家共同为我县今后优质农产品发展的方向和思路把脉问诊,提出一些符合固始实际的优质农产品开发工作意见建议;县内部分企事业单位与海内外多家客商签订了合作开发协议。
  六是固始寻根旅游线路推向全国。去年10月26日下午,由市政府主办,市旅游局和县政府具体承办的信阳旅游暨固始寻根旅游推介会召开。参加推介会的有中国文化旅游方面的专家学者以及珠海神州国旅、厦门观光国旅、海南雁南飞旅游集团、河南省国旅、河南省中青旅、河南省康辉国旅和信阳市市直旅行社、3A级以上景区等省内外旅游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中国驻新加坡旅游办事处祝庆瑞主任,福建漳州中国国际旅行社,上海浦东上海旅游有限公司也向推介会发来贺信。27日上午,与会人员实地考察了固始寻根旅游线路。
  七是文化文艺活动异彩纷呈。去年10月24日,中国书协在固始隆重举行“中国书法之乡”授牌仪式。10月26日和27日晚,在固始影剧院分别精彩上演了由我县自编自演的“根之声”和欢迎海内外黄氏宗亲访亲团“根之情”文艺晚会。文化节期间还在秀水公园、陈元光广场举办了三场固始民间文艺、一场老干部文体艺术和一场少儿艺术展演活动,来自全县10多个民间、老干部和少儿文艺团体,近400名民间艺人、老干部和少年儿童参加了演出,观众达13000多人,充分展示了固始地方特色文化,表达了人民群众对举办根亲盛会的喜悦之情。
  八是各项展出社会反响强烈。大象固始60年成就展于去年9月28日正式开展。固始历史文物展,展出了从春秋战国到清代不同历史时期文物200余件。根亲书画、摄影展分别展出固闽两地作品224件和266件。四项展出已接待参观人员5万人次。其中文化节期间先后接待了中央、省、市有关部门领导和来宾1400余人,接待社会各界人士5600余人次。文化节期间,固始特色产品展示在国宾大酒店举行。共布置展板19块,展示实物300余件,涉及柳编、粮油、茶叶、固始鸡、固始笨蛋,接待宾客参观询问1000余人次,发放各种宣传资料3000余份,向来宾展示推介了固始特色产品。
  记者:由此看来,固始举办的固始根亲文化研讨会和固始根亲文化节,真的是盛况空前、规模可观。下面请您谈谈研讨会和文化节取得了那些主要成效好吧?
  方波:有关研讨会的主要做法和成效,我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谈——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长效机制。自2008年初,信阳市委提出“放大根亲文化优势,增强软实力”及“让根亲文化扬名固始”的理念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抓紧落实,制定了《中共固始县委、固始县人民政府关于“让根亲文化扬名固始”工作的实施意见》,成立了由县委书记方波任政委,县委副书记、县长曲尚英任指挥长,所有县级领导为副指挥长的“让根亲文化扬名固始”工作指挥部。县委常委、统战部长崔振俭兼任根亲文化工作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并把根亲办作为一个常设机构,从全县抽调精干人员组成。2008年8月20日,市委领导听取了关于举办固始与闽台渊源关系研讨会情况汇报后,成立了以王铁书记为组长、郭瑞民市长为副组长的高规格“信阳市根亲文化暨固始与闽台渊源关系研讨会”领导小组,全面引领、科学指导研讨会的各项筹备工作。针对研讨会的各项筹备工作,科学制定工作计划,对根亲文化建设任务进行细致分工,明确职责,各项工作具体到人,责任到人,确定完成时限,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月通报、季评比和半年总结制度。同时,由政协委员组成根亲文化工作专项督查组,定期不定期对全县根亲文化工作进行督促检查,适时通报,确保根亲文化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是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让根亲文化扬名固始”理念提出后,县委迅速召开“让根亲文化扬名固始”工作全县动员大会,把全县上下的思想高度统一到此项工作上来,在全县范围内掀起根亲文化热潮。各相关单位立足本职,充分发挥工作优势,大力宣传。根亲文化工作指挥部办公室积极筹建根亲文化网站,印发简报43期;宣传部门加大新闻媒体宣传力度,制定根亲文化专题栏目;民政局以根亲文化为主题,充分发挥“名人效应”,加紧路、桥、宾馆、广场的命(更)名工作和道路标志牌设立工作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宣传措施,使根亲文化深入人心,达成共识,形成人人参与、齐抓共建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是加强合作交流,促进文化建设。固始根亲文化研讨会的召开,为海内外专家学者学术研讨提供了合作交流的平台和载体,加强了合作联谊,增进了感情交流,收到了显著成效。