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工专业课堂教学的改革
电工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的专业课,如何做好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如何优化课堂结构,强化专业技能训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各所学校潜心研究的课题。我校在电工课堂教学改革上作了探讨性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
一、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首先,要树立现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要求每个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老师必须强调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突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以理论为基础,从强化技能训练入手,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课程理论适度化
所谓课程理论适度化,就是在专业理论基础上的讲授要做到少而精。要以够用为度,不追求专业理论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而是严格按照职业岗位的需要去精选适合的专业理论知识。职业岗位需要什么,就教什么;需要多少,就教多少。“精”要以实用为度,即着眼于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课程内容要突出专业理论在生产实践中的直接能效性,重点介绍专业理论知识的应用范围、实践范例,有利于学生真正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三、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
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也就是说我们所开设的专业,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对所学的专业理论、技能等知识应该或能够掌握到什么样的程度,毕业后该专业的学生会做或能做什么样的技术工作。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如能考虑该到社会的实际需要及学生本身的素质。那么,这个专业的专业定位将是更加合理、更有特色的。我们都清楚。目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生源参差不齐。而“电”类专业是理论性、技能性都同样重要的专业,如果我们仍按过去的方式、思维去制定教学目标,可能会适得其反。但如我们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去考虑。将理论要求尽可能降低。着重要求抓好关键的必须的理论要求,那么可能效果会更好。
四、教学模式一体化
所谓一体化教学,是指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习教学内容有机地糅合在一起。打破原有教材的系统性。将原来的课程及与之相配套的实习课题组合成一个教学模块,一个工种的全部教学内容由若干个模块组成。这种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可使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操作的训练紧密结合。使教学时间和教学设备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五、教学手段多样化
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要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学校鼓励教师根据一体化教学要求制作并使用挂图、模具和多媒体课件。
总之。专业理论基础课的教学必须在课堂教学改革上寻求新突破,要围绕构建理想课堂、充分研究学情、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改革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拓展思维空间、在激发学生创新能力上下工夫,求实效。
采取这样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将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我校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校教学质量上不去、学生就业质量不高等不利于学校发展的问题。当然,上述的教学模式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还需我们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归纳和完善。(刘艳伟)
生命观教育中体验式教育方法的运用
生命观体验式教育方法,就是用体验式教育形式进行生命观教育的一种方法。它通过戏剧、角色扮演、模拟情景等各种方式的体验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表演,分别感受“真实情景”中人物的各种心理、情绪。体会其中喜怒哀乐,然后经过彼此分享,在有实际体验的背景下,更能理解别人的需求和处境,领悟出生活的真谛。进而学会体谅别人。学会与人共处。学会如何正确对待生活及生活中发生的一切。学会珍爱生命,展现生命价值。
一、生命观体验活动的基本框架
1、生命观体验活动中体验的平台
生命观体验活动体验的平台主要是情境。无论自我角色体验,还是他人角色体验,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情境是体验赖以进行的平台。离开一定情境的体验是不存在的。所以,自我角色体验、他人角色体验也可以说是情境体验。
情境的设定和体验式教育活动的预设需要紧密结合学生个体的体验经历。即坚持“生理——心理——情感——个体经验”等体验经历的融合。在体验式教育中要注重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青少年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平等、民主的原则。学生年龄跨度大。生理、心理、个人情感和个体经验都有较大差异。因此,在设计体验式教育时要做到生理、心理、情感和个人经验等体验经历的融合。只要区分对象采取不同的体验方式和体验经历,就能够收到更好的体验效果。
2、生命观体验活动中体验的形式
生命观体验活动体验的形式主要是角色的介入和换位。
(1)自我角色体验。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要充当多种角色,每个角色都有与这一角色相适应的一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都有其必须遵守的道德要求。德育过程是引导受教育者个体道德社会化、形成思想道德主体的过程。要使受教育者成为真正的的思想道德主体。需要他们认识在社会中应担当的角色,接受角色规范,并按这些角色的规范要求行事。
(2)他人角色体验。在德育过程中。往往要引导受教育者理解他人行为的目的、动机、社会意义,理解他人扮演的某种角色应遵守的权利、义务和道德规范。这时,就需要采用他人角色体验的形式。他人角色体验,就是体验者以他人的身份、他人的视角去体验。他人角色体验的具体方式主要有模拟体验、移情体验和换位体验。
3、生命观体验活动中体验的途径
开展生命观体验式教育的途径较多,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在政治课、语文课、历史等课程的学科教学中进行;在主题班会、团活动、社团活动、参观寻访活动等主题活动中进行;在家庭、邻里、社区、体验基地、网络等开放环境中进行。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体验式教育要实行学校、家庭和社会联动。对在校的学生来说,学校教育和课堂教育仍然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在开展体验式教育时。一定要科学有序。做到学校与环境的合理统一。学校在分散进行体验式教育时,一定要巩固相关体验的成果。开展好反思体验和体验内化活动。体验式教育还必须向家庭和社区延伸,这就要求家庭和学校在认识上保持统一。通过家长学校不断提升家长综合素质,并潜移默化影响孩子,真正发挥好家长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第一老师的作用。社区要不断优化学生的成长环境。各行各业都要发挥自身优势,发掘教育资源。为学生体验式教育提供活动舞台和场所。
二、学生参与生命观体验式教育的基本过程
1、参与及体验。这是过程的开端。学生投入一项活动,并以观察、表达和行动的形式进行。这种初始的体验是整个过程的基础。
2、交流与分享。有了体验以后,很重要的就是。参与者要与其他体验过或观察过相同活动的人探讨、交流、分享他们的感受
