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改革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ying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论述了普通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重点讨论了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原则,并提出了较为科学的课程体系模式。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
  为了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进中国经济持续腾飞,国家正加大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转型工作,目的是调整高校教育功能、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其具体内涵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不断更新。而应用型教育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所谓应用型教育是指随着科技发展和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新的教育类型,它是相对于理论型本科教育和实用技术型教育而言的。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而协调发展,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教育,所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应用型教育的根本任务。
  在信息社会中,计算机技术已被应用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社会需要大量计算机应用型人才,而要培养高水平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其教育过程中的课程体系建设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环节。
  一、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与实践正朝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方向发展,但从教学理念和课程体系设计来说,还多是以传统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为主,对突如其来的新形势缺乏应变,使得教学效果与教学要求相差甚远。既使有些学科的实践教学做得较有特色,但比起社会对当前人材培养要求和用人标准也还有较大差距。
  1.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像我们这类普通高等院校,是培养“学术型人才”还是“应用型人才”,在这个问题上许多专业的定位和目标不明确。我们在学术型教育比不上“985”等重点高校、而技术性教育又比不上高职类学校。而现状是多数学校总想以重点高校为模板,参考他们的课程体系,不顾及到自己的具体校情,这使得在培养目标上忽左忽右。虽然近年来经过一些改革和实践,不断地完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但总体培养目标仍不明确。
  2.现有校企合作模式的不足。 目前校企合作是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主要有二种模式。一是以学校为主、企业辅助的校企合作模式,这也是目前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这种模式是以学校的教学要求为主导,对一些课程引用企业的某些需求或以聘任企业的工程师到校进行个别课程的讲授,其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校制订的,与企业的实际需要可能会有较大的距离。另一种是以企业为主、学校辅助的合作模式,这种模式是以企业为主导,依据企业的需要进行课程设计,而忽视了学生基本理论的学习,只能顾及到当前的就业,而忽视了学生以后的发展空间。
  二、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提出明确的目标,要依据专业方向、师资力量、实验设备条件等制订切合实际的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课程体系设计的出发点。
  1.根据社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高校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就是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所以应用型学校应以当前和未来社会的需求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这就要求学校需根据当今社会发展的状况和各类人才需求特点,打破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课程体系。对计算机专业来说就是在深入了解企业需求的基础上,通过与合作企业进行沟通、交流,分析相关企业岗位技术领域与工作任务,确定岗位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需求,以形成较好的人才培养目标。
  2. 制定科学的专业培养方向
  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大多是面向企事业单位进行计算机或网络管理、信息处理、软件开发与测试、图像影像处理、电子商务等。但不同学校在专业设置、课程侧重面有所区别,所以要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需要确定一个或几个培养方向。目前,我院计算机专业已与HP公司、郑州智游公司等进行软件测试、Java高级软件工程师的联合培养,并初步实现学校与企业进行联合招生、师资共享、实验室共建等。在培养方向上应注意到应用型人才的教育不能只侧重于职业能力,更不能偏重于单一的知识或技能,而应该注重知识和技能相结合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3.以应用能力为主导,深化课程体系