世界潘氏总会会长潘统英在研讨会期间,深入考察了番国故城遗址等历史人文景观,切实了解固始作为潘姓发源地后明确表示,要在祖根地固始建立世界潘氏研究机构,加大番国故城人文景观建设。同时有意选派数十名缅甸华人、华侨后裔的优秀初中生回固始上高中,在寒暑假日期间选派优秀教师来固始学习深造,恳请我县选派教师赴缅教学,希望加强两地文化教育的合作交流,促进共同繁荣;缅甸明德文教总会胡定邦会长在武庙乡实地考察后,达成在华阳湖风景区建设华阳大佛寺的意向;世界客属华商联合会主席伍墨章有意向固始历史名人园注资2000万加元;闽王后人在得知固始正在编写《开闽王审知》电视剧脚本、电视专题片进入后期制作阶段,深受感动,王审邽后裔王人墨、王维宜有意举办“王氏三兄弟”(王潮、王审邽、王审知)金身回固始活动,并为王审知故里修复贡献力量;福建省历史名人研究会王审知委员会会长王大盛提出在固始设立闽王广场建议,并表示:愿捐献王氏三兄弟塑像。
  四是加强专题研讨,拓展发展思路。研讨会期间,来自海内外专家学者欢聚一堂,围绕固始与闽台文化、固始与闽台人物、固始与闽台姓氏、固始寻根资源开发与研究等方面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和交流,论证了固始是闽、粤、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祖根地,树立了固始“中原侨乡、唐人故里”的品牌,丰富了固始根亲文化的内涵,拓伸了外延,为固始根亲文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奠定了理论基础,明晰了方向,拓展了思路。
  五是加强基础建设,提升城市形象。为确保研讨会的胜利召开,展示固始的良好形象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县委、县政府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拨付基础设施专项建设资金,专款专用,先后对“三馆”、固陈路景观大道、陈元光祖祠、安山奶奶庙等景点、景区和基础设施进行修建,并与“六城联创”工作有效结合,实现了城镇道路、环境的绿化、美化、亮化,以优美的环境、良好的形象、丰厚的文化积淀,给与会嘉宾留下深刻的印象,受到一致称赞和好评。
  六是加强锻炼干部,践行科学发展。在根亲文化建设工作中,各单位、各部门和各级干部立足本职,明确职责,加压奋进,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从基础设施建设到环境美化,从人员邀请到来宾接待,从研讨会筹备到理论研讨,各个环节、各个细节都有专人负责,每个岗位都展“固始形象”,精心做好了各项工作。在会议组织等繁忙、琐碎的工作中,同志们没有怨言、不讲条件,克难攻坚,始终以昂扬的精神,饱满的热情,周到、细致的服务,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展现了我县干部的良好形象。
  历时3天的首届根亲文化节开创了固始历史上三个首次:即首次由中国侨联、省政协和全国台联共同主办,市政府、省侨联、省台办和县政府共同承办,《两岸关系》杂志社等7家国家和省、市有关部门协办的全国性地方特色文化活动;首次举办规模大、项目多、品位高、反映好、影响广的文化经贸活动;首次组织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最为广泛、最为成功的群众文化盛会;首次将根亲文化、宗亲联谊、特色产业和生态旅游捆绑在一起,促进文化与经济融合的有益尝试,取得了显著成效。
  对于中国固始首届根亲文化节取得的主要成效,我也从六个方面来谈。
  一是充分展示了固始形象,扩大了固始的对外影响力。文化节是对固始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合实力的一次集中展示。据统计,文化节期间,我们共接待了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国内15个省、市的各类宾客逾千人。有45家新闻媒体近百名记者参加了根亲节的采访报道。目前,已有《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等100多家报刊、电台、电视台和知名网站播发、转发了开幕式盛况,在开幕式当天固始网点击率达五万多。文化节使一个“开明开放、实力提升、魅力彰显、人文厚重、和谐平安”的新固始充分展现在世人面前。