电工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的专业课,如何做好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如何优化课堂结构,强化专业技能训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各所学校潜心研究的课题。我校在电工课堂教学改革上作了探讨性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
一、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首先,要树立现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要求每个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老师必须强调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突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以理论为基础,从强化技能训练入手,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课程理论适度化
所谓课程理论适度化,就是在专业理论基础上的讲授要做到少而精。要以够用为度,不追求专业理论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而是严格按照职业岗位的需要去精选适合的专业理论知识。职业岗位需要什么,就教什么;需要多少,就教多少。“精”要以实用为度,即着眼于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课程内容要突出专业理论在生产实践中的直接能效性,重点介绍专业理论知识的应用范围、实践范例,有利于学生真正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三、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
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也就是说我们所开设的专业,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对所学的专业理论、技能等知识应该或能够掌握到什么样的程度,毕业后该专业的学生会做或能做什么样的技术工作。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如能考虑该到社会的实际需要及学生本身的素质。那么,这个专业的专业定位将是更加合理、更有特色的。我们都清楚。目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生源参差不齐。而“电”类专业是理论性、技能性都同样重要的专业,如果我们仍按过去的方式、思维去制定教学目标,可能会适得其反。但如我们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去考虑。将理论要求尽可能降低。着重要求抓好关键的必须的理论要求,那么可能效果会更好。
四、教学模式一体化
所谓一体化教学,是指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习教学内容有机地糅合在一起。打破原有教材的系统性。将原来的课程及与之相配套的实习课题组合成一个教学模块,一个工种的全部教学内容由若干个模块组成。这种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可使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操作的训练紧密结合。使教学时间和教学设备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五、教学手段多样化
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要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学校鼓励教师根据一体化教学要求制作并使用挂图、模具和多媒体课件。
总之。专业理论基础课的教学必须在课堂教学改革上寻求新突破,要围绕构建理想课堂、充分研究学情、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改革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拓展思维空间、在激发学生创新能力上下工夫,求实效。
采取这样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将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我校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校教学质量上不去、学生就业质量不高等不利于学校发展的问题。当然,上述的教学模式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还需我们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归纳和完善。(刘艳伟)
生命观教育中体验式教育方法的运用
生命观体验式教育方法,就是用体验式教育形式进行生命观教育的一种方法。它通过戏剧、角色扮演、模拟情景等各种方式的体验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表演,分别感受“真实情景”中人物的各种心理、情绪。体会其中喜怒哀乐,然后经过彼此分享,在有实际体验的背景下,更能理解别人的需求和处境,领悟出生活的真谛。进而学会体谅别人。学会与人共处。学会如何正确对待生活及生活中发生的一切。学会珍爱生命,展现生命价值。
一、生命观体验活动的基本框架
1、生命观体验活动中体验的平台
生命观体验活动体验的平台主要是情境。无论自我角色体验,还是他人角色体验,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情境是体验赖以进行的平台。离开一定情境的体验是不存在的。所以,自我角色体验、他人角色体验也可以说是情境体验。
情境的设定和体验式教育活动的预设需要紧密结合学生个体的体验经历。即坚持“生理——心理——情感——个体经验”等体验经历的融合。在体验式教育中要注重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青少年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平等、民主的原则。学生年龄跨度大。生理、心理、个人情感和个体经验都有较大差异。因此,在设计体验式教育时要做到生理、心理、情感和个人经验等体验经历的融合。只要区分对象采取不同的体验方式和体验经历,就能够收到更好的体验效果。
2、生命观体验活动中体验的形式
生命观体验活动体验的形式主要是角色的介入和换位。
(1)自我角色体验。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要充当多种角色,每个角色都有与这一角色相适应的一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都有其必须遵守的道德要求。德育过程是引导受教育者个体道德社会化、形成思想道德主体的过程。要使受教育者成为真正的的思想道德主体。需要他们认识在社会中应担当的角色,接受角色规范,并按这些角色的规范要求行事。
(2)他人角色体验。在德育过程中。往往要引导受教育者理解他人行为的目的、动机、社会意义,理解他人扮演的某种角色应遵守的权利、义务和道德规范。这时,就需要采用他人角色体验的形式。他人角色体验,就是体验者以他人的身份、他人的视角去体验。他人角色体验的具体方式主要有模拟体验、移情体验和换位体验。
3、生命观体验活动中体验的途径
开展生命观体验式教育的途径较多,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在政治课、语文课、历史等课程的学科教学中进行;在主题班会、团活动、社团活动、参观寻访活动等主题活动中进行;在家庭、邻里、社区、体验基地、网络等开放环境中进行。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体验式教育要实行学校、家庭和社会联动。对在校的学生来说,学校教育和课堂教育仍然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在开展体验式教育时。一定要科学有序。做到学校与环境的合理统一。学校在分散进行体验式教育时,一定要巩固相关体验的成果。开展好反思体验和体验内化活动。体验式教育还必须向家庭和社区延伸,这就要求家庭和学校在认识上保持统一。通过家长学校不断提升家长综合素质,并潜移默化影响孩子,真正发挥好家长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第一老师的作用。社区要不断优化学生的成长环境。各行各业都要发挥自身优势,发掘教育资源。为学生体验式教育提供活动舞台和场所。
二、学生参与生命观体验式教育的基本过程
1、参与及体验。这是过程的开端。学生投入一项活动,并以观察、表达和行动的形式进行。这种初始的体验是整个过程的基础。
2、交流与分享。有了体验以后,很重要的就是。参与者要与其他体验过或观察过相同活动的人探讨、交流、分享他们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