  现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尤其是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认识日趋成熟,已不再盲目追求高学历,而是根据不同层次的岗位选择不同层次的人才。所以用人单位会更需要招收有实际操作能力的毕业生,但目前大部分应届毕业生还不能具备立即上岗从业的能力,在上岗之前通常要进行一段时间的专业培训。这就要求在大学教育过程中能深化课程体系的改革,以应用能力为主导,合理调整专业课程内容,在突出基本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更要加强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以技术技能为主线,丰富教学方式。
  三、构建基于应用型人才的课程体系原则
  应用型人才以社会需求为目标,所以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要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1.基础性原则
  应用型本科教育,毕竟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技工和劳务培训是有根本区别的,所以本阶段的教育教学仍要立足于基础,只有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培养出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才能使学生在走向社会以后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能,才能在科学理论的引导下更快、更好地完成工作,进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做好准备。
  2.应用性原则
  应用性原则是构建课程体系的核心原则,要根据社会对计算机专业应用人才的要求,对其课程进行设置和开发。因为应用型人才的教育主要是做到所学知识的转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所以课程体系的构建要充分与生产、生活相联系,让学生知道怎么做,做什么。课程体系中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要以应用为目的,专业课程设置及内容要以需求为导向。在规划课程体系过程中,学校要和企业一起共同开发课程标准和教学项目,切实以企业的实际需要为原型,以明确的项目为载体,以具体的任务驱动教学。   3.创新性原则
  创新性原则要体现二个方面,一是课程体系的设计要体现学生学到的是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另一方面就是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思维方法、教学模式,代之以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所适合的新的教学模式。
  4. 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原则
  课程体系是面向社会需求、符合教育规律,对教学方案中的课程要精选,既满足基础需要、又减少重复内容。如对语言课程的学习,以前是大而全,汇编语言、BASIC、C、VC++、C#,ASP.NET、JAVA等都列入教学内容,学生花费的大量的精力,而只学到每门课的皮毛。所以要依据教学目标来重新规划课程,以适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四、构建基于应用型人才的课程体系
  为了实现培养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必须构建相应的基于应用型人才的课程体系,新的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以学校专业教师、企业工程师为骨干,在培养方案的主导下,科学合理的进行课程设置、实践项目设置、课时安排、教师遴选等。
  1.基础能力模块
  这部分模块是为学生融入社会而提高其基本素质所设立,主要包括公共素质模块和专业基本素质模块。公共素质模块主要有大学语文、大学英语、心理健康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大学计算机基础等。这些课程的开设要依据社会的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方法和方案,要立足于用,而不能为了完成课时而重蹈以往的老路。
  2.专业能力模块
  大学课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其课程体系要突出其专业性,以使学生能获得更为恰当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该模块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组成,专业基础课要使学生能学到与本专业相关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其内容设置以学校老师为主导,并要与企业专家进行沟通,包括高等数学、数电模电等。专业课的设置要学教师与企事业工程师共同讨论来完成,这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课程的选择、课程内容的规划、课程教学的模式、课程中项目的选择等,都要兼顾到学生每一个阶段的特点。这部分课程主要有C语言、Java、Vs.net,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等。
  3.职业素养模块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它可以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来形成,其特点是以课外教育为主, 且贯穿整个本科学习过程。为此可以将职业规划教育、团队思想教育、项目化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论文)进行有机结合,组织参与职业技术竞赛、顶岗实习等活动,将学生有关的活动全部纳入课程体系,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整体教育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管理能力、学习能力、掌握能力、创新能力等。
  参考文献:
  [1]王前新,刘欣,喻永庆.国际视野下的专业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模式[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0).
  [2]巩建闽,岳昌君.高校毕业生职业素质问题研究—以某高校计算机专业为例.当代教育科学[J]2008 年第11 期.
  [3] 刘焕阳, 韩延伦.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及其体系建设,教育研究[J].2012.12期.