  二是直接扩大了招商引资,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2009年是县委、县政府确定的招商引资年和根亲文化建设年,按照两轮驱动的指导方针,本着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原则,全县上下结合根亲文化工作,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取得初步成效。文化节期间举行了经贸洽谈暨项目签约仪式,共有30个项目进行现场签约,合同金额13.43亿元。其中1亿元以上的项目4个,合同金额5.9亿元。包括华汉鞋业、华瑞汽车内饰件、塑瓶软袋输液生产线、三环米业深加工等项目。在“品味亲情”固始优质农产品开发战略合作研讨会上,中国绿色食品协会表示将帮助固始挤进国务院确定的全国100个“绿色农业示范县”;县内获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认证的21家企事业单位与海内外27家客商均达成合作开发意向,共签订购销合同19份,合同金额达1.2亿多元。寻根旅游推介会上,签订了总投资2000万元的江河漂流项目,河南中国国旅将在固始设立分社,省直3家旅游企业把固始作为旅游组团目的地进行联手推介,为加快固始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另外,海内外有关姓氏宗亲也提出了引资协议或意向。郑氏准备在固始建郑成功纪念馆,前期投入资金50万元。凌氏有意向在固始投资羽绒制品厂,争取全国凌氏第一届联会在固始召开。刘氏计划在固始建一座刘秀庙,供刘氏祭拜。李氏的“世界李氏根祖祠”规划已经明确,下一步由世界李氏文化研究总会向海内外李氏筹资,力争明年开工建设。方氏加紧筹建方氏六桂纪念堂,修建六桂墓和整理方氏历史资料。
  三是推动了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城市建设和管理。新建、续建、复建了一批根亲文化项目工程,包括陈氏将军祠、安山奶奶庙、成功广场、中华根亲文化博览园一期、九华山风景区(含寻根楼布展)、根亲博物馆以及唐朝风情街、何氏大厦、郑成功陵园、施氏祖陵、黄氏宗祠、三王故里遗址、苏氏蓼祖庙等,为固始厚重的根亲文化资源增添新的内容。相继完成沙泉路改建、沙陈路整修、三王故里遗址、黄氏宗祠、郑成功陵园、施氏祖陵、苏氏蓼祖庙道路新建等10条共计52公里的文化节道路建设任务;实施了根亲文化城市氛围营造工程,相继完成了大别山路、西关大街银博大周围路段、阳关大道西段、王审知大道东段、成功广场“四路一场”和政府招待所改善提升工程建设,对城区和各乡镇及高速入城口进行了集中整治,集中拆除了违章建筑,营造良好的城市氛围,一批县乡道路、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相继完工,城区宾馆饭店、娱乐场所、交通秩序得到了规范整治,城市比以前更绿、更靓、更有秩序了,加快发展的软硬环境进一步优化。通过广泛宣传,深入动员,县城占道经营、乱堆乱放等现象销声匿迹,鲜花、宫灯、彩虹桥镶嵌重点区域,景观灯、轮廓灯点缀其间,花香四溢,五光十色。一些单位、门店及家属院门前主动摆上鲜花造型,许多市民主动担当宣传员、讲解员,为外地来客提供服务和方便,“当好东道主,喜迎文化节”、“争当文明人,办好文化节”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一个民风淳朴、城市文明、社会和谐的崭新形象得以充分展示。
  四是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化节各项活动的安排,既体现了格调和品位,又考虑到雅俗共赏、以人为本的办节思想。通过大型开幕式广场文艺演出、群众文艺广场演出、文艺晚会、固始特色产品展示、大象固始成就展(庆祝建国60周年)、根亲文化书画展、摄影展、固始县历史文物展、固始寻根旅游、各姓氏与海内外宗亲联谊、“仰天雪绿杯”文化节标语征集等活动,在全县形成了一种上下联动、内外互动、全民参与的喜庆氛围,让广大市民从中充分享受到了节日的愉悦,饱食了一道道丰盛精美的精神文化大餐,极大地丰富了广大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让他们真切感受到了文化节给固始带来的变化。与此同时,借助文化节的举办,本县文艺工作者和业余演员得到了参与和登台亮相的机会,企业文化、社区文化和广场文化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也得到了丰富,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和促进了固始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五是考验了干部,锻炼了人才。首届文化节筹办和组织工作量大面广、纷繁复杂,而且要求很高,时间紧迫,能否成功举办这次活动,是对各级干部工作能力的一种考验。实践证明,我们的干部是经得起考验的,是一支能干事、干成事的队伍;固始干部能打硬仗、敢打恶仗、善打大仗的品质重新塑造起来。很多同志能够顾全大局,无私奉献,不辞辛劳,勇挑重担,为文化节的成功举办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特别是最后三个月,大部分承担具体任务的领导和同志们,全身心地投入到筹办工作中去,几乎没有休息过节假日,每天早来晚归,经常自觉加班到深夜。一大批干部职工和志愿者,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提升了素质,增长了才干。
