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烟区特殊烟叶部位的判定研究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jzhou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混部位是分级收购工作中影响烟叶等级纯度的重要因素.皖南烟区通过加强烟叶部位判定技巧的研究总结、强化培训指导、持续加强分级收购新模式探索与推广等措施,使2020年收购C4F、C2F纯度合格率较2019年分别提升5.1、4.4个百分点,既保障了烟厂的利益,又维护了烟农的正当利益.
其他文献
以粮食主产区河南省为例,基于比较优势理论,分析测算了种粮的耕地、劳动力、资金和物质的机会成本.首先,通过对比分析种植粮食作物与种植经济作物以及发展养殖业的单位耕地面积收益,发现种粮的耕地机会成本在逐渐增加,粮食作物无论是与大部分经济作物相比还是与养殖业相比都不具有种植优势;其次,通过对比分析劳动力种粮年均收益与务工的工资性收入,发现劳动力种粮收益与工资性收入的差距越来越大,种粮与务工相比完全处于劣势;再次,通过对比分析粮食作物资金和物质投入收益率与国有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发现粮食生产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不
以宁粳50号为研究对象,设计了0、90kg/hm2、180kg/hm2和270kg/hm24种不同施硅肥用量处理,研究硅肥对水稻生长发育、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180kg/hm2高活性微硅粉可显著提高水稻的光合特性及产量,与CK相比,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分别增加43.73%、7.8%、10.1%、38.94%.在施用180kg/hm2的高活性微硅粉处理下,水稻的产量增加,品质得到改善,效果最佳.因此,合理适量施用硅肥可有效提高水稻的光合特性,促进水稻增产,具有较高的
选用11个常规早籼稻品种(系),以浙辐203为对照,通过工厂化培育适龄壮秧进行毯苗机插,考察机插条件下各品种的生育特征、丰产性、适应性和抗逆性等表现,以期筛选出适宜双季稻北缘区毯苗机插模式的高产、多抗早籼稻品种,解决双季稻北缘区毯苗机插配套品种问题.结果表明,中早39、中组143和早籼617的实测产量均超过8400kg/hm2,综合抗性良好,生育期适中,穗粒结构均衡,综合表现优异,可作为双季稻北缘区早稻毯苗机插配套品种.
作为有目前我国面积最大、结构最为完整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的森林生态类型的保护区,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资源具有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典型性、稀有资源不可替代性等特点,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保护价值和科普价值.为充分发挥保护区的资源优势,发挥保护区的科普宣教作用,提高公众的自然保护意识,该文介绍了保护区的资源情况和科普宣教现状,并就提升保护区的科普宣教水平、提高科普宣教成效提出了建议.
塞罕坝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林下经济越来越受到重视,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分析了塞罕坝林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探索了林下经济产品的发展模式,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林下经济产品的发展对策,为实现塞罕坝林下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林业作为一种重要的森林资源,在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中具有积极的作用,因而加强林业育苗技术及苗期管理研究十分必要.该文分析了林业育苗和苗期管理过程中涉及的相关技术,并结合当今林业育苗的技术以及育苗管理的现状和其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林业育苗技术以及苗期管理措施,以期提高林业育苗技术林业资源的现代管理水平,实现我国林业的高效运转.
秋种期是小麦生产中地下害虫多发的阶段,也是控制地下害虫及多种病害的关键时期,因此要做好该阶段的病虫害防治,并科学施肥,促进小麦植株的健壮生长.该文结合固镇县小麦生产实际,对秋种期小麦病虫害的防治及施肥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当地小麦的高产稳产提供参考.
本文阐述了茶园发展现状,从提高机械化生产水平、从源头提升品质、整合区域优势提升品牌价值、创新茶园生产经营和销售模式等方面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皖西地区茶园经济发展思路,以期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小麦是固镇县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之一,2021年该县小麦种植面积占比超过50%,因此小麦的安全生产意义重大.结合当地生产实际,该文对小麦种子的繁育及质量控制途径进行了总结,以提高小麦种子质量、实现小麦的优质高产.
芍药为我国传统名花,随着盆花、切花市场的日益兴盛,芍药引种在我国各地兴起.该研究通过搜集我国各气候区芍药引种栽培文献数据,分析了不同气候区芍药引种品种、品种来源和生长情况,对芍药在不同气候区之间、相同气候区之间引种生长的差异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气候区之间引种,各种芍药整体生长情况都与原产地有着明显差异,有的品种成活率明显降低,有的品种生长阶段提前或推迟,有的品种花期延长.相同气候区之间引种,各品种芍药整体的生长情况与原产地相近.整体上,芍药因品种繁多、生长能力较强,适宜在我国大部分区域生长.