其他文献
摘 要:自“五四”以来的“反传统的传统”是中国人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李鸿章语)而进行深刻的文化反思形成的结晶。中国的雕塑在新思潮的来临前,收到封建思想的束缚,雕塑大多是传统雕塑,现代思潮的影响下,才逐渐的出现反传统的雕塑,也就是雕塑艺术的新观念。我论述了传统雕塑的发展和创新,反传统雕塑对当今社会的影响,以及传统雕塑和反传统雕塑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传统;雕塑;美;创新  21世纪,雕塑有了一
期刊
摘 要:幼儿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影響,是实现优质的学前教育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幼儿的教师自身的素质主要包括事业心、基础知识、教育的观念、业务的能力以及身心的素质等。如何强化教师的教育,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是当前的国际之内进行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本文主要对以往的研究进行综合,阐述了幼儿教师的素质对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影响。  关键词:幼儿教师;素质;学前教育;质量  教育发展
期刊
摘 要:《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发表了王绍东先生的《关于秦朝北击匈奴的若干问题辨析》(下文简称王文),对历来多数研究者的肯定与赞赏秦朝北击匈奴这一举动,提出不同看法。王文似乎论据严谨,却有着一系列明显而又致命的硬伤,并且带来了严重的混乱。我们觉得有必要将自己的看法提出来供王绍东先生和学界同仁参考和讨论。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关键词:秦朝;匈奴;北击;商榷  匈奴并未对秦朝构成巨大威
期刊
摘 要:《八月的星期天》中最引人注目的无非就是那枚“南方十字”钻石了。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这枚钻石原为尼尔(保尔)所有。几经周折之后,它又回到尼尔夫妇手中。整个故事绕了一个大圈之后,重回原点。“南方十字”究竟意味着什么?书名《八月的星期天》又从和而来?本文尝试简要分析这些问题。  关键词:八月的星期天;莫迪亚诺;南方十字  整部小说以叙述者的的回忆构成。我们甚至不能明确叙述者是谁(约翰?)。或许这并
期刊
摘 要:作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描写人物心理的典范,《麦克白》为我们展现了一位屡建奇勋的英雄转变成一个残忍暴君的过程,由此揭露了贪婪欲望以及极端野心对人的影响从而使全剧弥漫着一种阴郁可怕的气氛。本文通过麦克白由正到邪性格的转变、内心矛盾冲突、悲剧性内外因三个方面的探讨,对《麦克白》的悲剧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麦克白;悲剧性;性格转变;内心的矛盾性;命运悲剧  《麦克白》作为一部经典悲剧,它又是如何
期刊
摘 要:李斯的《谏逐客书》在骈文形成的初始时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被誉为骈文初祖,《谏逐客书》开设喻隶事之风,开两段相偶之风,开铺张扬厉之风,著公牍文字之先鞭,文章理近意明,精整华丽,在很大程度上启导了骈文之形成,为后世骈文家所宗。  关键词:李斯《谏逐客书》;骈体文;初祖  刘勰的《文心雕龙*丽辞》中说“造化赋形,肢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所以,“心生文辞,运裁百虑,高下相须,自然成对。”这
期刊
摘 要: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是目前高等学校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关键。本文从按需设岗、任职条件、科学评审、聘后管理等几方面对科学岗位管理提出了一些设想和思考。  关键词:高校;人事制度;岗位设置;管理;聘用  高校推行岗位设置管理制度,不仅是国家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紧迫要求,也是高校人事制度改革,转换用人机制,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的内在需要。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进行
期刊
摘 要:目前全国高职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方向设置上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专业方向单一,而目前市场需要的是多种多样的环保人才,专业方向过于单一就会使学生就业面狭窄。本文从环境工程专业教学特点、时代需求出发,简述高职院校开设环境工程专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对高职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方向设置、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以及办学模式等进行了探索研究,进而对我国高职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一些建议,旨在培养新型
期刊
摘 要: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期的重大变革阶段,城市的物质经济水平在不断发展的同时,城市的文化建设却存在着种种问题,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文化在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过程中城市人群原有的文化习惯、文化模式、文化观念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  关键词:城市;文化;河南省  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来看,转型时期必然会带来多方面的变革,并深深地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与人们生活休戚相关的各个领域。其中,必然包
期刊
湖南长沙高新区明德麓谷学校  摘 要;教育管理是管理的一种特殊形式。中学教育管理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本文笔者阐述了当代中学教育的目的,通过分析目前中学教育管理的问题,提出了如何做好中学教育管理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中学教育;管理;对策  学校管理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命脉,也是中学教育的中心工作。怎样确保学校的管理科学有效,是从事教育管理工作者最关心也是最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因此,探索和研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