  六是鼓舞了士气,凝聚了人心。文化节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现了全县人民积极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展示了固始人大气、大智、大勇、敢争一流的工作理念。热火朝天的工作激情,令人自豪的工作成就,使固始干部找到了凭志气、显豪气、干大事的感觉,同时文化节的成功举办更加统一了全县上下的思想,使广大干部群众切身体会到“抓根亲文化,就是抓发展优势和潜力;抓根亲文化,就是抓招商引资;抓根亲文化,就是抓和谐社会建设”,从而坚定了以根亲文化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信心和决心。
  记者:看来真是每举办一次活动,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请您谈谈通过举办两次固始根亲文化活动的经验和体会好吗?
  方波:固始根亲文化举办两年来,所取得的经验和体会,概括起来有以下五点:
  一是准确定位和科学谋划是文化节成功举办的前提。2008年年初,市委提出“放大根亲文化优势,打造软实力”及“让根亲文化扬名固始”理念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凝聚共识,牢固树立以根亲文化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确定了“政府主导、宗亲主办、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内外互动、共同发展”的工作思路,建立起以办节办会为载体的工作机制,大力推进根亲文化建设。并在去年成功举办“固始与闽台渊源关系研讨会”的基础上确定首届文化节的活动主题是“唐人故里·闽台祖地”,主要活动内容分三部分:一是举办十大活动,包括开幕式、各项会议、各项展出等;二是组织来宾参观考察及各姓氏宗亲寻根谒祖活动;三是做好宾客邀请、接待、宣传及服务保障等工作。各项活动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形式多样,环环相扣;整个筹办工作井然有序、有条不紊,保障有力、和谐推进,确保首届文化节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是领导重视和组织有力是文化节成功举办的关键。各级领导对首届文化节非常关注,给予大力支持。全国政协副主席白立忱同意参加文化节,并寄予厚望;中国侨联党组书记、主席林军明确指出中国侨联将给予文化节全力支持和关注;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梁国扬指定专人负责与文化节组委会的工作对接;省政协王全书主席亲自听取筹办工作汇报,指示相关部门给予全力支持和帮助,省政协副主席邓永俭亲自参加文化节新闻发布会并做重要讲话。王铁、郭瑞民、王道云、宋效忠等市领导同志多次给予我们办节以具体指导。县委、县政府更是高度重视文化节工作,主要领导同志亲历亲为;全体县级领导组成文化节组委会及“一室八组”,统一指挥调度;以县根亲办为主体,30多个相关单位参加成立文化节指挥部办公室,充分发挥指挥枢纽作用;文化节三个督查考评组、百日攻坚五个联合督查组,对筹办工作进行及时、有效督查。文化节期间,所有来宾和领导都明确有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全程式、一对一专门接待、服务,确保了文化节活动和宾客组织服务工作落到实处,受到与会宾客的一致好评。
其他文献
“我们干工作、办事情,怎么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我理解就是要立足于本单位、本地区实际,寻找突破口,有针对性的、科学的发展自己、发展好自己。具体到漯河来说,那就是要立足快速发展的食品产业实际,坚持不懈地办好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努力把漯河建设成为最具竞争力的中国食品名城。”  祁金立市长快人快语,一落座便切中问题,开门见山地亮明了自己的观点。以下是记者采访祁金立市长的实录。     记者:祁市长,
期刊
一、S村的非农化现状    (一)专业村特色  金华市金东区S村是种植和养殖专业村。种植业主要是培植苗木、草莓和蔬菜,养殖业主要是养殖商品猪和奶牛。从事专业生产的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40%左右。其中苗木培植,特别是精品苗木培植最具特色,有十多年的历史,在全镇乃至整个金东区都有一定影响。另外,该村种植的蔬菜、瓜果种类较多。采用大棚种植,也是该村主要特色之一。该村原来是典型的农业生产村,以种植水稻为主。
期刊
充分利用地理优势 促进产业发展   王称堌乡地处濮阳县东南部黄河之畔,东部、南部与山东省隔河相望,北部与范县接壤,处在两省三县交界处,辖64个行政村,76个自然村,面积73.59平方公里,耕地61487亩,交通运输十分方便。地处中原油田的开发地带,水、电、油、气资源丰富。  王称堌乡党委、政府充分利用该乡所处区位优势,抓紧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一是实行农、田、林、路、沟、渠综合治
期刊
商城县农村信用社成立于1952年,2006年11月由县内的28家农村信用社组建为商城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下简称商城县农村信用社)。现有注册资金9613万元,在职员工414人,其中专科以上学历的252人,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161人,是商城县内贷款规模最大、网点最多的金融机构。  商城县农村信用社以“敬业、诚信、高效、创新”的核心价值理念、“勤奋尚德、务实怀远”的企业精神和“服务‘三农’、改善民生”
期刊
郸城县洺北办事处位于郸城县城洺河以北,辖8个社区居委会,45个行政企事业单位,29个基层党支部,面积12.6平方公里,人口21873人。洺北办事处自2007年2月成立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顽强拼搏,各项工作保持了健康发展的好势头。2009年总产值实现7.63亿元,居民人均收入11073.6元,分别比2008年同期增长12.6%和13.1
期刊
日前,记者赴沁阳市王曲乡西王曲村采访,看到大街上到处都是拿着铁锹、铁镐的村民正在修下水道。找到村主任黄三喜时,他和村民正热火朝天得干着活,对记者的来访多少有点拘谨。朴实憨厚的他把记者让到村委会,赶紧把沾满灰尘的桌凳檫了檫让记者坐下,接着向记者介绍道:“我们村现在大小事都是按‘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去做,像这次村里修的排水道就是通过用这种方法,解决了多年没解决的问题,给群众办了件实事。”  “‘四议两公
期刊
“人勤地生宝,人懒地生草”。政策好更要人努力。随着近期全国气温的普遍回升,以及国家稳粮政策的推出,各地农业部门都把抓好春耕生产、贯彻落实好政策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认认真真地抓紧抓好。与此同时,广大农民也把夏粮丰收作为头等大事,不失时机地做好小麦生长的中后期各项田间管理工作。  在河南,准备参加跨区收割的农机手们已经由当地各农机合作社组织起来,有条不紊地做好各种农机具的检修工作,以便分期分批地从南
期刊
为农业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李华泉  一年来,杞县农业局执法大队做到从严管理执法队伍,在切实维护农民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了全县广大农民朋友一致好评。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深入宣传各项农业法律、法规,提高广大干群学法、守法、用法的积极性。依据农业部、省、市要求,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活动,向农民展示名优农资产品,同时普及农业
期刊
5月13日,农业部在北京召开部分省市夏季农业抢收抢种工作视频会议,分析当前夏季农业生产形势,安排部署夏粮后期田管及夏收夏种工作。副部长危朝安强调,各级农业部门要坚定促进粮食稳定发展的目标不动摇,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超常规措施,及早谋划、精心组织,环环紧扣、加强指导,努力做到“夏粮管理不能松、夏收准备不能等、夏种质量不能降”,千方百计争取夏粮获得好收成、秋粮生产有个好基础。  会议指出,今年
期刊
从中原食品节到国家级食品盛会    中国,漯河,2010年5月16日,第八届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将盛情开幕,食品之都漯河将与世界一道,分享食品行业的华美盛宴。   清流映碧,满城飘香,在这个春光灿烂的季节,美丽的沙澧河张开热情的臂膀,拥抱天南海北的客人。世界食品行业的巨子将再次汇聚在这里,中国食品产业高层论坛亦将演绎新的传奇……   从中原食品节到国家级食品盛会,已悄然走过八载风雨年华。一年一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